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试评述此举的意义。

  2. (2) 材料二:云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谈迁《国榷》

    ——钱穆《国史新论》

    结合上述材料,简述我国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

  3. (3) 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4. (4) 材料四:“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选官制度?它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梁启超)“周朝革命”和“汉朝革命”分别是指(    )
A . 宗法制、中外朝制度 B . 分封制、郡国并行制 C . 宗法制、推恩令 D . 分封制、察举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

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1. (1) 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3. (3) 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主专制?
  4. (4) 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教育关乎国家兴亡,中西教育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教育发源很早,夏朝就有了称为“序”的教育机构。西周形成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春秋战国私学兴起,开始了后世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秦朝禁止私学和“焚书坑儒”,使普通教育受到很大摧残。汉代在长安设“太学”并开始“以儒取士”。隋炀帝杨广开创进士科考,唐至宋不断完善科举制。元代在普通国子学之外设立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促进了多民族文化发展和交流。明清以理学为正统,把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大兴“文字狱”。由于控制加强,书院制发展到清代就完全官学化了,导致古代中国教育之路越走越窄。

——摘编自刘瑛<中国古代教育变革大事、特点及启示》

材料二:中世纪时英国的教育深深烙上宗教的印记,天主教会控制着几乎一切有组织的教育,世俗界包括国王都无权过问。16世纪人们相信通过教育可以直接阅读《圣经》从而得救,人文主义者则认为教育可以使人成为更完善的人,教育日益走向民众。19世纪英国生产技术的进步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必须接受必要的教育。1833年议会通过教育补助金方案,1839年国家设“枢密院教育委员会”,1865年改组为“教育局”。1870年实施初等教育法,19世纪末英国官办学校达到2500个,基本上实现了小学普及教育和扫除了文盲。

——摘编自谢天冰《试论英国教育体制的近代化》-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并评析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教育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一:在太平兴国二年(977)的进士科考试中,太宗录取进士109人,与太祖朝相比,人数大增。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更高达987人,创有科举以来的最高数额。两宋时期取士范围的扩大,表现在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向社会各个阶层的延伸,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工商之士也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太宗即位后,在帝王的倡导下,朝廷自上而下皆厚待及第士人,由此也使得科举入仕的文臣的地位渐趋隆盛,宋朝的以文治国之策得到彻底贯彻。自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始,殿试除试赋、诗外,还试论,并且有的考题已开始涉及到某些现实问题。

——摘编自徐红《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与社会价值观的演变》

材料二:18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日趋重要。1854年,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发表,对文官的选拔、晋升等提出改革建议。根据此报告,英国于1855年和1870年颁布两大法令,确定了近代文官制度。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

——摘编自张延华《廉洁与效率:英国两次文官制度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

材料三: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起,部分清廷重员和封疆大吏将停废科举视为改革科举的主要目标。1903年,吏部尚书张百熙奏请递减科举,获朝廷允准。然而,清廷渐废计划尚未实施,国内外时势急剧变化。面对反清浪潮,清廷内部立宪呼声日益高涨,立宪急需新式政治人才。1905年,清廷同意袁世凯等人“立停科举,广以学校”的奏请。上谕:着即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摘编自李世愉《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清代卷》

材料四:随着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发展,教育改革逐步深入。1951年下半年开始进行高等院系调整工作,1952年下半年至1953年各类高校的调整工作全部完成。经过院系调整,全国共有高校182所,其中综合大学14所,工业院校38所,师范院校31所,农林院校29所,医药院校29所及其他类型院校。这次调整也有不恰当之处,如机械搬用苏联经验,不适当地取消了一些学科,有的专业设置过细,对人才的成长与合理使用不利。

——据崔晓麟《重塑与思考:1951年前后高校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研究》等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科举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形成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时期科举制改革的背景。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院系调整的背景。
  5. (5) 综上,谈谈你对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认识。
表:概述了唐代相关制度。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制度

概述

均田制

计口授田,丁年十八授田,六十为老还官

租庸调制

项目分明,有田则纳粮,有身则服役(纳绢代役为庸),有家则征调(丝麻)

