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意义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今年两会期间,“中国梦”成为代表委员频繁提及的热词。
  习.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
(1)请列举出中国近代史上让中国饱受屈辱的几个条约的名称及其影响。
(2)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我们赢得了国家的独立解放,中华民族有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出现在哪一件事情上?
材料二:“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3)中国人民为了中国梦的实现,在近代也进行过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其中从制度层面上进行探索的事件有哪些?
材料三:“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
新的时期,中国经济的腾飞开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创新,中国经济顺应世界的潮流,插上科技的翅膀,奋起直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充满光明。
(4)请说出新的时期中国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中国梦”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程似锦
(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在城市进行了哪项改革,这一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
 ( 6 )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发展相伴而行,并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改革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顺应时代潮流、破解社会矛盾的智慧。请你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41年,秦孝公即位。他愤于“诸侯卑秦,丑莫大焉”,遂下令(求贤令)“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兹依照本法令……所指示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三:见下图

材料四: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

材料五: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指出此时“出奇计强秦”的人物是谁?他通过哪一措施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2. (2) 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指的是历史上哪两个事件?两个事件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 (3) 依据材料四中分析,“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4) 材料五中邓.小平找到的“富国强民的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为引领中国根本转型采取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5. (5)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专家、美国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萨默斯说,很可能在一百多年以后,当人们书写20世纪后期这段历史时,最有意义的事件就是口口所发生的革命性的变革……到下代,惟一有机会在经济总量的绝对规模上超过美国的国家就是口口。“口口”应是(    )
A . 中国 B . 德国 C . 日本 D . 英国
探索、改革与民族复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年代尺

材料二  土地改革以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四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邓.小平

请回答:

  1. (1) 年代尺上改革开放的开端是什么?
  2. (2) 中国在1956年到1978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遇到了挫折。在取得的巨大成就中,石油工业尤为突出,结束中国靠“洋油”时代的事件是什么?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有哪些(请至少列举两例)?
  3. (3) 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土地所有制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4. (4) 依据材料三,我国1992年“大胆地闯”时提出建立什么经济体制?综上所述,中国的改革历程给你怎样的启示?
虽然身躯伟岸是“理想领袖”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现实生活却要复杂得多。罗斯福是“轮椅上的总统”;列宁的身高只有1.6米;邓.小平却只有1.5米。就是这些身材上“矮小”的人,却都以巨人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下面哪些叙述符合他们的“巨人形象”(    )

①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从此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逐步走向富强

④罗斯福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反法西斯斗争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四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材料二  1949年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的四周,嵌有十幅巨型浮雕,高2米,总长成为40余米,概括了从1840年到1949年人民革命胜利的历史,“八一南昌起义”和“胜利渡长江”是其中两幅。

材料三 

材料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出“八一南昌起义”和“胜利渡长江”两个历史事件被列入浮雕的理由。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GDP总量世界排名呈现的总体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
  4. (4) 给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实现“中国梦”的以识。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带领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富国强国道路并为之奋斗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从无到有】

材料一:我们党从南湖一艘红船启航,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英勇奋斗。

——习.平

材料二:人民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从幼稚到成熟】

材料三: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得到了什么呢?一个恰当的回答是:他既不是军委主席,也不是政治局主席,他只是政治局常委委员。另一个恰当的回答是:毛.泽东得到了很多……更重要的是他成了过去党的正确路线的唯一代表。

——杨炳章《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与毛.泽东的崛起》

【从在野到执政】

材料四: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来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随后,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从战略进攻到战略决战,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从挫折到辉煌】

材料五: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都经历过挫折,出现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成功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

  1. (1) “党从南湖一艘红船启航”指的什么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影响?
  2. (2) 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 (3)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得到了很多”指什么?结合遵义会议之前中国革命的史实,举例说明毛.泽东“成了过去党的正确路线的唯一代表”。
  4. (4) 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指的是哪一事件?
  5. (5)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我们党最终找到了条什么样的正确道路?从这条道路的探索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020年1月23日,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出指令: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此后,有着1100万人口的武汉进入“封城”时间。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席卷了中华大地……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压力测试:疫情来势汹汹,30亿人次的大规模春运箭在弦上……

这是一次不容失败的国家大考:首个百年目标即将为山九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只差一簧之功……

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中国!

然而,好样的!中国顶住了!截止目前,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复工复产顺利进行。中国打赢了这场疫情阻击战!

