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知识点题库

清朝统一台湾时,“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余,延袤二千里,糖谷之利甲天下”。(《台湾府志》卷21)以上材料说明①台湾府的设置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②大陆移民是清朝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③清朝时台湾主要生产食糖和粮食④国家统一是台湾发展繁荣的保证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学习了“一国两制”后,下面四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最符合“一国两制”的理论                                  

A . 孙华:“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 . 许利:“一国两制”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性质 C . 苏明:“一国两制”只适用于中国,对其他国家不适用 D . 李铭:“一国两制”就是要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构想的总体目标是为了(        )
A . 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 . 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 . 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 . 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率团使华,中英之间发生了所谓“礼仪之争”。清廷要求英使行外藩朝贡天朝的三跪九叩礼,英使以维护对等之独立英王的荣誉加以拒绝,结果是马戛尔尼行单膝下跪礼。英使向清政府提出允许英商在宁波等处贸易等要求,遭到清廷的全部拒绝。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法国人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写道:“英国人认为他们的权利,在于根据西方制订的规则让中国向国际贸易开放。马戛尔尼的一切做法都在否认中国文化的有效性。拒绝叩头,讨厌盘膝而坐,见到日常生活的场景傲慢地感到可笑,这些意味着:认为不能有几种文明,只有一种文明,即西方的文明。”  

——摘自《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1784年,英国首相小威廉·皮特同意英美之间订立一个互惠商约,但是,英国船主们却强烈反对,谢菲尔德勋爵撰书宣称,根据《邦联条例》第九条规定,“   国会不得签订商业条约以限制各州对外国人课以与本州人民同等的进口税及关税,或禁止任何种类货物或商品进出口之立法权。”因此,不存在美国用自己的关税或航海条约对仍然控制着美国市场的英国贸易进行报复的危险,美国国会在谈判商业方面的权力并不比调整州际贸易的权力更大,签订互惠商约毫无必要。后来制定的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八款第三项规定,“国会有权规定合众国与外国、各州间及与印第安部落之通商。”按照最高法院法官马歇尔的解释,商业不仅仅是贸易,“它是双方的相互交往”,是美利坚合众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国会的触角已伸到远离商业的领域,即国会有权控制州际交往的各个方面。  

——摘自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三   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之一,也把它作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出发点之一。邓.小平指出:“和平共处的原则不仅在处理国际关系上,而且在一个国家处理自己内政问题上,也是一个好办法。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在我国“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将突出表现为国家对阶级斗争的调节作用,而不是阶级压迫的作用。“一国两制”使大陆和港澳台同胞团结在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旗帜下,扩大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和范围,突出了我国统一战线的民族的、爱国的性质。允许统一后的港澳台地区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使这一制度同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同时并存,因而“一国两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资本主义的更充分、更长时期内、更高层次上的利用。  

——摘自陈述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英“礼仪之争”反映的本质问题。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邦联条约》相比,1787年宪法关于美国国会权力的变化以及变化的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依据和理论上的发展贡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上台的)撒切尔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撒切尔的一系列政策确实取得效果。从1983年起情况好转,到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通货开始稳定,失业率也持续下降,达到了正常水平。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十几年过去了,撒切尔在普通民众中的分裂形象依然存在。2002年举办“100名最伟大的英国人”评选中,她名列第16位——排在她前面的包括邱吉尔、黛安娜和莎士比亚。仅仅一年后,英国电视台hannel4举办了一场“你最痛恨的100个最坏的英国人”的民意调查。参选条件是“目前还活着而且没有关在监狱中或者正被起诉的人”。撒切尔夫人荣登探花——排在她前面的是现任首相布莱尔和著名的艳星乔丹。

——李晔《回忆:我们记得撒切尔主义忘记撒切尔夫人》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撒切尔夫人推行经济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在普通民众中的分裂形象依然存在”的原因。

2015年11月8日,国家主席习.平在会见台湾领导人马英九时强调,“两岸双方应该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材料中“九二共识”的核心是( )

