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知识点题库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前期国内民族关系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隋唐之所以能掀起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过两汉的经济文化高潮,与民族融合是密不可分的。

材料二: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霞我国都。

材料三: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

材料四: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1. (1) 材料一中“唐朝前期国内民族关系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是什么民族政策促进了该局面的出现?
  2. (2) 材料二中“文皇”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他被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文成公主入藏对该地区的开发做出了哪些贡献?松赞干布为迎娶大唐公主修建了什么宫殿,现已成为拉萨的地标性建筑。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宋在战争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怎么处理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的?(提示:到材料中找关键词)你怎么看待这样的处理方式?(提示:从利弊两个方面谈认识?
  5. (5)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良好的民族关系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的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A . 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 .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 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年,夏宋双方达成和议,向宋称臣,北宋送给西夏
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请选出其名称。(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选项涂黑)

A.北宋      B.南宋      C.金朝       D.西夏

宋辽议和与宋夏议和,从本质上看反映了(   )
A . 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主流民族关系 B . 宋、辽和西夏都想在三个政权中趋利避害 C . 北宋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 D . 三个政权谁都吞并不了谁
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历史评价错误的是(       )
A . 辽与南宋签订的平等条约 B . 维护了边疆的长期和平稳定 C . 促进中华民族的交融 D . 辽国获得了战争中无法得到的利益
归纳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归纳比较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其共同点是(    )

①宋给少数民族政权岁币    ②辽、西夏都与大宋约为兄弟之国

③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④宋割地给少数民族政权

A . ②③④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①②③
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一中的A、B、C分别代表哪三个政权?
  2. (2) 图二与图一相比,在政权名称上发生了变化。图二中的A、B、C分别代表哪三个政权?
  3. (3) 从结束图二这种局面到实现图三这种局面,是由哪一个政权完成的?这一政权在政治制度上有何重大创新?图三这种统一局面的实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个数有(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有一谜语的谜面是“民族关系发展、经济重心南移、社会变化。”其谜底是(    )
A . 秦汉时期特征 B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征 C . 隋唐时期特征 D . 辽宋夏金元时期特征
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的是(    )
A . B .     C . D .
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 ,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D . 繁荣与开放的时期
文物是解读历史的密码,观察图片中的货币样式,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北宋钱币               契丹钱币         西夏钱币

A . 宋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B . 北宋的手工业技术稳定发展 C . 北宋从事海外贸易 D . 各个民族政权之间交流互鉴
北宋与辽、西夏既发生对峙战争,又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这种态势(   )
A . 源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 B . 使辽、宋、西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 C . 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 D . 表明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
下图所示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宋与辽、夏和议的共同点是(     )
A . 宋向辽、夏称臣 B . 北宋割地求和 C . 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D . 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宋、西夏、辽是多民族纷争和并存的时代,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了各民族风俗的丰富多彩,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体现了该时期一个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 . 战乱不息 B . 政权对峙 C . 军阀割据 D . 民族交融
观察下图,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 . 契丹、西夏商品经济发展 B . 契丹、西夏创制了文字 C . 以上货币在中原流通广泛 D . 货币样式模仿中原货币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大一统”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地域子文明兄弟民族汇聚滚动、血脉交融,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既有和平交往,也有军事战争,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吸收,血脉交融,联系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潮流。

——摘编自李治安《中华文明多元融汇与大一统》

材料二: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

材料三: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有贵族性质,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和平交往”、“军事战争”的史实各一例。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元朝和清朝时期各两例说明“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有哪些。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第一帝国”相比,“第三帝国”在中央政治机构和选官制度方面有什么新的表现?“第三帝国”的“收敛性”主要体现为当时实行的什么政策?
  4.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