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兼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兼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虽然当前“藏独”分子猖獗,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 (1) 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他也因此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各族的什么?

  2. (2) 材料二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说出辽、西夏、金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3. (3) 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始于哪一朝代?管辖的机构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05年,北宋和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军,宋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着和平局面;1044年北宋和西夏订立“宋夏和议”,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境贸易兴旺;1141年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材料二:(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回答问题: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南宋与金“绍兴和议”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2. (2) 据材料二,元朝为实现对广大疆域的管辖实行了怎样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又设置了什么机构专门管理藏族和台湾地区?

  3. (3) 两宋时,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写出当时两大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 城市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B . 重文轻武,士人地位较高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D . 对外开放,海外贸易兴盛
历史学习要善于把握阶段特征,如图局面反映了(   )

A . 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B . 民族政权并立 C . 中外交往与冲突 D . 经济重心南移
如果把“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会盟、澶渊之盟、宋金和议等”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 . 唐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B . 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 C . 唐宋时期的对外交往 D . 唐宋时期的科技文化
北宋和西夏达成和议,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
A . 北宋获得了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B . 促进了北宋和西夏的和平交往 C . 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D . 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
下列是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1206年底,我国土地上并立的政权主要有(    )
A . 北宋、辽、西夏、金 B . 南宋、辽、西夏、金 C . 南宋、西夏、金、元 D . 南宋、西夏、金、蒙古
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又一个大交融时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榆林窟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原安西县)城南70公里处,是我国著名的石窟之一。第3窟开凿于西夏中晚期。此窟的洞窟内容和形制独具一格,特别是图中绘制的“牛耕手、冶铁手、酿酒手”都丰富而真实地反映了西夏社会的生产与生活场景。“冶铁图”在画面的左上侧,图中地面上放着一个古老的立柜式风箱,这是中国最早的风箱样式之一。其中一人右手往炉里加燃料,左手用力在拉风箱,风箱的前面有两个人抡动大锤,在用力捶打冶铁。(如右上图)——《榆林窟》

材料三:1141年,宋、金两国的边界,东以淮水中流、西以大散关为界,宋奉表称臣于金,金册宋主为皇帝。每逢金主生日及元旦,宋均须遣使称贺。宋每年向金国缴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从绍兴十二年(1142年)开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纳。——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 (1) 材料一中的朝廷是哪个王朝?苏辙的记载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状?
  2. (2) 从材料二中,你能够提取出哪些历史信息?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金议和的看法。
古钱币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以下一组古钱币的样式,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北宋的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B . 北宋的手工业技术稳定发展 C . 北宋鼓励海外贸易的发展 D . 各个民族政权之间交流借鉴
下图所示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 .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 . 繁荣与开放 D . 由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    )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各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辽、西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缴纳的岁币以及绢帛

②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

③“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

④“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二:北宋与辽、夏,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进程。

材料三:雍正皇帝明确指出:“从俗从宜”“从安其俗”,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

——余梓东《论清朝的民族政策》

  1. (1)  材料一反映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三次和议”有什么积极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时遵循什么原则?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下列两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中,错误的一幅是(    )
A . B . C . D .
标志着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的事件是:(   )
A . 澶渊之盟 B . 南宋的建立 C . 宋金和议 D . 宋夏和议
下图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权变迁情况示意图。该图示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治发展的趋势是(   )

A . 民族政权并立 B . 社会经济发展 C . 分裂走向统一 D . 民族关系交融
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中记述了辽、西夏、北宋三国之间的恩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下列有关辽、西夏、北宋的大致位置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对下表信息解读最确切的是(    )

两宋与辽、西夏

政权

北宋与辽

960—1005年,40余年

100多年

北宋与西夏

1038——1044年,不到10年

100多年

北宋与金

1125—1127年,2年左右

0年

南宋与金

1127—1141年,大致14年

近100年

A . 汉族政权间混战不断 B . 国家统一是历史主流 C . 有战有和,以和为主 D . 矛盾突出,以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