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判断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地锦

聂鑫森

    景影夫妇之所以买这套二手房,是因为儿子要结婚,再买一套新房吧,钱还不够。于是将早几年买的一套大房子让出来,重新装修,做了年轻人的洞房。然后,他们寻寻觅觅,相中了这套房子安身立命。这一切都是静悄悄地进行,没有惊动单位的任何人。

    景影平日上班、下班,从不要单位司机接送,所以他搬家、安家没人知道。儿子结婚,景影也没给本单位的人发请柬。这叫自己的日子自己过,图的是一个清静。景影夫妇太喜欢这套新买的房子了,虽说是二手房,虽说只有 100 平米,虽说与彼此上班的单位有着不短的距离。但是这栋楼的外墙爬满了地锦,让呆板的水泥钢筋结构墙散发出无限生机,美得可人。

    景影五十有五了,是林业大学园林系毕业的,之后又在园林管理局当技术员、工程师,再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如今是副局长了。景影一辈子与花花草草相厮守,心情好极了。妻子刘欣在中学教语文,生得小巧玲珑,特别喜欢古人写花写草的诗词和散文,年纪大了却常常萌发少女的情怀,这很难得。刘欣常和丈夫开玩笑:“景影,你这辈子是改不了拈花惹草的毛病了。”景影点头称“是”,然后说:“你常自比弱草娇花,我能不小心侍奉?这地锦的名字 就很有诗意,它还有俗名叫爬山虎、爬壁虎,最有韧劲,值得世人效仿。”这栋楼只有6层,所以没有电梯,年岁在20年以上。地锦把外墙涂得很绿,根扎在墙根,藤则攀墙乱爬,卵状的叶子重重叠叠,像厚厚的毯子。景家住在5楼,客厅、书房、卧室、卫生间、厨房的窗口周围,都密集着藤和叶,有的还向窗口探进头来,充满着好奇心。到了六七月间,藤叶间还会冒出淡黄带点浅绿的小花,娇滴滴的。落雨的时候,雨声沙沙啦啦,好听。而下雪后,绿意上覆一层莹白,好看。盛夏骄阳如火,地锦却浓荫送凉;深秋下霜,叶子绿中透红,如无数跳跃的火苗。 这地锦使景影浮想联翩,假如每个社区的每栋楼,都细心培养这种“垂直绿化植 物”,那么,对于城市的空气净化和低碳化生活,功莫大焉。他起草了一个报告《关于倡 导城市住宅楼培植地锦的几点建议》,局办公会议自然是全票通过,然后形成正式文件,上报市政府有关部门。

    景影完成这个报告的初稿,是在地锦送绿的书房里。第一个读者当然是老伴刘欣。刘欣边看边念,每到妙处必大声叫“好”,然后说:“景影,我要为地锦口占一首诗。可惜,它不能录入你的大文,遗憾。题目是《咏护墙植物地锦》:地锦铺荫绿满墙,万家安乐笑炎凉。最珍春雨潇潇夜,叶叶歌吟湿舞裳。”这回轮到景影喝彩了:“好,言近而旨远。可叹我无诗才,不能唱和。但愿这个报告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并大力推广,则为大幸。”报告呈上去几个月了,如泥牛入海无消息。景影很惆怅。

    社区忽然贴出通知:将组织专人,把各住宅楼外墙的地锦全部清理干净,以便美化环境,参加全市“美丽家园”的评选活动。景影感到很惊愕,这真正是瞎胡闹。一打听,是省里一位领导,在市里有关部门陪同视察时,随口说了一句“要显出外墙本色才有整体美感”的话,于是层层认可,雷厉风行遵命照办。景影雷急火急去了社区的管理办公室,对一位年轻的女主任,口若悬河地说了一大通道理,关键词是:决不能清除地锦!女主任漠然地看着景影,然后说:“上头有指示,我能不办吗?再说许多住户都同意哩。你想想,我得请人,得发工钱,还要刷涂料,我愿意吗?”景影大声说:“别人同意,我不能阻止。但我家的房子,当然包括外墙,是我用钱买的,是我的私有财产。我家外墙的地锦,决不能清除!谁敢清除,我上法院告谁!”景影说完,气冲冲地走了。

