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意义 知识点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
2、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解放了思想、实现了思想的解放。
3、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果即思想解放的结晶就是开辟了道路、创新了理论.
4、纪念改革开放的现实意义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的意义 知识点题库

古往今来,成为强国是许多国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回顾历史,一些国家根据国情,采取不同的方式探索强国之路。
  1. (1) 1775年,北美人民在来克星顿打响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第一枪,迈出了美国走向强国的第一步。来克星顿枪声揭开了哪一重大事件的序幕?
  2. (2) 19世纪,一系列国家成为强国或走上强国之路。根据表格提示,填充空缺内容。
  3. (3) 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和人口最多的国家探索强国之路的历程。

    ①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②图二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推动中国快速发展的党中央历史性决策是

  4. (4) 通过以上探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正确选择。以下选项,符合史实的是(    )

    ①美国、俄国探索强国之路的模式相同

    ②中国、日本都采取了改革方式探索强国之路

    ③走向工业化是探索强国之路的途径之一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要求企业按部门就产品的产量、价格等制定公平竞争规章,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法案还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承认劳动者有组织起来与雇主集体谈判的权利。为了推行公平竞争法规,政府给接受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标记(下图),以资表彰鼓励。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围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展的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第一轮高潮:农村实行联产承包,沿海设立经济特区等,从而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90年代初,伴随着“姓资姓社”问题的大讨论,中国开展了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将改革开放推向新一轮高潮,中国经济又一次快速增长。90年代末,围绕加入WTO利弊问题的争论,中国再次迎来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当时中央果断加快入世谈判,中国成功入世,实现了全面对外开放,从而使中国经济在新世纪头十年里实现快速增长。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干预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什么特点。
  3. (3) 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概括中美两国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川幕府在日本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将日本通向世界的大门死死关上。随着欧美侵略者的相继入侵,日本陷入更为深重的民族危机,国内外矛盾日趋激化。面临重重危机的日本,急需一场“革命”来摆脱这种困境。

材料二: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材料三:该法规定了各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材料四:2004年,英国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乔舒亚·库伯·拉莫的文章《北京共识》,指出中国崛起的奠基人邓.小平曾经说过:“不管是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开启了中国20多年的飞速发展。

  1. (1) 材料一中日本“急需一场革命”前面临的民族危机是什么?日本“急需一场革命”是指后来的哪一次改革?
  2. (2) 材料二中“列宁的思路”指实行哪一政策?请写出“列宁的思路”在农业方面有何创新?
  3. (3) 材料三出自罗斯福新政的哪一法令?从材料中选择一句能代表“罗斯福新政”特点的语句。
  4. (4) 邓.小平为推动本国经济建设作出什么伟大政策?
  5. (5) 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改革的认识?
我国对外开放一览表,下面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时间

内容

1980年

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1984年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

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1990年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2年

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

2001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 .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 .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习.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 (1)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2. (2) 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和“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各是什么?实现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确保哪一政党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生活,是社会变迁的折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满虏窃国,易吾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今者清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

——引自《中学历交史教学教师用书》

材料三:60年代住草房,70年代建瓦房,80年代加外院,90年代盖楼房,现在时兴住别墅。要问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你住房!

—一席小平《顺口溜里看变化》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图1,2反映了唐代怎样的社会风气?图3中商家门前的灯笼说明了宋代商业发展的什么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导致材料二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反映社会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
探究大国崛起,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材料二:美国从1870年到1913年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增长,钢的产量超过了英国和德国,这一时期美国的发明创造不仅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还有助于世界经济的转型。

材料三:今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波澜壮阔,取得了巨大成就。总结成功经验,关键一条就是我们坚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秋石《论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2018年)

  1. (1) 请列举材料一的“社会变革”在军事方面的措施。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的内因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回答,美国这一变化主要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的贡献是什么?同此时期,哪一位法国人作出了重要贡献?
  3. (3) 材料三认为我国改革成功的关键经验是什么?请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加以说明。
  4. (4) 综合以上材料,归纳美国、日本和中国等大国崛起的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请回答:

  1. (1)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做出的决定?
  2. (2) 写出1980年开放的4个经济特区。
  3. (3) 我国现在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 (4)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阅读如下图,导致这一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地区GDP总量不断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

