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前夜危机 知识点题库

清初规定:“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入海,将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交易者,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可见,当时清朝实行的是(   )


A . “海禁”政策 B . 重农抑商政策 C . 发展贸易政策  D . 对外开放政策
下列关于清政府实行的闭关自守政策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有(    )

①绝不允许外国人来华

②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③封闭所有边界

④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

A . 君主集权的强化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 . 闭关锁国之策 D . 重农抑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世纪40年代,英国在为建立新的制度而战,而中国则在为建立新的王朝而战。中国的这个新王朝又把自己包裹起来。200年后,英国的“新制度”却战胜了中国的“新王朝”

  1. (1) “新制度”和“新王朝”分别指什么?中国的新王朝实行什么制度?
  2. (2) “新制度战胜新王朝”指什么历史事件?它对中国有何影响?
  3. (3) 根据材料分析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
如果你穿越时空回到清朝,你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

①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        ②皇帝选调亲信设立军机处

③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康熙帝

材料二:“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雍正帝

材料三:1793年,乾隆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四:朝臣胡中藻有诗句“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前,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 (1) 联系上述四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时我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状况。
  2. (2) 材料三中清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3. (3) 结合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情况,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事,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1. (1)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论点。
  2. (2) 综合上述材料,自拟观点,进行论述。
周恩来同志说:“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做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1. (1) 图一、图二中的人物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请列举史实加以说明?
  2. (2) 17世纪中期,面对图三的情境,清政府哪位皇帝组织什么反击战?最终双方签订了哪一条约从而解决两国的东段边界问题?
  3. (3) 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二的哪一观点?请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实来证明材料二的另一个观点。
  4. (4) 上述材料中的人物事迹和历史事件对你有何启示?
学习历史,要有全球视角。阅读材料,通过中西对比宏观感知世界发展的潮流,准确分析中国形势。

材料一:乾隆年间西方国家部分大事示意图

材料二: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无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摘编自《清实录》

  1. (1) 材料一所示的历史事件依次发生在哪些国家?从这些事件中可以推测当时西方在政治、经济方面正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苏州当地出现的新的生产方式及其性质。
  3. (3) 遗憾的是,材料二中新出现的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请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寻找“古老的中国仍沿着原来的轨道前行”的相关证据,并简述其后果。
台湾统一之后,康熙皇帝在与大臣的谈话中说道: “先因海寇(郑成功),故海禁不开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从中可知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是因为(    )
A . 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B . 统治者无视商业利益 C . 防范西方列强的入侵 D . 抵御郑成功抗清力量
马戛尔尼使华以失败而告终。1794年9月,马戛尔尼回到英国,向国王和议会呈送了一份使华报告。假如你是马戛尔尼,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和课本等材料从经济、政治、外交、军事和文化等方面比较当时中国与英国的发展状况,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进表格相应位置。

                         比较中英近代前夜历史

国家项目

清朝前期中国

英    国

经济状况

及文明类型

政治制度

外交政策

思想文化

军事力量

综合国力

A农业为主,男耕女织,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属于农耕文明

B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

C装备先进

D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强国,经济迅速发展,属于工业文明

E文化专制,禁锢思想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科技落后

F闭关锁国

G处于封建社会衰朽阶段

H殖民扩张

I思想文化繁荣活跃,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技世界领先

J世界强国

K装备落后

L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政治腐败

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揭开序幕的事件是(    )
A . 太平天国 B . 洋务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戊戌变法
(思想闭锁,认知短浅)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特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1842年5月,道光帝向疆吏大臣打听:“究竟该国(英国)地方周围几许?……又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新疆天山以南地区)有无旱路可通?”

材料三:魏源说:“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材料四:1861年,名士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1. (1) 材料一反映了乾隆皇帝怎样的“华夷”观?结合材料二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2) 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在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依据材料四与材料三回答,魏源与冯桂芬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清朝历史”时,制作了以下这张学习卡片。该学习卡片的主题是(    )

学习卡片

表现

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对商品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严格限制

关闭其他港口,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影响

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让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发展进程

A . 社会风貌 B . 经济制度 C . 对外关系 D . 民族关系
清朝前期推行闭关政策的后果是(    )

①抵制西方殖民活动

②妨碍中外文化交流

③停止对外贸易活动

④抵制商业资本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明清帝国的繁荣与危机,下面是他们的活动设计,请你根据要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朝代

措施

评价

明朝

明太祖时期

如明太祖废丞相,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

设立①           , 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

加强君主专制

明成祖时期

设立东厂

清朝

           (人物)设立军机处

  1. (1) 在研究加强专制统治方面,我们选择了两个朝代,请帮我们把所缺内容完成。

    ;②

  2. (2) 列举明清时期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
  3. (3) 马克思曾说:“一个人口儿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请说出清政府“不顾时势,安于现状”而采取的政策。并回答清朝实行此政策的根本目的。
面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也发生重大转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冲击之中国】

材料一:1750年——185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900年

欧洲

23.2%

28.1%

34.2%

62%

英国

1.9%

4.3%

9.5%

18.5%

中国

32.8%

33.3%

29.8%

6.2%

【磨难之中国】

材料二:如图

【抗争之中国】

材料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近代的中国人民在磨难中抗争,在磨难中成长。

  1. (1) 根据材料一,说说康乾盛世时期的“成就”与“隐患”。
  2. (2) 材料二中年代尺中的A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有什么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的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摘自《世界史》

材料二: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业杂税收入

1849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3281

77

969

23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乔治三世的信函

  1. (1) 材料一中“厂房轰鸣”的场景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从此,历史跨进了一个怎样的“新时代”。请列举“新时代”的两例科技成果。
  2. (2) 结合材料二、三,说说晚清时期,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的原因。
  3.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

唐玄宗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材料二: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三:“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勤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材料四: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 (1) 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为断绝武人专政采取了什么国策?依据材料二,宋代中央政府管理体系的弊端是什么?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朱元璋在中央强化皇权的措施。?
  4. (4) 依据材料四,指出军机处设立的目的。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英国派团使华,因不按清朝要求使用礼节,觐见竞宣告破产。嘉庆帝敕谕英王,称:“凡是你们国家的奇巧器物,天朝不会视为珍宝……以后勿要遣使来华,以免徒劳跋涉。”这一外交事件折射出清朝(  ) 
A . 专制强化,矛盾尖锐 B . 人口增长,商业发展 C . 商业兴盛,物产丰盈 D . 盲目自大,闭关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