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扩张 知识点题库

中国的辛亥革命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相比(    )

A . 两者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B . 两者都改变了国家落后的面貌,走上了工业化道路 C . 前者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后者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 . 前者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后者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欧洲国家在维也纳召开国际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德意志邦联”,这一国家(    )

A . 高度统一         B . 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C . 还处在严重分裂状态  D . 有统一的国内市场
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相同点是(    )

①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②通过国家统治者颁布法令的形式

③奴隶和农奴获得真正的解放都是无条件的    ④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1861年改革中,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这块份地是(    )


A . 沙皇赏赐的  B . 地主分给的  C . 政府低价卖的 D . 农奴出高价赎买的
《全球通史》中写到:“(明治维新的领导者)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文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指(    )

①废藩置县     ③西方技术     ③欧美学制     ④欧美生活方式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

A . 都是对农民的掠夺 B .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C .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 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退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为 “弃旧图新、迎头赶上”,日本实施了(   )       
A . 大化改新 B . 1861年改革 C . 明治维新 D . 百日维新
美国历史学教授詹姆斯·麦佛森说:“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这段话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   )       
A . 废除黑人奴隶制 B . 废除封建农奴制  C . 维护国家统一  D . 建立世界霸权
日本明治维新对世界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       

A . 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B . 促进了社会进步 C . 侵略和压迫其他民族 D . 摆脱了民族危机
材料一:“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在1870年曾断言:30年后日本会兴旺起来,中国会更加衰弱下去。根据就是日本使节到欧洲,注意的是讲求政法,兴办工商,研究学术。而中国人到欧洲则是忙于探询军火的价钱和何种军舰装备精良。思想观念的不同造成了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分道扬镳。

  1. (1) 根据材料一二判断,当时中日两国分别开展了什么运动?

  2. (2) 从背景和内容角度说说这两次运动有何共同之处?

  3. (3) 结合史实谈谈你对“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分道扬镳”的理解。

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亚洲、改革、资本主义”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科学革命 B . 工业革命 C . 明治维新 D . 辛亥革命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 600

7 954

1879年

187

42 000

51 937

表格中数字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农奴制的优越性 B . 农奴制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 C . 19世纪70年代,俄国实现了近代化 D . 战争促进了俄国工业生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们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林肯在1858年一次演说中说:“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变成另一种东西。”

材料三:“从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三分别出自什么文件?分别在哪次战争时期发表?
  2. (2) 分别指出这两次战争中起了重要领导作用的两位历史人物。
  3. (3) 材料一、三的文件在两次战争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4. (4) 上述材料所提到的美国两次战争的主要任务有何不同?
  5. (5) 这两次战争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下图是明治初年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给予“黑船事件”的评价。其中“烈火”所指的是(     )

A . 对西方侵略极端仇恨 B . 对君主专制统治反感 C . 汲取西洋文明的热情 D . 向外侵略扩张的欲望
制度的变革将直接影响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孝文帝舍平城定洛阳,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孝文帝改革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材料二: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美国舰队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激化了日本国内矛盾。为此,日本在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领域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向西方学习的改革措施,从此走上了强国之路。

材料三:

  1. (1) 材料体现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
  2. (2) 结合材料二,说说为什么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3. (3) 年代尺中的B会议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世界近代史上,工业文明的浪潮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纵观世界历史,似乎可以认为,过去一万年,人类经历的两次最大变革,一是农业革命,二是工业革命。前者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而后者则开创了过去两个世纪的现代全球文明。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950年版)

材料二: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

——周斌、李水风《中国:做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社会在炮火的逼迫下赶往近代最初的一步。

  1. (1) 帕尔默说的“开创了过去两个世纪的现代全球文明”的工业革命共有两次。这两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因素。
  3. (3) 西方人“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指什么战争?它与工业革命有何联系?
习.平: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

相承.领航

中国人一直被称为非航海民族,这真是太不公平了。——[英]李约瑟

惊起.开眼

亚墨利加(美洲)一土,孤悬宇内,亘古未通声息,英人于前明万历(1563一1620年)年间探得之。——魏源《海国图志》

东方.竞渡

1853年,美国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十年前,美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美]史兹·墨菲

  1. (1) 请运用明清时期的相关史实来论证李约瑟的观点。
  2. (2) 《海国图志》是当时中国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足。请找出材料中的两处错误并予以改正。
  3. (3) 根据墨菲的描述,概括当时中日两国面临的相同处境。对此,两国在19世纪中后期的改革浪潮中,为增强国防实力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 南北两种经济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B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C . 林肯当选总统 D . 英国支持南方庄园主
历史人物往往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他们能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的进程。以下历史人物与其历史功绩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 俾斯麦——促进德国完成统一 B .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 . 华盛顿——创立美国解放黑奴 D . 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俄国农奴制
近代史上,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感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英国历史年表(部分)

1688年    发动“光荣革命”

1689年    通过《权利法案》

1785年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825年    史蒂芬森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材料二:自1863年1月1日起,在任何蓄有奴隶的州或其特定区域里面,其人民将视为背叛联邦,而一切被据为奴隶的人们,应当立即和永远获得自由,美国政府和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和维持这些人的自由,并将不作任何处置制止这些人或人们为了他们真实自由所作的任何努力。

材料三: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变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引领着世界的发展”的原因。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人物发表的哪一文献的内容?该文献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 (3) 材料三反映了日本的哪一场改革?从中可以看出其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4. (4) 给以上材料设计一个合适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