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 知识点题库

某学习小组探究氢氧化钙溶液的化学性质,并作了延伸探究.


  1. (1)

    探究一: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报告.

    方案

    (1)

    (2)

    (3)

    实验操作

    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红色褪为无色

    结论或解释

    氢氧化钙溶液能使石蕊等酸碱指示剂变色

    氢氧化钙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氢氧化钙溶液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提出问题】实验方案(3)褪色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作出猜想】乙同学从反应情况分析,溶液中除含少量酚酞外,溶质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CaCl2;②CaCl2和HCl;③CaCl2和Ca(OH)2

    【分析讨论】丙同学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猜想③肯定不合理,其理由是

  2. (2)

    探究二:

      丁同学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猜想,设计实验如下:将实验方案(3)褪色后溶液倒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边滴边振荡.实验后得出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碳酸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写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得出结论】乙同学的猜想中, (填序号)合理.

    【反思讨论】

      学习小组结合图象,分析了丁同学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溶液质量逐渐增大    B.氯化钠质量逐渐增大,V2后不变

      C.氯化钙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   D.溶液的pH一直在增大.

有关NaOH与CO2反应的探究

探究一:检验NaOH固体样品露置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成分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是碱性;KCl溶液、BaCl2溶液显中性、BaCO3难溶于水.

  1. (1) 检验样品是否变质.检验样品成分中是否含碳酸根的实验方法(操作、现象及结论):

  2. (2) 检验样品是否完全变质.实验操作:取样品加水溶解,先加过量的 (填编号,下同),再滴加 .

    A.盐酸  B.KCl溶液  C.BaCl2溶液  D.Ba(OH)2溶液  E.酚酞试液

    探究二:用NaOH溶液测定空气中酸性气体(CO2、SO2)的体积分数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向细玻璃管内注入少量水,形成一段水柱;经检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已知细玻璃管单位长度的容积为0.1mL•cm1 . 水柱的质量忽略不计.

    【操作步骤】保持外界条件不变,完成以下操作:

    ①将40mL浓NaOH溶液迅速倒入烧瓶内,立即塞紧橡皮塞,并在细玻璃管上标记水柱底部的位置

    ②观察并测量得出水柱缓慢向下移动的距离为2.0cm;

    ③实验结束后,根据①中的标记,测得该标记以下细玻璃管及烧瓶的总容积为340mL.

  3. (3) 检查如图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 .

  4. (4) 仅根据本次测量数据,该气体样品中酸性气体的体积分数为 (精确到0.00001).

  5. (5) 在上述操作步骤②中,若装置温度略有升高,实验结果(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作为该小组成员一起来解决下列问题: 

  1. (1) 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填化学式).

  2. (2)

    小红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I.为了验证反应①,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II.依据反应④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III.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a.Na2CO3 b.HCl  c.FeCl3  d.Ba(NO)2      e.NH4Cl

  3. (3)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 , 写出主要操作步骤和化学方程式:
    实验主要操作步骤: , 化学方程式:

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常温下碳酸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
【猜想与假设】溶液的pH可能是(填入你的猜想与假设):
①pH>7;②pH;③pH
[设计与实验]小方、小钟、小陈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方: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测得pH>7.
小钟: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测得pH>7.
小陈:取pH试直接浸入碳酸钠溶液中,测得pH>7.
【评价】以上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同学,其余两位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是
【结论】从物质的类别看,碳酸钠是一种(填“酸”或“碱”或“盐”),它的溶液显碱性,说明显碱性的溶液(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应用】根据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说出它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甲、乙、丙三位同学决定探究盐酸溶液中到底是哪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其中只存在三种微粒为H2O、H+、Cl

(1)提出问题:是H2O、H+、Cl中哪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猜想:甲猜想:是H2O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乙猜想:是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丙猜想:使Cl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3)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1、取少量蒸馏水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不变色.

