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知识点题库

将两个枝条分别置于营养液中。其中一枝仅保留一张叶片(甲),另一枝保留两张叶片(乙、丙),叶片置玻璃盒中密封(玻璃盒大小足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甲叶和乙叶的盒中注入14CO2 , 装置如下图。照光一段时间后,可以检测到放射性的叶片                   

A . 仅在甲中 B . 仅在甲和乙中 C . 仅在甲和丙中 D . 在甲、乙和丙中

图1中,Ⅰ~Ⅴ表示某植物细胞某些代谢过程,a~e表示相关物质.图2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1cm2重量(mg)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1中,Ⅰ~Ⅴ过程,能产生ATP的是 .物质a、c分别是 、 .

(2)从图2分析,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 (mg/cm2•h)(用图中字母表示),实际光合速率可表示为(mg/cm2•h) (用图中字母表示).

(3)从图2分析,维持12小时光照,l2小时黑暗,温度维持16℃,植物能否生长? .如不能生长说明原因,如能生长,求出1cm2叶片一昼夜增重多少mg? .

如图表示某植物光合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甲图为光合作用的氧气产生速率,乙图是测定的氧气释放速率.请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 甲图中OS段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光反应 B . 甲图中B,C两点出现差异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温度 C . 若呼吸速率不变,由乙图可知,B点光照强度为4千勒克斯 D . 在甲图C点,若光照不变,增加CO2供应,则C5减少,ATP增加
图1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影响的变化曲线,图2代表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1中,在e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线粒体中CO2扩散到邻近的叶绿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层磷脂分子层.
  2. (2) 图1中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填“高”“低”“基本一致”).
  3. (3) 图2中,p点(填“可以”或“不可以”)代表葡萄糖,因为
  4. (4) 在图2中,假如C18O2作为某一生理作用的原料,则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图中含有18O的呼吸作用产物的去向是图3中的途径(用图中字母表示);此时,在基粒上发生的能量转变是,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是
  5. (5) 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将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3,请据此回答.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

    ②从图解分析,c点以后曲线上行,其最可能的原因应该是

光合作用光反应的简要过程如图.已知色素可把吸收的光能转化为电能,据图及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乙侧H+的来源不仅仅只有水的光解 B . 暗反应有关酶存在于甲侧 C . 图中存在的叶绿体色素有P680和P700 D . 光反应时消耗了水分子,但没有生成水分子
科研人员以水稻幼苗为实验材料,在适合生长的氮浓度范围内,探究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适宜的条件下不同氮素水平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氮素水平(mmol•L﹣1

5(低氮)

10(中氮)

15(偏高氮)

20(高氮)

叶绿素含量(μg•cm﹣2

86

99

103

103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19.4

20.7

21.4

22.0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上,其作用是
  2. (2) 由表可知,随着氮素水平的增高,叶片净光合速率逐渐 . 高氮组与偏高氮组相比,其叶绿素含量相同,但高氮组叶片净光合速率高,原因最可能是
  3. (3) 给该植物浇灌H2180,实验结果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
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图2为图1实验装置的结果.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如果将图1整个装置放在暗处,图中红色液滴移动方向是,此时测出的数据对应于图2中的点;如将其放在适宜的光照下红色液滴移动方向为,此时移动的刻度数是否即为伊尔藻实际的光合速率?,试解释其原因
  2. (2) 图1装置中烧杯A的作用是,为了使实验更有说服力,应对烧杯A图1装置如何改进
  3. (3) 图2中P点以前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Q点以后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图为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示意图;[B]图为了研究光合作用,生物小组的同学把菠菜叶磨碎,分离出细胞质和全部叶绿体,然后又把部分叶绿体磨碎分离出叶绿素和叶绿体基质,分别装在四支试管内并进行光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A]图中②、③、⑥三物质依次是氧气、水、二氧化碳  B . [A]图中(二)、(三)过程均能产生大量的ATP C . [B]图能发生细胞呼吸过程的试管有A,B D . [B]图能发生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的试管有B,D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H]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光合作用中的[H]为NADpH B . 光合作用中的[H]将五碳化合物还原 C . 有氧呼吸中的[H]均在膜上产生 D . 无氧呼吸中消耗[H]的过程有ATP生成
研究者为了研究外加葡萄糖对小球藻光合色素含量及细胞生长的响,分别在甲组(暗条件,加足量葡萄糖)、乙组(光照条件,加足量葡萄糖)和丙组(光照条件,不加萄糖)三种条件下培养小球藻,结県如图1、图2所示。

