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知识点题库

1982年发行的我国宪法大全套,是新中国邮票的精品之一。其中该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下列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 它强调保护公民财产以及人身权利 B . 村民自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C . 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D . 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
1980年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在采访邓.小平时说,“我看不出怎样才能避免获防止再次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要解决该记者疑问的根本途径是(  )

A . 要防止右,但更要防止“左”倾错误 B . 根据本国国情制定方针、政策 C .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 .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治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长期没有举行过会议。这反映当时(  )

A . 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B . 政治协商制度被抛弃 C . 多党合作制度一度停止 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断
由于对领袖个人崇拜的风气日益增长与阶级斗争不断地扩大化和绝对化,最终酿成了十年动乱,其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估计错误         ②党内出现了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③党内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的发展   ④林彪、江青等人的煽动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009年3月5日,来自山西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出席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申纪兰是中国惟一出席过一至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被称为中国人大制度的“见证人”和“活化石”。关于她所能见证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和发展历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

②“文革”中该制度被取消,人民代表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利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恢复、发展和完善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
1977年8月25,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引用了毛.泽东的一段话:“我们除了科学以外,什么都不要相信……,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就是不对的。”这反映出当时(   )

A . “拨乱反正”工作取得进展 B . “左”倾思想影响依然存在 C . 确认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 . 对“毛.泽东思想”已有了客观认识
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民主法制建设成就有(   )

①颁布中国第一部宪法②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制度建设③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④把“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宪法或宪法性文件

产生的背景

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或评价

《共同纲领》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1954年宪法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82年宪法

改革开放,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

规定了我国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A . 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②确立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B . ①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C . ①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架构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 . 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二十世纪末,我国第一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外电评沦:“这是中国第三代党中央核心人物关于未来治国方略和政治走向上的一个公开宣示。”将这一治国方略写入宪法的会议是(           )

A . 一届全国人大 B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D . 中共十六大
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 (   )

A . 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B . 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 C . 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 . 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当代作家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

A . 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B . 要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C . 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 . 要实行改革开放
材料:1978年10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汤姆斯•墨菲率领代表团访华,与中方洽谈合作事宜。在谈判中,美方提出来一个中方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英语词汇“joint venture”并将其解释为“合资经营”。墨菲解释说:“简单地说,合资经营就是把我们的钱包放在一起,合资共同办个企业,要赚一起赚,要赔一起赔,这是一种互利的合作方式。若要再说得通俗一点,合资经营就是好比‘结婚’、建立一个共同的‘家庭’。”中方对此感到新鲜有趣和增长了知识,同时又认为,尽管对方说的有道理,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美方提到合资经营就好比是“结婚”、“建立共同家庭”,就更不可思议。中方代表团将谈判内容上报中央后,邓.小平作了“合资经营企业可以办”的批示。197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获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1980年4月,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如北京航空食品公司、北京长城饭店公司。

——摘编自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中方代表最初认为美方“合资经营”的提议不可能实现。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创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二: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实现“民治”的?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是如何加强法制建设的。
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此种场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实施了(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截止2008年底,中国60多万个行政村中,共有村委会60.4万个,经依法民主选举产生的村委会成员230万人,依法实行了直接选举的村委会占95%以上。这反映了新时期( )
A . 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 B . “依法治国”已经得以实现 C . 实现了法律面前政府和人民平等 D . 爱国统一战线得到发展巩固
制度建设有利于保障政权的稳定,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但其能否实现与制度设计、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

——方乾《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

材料二: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998年,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村采取了“海选”方式提名初步候选人。还有的地方实行“一次性投票选举”,在选举中获得法定的当选票数时,即为正式当选。

——人教版教材高中历史必修Ⅰ

  1. (1) 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
  2. (2) 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
  3. (3)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保证民主防止袁世凯专权的?
  4. (4) 依据材料四,建国初期依据宪法确立的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新时期以来为进一步健全民主政治,有何重大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84年5月31日修订通过,自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    )
A . 开始成为一项行政区划制度 B . 在全国开始全面推行 C . 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 D . 进入法制化建设轨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即要在政治体制上效法欧美,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的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近代民主国家。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在1978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1. (1)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揖美追欧”的含义,并概述孙中山为此做出的巨大贡献。
  2. (2) 据材料二指出“讲话”的名称,并用一句话概括其历史地位。结合所学概述在这一“讲话”思想指导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曾经明确地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从辛亥革命的爆发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间相隔只有十年。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老一代革命家们,几乎没有例外地参加过辛亥革命或受到过这次革命的深刻影响。这些老一代共.产.党人和许多后来同共.产.党合作的民主人士是从辛亥革命出发再继续向前迈进的。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时间

会议

涉及内容

1954年

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

确立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

1956年

中共八大

重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健全国家法制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1980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强调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1999年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选编自《历史》必修一

  1. (1) 阅读材料一并结合“辛亥革命的爆发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期间相关历史,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主要条件。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其中,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是在(    )
A . 三大改造时期 B .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 十年建设时期 D .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