    一栋栋楼外墙的地锦,被清除干净了,再刷上白色的涂料。只有景影家的外墙,还留着一片地锦,如白色波浪中的一个绿岛,格外扎眼。 景影对老伴说:“我就守望着这一片绿色,可奈我何?”刘欣默默不语。

    有一天,正好儿子、儿媳回家来吃饭。刘欣对景影说:“你早出晚归,社区的许多闲话你听不到。”他们说:“这家牛,因为男人是园林管理局的副局长,副处哩,谁敢去惹他!”“屁话!这是简单的维权,与当副局长何干?”“还有人说,小偷喜欢到有权有势的人家作案,他留下绿的标记,可以直奔其家,不致大家受难。”景影气得一拍桌子,吼道:“这是什么混账逻辑!我若是贪官,有的是钱,还买这二手房干什么?”吼完了,无力地坐下来,连连叹气。儿子、儿媳忙说:“爹,我们也担心哩。万一小偷上门,偷不到值钱的东西,又正好撞着你们两个老人,撒气行凶,得不偿失啊。”景影忽然老泪纵横,说:“你们看着办吧……” 刘欣马上走向摆放座机的地方,拨号给社区管理办公室,说:“我家外墙的地锦,你们去铲除吧。”(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上下班不要单位司机接送,搬家、安家没人知道,儿子结婚自己让房,买二手房这些情节都凸显了景影的独立精干。 B . 第六段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写地锦的四季之美,构成景影夫妇活动的环境和背景,并承接上文揭示景影夫妇喜欢这套二手房的原因,引起下文,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C . “我就守望着这一片绿色,可奈我何?”虽然景影自信自己的身份特殊而无人敢随意动他家的外墙地锦,但是妻子却内心复杂,默默不语。 D . 文末“景影忽然老泪纵横,说:‘你们看着办吧……’”中“老泪纵横”这一神态描写,生动地刻画出景影面对舆论和亲人劝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痛苦和无奈。 E . 小说善用烘托的手法,有艺术情趣但最终妥协于现实的妻子刘欣、唯上级是从的女主任、嚼舌根的小区居民,都有力地烘托了景影这一人物形象。
  2. (2) 请按照情节结构概括小说的情节。

  3. (3) 这篇小说的思想主题很具有现实意义,请结合小说的情节内容和生活实际加以评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对于隐居的态度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积极推销自己的社会理想,这使得孔子和隐士之间产生了很大的距离,并因此遭到当时隐士(像长沮、桀溺、荷蓧丈人、楚狂接舆等)的嘲弄。他强调社会伦理关系,尤其强调君臣大义,这种思想和彻底回避社会的隐士思想大异其趣。在参与社会的层面上,隐居不是孔子的选择。“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孔子正是为了“行其义”才积极入世的。

    但面对黑暗、混乱的社会政治,孔子认识到一味地进取对于个人非常危险,而且很可能会损害大义。所以,他提出了一整套的隐居理论作为自己进取思想的一个补充环节。

    避祸是孔子隐居理论的最低层次,“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都是讲在乱世之中远离政治旋涡,明哲保身。孔子如此强调“邦有道”“邦无道”,并不仅仅是从消极避祸的角度立论,而是有更深的含义。孔子的出仕是为了“行义”,如果不能行道,则要停止出仕,否则就会损害道德。孔子主张的隐居并不仅仅是避祸,而是为了坚守道义志向,这样的隐居是对高尚道德的坚守。在孔子看来,是否坚守道义是检验品质的试金石,他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也被孔子视为评价古代隐士高下的标准。

    如果没有隐居,孔子“守死善道”的主张就可能遭到政治阻挠而不能一以贯之。这样看来,隐居实在是孔子思想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与出仕相辅相成。由此,孔子把人的一生中出仕和隐居两种基本状态都包括进来,从而把他的道德人生原则一以贯之。他的学生原宪深明老师这一思想,后来就隐居了。原宪很穷困,但是他认为自己是学道而能行之的人,并批评子贡。