帐籍制

每岁一造(人口)帐,三岁一造(户口)籍,户口异动,田亩还授,一一在册

A . 固化社会分工,限制阶层流动 B . 税则明确,旨在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C . 政策简单划一,忽视地方差异 D . 为民制产,构建农业社会的理想蓝图
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国家政权稳定的重要保障。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总统和具有同样任期的副总统,应照下列手续选举。第二款:总统为合众国陆海军的总司令,总统有权締结条约,但必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的三分之二的人赞成。

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1787年美国宪法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宰相制度的特点。
  2. (2) 据材料二,指出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并对其作简要评价。
唐朝初年,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这一措施(    )
A . 巩固了三省长官的地位 B . 加剧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 解决了效率低下的问题 D . 分化相权并加强了皇权
有学者认为,对科举制的定义应是“古代中国及部分东亚国家通过考试来公平选拔人才的制度或方式”。如果这一观点成立,主要是基于它(    )
A . 考虑到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B . 揭示了科举制的本质特征 C . 涵盖了科举制的兴衰历程 D . 指出了科举制的双重影响
下表为唐代进士的出身情况统计情况。据此可知,唐代科举制(    )

名称

士族子弟

寒素子弟

小姓子弟

比例

71%

16%

13%

A .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B . 缩小了人才选拔范围 C .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D .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唐监察机关御史台与刑部(司法行政机构)、大理寺(最高审判机构),合成三司。每遇重大案件,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和御史中丞共同审理,称“三司推事”。这一制度的实行(    )
A . 有利于中央集权 B . 有利于司法公正 C . 强化了君主专制 D . 降低了行政效能
图:

这反映了,当时(  )

A . 选官制度走向僵化 B . 科技落后于世界潮流 C . 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D . 市井文化发展较缓慢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班固《汉书》

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宋)开宝五年,太祖诏……宰相、枢密使候(等待)对殿庐,次年六月,又命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轮流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

——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请回答:

  1. (1) 我国丞相制度设立于哪一朝代?据材料一,指出丞相的主要职能。
  2. (2) 据材料二,指出唐朝中央制度的名称和主要作用。
  3. (3) 据材料三,指出宋朝分割相权的举措。据材料四,指出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4. (4) 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
对下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北宋科举取士对比表(摘录)

皇帝

太祖

太宗

真宗

仁宗

录取数

118

1399

1651

4255

年平均数

7.9

174.9

127

327

A . 加重了宋代的三冗现象 B . 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 . 推动了宋代科技的发展 D . 拓宽了宋代的统治基础
政论家认为,丞相制度最好的时代是唐代。这主要是因为(   )
A . 任命一人当宰相,避免纷争           B . 三省分权,相互牵制 C . 宰相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大权 D .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阅读下列有关科举制度的材料,材料所反映的朝代对应正确的是(   )

①“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作了欺人技。”

②美国史学家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得到选拔的成功官员中,有三分之一多来自平民家庭,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是惊人的。”

③“诸洲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并始建进士科

④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首创武举和殿试

A . ①宋朝——②明清——③隋朝——④唐朝 B . ①明朝——②宋朝——③隋朝——④唐朝 C . ①隋朝——②宋朝——③唐朝——④明清 D . ①明朝——②隋朝——③唐朝——④宋朝
西汉汉成帝在诏书中以“辅翼国家,典领百僚”来概括丞相的权力,丞相一方面要辅佐天子,另一方面还要统领百官。下列朝代未曾设立过宰相(丞相)的是

①秦朝  ②唐朝  ③明朝  ④清朝

A . ①② B . ③④ C . D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截至17世纪的千余年间,中国人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方面都远远走在世界其他民族的前面,对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如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所说,此时的中国“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摘编自张西平《向世界说明中华文化的现代价值》

根据材料,提取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任意一条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材料的观点(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唐玄宗将翰林学士调入内廷,承命制诏书敕、批答表疏;唐德宗时翰林学士陆贽常参与机要,时人称之为“内相”。这些做法(    )
A . 造成了朋党林立 B . 有利于加强皇权 C . 消除了地方割据 D . 扩大了统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