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知识点题库

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

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

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王安石以“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遭到反对派的强烈抨击。王安石变法中触及大地主、大贵族利益的有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农田水利法④方田均税法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说明宋朝

A . 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十分激烈 B . 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十分激烈 C . 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十分激烈 D . 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十分激烈
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 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 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为克服军队中“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将无常兵、兵无常将”带来的弊端,王安石采取的措施是

A . 保甲法 B . 保马法 C . 将兵法 D . 更戍法
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是(    )
A . 加强军事 B . 丈量土地 C . 整顿吏治 D . 奖励垦荒
阅读以下材料,然后解答问题。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所示,宋仁宗时期,军费开支占政府全年总支出多少个百分比?
  2. (2) 以上材料反映了北宋中期所面临的什么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3. (3) 商鞅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分别采取什么政治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能在今日引起中外学者的兴趣,主要是他的经济思想和我们的眼光接近。他的所谓“新法”,要将财政税收大规模的商业化。他与司马光争论时,提出“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论,其方针乃是先用官僚资本刺激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如果经济的额量扩大,则税率不变,国库的总收入仍可以增加。这也是刻下现代国家理财者所共信的原则,只是执行于十一世纪的北宋,则不合实际。

一一摘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他自己也清正廉洁,一身正气。但问题是,他的一系列从良好愿望出发的变法政策,在传达到下面之后,在下级官吏执行时却完全走了样。比如王安石认为最为重要、也是他最得意的“青苗法”……这是一种充分考虑到农民利益的低息货款。而且王安石自己在任鄞县县令时,也成功地推行了这一方法。然而,当王安石把他在鄞县成功实行的方法推向全国之后,却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当时农村里的广大农民,几乎都不识字,如果去申请青苗法的贷款,过程大约如此:首先,为了填写申请书,就要花钱请书吏;然后再拿到衙门去申请,碰到贪官污吏,中间不知要花多少打点费。据史书记载,虽然变法设定的利息是二分,但经过中间贪官污吏的层层盘剥,最后贷款农民要返还的利息,竟达到原先设定的三十五倍,加起来比高利贷还要高许多,于是逼得农民宁肯去借高利贷,也不向政府贷款。

一一摘自许志林《从王安石变法失败看当今的农民问题》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提到王安石主张“不加赋而国用足”,据材料一分析王安石为达到此目的采取了什么措施? 黄仁宇为什么在肯定这个措施的同时,又认为这个措施在11世纪不合实际? 
  2. (2) 依据材料,指出北宋农民的负担主要有哪些? 
  3. (3) 材料二在哪些方面肯定了王安石?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仁宗在位中期,部分士大夫针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发起一次政治改革,史称“庆历新政”,新政的主要领导者为范仲淹。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人正直,受到士大夫的推崇,遂与韩琦、欧阳修等人结成改革派集团。庆历三年,此集团而提出限制官营恩荫人数,或加以考试,合格者始授官。针对当时官员磨勘(考核官员的升迁)手续较为简易,范仲淹提出对磨勘进行严格管理,按政绩升迁,改变论资排辈之弊。在地方,委各路官员以更大权力,同时精选监察官吏,负责甄别州县官吏善恶,不任事即予罢黜。上述改革措施刚一出台,即遭到极大阻力,在反动派激烈攻击下,改革集团被贬出朝。“庆历新政”昙花一现而终。

---整理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庆历新政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庆历新政”的影响及其“昙花一现‘的原因。

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    )

A . 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B . 打击朝廷的腐败势力 C . 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D . 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最根本的不同是(    )

A . 是否实现了富国强兵 B . 是否改变原有的土地所有制 C . 是否限制了贵族和地主的特权 D . 是否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马克思说:“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他们描绘成惟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某学者针锋相对地说:“有些事件不能够证明该说法”。能为某学者提供史实支撑的是(    )