H2O (填“能”或“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另取少量氯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Cl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4)结论与解释: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及结论,可推断是   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大致测定某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要采取(  )

①石蕊试液 ②酚酞试液 ③石蕊试纸 ④pH试纸.


A . 只有①② B . 只有①②③ C . 只有①④ D . 以上都可以
小明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入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1. (1)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性,还可能呈中性.
  3. (3)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

    色酚酞试液,振荡

    无色酚酞试液变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溶液呈

  4. (4) 分析思考:

    ①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明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金属锌,若观察到,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鹜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鹜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②要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还可用试纸进行检测.

实验小组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对稀硫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展开探究,请完成他们的探究记录.

【提出问题】稀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1. (1) 【查阅资料】①稀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没有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是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该图可以看出,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本质是

    ②NaOH溶液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

  2. (2) 【实验器材】NaOH溶液、稀硫酸、酚酞试液、pH试纸、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试管、镊子、玻璃片等.

    【实验探究】实验小组设计了三个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或数据

    实验结论

    方案1

    取少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测定其pH,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倾倒入该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

    NaOH溶液的pH>7,混合均匀后溶液的pH<7

    稀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后发生了化学反应,

    且方案1中过量

    方案2

    取少量NaOH溶液倒入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用滴管逐滴滴入稀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方案3

    取少量稀硫酸于试管中,倒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再用滴管逐滴滴入NaOH溶液,边滴边振荡

  3. (3) 【反思交流】①实验过程中需要多次测定溶液的pH,所以每使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前,必须进行的预处理;

    ②由方案2和方案3可知,对于许多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的方法以证明反应确实发生了.

我校初三一班的部分同学准备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Ⅰ探究反应是否发生.

  1. (1) 按照图1的方案完成实验:

    其中②处不可以选择的试剂是(填序号,下同),若①②颠倒顺序,仍能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

    A.铁粉        B.硝酸银溶液        C.石蕊试液       D.碳酸钠溶液

  2. (2) 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3. (3) Ⅱ 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按照图2进行实验后,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

    猜想三:

  4. (4)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和结论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

    (填试剂名称)

    溶液不变红

    猜想一不正确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猜想二不正确

    猜想三正确

读图回答

实验1:

步骤1:在C中加入少量白磷并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进入热水中发现白磷不燃烧;

步骤2:打开K1 , 关闭K2 , 将A中的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

实验2:研究CO2与NaOH固体的反应

步骤1:A中盛有稀盐酸、B中Na2CO3固体,C中NaOH固体

打开K1 , 关闭K2 , 将A中溶液滴入B中,气球变大,打开K2 , 关闭K1 , 一段时间后气球没有明显变瘪.

步骤2:依据以上实验现象,改进后重新添加药品,进行实验2.

步骤3:打开K2 , 关闭K1 , 将A中液体滴入B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K2上,发现木条熄灭,问上述操作的目的.然后进行后续实验,说明CO2与NaOH固体发生了反应,后续实验的操作与现象为

放学回家,小明想起了老师要大家检验家中的各种水溶液,如:矿泉水、汽水、肥皂水、柠檬汁、牛奶、洗洁精等,看看它们到底是酸性还是碱性的,但是怎么检验呢?家里又没有红蓝石蕊试纸,又不能都用喝的办法,该如何是好呢?
设计两种方法,用不同类物质,通过实验分别证明工厂废水
  1. (1) 显酸性
  2. (2) 显碱性.
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性,还可能呈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无色酚酞试液变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溶液呈

 [分析与思考]

①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填写微粒符号).

