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 知识点题库

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下列事件与列宁没有联系的是     (        )
A . 十月革命的胜利 B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 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 .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都属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探索,关于它们的相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 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B . 都是高度的计划经济模式 C . 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都 D . 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试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主义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三: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尽成枯枝残叶;农业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请回答:

  1. (1) 十月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发生在哪一年?

  2. (2) 材料二中的“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起到了什么重大作用?

  3. (3) 针对材料三中的状况,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开创了什么经济模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高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玉米。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91年12月27日,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在德国电视台发表演讲时表示,对苏联的解体感到“羞愧”和“耻辱”。
(1)材料一中提到的列宁的思路指的是什么?后来僵化的苏联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提到的措施是哪位苏联领导人实施的改革措施?这次改革结果如何?
(3)苏联解体时的领导人是谁?
(4)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至少答出两点)

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认识到错误后,列宁采取的措施是(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五年计划 D . 农业集体化
如表所示表格内容反映了苏俄(联)粮食产量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表

时间(年)

1921

1923

1925

粮食产量(亿普特)

23.13

34.55

44.24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 . 农业集体化 C . 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D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921年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的现成办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列宁进行的比较成功的“实验”是(    )

A . 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 .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 C . 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D . 实施新经济政策
有学者曾经这样评价苏俄某一经济政策,“农民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该学者评价的是(    )

A . 新经济政策 B . 农业集体化 C . 斯大林模式 D . 赫鲁晓夫改革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 《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B . 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 俄国十月革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 . 新经济政策——苏联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主要表现
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手段。某校九年级学生就这个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和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式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型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题的经济体制。

——刘宗旭《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摘自纪录片《大国崛起》

材料三:1926年,苏联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启动了工业化的进程。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困境时,苏联经济却高速发展,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材料四:1933年3月6日,他(罗斯福)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过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恢复银行信用……到4月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1. (1) “动力革命”和“运输革命”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分别有何具体表现?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体制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2) 材料二中列宁了实施什么政策,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
  3. (3) 根据材料二回答,苏联为迅速实现工业化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管理体制被称为什么?
  4. (4) 据材料四概括罗斯福新政在金融方面的措施,并指出该措施体现了新政的什么特点。
  5. (5)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借鉴哪些经验和教训?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二: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材料三: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 (1) 材料一中“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命令的办法”指的是当时实行的什么政策?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这一措施的特点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罗斯福说的这种历史现象发生在什么时期?他采取了什么政策应对这一现象?他采取的这种措施有何特点?
  3. (3) 材料三中所说的“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的总设计师是谁?
  4. (4) 综合上述材料,以上历史人物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920年,列宁认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上全国电气化,他还邀请德国和英国的技师来俄国协助提高生产力。这些有助于(    )
A .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 . 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 C .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 . 苏俄社会性质的改变
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 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规定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 年,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苏俄(联)(   )
A .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始终不高 B . 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C . 制定经济政策存在随意性倾向 D . 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
“1922年的一天,莫斯科的街头市场上到处都是做生意的小商贩,他们贩卖着皮毛、瓷器等各种生活用品。”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 苏联模式的推行 B .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行 C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 .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追寻近代以来大国行走的足迹,为我国的发展有所借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材料二:在20世圮,令人眼花缭乱、悚心动魄的历史事件、社会革命层出不穷,但是真正够得上“新世纪一标志的,无疑只能是荚国著名记者约输·里德所说的。震甚世界一的俄国十月革命。

——摘自赵曜《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材料三:该政策允许农民将土地当成是自家所有来使用,也允许他们根据市场价格进行产品交易。……一些商人的商店在内战期间被国有化,他们现在可以重新管理商店.且政府允许开展小规模的私人制造产业。列宁还引进外商,投资矿产和其他发展计划。

一一摘编自约翰·梅里受《欧洲现代史》

材料四: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1. (1) 材料一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社会改革”给俄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2. (2)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俄国十月革命是‘新世纪’标志一。
  3. (3) 材料三中的“政策”指的是什么?这一政策有何特点?
  4. (4) 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对苏联由“环疑”到“模仿”的原因。
下列史实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十月革命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的诞生 B . 列宁领导苏联人民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C . 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是对苏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益探索 D . 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冷战结束,当时苏联领导人是戈尔巴乔夫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新经济政策    ②罗斯福新政    ③苏联解体    ④非洲独立年

A . ①②④③ B . ③①②④ C . ②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下表所示为苏俄(联)1913—1925年粮食作物产量。1921—1925年粮食作物产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注:1普特=16.8千克

A .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实行新经济政策 C . 形成苏联模式 D . 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
历史上,大国崛起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改革创新则是大国崛起的共同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俄国在十五世纪、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也是个落伍的国家,所以那时在大西洋的大舞台上,几乎没有俄国的地位。可是在十七世纪末,正当我们的康熙年间,俄国幸而出了一个大彼得,他以专制皇帝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后来他又请了许多西欧的技术家到俄国去,帮助他搞维新。那时许多的俄国人反对他,尤其是首都莫斯科的国粹党。他不顾一切,奋斗到底,甚至迁都到一个偏僻的,但是滨海的涅瓦河旁,因为他想靠海就容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他是俄罗斯民族大英雄之一,所以今日的斯大林还推崇他。

——张建华《俄国史》

材料二: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俄国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转变。

——【苏】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材料四:苏联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到1941年时,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彼得大帝改革的历史背景,说说“他被称为俄罗斯民族大英雄之一”的原因。
  2. (2) 材料二图表数据有何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3. (3) 材料三中“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指的是哪一政策?后来有何调整?结果如何?
  4. (4) 阅读材料四,回答:1929年到1941年期间苏联形成了怎样的政治经济体制?该体制的形成对苏联有何影响?
  5. (5)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俄国以上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
20世纪20年代.某位苏俄领导人说:“事情似乎很奇怪.社会主义共和国怎么能依靠资本主义来改善自己的状况呢?”“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利用资本家对利润的贪婪和托拉斯与托拉斯之间的敌对关系,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件。”这一论述意在(   )
A . 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 B . 解释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C . 推动工业化全面展开 D . 阐明推行苏联模式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