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知识点题库

史载,秦汉时期宰相相对较少,如汉高祖在位12年丞相仅1人。到了唐朝,任职宰相的人越来越多,唐太宗在位23年,宰相29人;武后掌政共21年,宰相78人。唐朝时期宰相人数增多的目的在于(    )
A . 加强中央集权,宰相轮番执政 B . 限制世家大族,控制地方政府 C . 顺应科举需要,整顿官吏队伍 D . 分割宰相职权,调整中央官制
史皮尔在《最古老与最年轻的国家:中国与美国》(1870年)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 . 古代中国社会没有世袭等级 B . 科举制的选官依据是门第 C . 科举制是较为公开的选官制度 D . 科举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
A . 西周实行分封制 B . 西汉设置刺史 C . 宋朝设通判监察 D . 唐朝实行三省制
东汉光武帝之时,察举制实施中有了“授试以职”的正式规定,即郡国长官应先对秀才与孝廉委以一定职务,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可举至中央。这一规定(   )
A . 打破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 B . 意在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 C . 彰显公开竞争的选官原则 D . 体现对官员吏治才能的重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

材料二(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卫青少时尝为平阳公主家骑奴……元光六年(前129年),拜车骑将军北击匈奴有功,赐爵关内侯。

——《史记》

材料三(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四“古往今来科举考试一再起死回生的历史说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使社会不至于陷入无序的状态,中国人发明了考试,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悠久的科举历史与普遍的考试现实一再雄辩地证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

——刘海峰《科举学导论》(2005年)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指出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材料二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及制度是什么?
  2. (2) 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实行科举制度的出发点。
  3. (3) 材料四中“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度、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两者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 . 推动文化的普及 B .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 . 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 . 促进统一国家的出现
唐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并下设吏房、兵房等五房为独立于六部之外的行政机构,得到玄宗认可。这反映当时(    )
A . 三省体制逐步形成 B . 决策权审议权分离 C . 制度变革提高效率 D . 中枢体制发生质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夏商西周时期,政治上确立了以王为核心的王权统治。在父系大家族的基础上,以宗法制度为主体,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政权机构,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垄断着各种官职。王朝的官由王任命,诸侯由王册命,诸侯国的官由诸侯任命,实行的是阶级性、等级性非常明确的世官制。两汉时,由皇帝下诏指定举荐的科目,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按科目要求考察和举荐人才;应举者按不同科目进行考试,考试由皇帝出题策问,或由丞相、九卿等策试;根据对策成绩高、低分别授官。这种选官方式尽管不尽完善,易出弊端,但相比世官制应该说是一大进步。

——摘编自姜国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变化浅谈》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载:“隋代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

——摘编自郭强《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汉时期实行的主要选官制度,并分析作者认为它“相比世官制应该说是一大进步”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魏晋时期相比,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有哪些发展。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科举制推行的积极意义。
  4. (4)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特点。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 秦朝的郡县制 B . 西汉的刺史制度    C . 宋朝的枢密院 D .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
三省六部制经过长期发展,到隋唐时期才得以确立和完善。如图中,尚书省负责(   )

A . 拟诏 B . 审议 C . 执行 D . 司法
某学者认为,唐初三省分权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是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行使的辅助决策权与尚书省的行政权的分立;第二层是在此基础上,决策权又一分为二,中书草诏,门下审核。这表明唐初 ( )
A . 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B . 三省与皇帝形成了制衡关系 C . 宰相权力有所分散 D . 地方政府行政效率有所提高
如表为历代科举取士数额统计。对其分析合理的是(  )

朝代

年数

榜数

取士总数

年均取士(进士)

290

266

6603

23

320

130

正奏名42588+

314+

特奏名50352

98

16

1139(左右榜)