对此,俄罗斯政治评论家波罗热科认为,制度优势能使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如臂使指”般调动人、财、物等一切社会资源,特别是在紧急形势下,效力尤其巨大。

国际社会也普遍认为,在如此广袤的国土上,如此惊人的社会动员能力,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才能做到。

——学习强国平台

阅读以上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 (1) 材料中的“制度优势”指的是什么制度?优势体现在哪里(可结合你日常的所见所闻)?
  2. (2) 材料中,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才能做到”…”。

    请你以《坚定中国道路》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短文,用以下年代尺上提供的史实信息阐述国际社会得出这一结论的根据。

    要求文中包含:

    ①革命之路名称及指导思想;创新之路上的历史性决策。

    ②年代尺上每个历史时间对应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由此给你带来的启示。

    ③史实准确,表述成文,字数220字左右。

如图图片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 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 B . 我国实行票证制度 C . 改革开放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D .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创新篇】

材料一: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取这种和平方式,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工商业兴高采烈地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

——陈云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理论创新篇】

材料二:在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了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摘自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科技创新篇】

材料三:习.平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科技兴则民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新中国科技工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努力奋进,不断创新,在多个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创新成果……

  1. (1) 材料中“和平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它属于建国后国家开展的哪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的完成对中国有何影响?
  2. (2) 在这场社会变革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是什么?指导中国人民“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中形成的创新理论是什么?
  3. (3)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业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是什么?因为这项成果“他”被授予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谁?列举一个新时期我国载人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20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们惊讶于中国人清一色蓝、灰、军绿色的衣着,所以有了“灰蚂蚁”“蓝蚂蚁”的形容。80年代,中国人一直被忽视与压抑的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推动“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的主要因素是(    )
A . 三大改造 B . 改革开放 C . 港澳回归 D . 中美建交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常有危机相伴。面对危机,世界各国都应该立足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赢得机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一些国家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

材料二: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

材料三:在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后,德、意、日法西斯签订联合作战协定,声称三国“有毫不动摇的决心”,在这场战争“胜利结束前决不放下武器”,并“紧密合作”建立法西斯的“新秩序”。面对法西斯国家的联合行动,加强盟国内部的团结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张(如图)美国的海报就是为此而印制的。图上文字为“团结,我们就能强大。”“团结,我们就能获胜。”画面上有密密层层裹着美、英、中、苏等国国旗的巨炮向天空轰击,驱散了空中浓重的阴霾,象征着盟国的团结具有巨大的力量,打开法西斯乌云,恢复世界光明……

﹣﹣陈仲丹《墙头政治》

材料四: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形势令人担忧。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疾病的斗争。

﹣﹣习.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的发言

  1. (1)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时期两例“国家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重大事件。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出材料二中的“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的名称。
  3. (3) 面对法西斯国家的联合行动,盟国形成了“象征着盟国的团结具有巨大的力量”的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其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 (4) 依据材料四写出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国际社会的解决方法。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筑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著名学者茅海建指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我们会首先看到,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从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经过万里长征后在抗日烽火中再起,从奋起反击国民党军的全面内战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摘自习.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

材料三:1953年—1956年,我国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在上海组装成功;1955年,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材料四:1978年——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表

时间

1978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17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78.7

18872.9

100280.1

413030.3

827121.7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五: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革命建设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习.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1. (1) 材料一中“把中国拖入世界”的这场战争是什么?为“寻找新出路”而开启中国近代化的是哪一事件?
  2. (2) 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材料二中“抗日烽火”时期,中国共.产.党指挥的著名战役一例。
  3. (3) 材料三中出现“许多历史第一”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归纳这一时期工业建设的特点。
  4. (4) 分析材料四数据的变化,你能得到什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变化得益于什么政策的实施?
  5. (5) 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是什么?你认为中国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取得成功的经验有哪些?(写出一点即可)
[探索图强]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儒经历不断探索与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材料二:17世纪以后,两欧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革命或改革,促进了 本国经济的速发展。而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为了改变社会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的状况,俄国走上了改革之……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70年光阴,中国以“惊人一跃”实现了 历史性跨越...,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历程,让不可能成为.能...中国跨度,铸就了新中国辉煌的发展历程。

——新华网(中国跨度》

  1. (1) “学习西方技术”、“开始学制度"分别指哪项探索?随着改变中国人思想的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和国际开形势的变化,先进知识分子宣传的思想有何新变化?
  2. (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这次改革对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3. (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0年“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的原因有哪些? (至少写两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现代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某校八年级(2)班最近进行题为“改革开放的前后”的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任务一:[倾听历史声音,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材料一: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终于动摇了“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路线,使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为人民所接受和肯定。这场大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理论准备。

