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知识点题库

某元素M的氧化物化学式MO,向该氧化物中先加入一定量的水,再滴入无色酚酞,无色酚酞变成红色,则符合要求的元素M是(    )


A . 铜  B . C . D .
“接龙”是化学扑克(和普通扑克相似,牌面标注物质的化学式)的一种游戏,其规则是:当上家出牌时,下家跟出的牌所标注的物质必须能与上家的反应。某局游戏中,甲到戊五人各有一张不同的牌,标注“CuSO4”、“H2SO4”、“NaOH”、“Fe”、“Fe2O3”。若甲的牌为“Fe2O3”,且按甲→乙→丙→丁→戊依次出牌时能满足“接龙”规则,则丁的牌是(       )

A . NaOH B . Fe C . H2SO4 D . CuSO4

近年来有人提出了利用处理后的海水(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该方法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B . 图中反应①属于分解反应 C . 反应③中,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变化 D . 反应④中的反应物是两种酸
某同学用一定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做“Na2CO3+CaCl2=2NaCl+CaCO3↓”的实验。其五次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氯化钙质量/g

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碳酸钙的质量/g

1

5.55

200

5

2

11.1

200

10

3

22.2

200

20

4

33.3

250

25

5

55.5

400

X

  1. (1) 哪几次实验中碳酸钠有剩余(填序号)
  2. (2) 表中X的值是
  3. (3) 试计算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种气体可能含有N2、H2O(气)、CO2、H2和CO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研究该气体的组成(A中试剂足量)。

该同学观察到的现象为:A、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中浓H2SO4无明显变化,D中氧化铜转化为一种红色物质。于是他得到如下结论:气体中①肯定不含CO2;②肯定含CO;③肯定含H2O(气);④肯定含H2;⑤可能含N2。你认为不正确的结论是(填序号)。为使实验得到正确结论,须将上述实验中的仪器装置重新连接,你认为合理的排列顺序是(填代号)。其中D中所发生的变化称为金属氧化物的,F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下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


  1. (1) A物质是(填化学式)。
  2. (2) C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 (3) 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有(填序号)。

    ①2类    ②3类    ③4类    ④5类

小刚在复习物质的化学性质时,列出了以下物质:C、H2、O2、Fe、CO、CO2、CuO、CaCO3、稀盐酸、NaOH溶液、CuSO4溶液、BaCl2溶液.他发现上述物质中,有些物质能与其他三种或三种以上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例如:CuO与C、H2、CO、稀盐酸都能反应。请你仿照示例填写表内空格。

编号

示例

物质

CuO

CuSO4溶液

稀盐酸

能与其反应的所有物质

C、H2、CO

稀盐酸

CO2、稀盐酸、CuSO4溶液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步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①和② B . ①和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2008年初我国大部分地区遭受了几十年不遇的雪凝灾害。在抗凝冻过程中,工人在凝冻的道路上洒一种白色粉末后,冰雪开始融化了。小明想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组成成分,他取少量带回实验室,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他们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后,知道白色粉末叫“化冰盐”,且可能由NaCl、KCl、KNO3、CaCO3、MgCl2、CuSO4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为了探究化冰盐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1. (1) 实验过程中操作名称:操作①为溶解,操作②为
  2. (2) 化冰盐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3. (3) 生成沉淀B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白色沉淀D生成说明“化冰盐”中NaCl。(填“一定有”、“不一定有”或“一定没有”)
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正确,操作可行,经济合理的是(    )
A . C CO CO2 Na2OH3溶液 B . Cu Cu(NO32溶液 Cu(OH)2 C . CaO Ca(OH)2 NaOH溶液 D . Fe Fe2O3 Fe2(SO43溶液
X、Y、Z、W四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X、Y、Z中至少有一种相同的元素,该元素可以是金属元素,也可以是非金属元素 B . W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 C . 该转化关系中不可能出现置换反应 D . 若X、Y、Z中均含一种常见金属元素,则W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强碱
钠有多种化合物,如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等等,这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一定条件下相互间能进行如下转化。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NaOH+CO2↑═Na2CO3+H2O(CO2气体适量)

Na2CO3+H2O+CO2═2NaHCO3

NaOH+CO2NaHCO3(CO2气体过量)

  1. (1) 将8.8克二氧化碳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固体质量增加的质量为.
  2. (2) 将7.8克Na2O2完全溶解于93.8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3. (3) 向100mL一定浓度NaOH溶液中通入CO2充分反应后,在减压和较低温度下,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M(不含结晶水).通入二氧化碳的体积V(标准状况下)与M的质量W的关系如图所示。推断b点时M的组成成分及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一份资料中了解到:铜有CuO和Cu2O(红色)两种常见的氧化物。因为Cu和Cu2O均为红色,故他们猜测,在用H2还原CuO所得的红色产物中除了Cu外还可能含有Cu2O
  1. (1) 已知Cu2O+H2SO4==Cu+CuSO4+H2O。简述如何用最简便的实验方法来检验CuO经H2还原所得到的红色产物中是否含有Cu2O
  2. (2) 某同学也对H2还原CuO所得红色产物的成分进行研究,步骤如下:称取30克红色

    产物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下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

    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84.0g,反应后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83.2g

    ①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③该实验中,30克红色产物中含Cu的质量为克。

用同一种基本反应类型,经过两步反应,不能实现的转化是(    )
A . S→H2SO3         B . Fe→Fe(OH)3 C . H2CO3→O2            D . K2CO3→Ba(NO3)2
如图所示是小庆同学归纳的几种含钙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请根据该图回答:

  1. (1) 属于碱的是
  2. (2) 可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3. (3) 写出图中涉及的任意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下列转化能一步完成的是(   )

①CO2 →CO     ②HNO3→HCl   ③Cu (OH)2→CuO   ④Ca(OH)2→NaOH   ⑤Cl2→NaCl

A . ①③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A、B、C、D、E 五种化合物都含有钙元素,他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 (1) 推断X、Y 两种试剂的化学式:X:Y:
  2.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C:; E→A:; B→E:
某同学设计了四种实验方案,其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的是(   )
A . CuO CuCl2溶液 Cu B . Fe Fe2O3  Fe2(SO43溶液 C . Zn H2 Cu D . CaCO3(块状) CO2 Na2CO3溶液
甲、乙、丙、丁、戊分别是Fe2O3、H2SO4、Ba(OH)2溶液、Na2CO3溶液、CO2中的一种。右图中横线表示相邻物质可以相互反应,丙能与甲、乙、丁均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甲、丙产生的白色沉淀能和丁溶液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一定是Na2CO3溶液 B . 丁和戊反应后溶液一定呈黄色 C . 乙与戊一定都是氧化物 D . 丙与丁反应生成的沉淀一定溶于稀硝酸
比较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是C、CH4、CO三种物质转化为CO2的转化关系,①C→CO2;②CH4→CO2;③CO→CO2 , 对它们的比较归纳正确的是(   )
A . 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化合反应 B . 三种转化的过程中都放出热量 C . 三种物质都只能跟氧气反应才能转化为二氧化碳 D . 三种物质都可以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