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前夜危机 知识点题库

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有(    )

①许多农村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②各种服务性行业日益兴盛

③人们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       ④中国商人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明清时期,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这是因为(    )

①经济高度发展    ②处于封建社会    ③商路发达    ④工艺精湛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清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中有这样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此言论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


A . 重商抑农 B . 开放五口通商 C . 君主专制  D . 闭关锁国
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


A . 广州 B . 漳州  C . 宁波    D . 云台山
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期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政府(    )


A . 禁止对外贸易  B . 限制对外贸易  C . 加强思想控制 D . 鼓励商业发展

曾经辉煌,一度落伍;民族复兴,中国之梦。

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的变化

18世纪60年代

300万两/年

18世纪80年代

1600万两/年

【盛世与繁华】

英国对中国茶叶需求量的变化

1720年

181600千克

1800年

10442000千克

【屈辱与反思】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

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团结与觉醒】

①美国“飞虎队”到中国对日作战②国民革命第八路军臂章③台儿庄保卫战

(1)上表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经济现象?

(2)“甲午败于日,使中国又一次遭受割地赔款之痛,请举史实说明。“甲午败于日本”与“各国租港湾之事”“变法”之间分别有什么联系?

(3)据图分析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上述史实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借鉴?

下列对清中期以后的闭关锁国政策认识正确的有(    )

①从所有港口开出的商船都被禁止通行,不允许一人一船出海和进港

②闭关政策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③“广州十三行”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 

④闭关锁国政策作茧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 事业的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此港是(    )

A . 漳州 B . 宁波 C . 云台 D . 广州
‘’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可见,当时清朝实行的是(    )

A . “海禁”政策 B . 重农抑商政策 C . 发展贸易政策 D . 对外开放政策
回答下面的问题
  1. (1) 【回顾历史】17,18世纪,英、法等国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呈现出日渐强大的趋势;与此同时,清王朝却加强了封建专制统治。

    这一时期,中国呈现逐渐(选“强大”或“落后”)的趋势。

  2. (2) 【探究历史】鸦片战争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英、法、日等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有着辉煌文明历史的中国,一步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在下表中标明数字的地方,依次填写相关内容,并分析造成“这一趋势更加明显”的原因有哪些?

    条约

    其中的内容

    该内容带来的直接影响

    造成的原因

    《南京条约》

    破坏了国家领土完整

    《马关条约》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对列强的活动

  3. (3) 【以史为鉴】屈辱的历史是一种深重的民族灾难,也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沉重的教训。

    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我们国家应如何做,请你来出谋划策。

不断加强皇权专制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在中国古代所有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多,这是由于君主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的权力,故常改变其名称权责,方便皇帝施政。宰相这一官职历时大约1500年。

材料二:

锦衣卫印                  军机处旧址

  1. (1) 材料一中宰相正式官名为丞相是在哪一个朝代?又是在哪个朝代中被废除?

  2. (2) 材料二中的“锦衣卫”是什么朝代的哪一个皇帝统治时设立的?为了加强统治他还实行了哪些文化专制的措施?
  3. (3) 材料二中的“军机处”是什么朝代的哪一个皇帝统治时设立的?说说军机处及军机大臣的作用、职责?
  4. (4) 根据上述问题的回答 ,你能看出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规定由政府特许机构统一经营管理贸易,这个机构是(    )
A . 市舶司 B . 广州十三行 C . 宣政院 D . 都护府
晚清诗人黄遵宪《香客篇》言:“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作者认为的“错”主要在于(    )
A . 阻碍了中外交流 B . 强化了中央集权 C . 打击东南沿海反清势力 D . 抵御了来自日本的倭寇势力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
A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 民族关系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 D . 农耕文明繁盛和近代前夜的危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雍正皇帝再三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对“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表示深切忧虑。

材料二清初戴梓发明了一次填发28发子弹的“连珠铳”和威远将军炮。清统治者竟固守“骑射乃满洲根本”,不但不采用,还听信谗言,罚戴梓充军关外。

  1. (1) 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的哪一政策?
  2. (2)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 (3)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明朝中央机构与过去比较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
  2. (2) 材料二评述的是清朝时实行的什么政策?材料中“仅限于□□一处口岸”空缺处所指的口岸名称是什么?
  3. (3) 材料三图片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创立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到了明清发生什么变化?
  4. (4) 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和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与世界有关系吗?这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货物哉。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统治前期的什么统治政策?
  2. (2) 实施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3. (3) 这一政策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危害是什么?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轮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材料反映清朝实行的政策(    )
A . 重农抑商 B . 对外开放 C . 闭关锁国 D . 重文轻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

——雍正

材料二 永乐(明成祖年号)二年(1404),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船,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遂下令禁民间海船……防其出入。1757年,乾隆帝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厦门等港口的对外贸易全部停止。

材料三 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商业、航海业、工业以极大刺激。英法等西欧封建专制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这大大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材料四 相较于14世纪的意大利,以明中叶即15世纪来说,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并不太迟。但此后400多年,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却未能像西欧那样开创一个工场手工业时代。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明清时期的哪两项政策?
  2. (2) 材料三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一事件产生的巨大影响。
  3. (3) 对照材料三,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材料四中“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却未能像西欧那样开创一个工场手工业时代”的原因。
郑和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下列可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疆域的扩大   ②丝绸之路的开辟——汉唐盛世的出现

③清朝闭关政策——近代中国的落伍   ④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等国的崛起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