A . 和平统一      B . 一国两制      C . 一个中国      D . 高度自治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保持自由港地位,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征收关税”,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保障货物、无形财产和资本的流动自由”。这反映了(    )

A . 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好 B . “一国两制”得到贯彻 C . 香港人民生活水平一直没有改变 D . 英国继续管理香港社会
台北市市长柯文哲提出以“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来“取代‘九二共识”。其意在(  )

A . 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B . 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C . 回避“一个中国”的原则 D . 与大陆进行政治对抗
去年年底以来,非洲岛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宣布与台湾断交;尼日利亚要求台湾地区驻尼机构迁出首都;柬埔寨首相在参加一场华人华侨春节活动时宣布,不论何时何地都禁止升起台湾“国旗”。上述情况表明(    )

A . 国际社会全力促成中国统一 B . 台湾当局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C . 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一个中国 D . 两岸关系将有历史性的突破
1963年,周恩来总理将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四目”则是具体的操作方案: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由蒋介石安排等。该政策(    )

A . 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抗衡 B . 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C . 宣告了祖国统一方针的确立 D . 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
对以下两张照片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

A . 体现海峡两岸对实现国家统一途径的认识不同 B .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都认可“一个中国”但并不是都认同“一国两制” C .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而不是外交问题 D . “一国两制”方针表明大陆已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香港回归近二十年,依然充满荣景、动感、祥和,依然是璀璨耀眼的东方明珠,依然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国际大都会。中央政府在香港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有(    )

①“一国两制”

②“港人治港”

③“民族自决”

④“高度自治”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指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
有人说,“‘一国两制’吸纳了联邦制的包容性优点,从而具备了一般单一制国家结构模式所没有的柔性特征”。“一国两制”和美国联邦制相比,两者的共同点是(    )
A . 都强调中央集权原则 B . 都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主权 C . 都保持地方独立行使主权 D . 都实行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下列各项,属于“九条方针”内容的有(    )
A . 国共对等谈判 B . 用主权换治权 C . 港人治港 D . 民族区城自治
20世纪80年代,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并在港澳问题上成功实践。这一构想吸收和发展了(    )
A . “另起炉灶”方针 B . 不结盟政策 C . 睦邻友好方针 D . “求同存异”方针
时空概念是历史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制作大事年表是把握时空概念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件在大事年表中应放在1984年的是(    )

①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

②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

③邓.小平提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

④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为经济开放区

A . ②③④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①②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78年的所有出国考察中,对中国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谷牧所率的考察团于1978年5月2日至6月6日对西欧的访问。它和1978年11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以及同年12月的三中全会一起,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三个转折点

——摘自(美)傅高义著的《邓.小平时代》

材料二:

1978年12月13日

时任美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说,他会将邓.小平的意见转告华盛顿,邓同意1月1日是宣布关系正常化的一个好日子。

1979年01月01日

邓.小平在元旦讲话中申明了收复台湾的重要性,在他列出的3个主要目标中,其中1个是将台湾回归列入工作日程。

1979年01月06日

即三中全会刚过两周,北京就为习仲勋开了绿灯,让他准备一个广东接受外资的方案交北京正式批准。

1979年07月18日

在中央一次会议上,邓.小平对安徽省第一书记万里说:“不必陷入争论,你这么干下去就是了,就实事求是地干下去。”

——依据(美)傅高义著的《邓.小平时代》改编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邓.小平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重要讲话的标题,用一句话指出这一讲话的历史地位。从“改革开放”的角度,简析1978年“三中全会”召开的重要意义。
  2. (2) 197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局之年。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年我国在内政、外交方面的重大变化。
2018年10月23日,国家主席习.平出席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仪式,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桥隧工程,港珠澳大桥的顺利完工并通车从根本上反映(   )
A . 中国的桥梁建设领先于世界 B . 有利于香港、澳门和内地的交往 C . 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 建设 D . “一国两制”的实践推向更大成功
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该法是对以往规定的重大发展,如从强调优惠到强调保护,从投资有所限制到大幅放宽。下列对该法颁布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有(   )

①“九二并识”达成

②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脚步加快

③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④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