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知识点题库

十八世纪,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本质是(    )
A . 分科考试 B . 以文治国 C . 公平竞争 D . 重视教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文帝开皇七年制,诸州岁贡三人……开皇十八年,又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炀帝始建进士科。

——《通典》卷十四

材料二: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

——《通典》卷十五

材料三:它的突出特征令人钦佩,这一制度在成千年中缓慢演进……当今在英国、法国和美国正在取得进展的文官考试制度,是从中国的经验中借鉴而来的。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著《中国环行记》(1896年出版)

材料四: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约在两千年的时间里,或大或小,它成了统一中国和巩固秩序的支柱。

——荀春生等译《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

  1. (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隋唐时期选官的主要途径及作用。
  2. (2) 材料三“这一制度”的哪一突出优点使其能够“在成千年中缓慢演进”,并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3. (3) 如何理解材料四中“它成了统一中国和巩固秩序的支柱”这句话的含义?
唐代,皇帝诏书由中书省详拟定稿,皇帝批览后降出奉行,宋初,则先草拟,送交皇帝后再照其意见正式拟旨。这一变化使得(    )
A . 决策机制更加完善 B . 政务处理更为快捷 C . 皇帝权威有所加强 D . 官僚机构急剧膨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1. (1)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及其演变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
谱牒编修伴随着宗族的出现而产生。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有司选举必稽谱牒,谱学成为地主官僚保持门阀的工具,唐朝也屡修谱牒,扩大了庶族的政治权力,提高了庶族的政治地位。这说明唐朝(    )
A . 抑士扬庶,以平衡社会矛盾 B . 科举未能改变庶族的政治地位 C . 门第仍然是选官的唯一依据 D . 科举制使社会上下流动性减弱
南北朝时期,中书省和门下省设于宫中,主要负责皇家事务。唐朝时两省移出皇宫,并将两省官员分为内省官和外省官,两种官员都具有内、外朝官员的双重身份。这说明(    )
A . 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 B . 政治运行过程更为成熟 C . 内外朝的职能差别逐渐消失 D . 皇室成为政治权力中枢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认为从唐到宋还是经历了很大的改变。我们现在拿唐的750年与宋的1050年做一个比较。我们会发现:从外交关系上,唐有霸权,在北方唐以外没有国家,只有少数民族,而到了宋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就不一样了,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有宋、辽、夏、金;另外,唐时有1/8—1/4的人口在南方,而宋朝时则有1/2的人口在南方,南方却变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地方,有多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多种语言;唐朝首都是一个典型的行政城市,是政治的,而宋则是经济中心变成了首都;宋的人口是唐的两倍,货币数量是唐的二十倍,这都说明了商业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方面,宋朝还有了印刷、火药、指南针,这三个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从社会方面,唐朝人的社会地位还是要看血统、身份,而宋朝人的社会地位则是看教育文化,科举制度被扩大,其重要性在社会中也越来越大。宋朝99%的学生考不上,可这些人还算是士人,仍是国家的精英,士人中做官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到了13世纪中叶,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有45万人,但只有500人得到进士。

——包弼德《唐宋巨大历史变迁的现代意义:对国家观念的重新思考》

材料二:1500年前后,西欧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这就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500年前后,许多事指向农业文明的解体,比如说,农奴制解体解放了人身,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精神,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地理大发现则把人推向全球,第一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国家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它就把自己的疆域封闭起来,使它与外界隔离,致力于自身的发展,而不顾基督教大世界中其他兄弟的景况如何。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民族国家总是以牺牲别人为代价的。这样,原先基督教大世界中社会经济状况基本拉平的情况就消失了,代之出现的,是某些地区发展起来,其他地区则相对落后。因此,可以说,民族国家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化的起点,发展与社会的根本变迁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历史变迁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唐宋历史变迁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500年前后西欧社会向现代化转型所做的准备。指出唐宋历史变迁和西方社会变迁的实质差异。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淸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主要反映了(   )
A . 王位世袭制的弊端 B . 察举制的弊端 C . 门第成为选才标准 D . 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在唐代,政务裁决机制出现了由以奏抄为主向以奏状为主的转变。政务多由宰相汇总以中书门下的名义直接向皇帝申奏,门下省属官给事中的职掌也随之从以审读奏抄为主转变为以封还制敕为主。这一转变(    )
A . 导致了三省合作体制名存实亡 B . 强化了谏官纠正宰相过失能力 C . 有利于避免政务决策严重失误 D . 助长了权臣专权乱政贪腐风险
“面向社会招揽人才,只讲德行与能力,使得许多熟知民间疾苦体恤劳苦民众的有德之士进入中央政府,为官员集团注入了新鲜血液。”此段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    )
A . 军功爵制 B . 察举制 C . 九品中正制 D . 科举制
关于下表中的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类别