  1. (1) 请写出直接影响小球藻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三种大量元素。(除C、H、O元素外)
  2. (2) 分析图1可知,添加葡萄糖对小球藻细胞的含量有显著影响。
  3. (3) 图2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加足量補萄糖培养条件下小球藻生长最快,主要原因是
  4. (4) 缺少钾盐,植物光合产物的合成与运输受阻,光合速率下降,说明无机盐的作用是
  5. (5) 瓜农为提高产量常给西瓜苗施油菜籽饼、牛粪等农家肥,其优点除了提高土壤温度利于无机盐的吸收,还有等优点。
如图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体细胞内物质的转变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和③过程中[H]的产生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B . 由③到④的完整过程,需要线粒体的参与才能完成 C . 该绿色植物的所有活细胞都能完成图示全过程 D . 图中①、②、③、④过程都能产生ATP
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A、B两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密闭实验装置,两组实验中所用器材完全相同,小烧杯中为足量CO2缓冲液,阀门1、2处于关闭状态。A组模拟自然光照,B组提供低光照,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再测定两组植株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5

  1. (1) 取材时,对A、B组植株的要求是质量相等且,图乙中光合作用强度最可能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量来表示的。
  2. (2) 据图乙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A组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b光照强度下,要使B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填“CO2浓度”或“O2浓度”)。
  3. (3) 实验过程中,A组光照强度由a突然增强到b时,叶片叶绿体内C3和C5的量会短时间增加。若要测定两组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则需要对实验做出相应的调整是
  4. (4) 播种B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A组的条件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再测定植株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A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B组光合作用强度与A组的不同是由引起的。该变异性状不可遗传,原因是未发生改变。
下图Ⅰ处放一盆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Ⅱ处为一U型管,Ⅲ处放一只健康的小白鼠,V使装置中的空气以一定速度按箭头方向流动。根据装置图分析回答问题。

  1. (1) 开关①打开,②③关闭,如果不给光照,装置内空气中(物质)含量减少。较长时间后C处液面(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这与植物的(过程)有关。
  2. (2) 与(1)相同条件,给装置中绿色植物适量的水、矿质元素,同时给以适宜光照一段时间后,B,D两处的成分差别是
  3. (3) 开关①关闭,②③打开,同样光照条件下,Ⅰ中植物叶肉细胞的C3含量(填增多”或“减少”或“不变”),光反应产生[H]的转移途径是
  4. (4) 在(3)中条件下,Ⅰ中生物刚开始产生O2较多,但随时间延长,O2产生量越来越少,原因是,进而使光反应减弱。
将一株长势良好的大豆植株置于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CO2测定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在一昼夜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温度等条件皆适宜,光照强度与该植株CO2吸收量或释放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2

