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膨胀 知识点题库

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在八天时间内,揽阅奏折1160件,处理政事339件。朱元璋的忙碌和下列哪项措施直接相关?(    )


A . 设立行省  B . 实行三省六部制 C . 废除丞相  D . 设立军机处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 .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 .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 .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下表是17-19世纪欧洲和中国大事年表。以下关于中国与欧洲的判断正确的是(    )

中  国

欧  洲

1380年朱元璋废丞相

164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1729年始设军机处,文字狱盛行

1792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①中国疆域在不断扩大                   ②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不断兴起

③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被强化               ④欧洲开始了文艺复兴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如果你有幸穿越时空回到清朝,你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

①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               ②皇帝选调亲信设立军机处

③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明朝中央机构与过去比较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 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
  2. (2) 材料二评述的是清朝时实行的什么政策?材料中“仅限于□□一处口岸”空缺处所指的口岸名称是什么?
  3. (3) 材料三图片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创立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到了明清发生什么变化?
  4. (4) 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和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与世界有关系吗?这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

记述

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表》

A . 因战事而设 B . 设于雍正十年 C . 强化了君权 D . 设于雍正年间
明代受到皇帝信任的宦官汪直权倾朝野,“自京师及天下,旁午侦事,虽王府不免”。类似现象在明代多次出现,这本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
A . 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 . 军机处效率低下 C . 宦官易于听从皇帝命令 D . 八股取士使官吏无能
《皇明祖训》中记载,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守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
A . 强化封建皇权 B . 便于传达中央政令 C . 监视官民 D . 控制国家兵权
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史录》、《论清代的极权政治》、《从南书房到军机处》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
A . 论分封制的功于过 B . 八股文的危害之我见 C . 浅谈科举制 D . 浅析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下列文字是一位同学的课堂记录。遗憾的是这位粗心的同学把一些史实之间的关系搞乱了,出现了多处错误。请你在文中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

明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统治。

①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在中央设立军机处,使君权空前加强。②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对百官和百姓进行监视。明太祖时,设立特务机构东厂,由宦官统领;明成祖时,又特别设立了锦衣卫专门侦缉官民言行。东厂和锦衣卫合称“厂卫”。

什么是文字狱?明清时期大兴文字狱的目的、后果及影响?
为了巩固政权,明太祖采取的政治措施有(   )

①设立军机处   ②废除丞相制度   ③设立锦衣卫   ④奖励垦荒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清初二三十年间,各地民众强烈反抗清朝的统治,主要原因是清政府(   )

①大规模圈占田地              ②设立“廷杖”制度

③强迫东南沿海居民内迁        ④威胁逼迫汉人剃发留辫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从《绣春刀》到《锦衣之下》,锦衣卫的角色在屏幕上越发多样,主要负责监视、侦查臣民言行。可见,这些影视剧讲述的故事发生在(    )
A . 唐朝 B . 宋朝 C . 明朝 D . 清朝
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大明王朝》《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三本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这位同学想法的是(    )
A . 浅议“大兴文字狱” B . 古代中央集权制 C . 明清的君主专制 D . 腐败的清王朝
中国古代皇帝和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在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彻底打破这一规则的皇帝是(    )
A . 康熙帝 B . 明太祖 C . 汉武帝 D . 宋太宗
《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提高行政效率 C . 强化君主专制 D . 实现权力制衡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材料中的“执政之府”是指 (   )
A . 市舶司 B . 军机处 C . 锦衣卫 D . 中书省
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意思是说,当时的思想界陷入沉闷气氛中。你知道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A . 闭关锁国的政策 B . 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C .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D . 军机处的设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和完善。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对外则大力平定外患,尊重少数民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唐语林》

材料二:

材料三:材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许多读书人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材料四:

朝代

组织机构

作用

明朝

A

是特务组织,专门侦缉官民言行,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清朝

军机处

B

  1. (1) 材料一中的“理想局面”是指什么?根据材料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理想局面”?
  2. (2) 材料二中图1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图2反映出元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了什么制度?
  3. (3) 分析材料三,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控制人们的思想?有什么消极影响?
  4. (4) 请写出材料三表格中A、B两处的相关内容。
  5. (5)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演变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