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知识点题库

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并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这表明他

A . 正确分析了当时俄国的国情 B . 认为俄国当时尚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C . 为俄国革命实现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指明了方向 D . 认识到俄国现阶段的任务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恩格斯曾经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恩格斯的这段话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有①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②欧洲独立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 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条件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 C . ②③④ D . ②③
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冬妮娅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木材作为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的义务劳动。它反映出该国当时实行的经济政策的内容是(  )

A . 按劳分配 B . 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C . 推行以工代赈 D . 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列宁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十月革命“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的含义是(      )

A . 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来夺取政权 B . 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国家的现代化 C . 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D . 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全球通史》中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直接导致“机构倒塌下来”的历史事件:(       )

①原因与巴黎公社革命相似——与大规模的战争有关

②直接目标与太平天国运动相似——反侵略反封建

③领导力量与五四运动相同——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④性质与中国的辛亥革命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A . ①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6年)一个团体在首都成立了,取的是一个朴朴实实的名称——工人协会。它的会名虽然没有表明任何政治倾向,但它的主要目标却是为人民争取一份应得的代表权。协会对劳动阶级的势力显得十分珍视,因而不让本阶级以外的任何人对它的事务有发言权。凡属于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的人士,可以被接受为名誉会员,但也仅仅如此而已。

在发起宪章运动前不久,首都的协会已经派遣宣传员前往各地,目的是要按照它本身的模式,建立地方协会。

——[英]甘米齐《宪章运动史》

材料二  这次革命(巴黎公社)的新的特点在于人民在首次起义之后没有解除自己的武装,没有把他们的权力拱手交给统治阶级的一群共和主义骗子手里;这次革命的新的特点还在于他们组成了公社,从而把他们这次革命的真正领导权握在自己手中,同时找到了在革命胜利时把这一权利保持在人民自己手中的办法,即用他们自己的政府机器去代替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政府机器。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运动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评述巴黎公社所反映出的工人运动的新变化。

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

A . 部门失衡,未形成完整体系 B . 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 C . 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D . 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
毛.泽东曾经先后在中央书记处会议和政治局会议上评价苏联某位领导人的改革:“一是揭了盖子……这就破除了迷信;一是捅了娄子……有严重错误。”以下属于这位领导人改革措施的是(    )

A . 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B . 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办厂 C . 将部分中央企业管理权下放 D . 着力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1929年,斯大林认为苏联“小农经济的大部分不仅不能实现逐年扩大再生产,相反地,连简单再生产也是很少有可能实现的”。该观点(  )

A . 客观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状况 B . 为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提供依据 C . 是对新经济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D . 准确揭示了农业长期落后的根源
对下表解读合理的是(    )

1913-1925年世界制造业生产指数(1913年为100)


1913

1920

1925

世界

100

93.6

121.6

欧洲

100

77.3

103.5

俄国/苏俄/苏联

100

12.8

70.1

美国

100

122.2

148.0

世界其他地区

100

109.5

138.1

A . 一战严重破坏了各交战国经济 B . 美国经济实力因一战超过欧洲 C . 马歇尔计划促进欧洲制造业复苏 D . 新经济政策推动苏联制造业恢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谨防多数人的意见。因为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让我们再一次发问:我们已经达到了1933年3月4日那天所梦想的目标了吗?我们已经找到快乐之谷了吗?

但是,我们的民主也正受到考验:在这个国家中,我看到数千万公民——占总人口的重大数目——他们中的大部分此时此刻仍然处于今天所称的生活之必需的最起码的标准之下。

我看到数百万家庭依赖低微的收入生存,以致家庭灾难的阴影日复一日地笼罩着他们。

我看到数百万人们,他们在城市和农村的日常生活仍处在半个世纪前一个所谓的上流社会认为不体面的环境之中。

我看到成百万人得不到教育、娱乐以及改善他们及其子女利益的机会。

我看到数百万人无力购买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又因为他们的穷困潦倒而无力工作,不能为其他数百万人生产。

我看到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住房破损,衣衫褴褛,营养不良。

——1937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连任就职演说

材料四:近两个月来,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2. (2) 材料二反映了当时美国盛行什么经济思想?这对美国历史造成了什么影响?

  3. (3) 从材料三的演说词中,你能看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他所开创的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二者有何共同特点?

巴黎公社在1871年4月发布法令:未经司法代表批准,不得进行逮捕;禁止非法搜查民宅与征用物资,违者逮捕。尤其禁止任何对人身自由的侵犯。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
A . 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 B . 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C . 完善了法国法律制度 D . 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苏联政府(  )
A . 严格执行斯大林模式 B . 推行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 C . 鼓励发展私有制经济 D . 强化行政干预经济的能力
1975年,苏联的电力、原油、钢等产量,均大幅度超过了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由1950年相当于美国的33%上升到1975年的53%,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主要是因为(    )
A . 美国经济陷于“滞胀”危机 B . 苏联革除了斯大林模式弊端 C . 美国已转型到知识经济时代 D . 苏联改革重点在重工业发展
“十月革命是19世纪中期以来在俄罗斯社会内在矛盾的结果,是由这些矛盾产生的革命进程迟至一战后的结果,十月革命的胜利保证了在全球实验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在世界政治版图上导致社会主义阵营形成。”这一表述()
A . 立足于现代化的视角解读十月革命 B . 表明俄国人民试图恢复斯大林模式 C . 肯定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国际影响力 D . 说明一战延缓了俄国十月革命进程
俄国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 B . 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 C . 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D . 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下表是1929—1938年美、苏、德、日四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表,表格中代表苏联的数字是(    )

国家

1929年(%)

1932年(%)

1937年(%)

1938年(%)

11.1

10.6

11.4

13.2

43.3

31.8

35.1

28.7

5.0

11.5

14.1

18.7

2.5

3.5

3.5

3.8

A . B . C . D .
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最后达到“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在苏俄(联)的历史上,这表现为(   )
A .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制订新经济政策 C . 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D . 优先发展重工业
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公共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饭菜的价格和花样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1.5法郎,晚餐2法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公社严禁公社委员们(   )

的家属使用。该规定

A . 保证公社委员正当行政,维护人民主权 B . 公社委员经选举产生,加强人民监督 C . 防止公社委员以权谋私,甘做人民公仆 D .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新型政权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1895年,恩格斯却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这表明(   )
A . 恩格斯坚持采用暴力斗争的形式 B . 马克思主义理论随时代进步而发展 C . 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D . 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政党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