  1. (1) 图甲中,表示该大豆植株积累有机物的时间段是,A点与E点相比,大豆植株内有机物的含量(多、相同、少)。
  2. (2) 图甲中,14时受限制的主要是光合作用的阶段,
  3. (3) 18时,温室常采用补光灯照射植株, 短期内叶肉细胞的三碳化合物含量
  4. (4) 图乙中,e点前影响光合速率的限制性因素是。若在密闭玻璃罩内适当增大CO2浓度,则e点向移动。
不同光强度下,无机磷浓度对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如图甲;16h光照,8h黑暗条件下,无机磷浓度对大豆叶片淀粉和蔗糖积累的影响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叶片细胞中,无机磷主要贮存于,还存在于细胞溶胶、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结构,光合作用过程中,磷酸基团是光反应产物的组分,也是卡尔文循环产生并可运至叶绿体外的化合物的组分。
  2. (2) 图甲的O~A段表明无机磷不是光合作用中过程的主要限制因素。由图乙可知,光照下,与高磷相比,低磷条件的蔗糖和淀粉含量分别是;不论高磷、低磷,24 h内淀粉含量的变化是
  3. (3) 实验可用光电比色法测定淀粉含量,其依据是。为确定叶片光合产物的去向,可采用法。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 B . 对板结土壤及时松土,可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 C . 大棚种植作物白天和晚上都应适当升高温度,有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 D . 北方农村采用密闭的土窖保存果蔬,有利于抑制细胞呼吸
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1. (1) 轮作是指在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农民通常将玉米和大豆进行轮作。玉米对土壤中氮和硅的吸收量较多,而对钙的吸收量较少;豆科植物吸收大量的钙,而吸收硅的数量极少。玉米和大豆的根系吸收元素时,具有差异的直接原因是。根据题意可知,将玉米和大豆轮作的好处是(答出一点即可)。
  2. (2) 农民有时也会进行玉米和大豆的间行种植,其生物学原理是
  3. (3) 很多植物不能混合种植,混合种植会导致产量下降。某生物兴趣小组欲通过一次实验进行如下两方面的研究:一是验证甲、乙两种植物混合种植,导致两种植物的单株平均干重均下降。二是探究两种植物根部竞争、茎叶竞争对单株平均干重的影响强度。完成如下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分析:

    ①实验步骤:

    a.选择生长状况相似的健康甲、乙植株若干,分成适量且等量的几组备用。实验共分四组,编号为A、B、C、D。

    b.A、B组的甲、乙植株,以此为对照;C组的甲、乙植株种植在同一土壤中但茎叶部分分开,以形成根部竞争;D组的甲、乙植株,以形成茎叶竞争。

    c.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求各组植株的单株平均干重。

    ②实验结果分析

    ,说明根部竞争的影响大;

    ,说明茎叶竞争的影响大;

    若CD组的单株平均干重比AB组低,且两组下降量相当,说明根部竞争与茎叶竞争的影响强度相当。

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一定CO2浓度的条件下,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植物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数值的大小表示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升高温度会使该数值变大 B . 若适当地增加CO2浓度,则会引起B点左移 C . 光照强度为8时,该植物产生O2的速率为8 mg/h D . 影响CD段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为温度和CO2浓度
下图所示为某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程①中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B . 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 C . 过程④分解的ATP来自①和③ D . 若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则植株的干重就会增加
磷酸丙糖不仅是光合作用中最先产生的糖,也是光合作用产物从叶绿体运输到细胞质基质的主要形式。图1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图2表示光照强度对某种植物不同月龄幼苗叶片的光合速率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适宜时,图1中物质B的来源是。若突然中断光照,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含量会(升高/下降/基本不变)。
  2. (2) 图1中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严格遵循1:1的交换原则,每转入一分子磷酸必定同时运出一分子磷酸丙糖。当细胞质基质中无机磷缺乏时,磷酸丙糖从叶绿体中输出(增多/减少)。催化磷酸丙糖合成蔗糖的酶存在于中。
  3. (3) 图2中,限制3月龄苗M点的环境因素可能是。当光照强度大于50Lux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6月龄幼苗的CO2吸收量大于3月龄幼苗,其原因可能是
  4. (4) 经测定,光照强度为2000Lux时,3月龄苗叶片的CO2吸收量约为6μmol· m-2·s-1),在此光照条件下,每天的光照时间需超过小时,3月龄苗叶片才能正常生长(不考虑光合产物的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