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膨胀 知识点题库

右图人物即位后,改革行政制度,加强君主权力。在中央,他废除了自秦朝以来存在1500多年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是(    )

A . 丞相制度    B . 郡县制度 C . 行省制度   D . 科举制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职 位

基  本  职  权

明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材料三: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3)你怎么理解材料三中黄宗羲的观点?

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自己丰功伟绩的历史剧。其中的台词与史实不符的选项是(    )

A . 秦始皇:“我首创了有利于维护统一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 . 元世祖:“我创立了行省制,实行了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统治!” C . 明成祖:“我废丞相,设东厂,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D . 雍正帝:“我设置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归我掌控!”
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其影响是(       )

①杜绝列强对沿海的侵略          ②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③使得中国更加闭塞停滞          ④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中央一台黄金频道播出的《经典咏流传》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节目在深度挖掘经典内涵的同时,注意时代感的表达,突出了经典为时代服务的宗旨。回溯到明朝,朱元璋在读《孟子》时曾说:“此老如活到今日,也应该杀头。”随后他下令将《孟子》大量删减。下列摘录《孟子》里的句子,哪句最有可能会被朱元璋删掉(    )
A . 君之视臣如土芥(注:泥土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注:强盗贼寇) B .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C .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D .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    )
A . 扩大六部权力 B . 改革丞相制度 C . 扩大地方权力 D . 加强君主专制
清朝雍正时期的设立标志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吸引了大批读者。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
A . 废分封立郡县 B . 设特务机构锦衣卫 C . 郑和下西洋 D . 戚继光抗倭
某历史小组正在收集“锦衣卫、东厂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等资料,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 . 专制集权不断加强 B . 特务机构强化 C . 明代政治体制格局的建立 D . 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大一统
作者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以幽默的语言讲述了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
A . 设立军机处 B . 设特务机构锦衣卫 C . 郑和下西洋 D . 戚继光抗倭
小奇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焚书坑儒”、“推恩令”、“废丞相”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测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对外文化的交流 C . 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 D . 民族政策的演变
经济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杜佑《通典》卷七

材料二:

材料三:纵向比较,康乾盛世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版图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但不幸的是,从横向比较,它却与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帝制的.最后一抹斜阳,最后一首挽歌,虽然辉煌,只是已经走到了尽头。

——侯杨方《盛世启示录》

  1. (1) 材料一叙述了唐朝怎样的社会状况?
  2. (2) 观察材料二所示统计图,南北方户数呈现出怎样的变化?简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列举清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如何理解康乾盛世“虽然辉煌,只是已经走到了尽头”?
  4. (4) 你认为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康有为用“不读秦汉以后之书,更不考地球各国之事,然可以通籍累至大官”描述当时的读书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闭关锁国 B . 八股取士 C . 重农抑商 D . 皇权强化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坊坑者……“”八股之害”(    )
A . 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B . 削弱了儒家地位 C . 损害了国家统一 D . 引发了“文字狱”
下图是明朝统治者改革行政机构示意图。该图体现出明朝政治最突出的特征是(    )

A . 君权加强 B . 政权分立 C . 地方割据 D . 思想禁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明史记载:“筑敌台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康熙帝经过长城时曾作诗:“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

材料三:(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美)基辛格《论中国》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思考明朝中央机构与过去比较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
  2. (2) “明修长城清修庙”,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明清两朝在民族政策上有什么不同?并分别举一例史实证明。
  3. (3) 材料三评述的是清朝时实行的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政策。
如果你有幸穿越时空回到清朝,你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

①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    ②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③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    ④皇帝选调亲信设立军机处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明人李清有云:“予入刑垣,见一切廷杖拿送并处决,必锦衣卫送帖至科,俟签押持去: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A . 加强专制皇权 B . 推行重农抑商 C . 推行崇文抑武 D . 限制对外贸易
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下表反映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趋势是(    )

朝代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政治制度

完善三省六部制

解除地方节度使权力

废丞相,设内阁

设立军机处

A . 加强监察制度 B . 加强君主专制 C . 加强地方权力 D . 加强丞相权力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者有甚于咸阳之郊......”,意思是说八股取士( )
A .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B . 削弱了儒学地位 C . 引发了文字狱 D . 损害了国家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