A . 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 B . 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 C . 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 D . 日本明治维新中的“殖产兴业政策”
梁启超评价我国古代一位改革家的改革时说:他推行的一些措施与近代西方的一些方法极其类似。其中某项措施“颇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某项措施“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他评价的是(  )
A . 商鞅变法 B .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 庆历新政 D . 王安石变法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移、丁口隐瞒、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簿……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

——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

材料二:市易法的确剥夺了大商人的“较固取利”,即垄断性的商业经营,却建立了官府的垄断经营。在中国封建时代前期,桑弘羊等人实行盐铁官营,尚有打击奴隶主工商业的积极意义。而在封建时代后期的市易法,就只能阻碍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是不折不扣的倒行逆施。……每年二分市易息钱,特别是辗转加罚的罚患,使大商人都因而负愤和破产。……由于数量众多的大中小商人债台高筑,唯一的出路只能提高城市物价。……在楚州,市易务官员甚至利用饥荒,贱籴贵粜,“贩者为不行,人以乏食”。物价上涨,自然影响了都市坊郭户的生活。

——王曾瑜《王安石变法简论》

  1. (1) 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
  2. (2) 据材料二,分析市易法实施后产生的消极效果,并归纳作者认为造成这些消极效果的原因。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 抑制土地兼并 B .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 . 提高军队战斗力 D . 优化人才选拔方式
王安石担任鄞县知县时,为使经济状况不佳的中下等级的民户能及时耕种收获,在青黄不接的春季,把县府粮仓中的存粮借贷给他们,约定到秋收后,加纳少量利息偿还,免遭豪强兼并之家的重利盘剥。这一做法到王安石变法时演化为(    )
A . 青苗法 B . 市易法 C . 免役法 D . 均输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初,朝廷对百官实行月俸制。自咸平年间(998——1003年)开始,官吏队伍日渐庞大,而且物价上涨,官俸未增,于是出现了“俸禄不继,士人家鲜不穷窘”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官吏或“不守名节”“冒法受赃”,或“不耻贾贩,与民争利”,进而致使“吏有奸赃而不敢发,民有豪滑而不敢制,奸吏豪民得以侵暴”,“贫弱百姓理不得直,冤不得诉,徭役不均,刑罚不正,比屋受弊,无可奈何”。真宗时便在月俸之外恢复了前代的职田制度。范仲淹认为,职田是在国家财用匮乏、无力增加官体的情况下实行的一项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养廉,以“督其善政”,不应废除,而应“不均者均之”,“未给者给之”,至于有些官吏虽有职田仍然“侵民”“枉法”,那不是职田制度本身的问题。

——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

  1. (1) 根据材料,概括宋代恢复职田制度的背景。
  2. (2) 结合材料,简评宋代职田制度。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根据材料可以分析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  )

①王安石变法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②王安石变法用人不当,吏缘为奸

③王安石变法使国家的财富大量增长,影响了人民生活

④王安石变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北宋神宗时期,任用王安石变法,其中保甲法规定:政府把农民组织起来,编为保甲。十户为一保。每户两丁以上,抽一人为保丁。保丁农闲时练兵,平时参与维护地方治安,战时编人军队作战。还实行连坐法,同保之人要互相监督、检举。此项变法措施属于(   )
A . 强兵方面 B . 中外交流 C . 民族融合 D . 富国方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然本朝累世园循末俗之弊,而无亲友群臣之议。人君朝夕与处,不过宦官女子……未尝如古大有为之君,与学士大夫讨论先王之法,以措之天下也。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监司无检察之人,守将非选择之吏,农民坏于徭授,而未尝特见救恤,又不为之设官,以修其水土之利,兵士杂于藏老,而未尝申敦训练,又不为之择将,而久其疆场之权。其于理财,大抵无法,故虽俭约而民不富,虽优勤而国不强。伙惟陛下躬上圣之质,承无穷之绪,知天助之不可常恃,知人事之不可怎终,则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摘编自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礼子》

  1. (1) 根据材料,概括王安石认为需要变法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2. (2) 结合所学知识,为王安石变法补充一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