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 知识点题库

下列与科举有关的措施出现在宋朝的是(    )
A . 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 B . 开创进士科 C .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D .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要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
A . 投笔从戎,获取军功 B . 参加科举考试 C . 到各地讲学,著书立说 D . 投靠名门大族
你能排出下列人物的先后顺序吗?(   )

①诸葛亮    ②魏征    ③老子    ④刘邦

A . ①③②④ B . ③④①② C . ③①④② D . ④②③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派兵灭亡东突厥,后唐朝又灭西突厥,设立了安西和北庭都护府。回纥、南昭的首领接受唐朝的册封,吐蕃与唐通婚,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交流。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1. (1) 根据材料比较唐朝和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何不同?
  2. (2) 唐、宋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式产生的相同影响是什么?
  3. (3) 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谈一谈你对唐宋民族关系的认识。
“飞火”的出现,表明唐朝末年(    )
A . 火药刚刚出现 B . 雕版印刷技术出现 C . 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D . 造纸术发明
唐朝统治的历史演变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 

A . 唐太宗统治前期 B . 唐太宗统治后期 C . 唐玄宗统治前期 D . 唐玄宗统治后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

材料二: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1. (1) 材料一中“秦皇”“宋祖”指的是谁,写出他们的名字。
  2. (2) 用经济方面的具体史实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现材料二中“存百姓”这一思想的。唐太宗“二十年间”的统治获得了怎样的誉称?
  3. (3) 绘制历史简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列历史简图能较准确展示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的是 。(填字母)

    从上图所说的历史现象可以看出我国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4. (4) 综合上述材料,给今天巩固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哪些启示?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开放与交流使大唐文明更加辉煌。以下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鉴真东渡

③马可波罗来华

④遣唐使来访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有人这样赞美京杭大运河:“翻开人类历史的记录本,从没有一页如中国大运河一般,将人类勤劳与勇气、文明与智慧标记得如此熠熠生辉。”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A . 长安 B . 涿郡 C . 余杭 D . 洛阳
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明朝 D . 清朝
有人认为,隋炀帝虽然被视为暴君,但他对历史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下列说法与隋炀帝无关的是( )           
A . 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B . 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了全国 C . 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D . 正式设置进士科,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唐玄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帝王。阅读下列与之有关的史料(均出自部编初一历史教材),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唐玄宗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景的辅佐下,实行一系列改革……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材料二 唐玄宗在其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边疆形势边疆形势紧张。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衡……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说说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历史背景;“安史之乱”的主要影响怎样?   
  3. (3) 请结合材料一、二简单评价唐玄宗。   
陈朝灭亡前,江南人民厌恶腐朽的陈王朝,盼望南北统一,民间传唱着:“桃叶复桃叶,   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歌谣中的“汝”指   (   )
A . 秦朝 B . 西晋 C . 隋朝 D . 唐朝
文献资料记录历史进程,对下表文献资料解读正确的有   (   )

序号

文献资料

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吴兢《贞观政要》

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

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

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旧唐书·李密传》

①唐太宗正确认识君民关系,重视人民作用   ②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交流

③安史之乱破坏社会经济,南方地区遭浩劫   ④唐末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影响生产生活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比较学习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修建了大型水利,促进了经济交流    ④都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国家统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在复习《历史与社会》时,某校九年级学生做了思维导图,最适合做主题的是(    )

A . 加强思想控制 B . 推崇以人为本 C . 政治制度革新 D . 经济制度改革
诗歌是情感的凝练,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据此完成问题
  1. (1) 唐朝诗人徐来军在《调笑令》中写道:“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诗歌中描绘的生产工具是(    )
    A . B . C . D .
  2. (2) 杜甫(712-770)在《垂老别》中写道:“万国尽征成,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造成诗句中所描述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藩镇割据 B . 安史之乱 C . 黄巢起义 D . 五代十国
(唐)太宗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被唐太宗视为“明得失”的““镜子”的名臣是(    )   
A . 魏征 B . 宋璟 C . 房玄龄 D . 杜如晦
贞观初,太宗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这反映了唐太宗(    ) 
A . 虚心纳谏 B . 轻徭薄赋 C . 广纳贤才 D . 裁撤冗员
某校703班同学在“中华民族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主题学习中,搜集到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已发现的敦煌文书看,入迁胡族同汉族一样授田,并负担赋役。这样就使迁入河陇地区的胡族……经过一段时间与汉族的杂居,完全变成了唐朝的编户齐民。

——摘自《中国通史》(白寿彝总主编) 

材料二:元朝使广大地区统归于一个中央政权的直接管辖之下,汉族人民大批向边疆迁徙,边疆各族向中原和江南迁徙,各边疆地区和中原地区的联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加强,这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太的意义。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教程》(南京师大出版社)

材料三:中国历朝历代的疆域规模各有不同,但鲜有与清朝相比者,尤其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之严密性、有效性,更是历代无法企及的。

——摘自《中国政治通史》(赵毅、王景泽著)

  1. (1) 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并简述这一政策的影响。
  2. (2) 结合材料和本次学习主题,说明元朝对我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贡献。
  3. (3) 列举两例史实佐证材料中清朝对边疆地区有效管理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