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知识点题库

被西方媒体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  )

A . 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B . “银河”系列计算机的诞生 C .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D . “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下列科技成就的先后顺序是(  )
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银河-Ⅰ号”计算机研制成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⑤杂交水稻“南优2号”培育成功      ⑥“神舟五号”飞船试验成功

A . ①②④③⑤⑥ B . ②①③④⑤⑥ C . ①②⑤④③⑥ D . ②①④⑤③⑥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就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在21世纪重塑中华民族的辉煌,党和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

A . 科教兴国 B . 百家争鸣 C . 百花齐放 D . “文化大革.命”
在某省人大会议上,王副省长作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可能引用到的国家政策计划不包括

A . 863计划 B . 星火计划 C . 两弹一星计划 D . 火炬计划
2000年,我国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上市交易,袁隆平富了。有人表态:“袁老就是买飞机,我们也不眼红。”民众之所以有这种心态,主要是因为袁隆平(    )
A . 促进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 B . 对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C . 在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D . 从事慈善事业,是世界人民的福星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对此过程认识、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 正确的科技文化政策可以推动其发展 B . 要想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必须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C . 学术问题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当作政治问题来对待 D . 社会安定、政治经济繁荣有利于科技文化发展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空间技术成绩卓著,中国人进入太空始于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    )
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建院60周年纪念讲话中提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是(    )
A . 杂交水稻选育成功 B .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 . 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D . “载人航天”取得重大成果
宣告我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
A . 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B . 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C .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 .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下图是新中国科技发展成果的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 ①时期:中近程导弹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 B . ③时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秦山核电站建成 C . ④时期:“东方红一号”发射、籼型杂交水稻问世 D . ⑤时期:人工结晶牛胰岛素合成、超级计算机诞生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20世纪初,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日趋衰落

现代文学呈现多元化特征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

世界多极化格局出现

《物种起源》一发表,达尔文就遭到来自宗教界的猛烈批评

生物进化论冲击了封建神学

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

中国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领先世界

A . B . C . D .
历史照片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作为直接史料,下图所示照片可用于研究(    )

A . “长征1号”火箭的发射 B . 改革初期群众的日常着装 C . 中国开始跨入了原子能时代 D . 中国掌握“一箭多星”技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浙江宁渡。20世纪60年代,对抗疟疾的传统药物奎宁疗效减低,全球疟疾的发病率上升。1967年,屠呦呦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研究项目并担任项目组长。屠呦呦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最终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屠呦呦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在失败了190次之后,最终成功提取出青蒿素。青蒿素问世40多年来,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说:“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世卫组织全球疟疾项目主任佩德罗·阿隆索在评价屠呦呦的抗疟贡献时说:“青蒿素联合疗法对全球疟疾防控做出卓越贡献,这与中国政府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倡议主旨高度一致。”至今这位年近90岁的老科学家,仍然将全部的精力花在青蒿素的科研上,努力把中国中医科学院青高素研究中心打造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科研平台

——摘编自徐婧《屠呦呦: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屠呦呦作为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屠呦呦的历史贡献。
2020年6月,“嫦娥四号”团队4位成员荣获国际宇航联合会年度最高奖——“世界航天奖”。阅读下表,结合所学,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   )

年份

成就

1984年

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1992年

“长征2号E”捆绑式大推力火箭发射成功

1999年

第一艘“神舟号”飞船发射与回收试验成功

2003年

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2007年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

2011年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

②“向科学进军”热潮的掀起

③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科教兴国”战略奠定理论基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4703人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此次劳模评选的主要标准是“提前完成五年计划规定指标”“达到优等质量指标”“在学习与推广先进经验或在掌握先进技术试制新产品方面有成就”“在节约方面有优良成绩”等。这次评选表彰活动(   )
A . 折射出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B . 有利于构建崇尚劳动和技术的社会氛围 C . 旨在推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 D . 反映了广大民众对新生政权认同感增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程开甲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和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两弹一星”元勋。1959年,他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教科书,对中国固体物理的教学与科研起到了重要作用。隐身荒漠的20多年间,他的团队建立发展了我国的核爆炸理论,领导并推进了我国核试验体系的建立和科学发展。他成功地设计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等在内的几十次试验,是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被誉为“核司令”。1999年,他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3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摘编自孟红《重温那些可歌可敬的“两弹一星”功勋故事》

  1. (1)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程开甲的突出贡献。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程开甲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大阅兵在北京举行。各国新闻媒体记者云集于此,他们给世界各国人民传播新闻,实现最迅速、面最广、互动性最强的新闻媒介是 (     )
A .   报纸 B . 电视 C . 广播 D . 互联网
某学者在《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中写道,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学子怀着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和美好憧憬,克服难以想象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种种困难,返回祖国。他们归国后,为百废待兴的中国科技与教育等奠定了基础。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
A . 归国学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 . 祖国的强大是全体华人共同心愿 C . 百年留学潮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D . 民族独立有利于社会发展与进步
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其说明了(   )
A . 我国工业化建设的探索成就 B .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功实践 C . 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关系实现变革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1964年,中国开始在全国推广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的现代品种矮秆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30%;1976年开始推广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产量在矮秆水稻的基础上再增加30%。由此可见中国(    ) 
A . 科研工作未受“左”倾错误的影响 B . 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C . 形成以水稻为主的农业种植结构 D . 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