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知识点题库

历史地图承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揭示着事物的性质或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历史变化与发展规律。

 

  1. (1)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全球范围内海上商贸之路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下列各项对南北朝时期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有(     )

①曲辕犁 ②都江堰 ③翻车 ④《齐民要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名句分别属于:(    )
A . 楚辞、汉赋、唐诗 B . 楚辞、唐诗、宋词 C . 宋词、唐诗、楚辞 D . 唐诗、宋词、元曲
北朝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起自耕农,终于醯醢(酿造、腌制各法),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从上述文字中不能得出的观点是(    )
A . 该书主要研讨民众谋生的技术 B . 反映了作者重农抑商的思想 C . 体现了作者“民以食为天”的思想 D . 说明作者主张发展商品经济
高丽成宗时代(981年﹣997年),某大臣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不必苟同。”这反映了该官员(   )
A . 主张全盘吸收中国文化 B . 承认本国处于藩属地位 C . 注意保持主体的选择性 D . 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
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从公元600~1800年有五次高峰,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处于该图第二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
A . 顾恺之 B . 吴道子 C . 张择端 D . 郑板桥
如图所示是某博物馆珍藏的文物拓片。作为一则反映时代印记的史料,这件文物可以直接说明(    )

图片_x0020_1685961956

A . 秦汉书法与篆刻的艺术融合 B . 魏晋草书与行书的融合 C . 隋唐草书的抒情写意 D . 宋元行书的勾连放纵
唐代长安的大明宫麟德殿是接待外来宾客的重要场所,“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正是对其的文学描述。形成这种景象的原因是(   )
A . 丝绸之路的开辟 B . 对外政策的开明 C . 国家军事实力的强大 D . 建筑技术的高超
唐朝时期楷书的风格转呈严谨雄健、法度森整,草书的风格走向飞动飘逸,“纵放态肆、奇宕瑰伟",和槽书艺术平分秋色。这体现了(   )
A . 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 B . 唐代书法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 C . 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 D . 唐代国家统一、繁荣开放的时代特征
下列材料描绘与所指对象相符的是(  )

选项

描述

所指对象

A

“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

翻车

B

“烧生铁精以重柔挺,数宿则成钢。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

灌钢法

C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白瓷

D

“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

海上丝绸之路

A . A B . B C . C D . D
唐朝22位皇帝中, 18位是马球运动爱好者。当时全国上下球场林立,玩者如云。王朝与邻国大都进行过马球竞技活动。赛场上经常出现“珠球忽掷,月杖争击”“百马撵蹄近相映,欢声四合壮士呼”的壮观场面。可见,唐代马球运动的兴盛(   )
A . 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B . 助推农牧文明的相互融合 C . 由统治者个人喜好决定 D . 契合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
魏晋之前盛行显示主人身份等级的钟、鼓、罄等敲打类乐器。魏晋时期,古琴、长笛、筝、琵琶等可携带的乐器受到人们的推崇。这一变化表明(   )
A . 市民阶层壮大冲击等级秩序 B . 士族等级制度遭到严峻挑战 C . 情感表达的个性化趋向增强 D . 儒学丧失社会正统思想地位
马球,又称“击鞠”、“击球”,源于中亚波斯。唐朝初年,这项运动传入中原地区后,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民间百姓,甚至妇女都成为参与者。这可以说明唐朝时期(   )
A . 丝绸之路开始传递东西文明 B . 男女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C . 开放与兼容的社会氛围浓厚 D . 崇武尚文成就了盛世局面
“诗仙”李白的诗狂放炽烈,想象丰富,以激情与浪漫著称;而“诗圣”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现凝重与沉郁。这主要是因为(   )
A . 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B . 李白出身地主,杜甫出身农民 C . 李白与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 D . 李白与杜甫的艺术创作水平不同
“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段话出自(   )
A . 《齐民要术》 B . 《千金方》 C . 《禹贡地域图》 D . 《梦溪笔谈》
中国书画艺术绵延数千年,名家代有所出。下列书画名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王维        ②苏轼            ③李斯             ④王羲之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③④①② D . ③④②①
现存东晋顾恺之的名画《女史箴图》共有九个片段。下图为其“修容饰性”片段。画旁附有文字:“人咸知饰其容,莫知饰其性。性之不饰,或愆礼正。斧之藻之,克念作圣。”据此可知东晋时期(   )

A . 女性的自我审美意识提升 B . 社会重视女性品德的教化 C . 人物画是绘画的主要题材 D . 理学对女性的思想影响大
下图为唐朝宰相韩休墓的壁画乐舞图(局部),壁画中间二人在表演胡旋舞,左侧四人分别演奏筝、拍板、笙、竖箜篌。右侧六人,前排四人分别演奏排箫、琵琶、竖箜篌、筚篥,后排两人分别在击奏铜钵和吟唱。该壁画体现出(   )

A . 宫廷乐舞规模宏大的气象 B . 西域风情与中原文化的交汇 C . 中心对称的乐舞排列原则 D . 胡风艺术成为大唐文化主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宣传及阐释中国特色,必须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的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摘编自《习.平谈治国理政》

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一点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具体说明。(要求:观点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玄宗(685—762年)爱好演奏琵琶等乐器。开元年间,玄宗创制法曲(隋唐宫廷燕乐的一种)《霓裳羽衣曲》,不杂夷音,清雅婉转。天宝十三年,玄宗融合边防将领敬献的印度《婆罗门曲》,形成新《霓裳羽衣曲》,主要在宫廷内宴上表演,重大庆典时也向百姓表演。《霓裳羽衣曲》被后世誉为“唐代中原汉乐与西域龟兹乐交融发展的最高艺术成就”。

——蒋远桥《<霓裳羽衣曲>的创制、演变和表演》

材料二   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永徽之人舞而咏,法曲法曲舞霓裳。

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乃知法曲本华风,苟能审音与政通。

——唐•白居易《法曲》节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霓裳羽衣曲》的诞生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居易对霓裳羽衣曲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