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知识点题库

宋史专家邓广铭认为:“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长,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
①开始设置中书省和门下省,强化专制集权统治
②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③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
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    )
A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 使地方保持相当大权力 C . 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D .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为了有效的控制地方,元代统治者在地方设置的管理机构(    )
A . 分封制 B . 行中书省 C . 郡国并行制 D . 中书省
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是指(    )
A . 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三省 B . 地方各行省 C .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D . 大都
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中央政府(    )
A . 在西藏设立行省 B . 以宣政院管理西藏 C . 在西藏设置卫所 D . 设置驻藏大臣
下列表述,符合元朝行省制度特征的是(    )
A . 在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行省长官,同时设通判监督 B . 行省长官在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 C . 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 D . 行省的创立,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岳飞《满江红》词中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句中的“胡虏”和“匈奴”是指(   )
A . 匈奴族 B . 契丹族 C . 党项族 D . 女真族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

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

“腹里”、木活字、北曲、“赵体”

象郡、“直道”、灵渠、小篆

A . ①②④③ B . ①④②③ C . ③②①④ D . ④②①③
元朝行省制度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   )
A . 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划的基础 B . 扩大了元朝管辖的政治版图 C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D . 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明代之前的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宰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史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 (1) 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君权”与“相权”关系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怎样的措施界定“相权”的权限
  2. (2) 据材料二,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3. (3)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是指(    )
A . 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三省 B . 地方各行省 C .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D . 西藏地区
下列四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③④②① B . ②④③① C . ④③①② D . ①③②④
下表中有关合肥市在不同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制度。这种制度确立的意义有 (    )

图片_x0020_100001

①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②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③官僚政治由此取代贵族政治

④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需要

A . ①④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这反映了元朝 (    )
A . 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 B . 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C . 中央地方之间权力之争长期存在 D . 地方权力加大威胁中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少数诸侯在各自的疆土上不再进行封建。县成为行政区划的正式名称是在战国中晚期。到春秋时期,郡的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大体完备。战国末期,各国基本上形成了郡、县、乡、里上下垂直统属的地方行政组织。秦朝为纯粹的郡县二级行政区划制。秦楚之际建立了按军功分封的新型封建制,诸侯王享有高度自治权。汉景帝朝七国之乱后,诸侯王失去行政管理权,这标志着封建制被郡县制完全取代。

——摘编自张信通《秦汉里治研究》

材料二

元朝辖境空前广阔,疆域四至极远。元常设十行省,在各行省设官,令其掌管各郡县的兵甲、屯田、钱粮、漕运等大事。元行省制度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对元代社会和后来的明清及近代、当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刘宇《行省制度略论》

材料三

第一次布匿战争后,罗马人占领了西西里,并首次采用行省的形式加以治理,从而区别于意大利本土的同盟制。此后,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行省的数目逐渐提高到53个之多。罗马实行行省制后,因行省的人民是外邦人,故而在他们与罗马人发生民事纠纷时就有了法律冲突问题,这将导致罗马法的变革。

——摘编自徐国栋《行省制度的确立对罗马法的影响-以西西里行省的设立为中心》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并说明其

    积极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行省制度确立的历史背景。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度的确立对罗马的影响。
宋辽通过澶渊之盟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这次议和的背景是(   )
A . 辽国财政无力支持战争 B . 辽军的进攻受到遏制 C . 北宋在财政上非常充足 D . 北宋军事占绝对优势
元明清以来的省制,河北指黄河以北,河南指黄河以南,山西指太行山以西,湖南与湖北指以洞庭湖为南北之界等。这样划分行政区界有利于( )
A . 加强中原地区经济联系 B . 发展农业生产和抵御天灾 C . 加强政治文化的区域化 D . 增加地方政权的独立性
下面依次为辽、夏、金模仿汉字字形创造的本民族文字的图片。由此推知,辽、夏、金三代都(   )

A . 以汉语为母语 B . 受汉文化影响很大 C . 没有独立文字 D . 丧失了本民族特性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禁榷是金代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对某些商品实行专卖的一种制度。金章宗继位之初,对禁榷商品的管理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1194年,金章宗为了应对西北部族的叛乱,加强了对禁榷商品的管理,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章宗加大了对私贩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强立法,严格管理商品的禁榷;章宗在原有的禁榷管理机构之外又增设按察司管理走私,并在户部之外设置三司,将禁榷商品的管理由户部转移到三司;章宗重新制定考核办法,通过考核办法的调整来促进禁榷管理机构对禁榷商品的管理。章宗还将进士及文士中的清廉者作为盐使司主要的职官人选。还制定官员升降格,并使之成为官员升降及转迁的重要依据;章宗曾四次对盐价进行调整,盐价的变化一直呈上升趋势。除盐价外,章宗对禁榷商品的课额亦有更定,但无论是调整盐价还是更定课额,都是为了应对困局而做出的政策调整。

——摘编自罗继岩《金代禁榷制度研究》

  1. (1) 根据材料,概括金章宗时期禁榷制度改革内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金章宗时期禁榷制度改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