    但是,孔子主张的隐居是有限度的,只回避无道的政治,不回避人类社会。这和后来庄子的隐居理论很不一样。当长沮、桀溺嘲笑他是避人之士,不是避世之士时,孔子告诉学生们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里“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有两层含义:第一,如果天下有道,就不出来做事。这和“有道则见”似乎有矛盾。但是,从隐居能够考验士人的道德节操来看问题,我们就能理解它。天下完全清平,就无需士人再出来从政,士人应该隐居求志,磨炼自己。但是,“天下有道则见”中的“有道”还没有达到完全清平,所以还要出仕。故此,两者不矛盾。第二,意味着正是因为天下无道,才出来改革社会的意思。这似乎和“无道则隐”矛盾,其实也不然。因为在参与社会的层面上,孔子是坚决入世的,而他的“无道则隐”则仅仅指出仕为官层面。不做官,依然要参与社会改造。尽管孔子对于在无道时代的隐居作了肯定,但是对于完全逃避社会的隐居则是不赞同的。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一生积极推销自己的社会理想,在参与社会的层面上和隐士之间产生了很大的距离。 B . 孔子认为“死守善道”、一味地进取队个人是非常危险的,而且很可能会损害大义。 C . 孔子讲“邦无道,免于刑戮”,这说明他的隐居在最低层次上表现为一种消极避祸的选择。 D . 孔子的隐居理论为他的进取思想做了重要的补充,从而让他的道德人生原则能够一以贯之。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 孔子将是否坚守道义是为评价古代隐士高下的标准,因此对坚守高尚品质的隐士,孔子还是有一定认同的。 B . 孔子提出的一整套的隐居理论,看似与出仕行义的主张相悖,实则是对“义”的坚守,故而是一种补充。 C . 顾宪看到了隐居和出仕是矛盾的,明白了孔子主张隐居的原因,所以才选择了隐居,并批评了子贡。 D . 隐居能考验世人的道德操守,故孔子主张“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与“邦有道,则仕的说法并不矛盾。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因为孔子主张隐居要有限度,所以,他只回避无道的政治,而不回避人类社会,这个庄子很不一样。 B . “避人之士”写作 “避世之士”在隐居上表现出的差异实质是对社会参与、社会责任承担的差异。 C . 因天下无道才出来改革社会,强调的是对社会的参与、对社会的责任,并不是对“无道则隐”的否定。 D . 彻底回避社会的隐士也坚守道义,但这种“义”与孔子的“义”相比,在社会性上显然有所不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浙江的感兴

    我很想追怀自己在浙江的童年,却只记起了一些片段:随着母亲去一个庙里看初期的电影,去曹娥江头看潮水,随着小舅舅到河蚌头石桥边的馆子里吃馄饨,那样好吃的馄饨,后来似乎再也没有吃过。如此等等,连不起来,而且越来越模糊了。

    于是我怀疑自己是否配称浙江人。

    这一次到杭州,住在西湖旁边,又有幸去了绍兴,看到鲁迅故居,还在咸亨酒店里喝加饭酒,并且站在门外吃了一串油豆腐,上面涂了厚厚一层辣酱,吃着吃着,心里感到不管配不配,我是喜欢这乡土的。

    这里主要的色泽是黑与白,黑的瓦顶,白的粉墙,冲洗得发白的石板路,连木柱子也是黑的,严谨、素净。然而空间是庞大的,人有足够的地方可以移动,物件也是厚实可靠的,像那件大大的厨房里的那口大大的腌菜缸,在朴质的生活里有温厚的人情,正如那三味书屋里,既有严厉老师的戒尺,又有那顽皮学童的小小乐园,在门前的石板路下则是潺潺的流水。

    水是浙江灵秀所在,是音乐,是想象力。

    在鲁迅的艺术素描里不是也有这样的黑泥、白石和绿水的配合么?多么朴质,又弥漫着多大的温情!你看他用笔何等经济,总是短短几句话就勾画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生处境,而同时他又总是把这处境放在一片抒情的气氛之内。他是最严格的,又是最温情的,这就使得他最平常的叙述也带有余音。富有感染力——他的闰土成了我们一切人记忆中的童年好友。他的鸟篷船成为我们每个人梦里的航船,他的忧郁、愤怒和向往也成为几代读者难以排遣的感情。

