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知识点题库

如图显示的是20世纪60年代青年人身着绿军装的形象。绿军装在当时得以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 . 政治观念 B . 审美情趣 C . 生活水平 D . 国际潮流
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婚姻自主是近代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这种变化开始于

A . 清道光年间 B . 清末民初 C . 20世纪30年代 D . 新中国成立后
“不准再问我:最近过的怎么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车去吧”、“本是打算搜狗,结果看到猫扑”等网络经典流行语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

A . 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B .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 . 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 . 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

A . 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B . 西方文明具有强大的优越性 C . 自由、平等的精神 D . 西方文化尚未动摇中国政治制度
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火车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它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

①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②带来了一些城镇的兴衰

③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的资源      ④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了解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情况,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图片展览活动。以下是活动展出的部分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 (1) 请按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写出材料中图片反映的传媒的名称,并为本次展览拟订一个标题。
  2. (2) 为了解中国近代以来大众传媒的变迁情况,你会通过哪些方式获取相关资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各时代的流行语:

①“志愿军”“尼龙”“大鸣大放”“大跃进”“大炼钢铁”

②“上山下乡”“串连”“知青”“右派”“样板戏”

③“平反摘帽”“改革开放”“经济特区”“合资”“四化”

④“下海” “打工”“公关”“白领”“克隆”“知识经济”

⑤“入世”“WTO”“反恐”“黑客”“灌水”“斑竹”“伊妹儿”

材料三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 (2) 判断材料二的流行语各流行于什么年代。
  3. (3) 材料三反映了城市化进程的什么问题?请给出你的解决办法。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的发展也反映了社会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作为上海改革开放龙头的浦东新区,更是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平地崛起,成为上海最现代化的一个城区。1990—2000年,浦东新区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29亿元,建成了以交通、通信、能源为主体的第一轮十大基础设施工程,基本建成了浦东国际机场、浦东信息港枢纽、地铁二号线、外高桥发电厂二期、东海天然气为代表的第二轮十大基础设施骨干工程,初步构筑起浦东现代化交通、通信和道路网络框架。新区集中城市化面积已扩大到100平方千米,沿江中心城区矗立起现代化楼宇的宏伟景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66平方米,城市化地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陆家嘴中心绿地、世纪公园成为中心城区的“绿肺”。这些项目的建成,不仅拓展了浦东城区功能的内涵,而且构筑了浦东进入新世纪成为现代化城区的基础设施框架。1990年浦东新区经济增加值仅为60.24亿元,2000年已猛增至920.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3倍,平均每年增长20.3%,比同期全市经济增长率高8个百分点。

——摘编自苏智良《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

请回答:

  1. (1) 据材料概括浦东新区城市生活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2) 面对当今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有人赞同,也有人表示反对,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英特尔公司前副总裁肖恩·马洛克曾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互联网可实现信息的及时反馈 B . 用户可在网上查询所需的资料 C . 互联网拥有其他媒介的传播功能 D . 互联网能代替人脑的智力活动
1956年1月1日,《中国青年》第1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姑娘们,穿起花衣服来吧》的文章指出:“在经济条件的许可下,适当地讲究一些穿着,这种建筑在劳动基础上的改善生活,与剥削阶级的不劳而获,只讲吃穿是不同的。”这反映出(  )

A . 计划经济取得重大成就 B . 中国政府重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C . 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变化 D . 新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得到社会的认可
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首映成功。这一部影片不论对中国电影史,还是中国京剧史来讲,都是弥足珍贵的资料,它是(    )

A . 《定军山》 B . 《歌女红牡丹》 C . 《渔光曲》 D . 《风云儿女》
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征集“一九七八年以来10大流行语”揭晓,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上网”、“①”,“北京奥运”“炒股”、②和“雄起”。其中①和②两条是对其余8条产生决定性影响和准确的概括,它们是(    )

A . 西部开放,解放思想 B . 入世,市场经济 C . 对外开放,大国崛起 D . 改革开放,中国特色
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

A . 新文化运动影响日益广泛 B . 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 .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 . 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
“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有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
A .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广告曾一度在全国各种新闻媒体上绝迹。1979年1月,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电视史上条商业广告,同年4月,财政部颁发文件,明确提出报社是宣传事业单位,但在财务管理上实行企业管理的办法。这些变化说明(    )
A . 新闻立法成为新闻媒体改革的助推器 B . 思想解放推动了新闻媒体的体制改革 C . 经济特区成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田” D . 城市体制改革助力新闻媒体的大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城市公交发展历程

时间

状况

1949年

北京共有能使用的公共电汽车157辆,包括日本丰田客车、美国道奇车,以及捷克的“布拉格”“克罗沙”“依卡路司”和“斯柯达”等。

1957年

随着“长春一汽”的第一辆国产卡车顺利下线,北京街头的公交车才开始有了“纯中国血统”,但这些客车多是由卡车改装成的。

20世纪

60—70年代

随着一汽、重汽不断开发新车型,城市客车BK651,642,611等车型不断开发,北京公交进入以国产汽车为主的时代:70年代末,北京拥有将近3000辆公交车。

改革开放以来

1980年8月,公共交通局改为公共交通总公司。2005年1月1日,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改制更名为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进入90年代,北京街头相继出现了双层公交车和空调公交车。2001年研制成功了京华巡洋舰,车身长18米,核定载客200人,尾气排放能够达到欧III标准,是300路这样大流量线路的理想选择。

1998年1月-1999年12月,公交总公司加快推进清洁燃料工程,购置清洁燃料车2283辆。到2000年末,公交总公司清洁燃料车总数将达到5923辆,占全部公共汽车总数的78.9%,其中纯天然气公共汽车1300辆。

——摘编自张蕊《北京城市公交发展历程》

阅读材料,概括北京城市公交发展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发展变化的原因

下表为上海等城市不同年代部分择偶标准差异表(单位:%),据此可知(    )

项目

年代

1948—1966

1967—1976

1977—1986

1987—1996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36.6

28.8

12.66

15.6

本人成分、政治面貌

30.5

23.5

15.1

13.9

学历

10.6

11.7

12.6

25.3

A . 政治生活的影响逐渐消失 B . 社会价值取向发生根本变化 C . 受教育程度日益受到重视 D . 社会关系一直发挥决定作用
有学者统计,1933年12月1日的《申报》广告,当日该报的30版(10版为增刊)中,29版登有广告,总数多达540条,许多广告占了版面1/4以上,甚至占了半版或全版。这说明当时(    )
A . 报刊的时政新闻性功能减弱 B . 广告已成报刊竞争主要方式 C . 民众的社会心态日益开放 D . 商品信息的流通更加及时化
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的《鄞县通志》记载浙江省鄞县(属于今天宁波市)的风俗:“放足之风,光绪中叶已渐萌芽。光复以后,城市中年以下妇女率先放足,幼者多天足,惟乡僻仍有缠足者。”这说明(   )
A . 宁波的开放立即带动社会习俗发生变迁 B . 辛亥革命加速了鄞县的妇女放足 C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鄞县妇女缠足现象绝迹 D . 鄞县实现了男女平等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节假日

法定假日天数数

年份

1950

1995

2000

2008

元旦

1

1

1

1

春节

3

3

3

3

劳动节

1

1

1

1

国庆节

2

2

3

3

星期日

1

1

1

1

星期六

-

1

1

1

清明节

-

-

-

1

端午节

-

-

-

1

中秋节

-

-

-

1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