②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某班化学实验课进行酸碱盐的性质实验。

〖实验一〗自制酸碱指示剂

  1. (1) 取少量紫包菜和白菜叶剪碎后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溶液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滤出,观察到紫包菜汁液为紫色,白菜汁液为无色。分别装好待用。

    取四支试管分别用NaOH溶液和稀盐酸进行实验,观察到现象如图。

    记录如下:


    NaOH溶液

    稀盐酸

    紫包菜汁液

    ①绿色

    ②红色

    白菜汁液

    ③无色

    ④淡黄色

    你认为两种汁液中,更适合做酸碱指示剂的是

  2. (2) 再用苹果汁进行相同实验,紫包菜汁液变红色,白菜汁液变淡黄色。则苹果汁溶液显性。
  3. (3) 〖实验二〗探究碱和盐的性质

    第一组学生进行CuSO4、NaOH溶液的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二组学生进行BaCl2、Na2CO3溶液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实验三〗废液再探究

    〖实验二〗结束后,两组同学将全部的废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中。兴趣小组同学对废液进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

    【提出问题】

    滤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做出猜想】

    滤液中一定含有,还可能含有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

  5. (5) 【实验探究】

    ①取少量滤液加入试管中,滴加紫包菜汁液,溶液显绿色。

    ②继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液变成红色,无气泡和沉淀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没有。根据①②判断滤液中一定含有

    ③为最终确定该滤液的组成,还需补充的实验是:,观察到白色沉淀。

  6. (6) 【实验结论】 该无色滤液的组成为
分类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化学实验可以按照实验目的分为:探究物质性质实验、探究物质含量实验、探究反应条件实验等。
  1. (1) 按照实验目的的不同可以将D与①归为一组,分类依据是②

  2. (2) 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镁带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黑一白两种固体,请写出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①,由此可推知,氯气和二氧化碳具有和②相似的化学性质。
焊白铁皮壶时,要用到盐酸,在实际操作中常用浓的NH4Cl溶液来代替盐酸,这个事实说明NH4Cl溶液呈酸性,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给予证明。
为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7

  1. (1) 试管A中的现象是
  2. (2) 试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甲同学把反应后C、D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只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甲同学欲探究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Ⅰ:NaCl;

    猜想Ⅱ:NaCl和CaCl2

    猜想Ⅲ:NaCl 和Na2CO3; 

    猜想Ⅳ:NaCl、CaCl2 和Na2CO3

    小明认为猜想Ⅳ一定不成立,原因是

  4. (4)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Na2C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成立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

    有气泡产生

对下列宏观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水和过氧化氢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B . 酸碱盐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 . CuSO4溶液和 FeSO4溶液颜色不同,是因为它们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种类不同 D . 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 (1) A实验:探究酸与指示剂的作用,(填“a”或“b”)中的液体变红。
  2. (2) B实验: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溶液呈均匀的红色。此现象说明分子
  3. (3) C实验:I中的蜡烛很快熄灭,Ⅱ中的蜡烛正常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4. (4) D实验: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社会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发现某公路两侧的植物生长情况明显劣于其他地区的同类植物,同学们对该公路两侧土壤的成分、土壤污染的成因及防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启了项目性学习之旅。

【信息检索】山西地处黄土高原,黄土中含有Na以及Fe2O3等,而公路两侧的土壤中钠、钾、锌、铅、镉等元素含量较高。

活动一:验证土壤中含有和Fe2O3

【实验准备】同学们从公路两侧取少量土壤带回实验室,在土壤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搅拌、静置、过滤,得到滤液。

  1. (1) 【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适量

    土壤中含有Fe2O3

    方案二

    产生白色沉淀

    土壤中含有SO42-

  2. (2) 【反思评价】

    ①方案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有同学认为方案二的结论不正确,若想得到正确结论,实验操作中应进行的改进是

  3. (3) 活动二:分析土壤中的有害元素及其来源

    【分析反思】公路两侧土壤中影响植物生长的有害元素的是锌、镉、,这些有害元素的主要来源是

  4. (4) 活动三:讨论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讨论交流】处在公路两侧的农田土壤也一定受到了污染,这种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生长,而且人食用了被污染的农产品后,身体健康受到威胁。为防止农田土壤受到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