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知识点题库

十九世纪中国的一个王姓家族几辈人的生活经历,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王家子弟王福财的下列描述, 与那个时代不符的是(   )


A . 1843年爷爷在海关工作,要与英国驻华官员协商关税 B . 爸爸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C . 1896年我曾在重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工作 D . 1905年儿子王有为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在日本20世纪30年代侵略中国之前,所发动的侵华活动有(  )

①发动甲午中日战争②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③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④割占香港岛​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下图为张自强同学在学习《马关条约》的影响,时所做的课堂笔记,但笔记内容不够完整,请你帮他对该内容做进一步的完善 (   )

A . 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B .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19世纪末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

——摘编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1. (1) 材料中日本的“第一个老师”是谁?“19世纪末,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指的是哪一次战争?
  2. (2) “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又是指的哪一次战争?标志这次战争的起点和全国性抗战的分别是什么事件?
  3. (3) 材料所提到的两次战争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其中“20世纪30年代”的结局对中国有何重要意义?
  4. (4) 对于材料中提到的两场战争的结果,你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郑观应在1894年编成的《盛世危言》中说:“迄今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八九。”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在于(   )
A . 戊戌变法鼓励私人兴办棉纺织厂 B .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 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逐步打开中国市场 D . 辛丑条约加剧了西方资本对我国的侵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840年以来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二:本着“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原则,将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好坏搭配,按每家人口平均分配。又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

  1. (1) 你认为材料一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840年以来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什么?
  2. (2)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颁布于哪一年?
  3. (3) 材料二文件颁布于哪次运动中?文件中的名称是什么?你能说出运动失败的原因吗?
  4. (4) 材料一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举出两例即可。
搜集和整理资料、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马关条约》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签订时间:1895年4月

签订地点:日本马关

条约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条约危害: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 签订时间 B . 签订地点 C . 条约内容 D . 条约危害
下图为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示意图。这次战争失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马关条约》 C . 《瑷珲条约》 D . 《辛丑条约》
《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哪些议论符合史实(    )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我们可以在东交民巷设大使馆了。

③日本:我们的机器也可以搬到中国去了

④德国: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山海关了。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与以往条约相比,日本在《马关条约》中获取的新权利是(    )
A . 割地 B . 赔款 C . 通商 D . 设厂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    )
A . 陈化成 B . 徐邦道 C . 邓世昌 D . 丁汝昌
9月21日国家文物局宣布:“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水下考古调查,以确凿证据证实大连庄河海域一艘沉船是124年前沉没的经远舰,同时出水文物500余件。”这也是继“致远舰”之后,我国海战遗迹水下考古工作获得的又一重大成果。造成文中致远舰和经远舰沉没的战役是(   )
A . 丰岛海战 B . 平壤战役 C . 黄海海战 D . 威海卫战役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下列“屈辱”与“抗争”有直接联系的是(   )

①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京师大学堂

③《马关条约》——公车上书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江南制造总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签订后,对中国造成最严重危害的不平等条约之一。前者内容与后者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 . 开埠通商 B . 开办工厂 C . 割占土地 D . 索取赔款
浙江是近代遭受外来侵略深重的地区,也是抗击外敌的前沿地区。回答下题。
  1. (1)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杭州开放为通商口岸。这一条约的签订(    )
    A .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 . 使清政府完全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C .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D . 使中国主权和领土再遭到破坏
  2. (2) 据史书记载,清道光(1821-1850年)二十二年四月初九,侵略军分三路攻打嘉兴乍浦,遭到乍浦驻军和乡勇的沉重打击。这里乍浦驻军和乡勇抗击的应该是(    )
    A . 英法联军 B . 八国联军 C . 英国侵略者 D . 日本侵略者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而奋斗不息。以下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A . 邓世昌——黄海大战 B . 谭嗣同——义和团运动 C . 孙中山——五四运动 D . 周恩来——秋收起义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中国战败后国门大开。外国势力开始‘瓜分国’,大清帝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而统治阶级则试图通过一种有别于‘自强’的‘改制’以挽救传统的国家与文化。”材料反映出“中国战败”的影响不包括( )           
A . 刺激中国掀起新的救亡图存运动 B .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 . 外国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世纪末,列强以朝鲜为跳板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指的是哪次战争的失败(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下图是近代列强两次侵华战争后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表示开放的通商口岸),其变化反映了(   )

A .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总数不断减少 B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 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腹地 D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