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知识点题库

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以下关于中国近代交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 . 19世纪中后期,西方发明的火车传入中国 B . 淞沪铁路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C . 滇越铁路开通后,从上海到昆明全程只需要短短的几天 D . 火车的出现改变了人类出行的方式,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人杰地灵、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出海口;康梁和孙中山也从这里出发,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气象,下列内容准确的是()       

A . 康有为在广东广州领导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 B . 1980年,中国开放广东的深圳为通商口岸 C . 孙中山在此地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兴中会 D . 1924年,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在广州建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看下图

材料二: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向民农宣传土地改革法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请回答:

  1. (1) 结合上面材料说明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目的。
  2. (2) 刘少奇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3. (3) 材料一所示图片反映了广大农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折射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中春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材料二:1945年,在成都流传着一副对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材料三:1946年,某农村百姓家春联:“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1. (1) 材料一的春联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2. (2) 材料二的对联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国际意义。

  3. (3) 指出材料三春联出现的历史背景,并结合历史事实说明这幅春联的愿望是否实现?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近代化”是指(    )
A . 其目的是为了抵抗外米侵略 B . 其过程是学习西方科技创办机器生产的工业企业 C . 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 . 其结果是以破产而告终
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下列口号属于在洋务运动提出的是(    )
A . 民主科学 B . 爱国救亡 C . 自强求富 D . 实业救国
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   )
A . 发动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 B . 创办黄埔军校 C . 达成《双十协定》 D .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材料一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1. (1) 就它们的英雄业绩拟写解说词
  2. (2) 针对中国19世纪末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3. (3) 他们的英雄事迹体现怎样的精神?在今天和平年代,你认为学习这种精神的最好行动是什么?
珍贵的照片给我们留下了历史的记忆。下列照片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 ②③①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③④②① D . ④③①②
在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关联的一项是(    )
A .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C . 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条约》
新学期开学某班同学要设计“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的主题黑板报,下列选项可作为板报内容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北伐战争的胜利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运用图表能有效归纳历史信息,下表中对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归纳正确的是(    )

历史阶段

时代特征

1898—1912年

维新变法,走向共和

1919—1927年

“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1927—1936年

国共对峙, 走向合作

1937—1945年

星星之火,统一战线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在巴黎和会上“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材料中“这个丢失的省份”是指(  )
A . 山东 B . 山西 C . 北京 D . 上海
建筑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建筑中见证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是(    )
A . 武昌楚望台原址 B . 南昌起义指挥部        C . 黄埔军校旧址 D . 中共一大会址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IEi}L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
A . 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B .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 . 中国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D . 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新时期,新征程,新希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像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但唯独1919年的这一次,激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         ——陈晋

材料二:

  1. (1) 有同学用表格的形式对“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进行了深入解读。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这场“人民运动”指的是:①                                            

    “意想不到”的表现

    意想不到的“激烈”

    中国近代史上所受民族耻辱,比比皆是。然而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却激发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

    意想不到的规模

    ②                                                   

    意想不到的③        

    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职务、中国代表拒绝签字。

    意想不到的影响

    ④                                                                                                       

  2. (2) 有人说“那一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请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 (3)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历史小组收集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其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一条是(    )
A . “还我青岛” B . 废除“二十一条” C .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 .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日。某班同学要设计“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的主题黑板报,下列选项可作为板报内容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中共一大的召开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A . 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 . 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 . 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D . 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他强调的是(   )
A . 学习西方的技术 B .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C . 学习西方的制度 D . 西方的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