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知识点题库

“你下岗,我上岗”这句出现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话语,令全体国人激动不已的主要原因是

A . 从此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B . 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C . 标志着中国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大业 D . 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所谓“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的主观看法,而不是通过直率的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它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的一面。以下历史概念不属于“春秋笔法”的是

A . 禅让制 B . 闭关锁国 C . 抗日战争 D . 一国两制
邓.小平在1984年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表明(        )
A .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 . “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C . 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D . 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恐怕是炎黄子孙最为熟悉的歌曲。Macao能够顺利回归,其因素包括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 ③中英坚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④回归是人心所向,符合历史潮流(        )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合计投资项目约20125个。投资额约110.34亿美元,年平均项目3354个,金额18.39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两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停火 B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的达成 C . 两岸长期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D . 两岸实现了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20世纪80年代,以下“猜拳令”在台湾岛内各酒店逐步流行。它反映出海峡两岸(    )

A . 政治互信逐渐提升 B . 正常交流日益增多 C . 直接“三通”实现 D . 经济一体化的加强
有“铁娘子”称誉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其回忆录中说:“我只想把香港留在英国的治下……但这不可能。于是我想到了邓先生的‘一国两制’,这为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提供了机会。”这里所说的“独特性”是指(   )

A . 香港保持既有的社会制度 B . 英国保留对香港的治权 C . 香港保留自由港和世界金融中心地位 D . 香港实现区域自治制度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统一进程中的大事,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①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提出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③香港回归祖国怀抱④“九二共识”的达成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①②④③ D . ②①③④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
A . 蕴涵了“一国两制”的思想精髓 B . 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C . 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 . 直接推动了“九二共识”的达成
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    )
A . 两岸直接实现三通 B . 最早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 C . 国共两党实现第三次合作 D .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对台湾地区的政策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是(  )
A . 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B . 设立特别行政区 C . 享有高度自治权 D . 社会经济制度长期不变
“自从一九四九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亲人无从团聚,民族、国家和人民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材料中“来往断绝”的局面结束于(    )
A .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B . 1987年台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 C . 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D . 2008年两岸实现直接通商通航通邮
有人曾把中美关系概述为: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朝鲜战争的对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 维新派主张以美国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 B . 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 C . 美国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 D . 中美两国之间关系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1988年2月,台湾当局准许国民党员、干部赴大陆探亲、旅游;7月确定在维持官方不谈判、不接触、不妥协政策的前提下,“民间、间接、单向、渐进”开放两岸关系;11月又宣布有条件地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探病、奔丧。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两岸实现了真正停火 B . “一国两制”得到两岸普遍认同 C . 两岸隔绝状态已经被打破 D . 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在向美参、众两院议员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方针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
A . 首次宣布争取和平统一台湾 B . 没有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统一 C . 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 . 直接推动达成“九二共识”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
A . 发展了《告台湾同胞书》 B . 放弃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 . 明确了“九二共识”的立场 D . 标志着“一国两制”方针正式形成
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举行会谈,会谈之余两人均唱了几段自己喜爱的国粹艺术——京剧。这一段佳话说明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具有(  )
A . 相同的心理素质 B . 共同的文化传统 C . 相同的经济基础 D . 共同的故乡
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   )
A . 中国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B . 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C . 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 D . 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山水合璧”反映了(   )
A . 两岸政治经济交流成为常态 B . 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始对话 C . 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 . 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交流
“5月6日,西方母亲节这天,他(熊光远)和数万老兵走上台北街头,要求台湾当局准许他们回乡探亲。老兵们一起合唱歌曲《母亲你在何方》,整个集会哭声一片,令人动容。他们的要求引发了台湾社会广泛同情。10月14日,台湾当局宣布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11月2日,老兵熊光远拿到了第001号探亲证。上述场景发生于(    )
A . 1979年 B . 1987年 C . 1992年 D .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