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知识点题库

在论及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时,邓.小平曾说:“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为避免上述弊端的出现,党和政府主要着重于

A .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 .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C . 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D . 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下列关于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它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的政治制度 B . 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 它标志着政协代行全国人大只能的历史结束 D . 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文化大革.命”中,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的事件是

A . “五一六通知”的通过 B . 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立 C . 红卫兵运动的兴起 D . 革命委员会的建立
选举制度的实行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特征,下列有关中外历史上“选举”说法正确的是
①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扩大了工人选举权
②美国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任期两年
③1949年在普选基础上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④1986年,我国吉林省梨树县村级换届时的“海选”是我国新时期基层民主重大发展

A . ①③④ B . ①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④
“文革”时期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罪名的是

A . 周恩来 B . 毛.泽东 C . 邓.小平 D . 刘少奇
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这三次历史性变化是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③香港回归,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 ④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文革”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造成重大破坏,主要表现在(    )

①人民代表大会多年没有召开②各级领导机关无法正常工作③各种违宪违法行为不断④社会极度混乱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制度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新中国建立以后,在民主政治的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新时期我国确立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

①共同管理、团结一致    ②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③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深刻历史教训是(           )

A . 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 B . 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C . 要防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D . 要严防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最近一知名律师出席某电视访谈节目,讲到他在上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后,接触的第一个案例是一名陕北的农村妇女将长期对其进行虐待的丈夫告上法庭,最后其夫被绳之以法。下列某班学生的观后感说法正确的是:①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②它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

③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

④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③④ D . ①③
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庭,村长终被拘留。某班学生的观后感,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②它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它反映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长了

④它反映了我国的法制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取得了很大成就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语录粮票”是时代的产物,他们产生于“红海洋”年代,每个票上都印有毛主席语录,多数为“备战、备荒、为人民”、“厉行节约、严禁浪费粮食”等。语录粮票不仅是凭证,而且是一种政治宣传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语录粮票就陆续收回,予以销毁,这种粮票也便成了历史文物。这说明:(   )

①中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       ②中国逐渐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

③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④中国已经实现小康社会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③④
德国两位经济学家说:“在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它的经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将使发展新的可依赖的制度变得必要。”这里的“基本变化”不包括(    )

A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B .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 . 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制度的建立 D .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列举出如下大事,请你为它选择一个最为准确、全面的主题( )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大业由此展开。

②中共中央平反各种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和干部政策,并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③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共中央清算了文艺领域的极“左”路线。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

④邓.小平在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并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国民教育迅速复兴。

A .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 B . 现代中国文化事业的春天 C .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 D .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形象,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与时代风貌

时间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人物

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

1949年到1978年以前

12人36次,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为:毛.泽东、吴国桢、周恩来、刘少奇、蒋介石、罗瑞卿、陈毅、李富春、达赖、林彪、邓.小平、江青

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台海纷争、达赖叛逃、“大跃进”、中越战争、文化大革.命、尼克松访华等

1978年以后

40余人近百次,政要仍占据封面人物的主流,上榜次数最多的是邓.小平,总计8次。1996年,女艺人巩俐登上《时代》封面,随后王菲、成龙、周润发、杨紫琼、李连杰、章子怡、李宇春、甄子丹、韩庚等也先后问鼎,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第二军团。此外,伏明霞、刘翔、姚明、杨振宁、李泽锴、吴仁宝、刘雯等各界精英纷纷上榜

改革开放、政坛换届、邓.小平逝世、台独活动、台湾地震、贫困落后、环境污染、港澳回归、移居国外、SARS、北京奥运会、人民币国际化等

上表能反映我国社会发展和对外关系的变化,选取其中一个变化,并说明原因。

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这些“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B . 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C . 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 . 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

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写入宪法

④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的5年中.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行政案件近50万件,已受理的行政案件几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领域。全国法院行政案件受案数从1992年的27 125件,增加到2001年的100 921件,原告的败诉率从35.93%下降到28.61%。材料主要说明我国( )
A . 民主法制建设日趋完备 B . 政治腐败案件不断增加 C . 法制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 . 民主法制建设亟待完善
如图是1949~2009年中国各阶段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变化示意图。它从本质上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主政治(   )

A . 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 B . 制度化和法制化发展 C . 以法治国的正式确立 D . 基层民主政治的扩大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取消了农业和非农业户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保障社会稳定和解决人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以便在国民中准确地区分出普通民众和敌视新政权并伺机破坏的敌对分子……公安部与1950年和1951年分别颁布了《关于特种人口的暂行管理办法》《城市户口暂行管理办法》。1958年,公安部制定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它基本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立现代基础工业,并逐步推进城市现代化的需要。

——《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成因及改革方向》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城乡差距开始缩小,在加上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大量劳动力,要消化这些劳动力,光靠农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农村人口势必要向城市移动和流动。……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关于农民进入城市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市落户。

——摘自《城市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初期实行户籍制度的意义。
  2. (2)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户籍管理的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