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知识点题库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③
下列一步转化中,必须与酸反应才能实现的是(  )

A . CaCO3→CO2 B . Fe2O3→FeCl3 C . Zn→ZnSO4 D . BaCl2→BaSO4
亚硫酸钠(Na2SO3)很容易被氧化成硫酸钠,为检验某亚硫酸钠样品是否变质,某同学取出少量试样放进一支洁净试管中,加水溶解后滴入BaCl2溶液,这时他一定能看到的现象是。然后,他又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能确证原样品已经变质的现象是。写出亚硫酸钠(Na2SO3)在空气中被氧化成硫酸钠的化学方程式
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
A . Na2CO3、K2CO3、CaCO3 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B . 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 H+ , 所以电离能产生 H+的化合物是酸 C . 金属 Fe、Zn 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D . 因为水是氧化物,所以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  
A . ①④②⑤③ B . ④①②⑤③ C . ②⑤④①③ D . ⑤②④③①
我国北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在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小佳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过程,完成下列空白:

  1. (1) 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 (写化学式,下同)
  2. (2) 一定不含有的物质(并说明理由)
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工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硫酸铜、氢氧化钾、硝酸钡、硫酸钾、硝酸镁五种物质,且甲、乙两厂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物质各不相同.已知甲厂的废水中含三种物质,则乙厂的废水中所含物质应该是. 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含有能做复合肥的物质是, 可用来浇灌农田
已知某固体粉末是NaOH、BaCl2、Na2CO3、CuSO4、Na2SO4之一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NaCl、BaCl2溶液呈中性,BaSO4不溶于酸,经过思考设计如下实验,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原粉末中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
  2. (2) 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③置换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中,生成物一定不含单质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一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验证了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B . 丙过程中能观察到铜丝从红色变成了黑色 C . 装置中石灰水的作用是吸收剩余的一氧化碳 D . 待反应结束冷却后软质塑料瓶会变扁
我们知道化学反应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盐通常是可溶的”。有“通常”就有“例外”,能否找到某些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证据呢?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水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一般朝着溶液中离子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减小的方向进行;

②了解到某些难溶性盐的溶解能力和颜色,AgCl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AgI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沉淀。

【实验验证】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AgNO3溶液,再加入过量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往该试管中加入少量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评价讨论】

  1. (1) 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加入过量的NaCl溶液是为了
  2. (2) 写出加入少量KI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的实质原因是AgI在水中的溶解能力AgCl(选填“>”、“=”或“<”)。
现有一份二氧化锰样品(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某气体a,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 , 通过吸收气体来进行测定分析。

  1. (1) 在使用图甲装置前应先检查气密性,操作是:先用夹子夹紧橡皮管,再往仪器①中加入足量水,使长颈漏斗下端内出现一段高于锥形瓶中的液面的液柱,当观察到的现象为时,说明气密性良好。
  2. (2) 甲装置制取a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兴趣小组同学认为在装置②与③之间接入丙装置更加合理,若没有丙接入,则不能确定,从而使测量值很可能偏小。
已知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加热,则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某样品中碳酸亚铁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

实验过程中,先打开K通人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A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A冷却到室温后关闭K,实验测得装置A中固体质量减少了a克,装置B中液体质量增加了b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装置A中发生的一个反应方程式:
  2. (2) 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的质量增加且
  3. (3) 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a(填“>”“=”或“<”)b。
  4. (4) D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填“甲”“乙”或“丙”)装置。
有如下两个转化均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CO →CO2 , HCl→ZnCl2 , 对于这两个转化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 . 都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实现 B . 都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实现 C . 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D . 都能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
化学实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废液或废物,如果能充分利用废液或废物来进行科学探究,不仅增强了“变废为宝”的意识,同时也养成了科学探究中的良好习惯。现有如下的一些废液或废物,滴加X溶液(含溶质a)至过量,产生的气体或沉淀质量与溶质a质量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不符合该图像的选项是(   )

选项

实验室中的废液或废物

溶质a

A

剩余的表面已经被氧化的铝片

H2SO4

B

氢氧化铜和过量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

NaOH

C

稀硫酸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的溶液

BaCl2

D

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

HCl

A . A B . B C . C D . D
如图是同学们利用大可乐瓶设计的储气装置(铁架台未画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打开止水夹a、b,气体从d管进入储存在下面的瓶子里,水被压入上瓶 B . 取用气体时,可通过控制止水夹a、b,靠水的重力方便地将气体排出 C . 气体被储存在装置中,c导管也必须安装止水夹 D . 该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某同学用一定量的铁与足量稀硫酸及足量氧化铜制单质铜,他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

① CuO CuSO4 Cu  ;

② Fe H2 Cu

他若按实际实验原则进行操作,则两者制得单质铜的量为(    )

A . ①多 B . ②多 C . 一样多 D . 无法判断
下列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就能实现的是(    )
A . CuO→Cu(OH)2 B . Cu→Fe C . SO3→H2SO4 D . KNO3→K2SO4
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Cu(OH)2→CuCl2 B . Zn→H2 C . H2O→H2 D . AgCl→NaCl
利用工业碳酸钙(含少量铁、铝、钠等元素的金属矿物杂质)生产医用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 (1) 为了提高“盐酸酸浸”的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度、(写出1条)。
  2. (2) 写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试剂A的化学式为,已知部分氢氧化物形成沉淀和沉淀溶解时溶液的pH如表所示,则加入试剂A调节溶液的pH,其合理范围为,以便能除去溶液中的Al3+、Fe3+

    氢氧化物

    Fe(OH)3

    Al(OH)3

    Al(OH)3

    开始沉淀时的pH

    2.3

    4.0

    开始溶解时的pH

    7.8

    完全沉淀时的pH

    3.7

    5.2

    完全溶解时的pH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