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的变化 知识点题库

“先生”“女士”等平等的称呼出现于(     )


A . 洋务运动时期     B . 戊戌变法时期 C . 辛亥革命后  D . 新文化运动时期
1922年,上海的一位女仆人给在北京的男主人打电话。下列通话符合该时期时代特点的是(     )

①“大人,您何时回来”

②“先生,小姐生病了”

③“老爷,北京的学生缠足的一定很多吧”

④“先生,夫人请您换一件中山装”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

①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②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③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④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义深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变化的是(   )       

A . 1877年在上海租界内首先使用了电话 B .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C . 出现了学习宣传西学的魏源和严复等思想家 D . 人们见面称呼“大人”、“老爷”
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你的生活中会有下列哪些现象出现?(    )

①用轮船经营航海业    ②在北京可以坐火车到张家口    ③用电报和上海的朋友联系    ④中国有了近代第一支海军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方面的变化(    )
A . 交通 B . 通信 C . 文化 D . 社会习俗
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子、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 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 . 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 . 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 . 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有一首竹枝词写到:“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材料中的通讯方式是(    )
A . 无线电报 B . 书信 C . 有线电话 D . 互联网
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20世纪初的上海市民可能会(    )

①看电视直播了解社会    ②打电话约朋友去郊游

③看《申报》了解时政    ④乘坐火车去探亲访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材料一:“民国肇兴,五族共和,‘老爷’‘大人’之称久经淘汰。乃不谓公堂会审之时,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曾无一言相告诫。”无独有偶,家中雇佣的佣人仍然以“少爷”“老太爷”称呼主人。

材料二: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材料三:同盟会提出决断性民族主义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显然,最初同盟会已把满族排除在帝国之外,同时也把关外的满洲土地排除在帝国之外。不仅如此,其实孙中山同盟会已把蒙古、西藏、新疆等排除在中国之外了。孙中山很快就认识到这是个问题,并且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1906年,孙中山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1. (1) 材料一中的“民国”建立在哪一年?属于什么性质的政权?“五族共和”最主要的表现是什么?
  2. (2) 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武昌起义后口号从“驱除鞑虏”改为“五族共和”的原因。
“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此“令”的颁行时间应是(    )
A . 1898年 B . 1912年 C . 1919年 D . 1927年
19世纪80年代,一位住在天津的高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佳手段是(    )
A . 拍电报 B . 写封书信 C . 上网 D . 打长途电话
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传人中国,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事物,辛亥革命后生活在上海的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
A . 坐轮船或火车出差 B . 向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C . 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 . 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歌谣反映了(   )
A . 太平天国时期推翻清朝统治的目标 B . 戊戌变法时期实现变法图强的愿望 C . 辛亥革命时期民族主义的革命纲领 D . 五四时期“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要求
探寻历史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 法。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原因 结果
A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中国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
B 辛亥革命 “先生”的称呼取代“老爷”“大人”的称谓
C 北伐战争 抗日根据地建立
D 国共合作 解放战争胜利
A . A B . B C . C D . D
《申报》报道民国时期一场婚礼:“梳一东洋头 ,披件西式衣,……宜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 大众传媒的普及 B . 男女实现了平等 C . 西方思想的影响 D . 封建思想的根除
1912年3月5日《时报》上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曾这样生动地描述:“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引起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    洋务运动的兴起 B . 辛亥革命的推动 C .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D . 中国共.产.党的提倡
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是在(    )           
A . 19世纪70年代以后 B . 19世纪80年代以后 C . 19世纪90年代以后 D . 20世纪以后
下列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交通工具中,迅捷便利,深受人们青睐的是(    )
A . 汽车 B . 飞机 C . 自行车 D . 轮船
1897年近代中国人创办了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 编 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大批文化学术著作 , 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 这个出版机构是 ( )
A . 商务印书馆 B . 中华书局 C . 新华书店 D . 生活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