——摘编自孙海涛《中国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历史考察》

任务二:[见证历史转折]

材料:“我们怀着十分兴 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任务三:[见证改革开放]

材料二:40年前的冬天,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一双双手突破命运的禁锢。当时的生产队队长严俊昌联合同村农民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18枚红手印,最终成为惠及亿万农民的改革浪潮。

——摘自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

材料三: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后,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材料四:4月23日上午,袁庚塑像在蛇口海上世界揭幕。袁庚领导招商局蛇口工业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缔造了中国经济特区雏形,是中国改革开放具有标志性的先行者和探索者之一。

——摘编自《深圳晚报》2017年4月24日报道

  1. (1) 结合材料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性质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2. (2) 材料中“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会议是哪年召开的?“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3. (3) 材料二中小岗村的村民们做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揭开了改革的序幕,在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 (4) 材料三中的“新体制”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5. (5) 材料四中“袁庚被誉为改革开放具有标志性的先行者和探索者”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经济特区。
  6. (6)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根本原因是(    )
A .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 B .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C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融入国际社会 D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一个全面改革开放的中国正一步步走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几个月里,地方和中央政府经过讨论决定采纳“责任制”或“包产到户”。在这个制度下,土地仍然是公有的,但每个农户得到一块田地用于耕种,并与公社的生产队或经济合作社签订一份合同。合同上写明耕种庄稼的产量和上缴给生产队或者经济合作社以支付土地使用费用的产量指标。

政府也鼓励农村劳动者进行庄稼、牲畜、家禽或其他各种副业的专业化生产。“专业户”逐渐出现了,他们并不耕种田地,而是完全从事非庄稼生产。

1987年,稻麦产量比公社制度时期的产量增长了50%,更重要的是,农民现在每年平均在庄稼上只花60天时间,而在农业合作化时期,他们一年要在田里劳动250天到300天。空余的时间花到了旨在盈利的副业上。现金收入翻了两番,参与改革的农户盖起来新的砖房,购置了新的家具和电视,穿上了色彩更鲜艳的新衣服,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材料三:1984年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向省委、省政府写了一封“松绑”公开信:“我们都想干一番事业……现行体制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处于只有压力,没有动力,也没有活力的境遇,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我们最大的烦恼……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

材料四:为什么雄安新区要和深圳、浦东相提并论,它们有什么不同?……深圳是改革开放初期推出的一个特区。浦东新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推出的,也就是在改革开放中期所推出的。雄安新区是在我们改革开放处于成熟阶段,在一个更高的历史定位上推出的。它们在发展阶段方面不同。……深圳和浦东是……以经济发展为主的特区和新区。而雄安新区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而且它在推动我们国家体制机制改革以及落实十八大之后的新发展理念方面将会成为一种试验场;同时它将进一步推动我们的协同发展、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

材料五:2001年中国出口总额为0.51万亿美元,2020年这一数字约为 4.66万亿美元,是入世前的9倍左右。中国加入WTO20年,经济规模扩大了10倍,稳居全球第一大贸易大国,成为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自2008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 (1) 材料一中“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这场“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这场“社会变革”是以中共的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的?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农村的变化。(至少写两点)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55位国营厂长、经理”“向省委、省政府”“伸手要权”实现,当时的“现行体制”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变成了什么经济体制?
  4. (4)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5. (5) 结合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改革开放的认识。(至少答一点)
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砥砺前行,实 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

【独立之路】

材料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

政治和社会结构. 1949年……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二。.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 …第三次发生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富裕之路】 材料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 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

【强国之路】 材料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的知识,“第三次大革命”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为什么说此次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2. (2) 依据材料二,中国人民“富起来”主要得益于哪一伟大决策?并概括这一伟大决策的作用。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4. (4) 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材料三  下表数据出自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贫困人口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1978

3645亿元

171元

6.6平方米

6.5平方米

7.7亿

2020

100万亿

32189元

39.8平方米

47.3平方米

0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2. (2) 材料二中图1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的结果?从图1到图2,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的现代化蕴含双重历史必然性。一方面,现代化是人类历史的一种进步,近代以来中国的奋斗目标具有历史必然性。“现代化本身具有一种侵略的能力,而针对这一侵略力量能做到的最有效的自卫,则是以其矛攻其盾,尽快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被赋予社会主义的性质,同样具有历史必然性。

——吴波《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的中国道路》

材料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和拓展,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黄群慧、杨虎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质与世界意义》

  1. (1) 依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时期的相关史实,分别从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三个领域对主题进行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200字左右,)
  2. (2) 请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意义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