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 知识点题库

为了探索生命起源的问题,各国科学家进行了多种实验,比较著名的实验是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合成有机物的实验。米勒设计了一套装置,他先将装置中的空气抽出,然后通入甲烷、氨、水蒸气等,并在装置中多次连续火花放电,经过了一段时间,在装置中检验出了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他为探索生命起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1)向实验装置中通入的甲烷、氨、水蒸气等气体相当于原始地球表面的 ,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有 ;在装置中多次连续火花放电相当于原始地球上的 现象;实验装置中检验出的氨基酸是一种 物质,在实验装置里形成的液体相当于 。
(2)米勒的这个实验表明了: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由 物质形成 物质是可能的。

“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探究活动中,建议选取样品的数量不要少于30粒,这样做的原因是( )

A . 测量的数值多,便于绘制曲线图 B . 给学生创造更多测量实践机会 C . 样品数量多,便于进一步观察花生形态 D . 样品数量多,可以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在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实验中的变量的是(  )


A . 温度 B . 光照 C . 鼠妇的数量 D . 水分
农业生产上通常用马铃薯(土豆)切块来繁殖幼苗,某兴趣小组想探究马铃薯生出幼芽的决定因素,设计了下列四种对照种植实验(土壤和其他管理条件相同),正确的是(  )

A . 完好的小体形土豆与等重的土豆切块对照 B . 圆柱形土豆切块与等重四方形土豆切块对照 C . 有芽眼的切块与等重的无芽眼切块对照 D . 横切的切块与等重的纵切块对照
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在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在两根相同的玻璃棒上各捆上3颗完整的大豆种子,并分别编号.将甲烧杯放在温度适宜的恒温箱中,乙烧杯放人4℃的冰箱中,数天后观察.

  1. (1) 在6颗种子中,你认为在烧杯中的(填字母)种子能够萌发.

  2. (2) 在烧杯中的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缺少适宜的

  3. (3) 在烧杯中,A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缺少充足的;C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缺少一定的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与1号试管起作用.

  2. (2) 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 (3) 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4. (4) 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个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个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第四个试管的设置(填“有”或“无”)必要.

如图关于“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为了保证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温度应控制在37℃ B . 本实验设置了对照实验,其变量是唾液 C . 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颜色变蓝,2号试管不变蓝 D . 实验结果证明了唾液淀粉酶在适宜条件下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所做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

实验过程:

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唾液,并充分搅拌;

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清水,并充分搅拌;

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mL唾液,不搅拌.

将三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颜色的变化

  1. (1) 实验结果:1号试管不变色,而2号、3号试管可能变成色.

  2. (2) 1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

  3. (3) 淀粉的消化从开始.

  4. (4) 2号试管的现象说明,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与有关

  5. (5) 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最终在中(填场所)被消化成而被人体吸收.

小明的学校是远近闻名的花园式学校,请依据科学探究方法方面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要了解校园生物的种类,小明应采用法.
  2. (2) 要了解校园内铁树与柳树的异同,小明应采用法.
  3. (3) 要借助显微镜了解叶片的结构,小明应采用法.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
A . 有光 无光 B . 干燥 湿润 C . 有光 无水 D . 有空气 无空气
为探究酵母菌的作用,尝试甜酒的制作方法,小敏同学在课外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甲、乙、丙三个洁净的烧瓶,分别加入适量的凉开水;②取适量淘洗干净的糯米,用锅蒸熟并冷却至室温;③将冷却后的糯米分成等量的两份,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瓶中;④向甲、丙两个烧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酒曲(含酵母菌);⑤将三个烧瓶的瓶口密封,并同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静置2-3天。

据此,请分析回答:

  1. (1) 小敏的实验中有组对照试验,变量为酒曲的一组是
  2. (2) 三个烧瓶中最有可能生产出甜酒的是
  3. (3) 在酿酒的过程中,酵母菌的作用是
  4. (4) 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造成的。
  5. (5) 小敏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制出的“甜酒”带有酸味,原因可能是
我区某校的同学为探究种子的结构和萌发,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1. (1) 实验一: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实验中,选取四个干净的锥形瓶,编号为甲、乙、丙、丁,分别加入20粒完整的有活力的种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你认为:

    ①以上装置中能萌发的是;丁装置中的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

    ②若要验证适量的水是种子萌发的必需的外界条件,需选择装置;从实验装置和实验条件的控制分析,若只选择乙和丙两个装置,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 (2) 实验二:观察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在实验中,他们画下了菜豆种子及其萌发后的幼苗结构示意图。

    ①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左图中的[]

    ②上图中的[7]是由左图中的发育而成;菜豆种子萌发时,营养物质由提供。

    ③菜豆开花后,经传粉和受精作用,受精卵将发育成菜豆种子中的结构[  ]

    ④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观察之前先把种子浸软       

    B.用解剖刀把种皮削掉,以便观察内部结构

    C.用显微镜观察种子结构       

    D.结构4处滴加碘酒,由白色逐渐变为蓝色

某生物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种了豌豆并设计如下实验,在这一实验中,你认为应该改正的错误是 ( )

花盆

阳光

温度

A

向阳光

20摄氏度

充足

B

暗室

30摄氏度

充足

A . 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向阳的地方 B . 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暗室里 C . 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 D . 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模拟巴斯德实验,探究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     )

A . 试管的密封性 B . 有无空气 C . 有无细菌 D . 玻璃管的形状
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观察菠菜叶徒手切片,视野中的细胞部分清楚,部分模糊,原因是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B . 用低倍镜观察时,两眼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距载玻片1~2厘米处停止 C . 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展平,在表皮上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侧先接触水滴,再缓缓放下 D .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为了避免偶然性需要用多只鼠妇,做多次实验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
A .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B . 作出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C .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D . 提出问题→得出结论→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与交流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他们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在树叶上滴加蒸馏水),其中更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方案是(    )
A . 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B . 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C . 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D . 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暴露在空气中
作出假设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步骤之一,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 若探究方法不够科学完善,可能会作出不正确的假设 B . 假设是凭已有知识或经验对问题作出的设想,假设都是正确的 C . 按探究方案多次实验,发现结论与假设不符,则假设可能是错误的 D . 观察自然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就是作出假设
以下不能通过调查得出结果的是(  )
A . 某校初一学生的视力状况 B . 某地农业受害虫影响的情况 C . 某地居民佩戴口罩的习惯 D . 一个显微镜视野中细胞的数量
为了探究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利用一个较大的玻璃槽器具,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上面再覆盖一些蚁穴土壤。

②捕捉20只正常的蚂蚁置于玻璃槽内,在玻璃槽口盖上两层纱布.将上述实验装置放于适宜蚂蚁生活的环境中,进行饥饿处理1~2天。

③取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培养皿,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碾成粉末状的白糖和食盐,摆放到玻璃槽内。

④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并记录,比较哪种食物减少的最多。

分析实验,请回答:

  1. (1) 你认为生物兴趣小组做出的假设是:
  2. (2) 实验中选用20只蚂蚁,而不是1只,目的是
  3. (3) 实验中对蚂蚁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
  4. (4) 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若白糖减少的量多,则说蚂蚁妇喜欢吃白糖,该实验的变量是
  5. (5) 蚂蚁的通讯是依靠;蚂蚁属于哪一类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