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知识点题库

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当时的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其中,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了(   ) 


A . 中国香港岛    B .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地区 C . 中国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等 D .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是光绪皇帝为在黄海大战中牺牲的哪位民族英雄所写的(    )

A . 邓世昌     B . 林则徐   C . 关天培   D . 左宗棠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的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

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甲午中日战争 ⑤ 义和团运动  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 ①②③  B . ④⑤⑥ C . ③④⑤⑥ D . ②③④⑥
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对象,为“开拓万里波涛”日本联合舰队和清朝北洋舰队相遇黄海并发生激战,此役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       

A . 林则徐 B . 左宗棠 C . 邓世昌 D . 李鸿章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这场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6年11月11日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变法,孙中山选择革命,张謇选择实业。”

材料二:习.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1. (1) 结合中国近代史,1895年的中国大地发生了什么事情,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深重的影响?

  2. (2) 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共同目标?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作出了哪些努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脱出常轨,改道变形”表现为(    )

A . 中国的领土主权完全丧失 B . 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从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 中国的革命任务开始从反封建转变为反帝 D . 中国的革命性质开始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下表是近代中国棉花及棉纺织品产销状况(单元:万担)。表中数据变化反映了中国(    )


棉花

产量

棉花国内销售商品量

棉花出口

进口外国棉花

进口棉纺织品(折合棉花)

1840

802

211

0

50

5

1894

832

200

76

4

218

A .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 棉花商品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C . 民族工业已经产生 D . 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根据书中“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描述,绘制了下图。

材料二:“英国军舰公然炮击进攻武汉的北伐军……各帝国主义集结在上海……随时准备进攻北伐军。”

  1. (1) 图中A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次次侵略战争,对我国造成了巨大影响。试从社会性质变化来说明这一影响?
  2. (2) 材料二中提到的“北伐”发生在C段,是第几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3. (3) 英国及各帝国主义的态度表明北伐面临一项怎样的重大任务?而北伐最终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4. (4) 自A段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是指哪一事件?其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山东是_______的势力范围(    )
A . 德国 B . 英国 C . 日本 D . 法国
下列条款能印证图所示内容的是(    )

《抢夺贸易钥匙的日本人》

①赔款2100万银元

②开放沙市、重庆、杭州、苏州为商埠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翻。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 关天培 B . 林则徐 C . 邓世昌 D . 李秀成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帝这副挽联悼念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哪位为国捐躯的清军将领(    )
A . 左宗棠 B . 邓世昌 C . 丁汝昌 D . 林则徐
“各国因享有最惠国待遇,也拥有了这项权利。这使得帝国主义可以在中国从事生产,因而避免了关税,并降低了运输费用。”材料所述影响是因哪一内容造成的(   )
A . 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权利 B . 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 C .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的权利 D . 2亿两白银的赔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材料三:有学者在评价某不平等条约时说:“这完全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向帝国主义列强立下的一纸卖身契。”从此,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 (1) 请写出“这场战争”的名称。并从当时政府对外政策的角度分析中国遭受炮口逼迫的主要原因。
  2. (2) 请写出导致签订该亡国条约的战争名称。并在下表中把该亡国条约的内容补充完整。

    割地

    清政府把辽东半岛、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开埔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设厂

    赔款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3. (3) 材料三中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照抄材料不给分)
  4. (4)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
某同学收集“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的资料,收集的素材中有下列两幅图,该图反映的是( )

A .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 左宗棠收复新疆 C . 邓世昌黄海海战 D . 太平军大败“洋枪队”
青岛天后宫,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它见证了近代青岛沦为殖民地的过程——德国派海军提督狄特立克斯率4艘巡洋舰抵胶洲湾,强行登陆。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一再训令山东巡抚李秉衡、总兵章高元:断不可先行开炮。章高元遵从清廷指令,未作任何抵抗,率兵撤离青岛。德军兵不血刃占领青岛。此事件的背景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打击外国侵略势力 B . 《马关条约》签订,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 C . 义和团反帝斗争,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 D . 《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康有为在诗中写道: “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中的“议和”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抗争与探索,不断追逐同一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沉沦】

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年到时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稿》

材料二【抗争】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不断抗争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面对民族危亡以农民阶级为主体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前者颁布了纲领性的文件,后者提出了鲜明的口号。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稿》

 材料三【探索】

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而梁启超则认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1. (1) 根据所学结合材料一,中国从开始“沉沦”到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2. (2) 材料二中提到的“两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分别是什么?材料所指的“纲领性文件”和“口号”分别是什么? 
  3. (3) 概括材料三中洋务派和维新派的主要观点。简要说明这两个派别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挽救民族危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