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知识点题库

英国宗教改革中的清教徒们(   )
①主张纯洁教会,清除旧教影响       ②提倡勤劳俭朴的生活
③遵奉严格的道德准则               ④要求建立长老制教会
⑤要求改革国教中保留的旧教残余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这段话反映了( )

A . 维护教会的神学权威 B . 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C . 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D . 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马丁在此所说的“第三者”指的是  

A . 教皇教士 B . 资产阶级 C . 广大民众 D . 封建领主
路德曾说:“教皇、主教、神甫、修士被杜撰为神圣阶层,王公、贵族、工匠、农民被称为世俗阶层,这纯粹是谎言和虚假的编造……实际上,所有的基督徒都是属灵阶层,除职业外,并无区别。”以下解释符合路德本意的是(    )

A . 宗教信仰是愚蠢的 B . 神职人员不应存在 C . 现实世界人皆平等 D . 反对封建君主统治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下列哪一主张与该观点不相符合?(    )

A . 国家权力是唯一合法权力 B . 教会以《圣经》为最高旨意 C . 取消教廷的最高宗教司法权 D . 封建君主权力可以支配教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是古代希腊社会空前繁荣的时代。这为人们思想的解放开辟了广阔的途径,使人们能够站在新的高度,在理论思维领域里,对人类自身的力量,对人在自然界和神灵面前的地位,对现存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等进行新的探索,从而把人本思想从初期形态推进到一个较为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新阶段。对人本思想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应首推智者学派。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突破了自然哲学的框架,提出了他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李丽《古希腊人本思想的表现及其历史演变》

材料二:人文主义者的典型态度是否定中世纪。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统治着全部文化,神是宇宙的中心,排斥理性思维,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有罪的,只能通过禁欲修行,寄希望于死后的“来世”。随着中世纪后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在佛罗伦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为了打破思想禁铟对生产力的约束,人文主义思想应运而生。个体意识的觉醒及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展开,渗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阶级精神,但又超越了它的局限。

——张莉《浅谈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人本思想形成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古希腊时期的人本思想的主要差异。

文艺复兴时期的某部作品以生动的语言讴歌人性,讽刺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这部作品是(    )
A . 《神曲》 B . 《十日谈》 C . 《哈姆雷特》 D . 《哲学通信》
1517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露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
A . 挑战教会的权威 B . 否定对上帝的信仰 C . 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D . 宣扬世俗国家的权力高于教会的权力
路德认为宗教信仰的基石是相信,基督教信仰是一种情操,宗教行为完全是个人的事情。所以路德说,“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这表明路德(  )
A . 维护上帝权威 B . 主张因信称义 C . 认可宗教信仰自由 D . 认为王权高于教权
下图画作中圣母侧身而坐,照看着两个正在嬉戏的孩子,洋溢着 人世间的幸福、美好。这反映了(    )

A . 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 . 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 C . 宗教改革运动成果显著 D . 西方浪漫主义美术产生
有学者指出,16世纪“随着欧洲逐渐被划分成一些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位和宗教单位,大学丧失了它们一贯具有的国际性。他们变成了地区性的中心,为它们坐落在其版图内的国家服务。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
A . 民族国家崛起推动大学世俗化 B . 文艺复兴推动地方教育兴起 C . 宗教改革使大学丧失学术自由 D . 人文主义冲击教会学校教育
意大利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喧闹的城市社会,以繁荣的工业和西欧与富裕的拜占庭及伊斯兰帝国之间利润丰厚的贸易为基础。意大利是这一贸易的中间人,并由此繁荣起来……这些(意大利的)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它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它们的需求、兴趣和口味渲染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为什么一百三十年之后,创造美的源泉就枯竭了呢?因为,一个意大利人和一个德国人把这一孔泉眼给堵上了。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而葡萄牙人则发现了去印度的航线。……从此,尼德兰取代意大利,成为东西贸易的必经之路。1517年,马丁·路德……点燃了宗教改革的烽火,并最终导致教会的分裂。……对于意大利来说,教会分裂意味着财源的枯竭。