图片_x0020_463607660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③改革开放的推动             ④“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其间,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完成三大改造),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经历了曲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材料二: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高铁总里程达到2.9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4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外交方面,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形成面向未来、放眼全球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贡献中国方案。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2019年8月第1版

  1. (1) 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就其中一个方面的成就任意举出1例。
  2. (2) 根据材料一,说明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对于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何重要意义?
  3. (3) 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4. (4) 建国70年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发展生产力,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外交之耻】

材料一: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拒绝。会议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外交之兴】

材料二:

【外交之盛】

材抖三:1月17日,国家主席习.平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 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得到了类似战败国的待遇?这种“待遇”直接引发了近代中国哪一事件?
  2. (2) 材料二中,结合图1相关知识,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什么历史意义?图3 体现了我国哪项基本国策的首次成功实践?[
  3. (3) 材料三中,习主席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什么?
  4. (4)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应如何应对?(写出一条即可)
读题表:《香港转口贸易的主要市场及比率》,表中中国内地“比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1971 年(比率)

1981 年(比率)

1991 年(比率)

日本(11.8%)

中国内地(19.3%)

中国内地(28.7%)

新加坡(11.6%)

美国(11.5%)

美国(20.9%)

印尼(9.1%)

印尼(10.2%)

德国(6%)

A .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B . 改革开放的实施 C .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D . 中国加入 WTO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三次巨变依次发生于20世纪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据此请回答:
  1. (1) 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2. (2) 三次巨变产生的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大人物分别是谁?
  3. (3) 三次历史性巨变各自具有怎样特殊的历史意义?
  4. (4) 通过这三次历史性巨变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历史结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下表)。

措施

典型代表

意义

设立经济特区

①____、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开放沿海城市

广州、上海、大连等②____个沿海城市

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活力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陆续开放内地城市

重庆、乌鲁木齐、满洲里等

全方位、多层次、④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材料二:1978年中国的出口额为22.6亿美元,1979年中国的出口额突破100亿美元,1993年突破 1000 亿美元。1978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10亿美元,2014年末已达3.84万亿美元。

材料三∶ 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我们对世界的庄重承诺。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守和维护世界贸易规则体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摘自习.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 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1) 请按要求填写材料一表中的空缺。
  2. (2) 结合材料一,分析出现材料二数据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因。
  4. (4)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哪些具体表现?请举例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好的歌曲往往记载了时代的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天的故事》

  1. (1) 材料一中,使“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两位领导人分别指谁?“当家作主站起来”的重大历史意义有哪些?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又是指哪一事件?
  3. (3)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指出1979年那个“春天”的到来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该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人物、伟大的精神。“新长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与下列哪位伟人相关(    )
A . 孙中山 B . 毛.泽东 C . 周恩来 D . 邓.小平
历次大的社会变革,都会引发汉语词汇较大的变化和丰富,“三资企业”、“经济特区”、“炒股”、“条形码”、“软件”、“硬件”、“黑客”、“克隆”等等,这些词语的出现一定是在(    )
A . 土地改革时期 B .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 “人民公社化”时期 D . 改革开放以来
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这里的“能力”是(   )
A . 经济发展 B . 称霸世界 C . 开拓创新 D . 照搬模仿
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材料一:

材料二:

最初的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中国革命与俄国一样,无产阶级要实行大罢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论断,由此,共.产.党人走上了武装革命的道路。但这时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城市暴动,都先后失败。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实行不同于俄国革命的模式,进行游击战争和武装割据的方式。

——摘编自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业绩

 

历程

相关史实

伟大历史贡献

第一个光辉历程

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等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人民民主

第二个光辉历程

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为新中国发展进步莫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制度基础

第三个光辉历程

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材料四: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包括五四精神、井风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①井冈山精神

②长征精神

③抗美援朝精神

④抗疫精神

请回答:

  1. (1) 从材料一中任选一幅作品,介绍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历程并谈谈你的认识。
  3. (3) 依据材料三,将表格补充完整。
  4. (4) 请从材料四中任选其一(示例除外),仿照示例,写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及其体现的精神内涵。

    示例:井风山精神

    相关事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精神内涵: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观察下图,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一五”计划的完成 B . 改革开放的实行 C . 经济特区的设立 D . 香港、澳门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