12

277

93

24624

89

268

114

26888

100

A . 唐代科举制度初创取士较少  B . 宋代取士最多门第观念淡化  C . 元代左右榜体现了公平竞争  D . 明清八股取士推动文化发展
《晋书》卷六十《张辅传》载:“梁州刺史杨欣有姊丧,未经旬,车骑长史韩预强聘其女为妻。辅为中正,贬预以清风俗,论者称之。”这体现了(  )
A . 九品中正制重视门第而无法真正选出人才  B . 魏晋时期官员选拔制度非常重视个人品德  C . 当时选拔人才的制度具有一定时代局限性  D . 魏晋时期中央集权制被破坏地方势力加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正式确立了宰相制度,丞相地位高,权力大。汉武帝时,鉴于宰相职权过重,就开始重用内朝近臣,到东汉时,在宫中主管收发文书的尚书,开始掌管机要,侵夺外朝相权。曹魏时,尚书台脱离少府,将办事机构迁到宫外,成为独立的中央政务机构。唐高祖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为宰相机构,且三省分工明确。宋朝前期实行二府三司制,各自独立、互不统属,均直接对皇帝负责。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置4个宰相官职:中书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明朝罢中书省,废宰相,设内阁,因明朝宦官专权,内阁权力受到牵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多由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四品以上的官员担任,成为辅助皇帝的主要机构。

——摘编自李荣华《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分析》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出现了有史以来未曾有过的政党政治蓬勃兴起的景象。但民初的政党,不仅不能改变革命后混乱的社会状况,反而使政局变得更加纷乱。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经济面貌,当时的中国仍停留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清末民初的政党也不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成熟的产物。以袁世凯为首的官僚军阀集团操纵着中央政权,地方上的州县多为兵政兼行政,且都掌握在地方豪强手中,他们当然不可能去推进资产阶级的政党统治。政党之间,党争多于联合,个人恩怨超越党见,党派倾轧,内阁的频繁更迭,使民众产生了厌烦心理,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绝大部分党员对于政党政治的知识性认识往往只是一鳞半爪,只知一些名词而不明其真正含义。

——摘编自李爱峰 苏全有《发轫、争斗与失败:中国近代政党历程的反思》

材料三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模式的建立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在民主建设方面建立了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健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划清党组织与政府的职权范围,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伴随经济改革的深化,中央逐步向地方下放了一系列权力;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实行人事制度改革;我国在大力拓展基层民主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加强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制建设。

——摘编自何苑《试析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与历史经验》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历史经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 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载:“隋代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

——摘编自郭强《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材料二:官职恩赐制是 中世纪及近代英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府官员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君主以恩赐的方式将宫廷及政府官职授予其信任的贵族。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 年的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 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前代相比,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有哪些发展,并简要概述科举制推行的积极意义。
  2. (2)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中国科举制与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异同。
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

A . 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B . 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 C . 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 D . 反映了三省分工配合并制约皇权
武则天爱好文学,喜用文士,曾在进士科中加试杂文,但后来多次停试杂文,以期通过“断浮虚之饰词”来更好地发现“实用之良策”。这表明当时的人才选拔(    )
A . 取决于统治者的喜好 B . 服务于现实需要 C . 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D . 推动了文学繁荣
北宋前期,科举考试的科目、内容重进士轻经生,进士重诗赋,诸科重贴经、墨义。北宋中期以后,则力求以义理代替记诵,重议论先于声律。这一变化(   )
A . 禁锢了士人的思想 B . 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完备 C . 确立了理学的正统 D . 顺应了社会变革的需求
《新唐书·选举志》提到,唐代选拔官员的条件有四个方面:一是身,即身体相貌要丰满高大;二是言,即言谈要雄辩有理;三是书,指书体法式要刚劲美观;四是判,指判案文辞要优美通畅。这表明,唐朝选官制度(   )
A . 关注人才道德水平 B . 注重人才从政能力 C . 扩大人才选拔范围 D . 讲求人才科技素养
宋神宗时期,改革科举制度,规定:太学中“学行卓然尤异”的优秀上舍生,只要“主判及直讲保明,中书考察”,即可免试直接除官;次等内舍生则免省试,径赴殿试;下等外舍生则免发解试,径赴省试。此项改革措施(   )
A . 否定了官员子弟科考特权 B . 凸显了学校在科举中的地位 C . 完善了科举考试选拔程序 D . 推动了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