察举制

科举制

依据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以文取士”

方式

长官举荐

自由报考

A . 察举制注重门第声望 B . 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 . 察举制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 D . 科举制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下表是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的统计分类表
官僚贵族子弟 富豪 平民 贫民
69.6% 6% 15.7% 8.7%

由表可以推知,汉代察举制(   )

A . 致使富豪入仕艰难 B . 忽略了身份界限 C . 削弱了世卿世禄制 D . 体现出公平公正原则
为解决财政困难,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宰相杨炎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与这一转变相关的制度是(   )
A . 均田制 B . 井田制 C . 租调制 D . 两税法
    材料  清朝武举制度沿袭明朝旧制,数百年来未有大变化。武举考试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相当于文化考试,外场是武举制度的核心,内容以骑射为主。及至晚清,冷兵器时代逐渐走向终结,清朝武举制越来越不适应世界形势的变化。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部分清廷官僚认识到西方先进武器的威力。同治八年(1869年),丁日昌首次向清廷提出改革建议。直到甲午战败改革武举制成为清廷士大夫和官僚的普遍共识,尤其是张之洞的建议得到清廷内部比较普遍的认同。其改革要点有三:应考人员来源仅限于“营伍”等专业军事场所,年龄不得超过25岁;将武营、武学、武科三者合一,制度建设与精神建设双管齐下;将武举制考试内容扩展为枪炮施放、操练技艺、测算制造三项,分三场进行,择优录取。1901年,清廷正式废除武举制。武举制改革成为近代中国追求富国强兵道路上的一盏灯火。

——摘编自孙璐《论晚清武举改革思想的变迁》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武举制改革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晚清武举制改革的积极影响。
下面是关于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示意图。其中对三省六部制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有(   )

①分工明确,效率提高  ②相互监督,彼此牵制

③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④严格保密,临时机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隋代规定县丞和县尉“尽用他郡人”,又规定州县的主要属官“三年一代,不得重任”;唐太宗时有“叔父兄弟不许同省为郎官”的惯例,唐朝规定父为宰相,子即不能为谏官。隋唐的这些规定旨在(   )
A .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 . 保证政权运行稳定 C . 杜绝地方吏治腐败 D . 完善人事任免制度
有学者指出“正是由于士族力量的强大,曹氏若想公然取汉室而代之,就不得不对士族妥协,作出让步。延康元年,曹丕接受陈群建议,同意实行九品中正制,以换取士族对自己登上皇帝宝座的同意和支持”。据材料可知,九品中正制(     )
A . 以门第族望作为选官标准 B . 折射出士族精于为官之道 C . 体现寒、士族间某种妥协 D . 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朝初年的赋役制度主要沿袭了前代的赋税制度。在这样的赋役制度下,本应承担较多赋役的地方豪强为了逃避田赋和徭役,便通过勾结地方官员,隐匿人口、伪造文书、修改田则。随着地方贪腐之风日盛,田地被富豪不断兼并,贫苦农民无田却承担重赋,整个国家财政根基受到侵蚀,底层矛盾也不断激化。为应对严峻的社会形势,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主要内容有:第一,“赋税合并”,即将徭役跟税收合二为一。第二,“摊派到家”,赋税或徭役直接面向人民。第三,“白银征收”,所有的赋税或徭役均以白银的形式由国家接收。第四,“直收直运”,一切金银均由国家派专人收取。一条鞭法推动中国古代传统的财政税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摘编自王人骏、赵海月《税制改革与社会转型》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中期赋税制度改革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中期赋税制度改革的影响。
宋代科举规定:考生入场,先要出示家籍证明,证明其出身,并且没有不孝悌的行为,不曾受到过刑责;其次,考生还得另外交一篇文章,以便核对考卷上的笔迹和姓名;考生还得经过严格的搜身,方能进场参加考试。这说明宋代科举制(   )
A . 否定了官僚等级特权 B . 杜绝了考试腐败行为 C . 完善了考试选拔程序 D . 实现了选官一律平等
唐朝初年科举考试报考资格规定: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可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县、州选拔参加科举考试;唐朝中期规定要经过“户部籍阅、结款通保”等诸多审查环节和流程;唐朝后期则规定“举人曾为官司可罚,虽有辞艺,长吏不得举送”。这些规定的变化反映出唐朝(   )
A . 教育管理体系日趋规范 B . 科举考试弊端日益突出 C . 科举成为入仕唯一通道 D . 严厉打击违法乱纪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