——【德】迪特里希·施万尼茨《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教会的态度,很难简单刻画。文艺复兴不是民众运动,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还受到一些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历史学家贵查第尼在1529年写道:“再没有谁比我更憎恶祭司的野心、贪婪和放荡了……尽管如此,我在己任教皇教廷中的位置,迫使我只得为了切身利益希求他们伟大。但是,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缘故,我早已像爱自己一样爱马丁·路德了。”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

  1. (1) 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和衰落的原因。
  2. (2) 据材料三,分析造成“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教会的态度,很难简单刻画”的原因及文艺复兴的局限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4—17世纪中外部分著作

中国

西欧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李时珍

《本草纲目》

1578年

薄伽丘

《十日谈》

1353年

李贽

《焚书》

1590年

伊拉斯漠

《愚人颂》

15世纪末

宋应星

《天工开物》

1637年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1543年

徐光启

《农政全书》

1639年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1602年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1642年

塞万提斯

《堂古诃德》

1615年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1663年

哈维

《血液循环论》

1628年

顾炎武

《日知录》

1670年

伽利略

《两大体系的对话》

1632年

王夫之

《读通鉴论》

1692年

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7年

材料反映了14—17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些相似与不同之处。请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的是(    )
A . 薄伽丘 B . 但丁 C . 米开朗琪罗 D . 彼特拉克
文艺复兴时期,杰出思想家N.马基雅维利发表《君主论》,从功利主义的观点出发,把权力作为国家的核心和法律的基础,奠定了近代政治学的基础,使政治学第一次从伦理学和中世纪神学中分离出来。这主要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
A . 存在着世俗王权与教权的斗争 B . 反对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束缚 C . 批判宗教神学,主张思想解放 D . 以反对君主专制主要目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认为道德就是天理,是客观运行规律,因此后期很多朝代的中国人都不再去探究道德是什么,只是按照祖辈的教训去遵守道德。只是到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了,文人们总结经验教训,错误地总结出道德礼教是制约中国发展的原因,才导致中国道德素养的大崩渍。西方人崇尚逻辑推理,在道德研究上西方人多从个人的感受和道德评判标准上进行研究,个人感受上就引申出善恶论、情感论、幸福论、功利论,道德评判标准又引申出知识论、伦理学、目的论、动机论、理性论、公平论、平等论等。

——摘编自辛一山《中西道德差别》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西方传统道德”这一主题,拟定一个具体观点,并加以评析。(要求:观点明确、中外关联、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哲学家伊拉斯谟(1466—1536)在《愚人颂》中说:“如果生活中没有那种傻得可爱的感官快乐来调剂和平衡,那么……人生就是一个充满忧郁、单调乏味、令人讨厌、无法忍受和十分艰难的过程。”这反映出伊拉斯谟(   )
A . 批判禁欲主义,主张宗教改革 B . 关注精神世界,鼓励追求理性 C . 追求现世享乐,倡导自然人欲 D . 反对宗教愚昧,宣扬天赋人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指出,复杂的朝廷仪式和基于太阳崇拜的国教,进一步促进了帝国的统一,这一宗教认为印加是太阳的后裔,在太阳礼拜中,他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知(   )
A . 国教崇拜显示了君权神授色彩 B . 宗教崇拜为帝国统一的决定因素 C . 太阳神是印加帝国唯一的信仰 D . 印加帝国宗教狂热引起侵略扩张
马丁•路德说:“男人必须要娶一个女人,女人必须要嫁一个男人,这是自然的事……将婚姻作为圣事不仅毫无《圣经》上的依据,而且正是这种赞扬婚姻的教义把婚姻变成一场闹剧。”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
A . 倡导男女平等 B . 否定宗教信仰 C . 宣扬《圣经》精神 D . 否定教皇地位
宗教改革是各式各样的人怀有各式各样的动机的产品。只是到了最近的时候,我们才开始认识到宗教上的不满在这场巨大的风波中只起到多么小的作用,而它实际上是一场无可避免的社会的和经济的革命而伴有一种微弱的神学背景。材料表明宗教改革的原因是(   )
A . 人的各种各样的动机 B .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 . 罗马教廷的桎梏搜刮 D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