    看着绍兴的街道、店铺和水乡景色,我以为我对这位大作家多一点了解了。

    回到杭州,又是另一番景色,1981年我第一次来,忙于游览名胜,但也抽时间陪一位老友去追寻他年少时代的踪迹。走了一个旧的市区,像是有一家过去很有名的布鞋店,那里依然卖着素净而又雅致的黑面白底的舒服鞋。接着进入一家咸肉店,面前是一条长长的洗的白白的木柜台,土面摆着十几块干干净净的咸肉,随你挑选。这铺子的旧式建筑有高的屋顶,店堂里空空荡荡的,没有现代肉店那种血淋淋的屠场味道,人们从容选肉。大刀切下去,一段醇厚的咸肉香随之而起。

    这次重来,我很想再出去看看那些犹有南宋遗风的街道和店铺,却始终不得空儿,只在汽车里匆匆看了一下中心区的主要街道,在我游历过的城市里,我总觉得杭州是最富于中国人情味的,即使车站旁边的闹市也闹而不乱,人行道上人来人往却不拥挤,同时有一些老铺子老字号还以传统的礼貌待客。

    杭州难分市区与郊外,环湖的大道既是闹市,又因西湖在旁而似乎把红尘洗涤了。任何风尘仆仆的远来人也是一见湖光白色而顿时感到清爽。

    在阳光下,西湖是明媚的,但更多的时候显得清幽,这次因为就住在湖岸上,朝朝夕夕散步湖畔,总是把湖的各种面容看了一个真切,清晨薄雾下,黄昏夕照里,湖的表情是不同的,沉沉夜色下则只见远岸的灯火荡漾在黑黑的湖水里,千变万化,没有太浓太艳的时候,而是素描淡妆,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

    在湖岸散步的时候,抬起头来,看到了环湖的群山在天边耸起,也是淡淡的那抹青色。然而它们都引人遐想。给了西湖以厚度和重量。没有人能把西湖看的轻飘飘的,它是有性格的,从而我也看到了浙江的另一面:水固然使它灵秀,山却给予它骨气。

(取材于王佐良的同名散文)

  1.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书写的是对故乡的追忆和游历,感物寄兴,表达了对浙江性格的体悟。 B . 作者插叙初次游览杭州的经过,揭示了这座城市日常生活中的传统特征。 C . “水”既是浙江灵秀风景的精髓,也是本文组织结构展开叙述的核心线索。 D . 文章勾勒出一幅融汇了自然山水、风土人情、历史传承等因素的江南图景。
  2. (2) 文中说:“看看绍兴的街道、店铺和水乡景色,我以为我对这位大作家多一点了解了。”请问作者对鲁迅又多了哪些了解?
  3. (3) 作者从湖光山色中感受到西湖哪些特点?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绿风

陈忠实

    大约是十年前的那个夏天的末尾,即我下决心从都市返归故居的那一年,据说是关中几十年不遇的一个湿夏。

    那天晚上交过子夜睡得最酣的时刻,一声天崩地裂似的响声震得我从被窝里蹦起来,坐在炕上足足昏厥了五分钟。当我肯定并没有发生这样的灾难的时候,也就判断出来后院里可能有小的灾变发生。我打着手电筒出了后门,后坡上滑坡了——我祖居的房根距后坡充其量不过十米。

    我吓得再也无法入睡,坐等到天明一看,才真正地惊恐了。绿草和树木全部倾覆在后院里,和泥浆石头搅缠在一起。坡上竟是一片白花花的沙石鹅卵石堆积起来的沙坡。我从有智能的年岁起,就记得这后坡上长满了迎春花,每年春天便率先把一片金黄的花色呈现给世界也呈现给父亲。父亲年年都要说一句:迎春花开了!然而父亲也说不清是我们家族的哪一位祖宗栽植的,反正整个后坡上都覆盖着迎春花的厚茸茸的枝条,花丛中长着一些不能成材的枸树榆树和酸枣棵子。现在完了,什么树什么花什么草全都滑塌下来,和泥浆砂砾搅缠堆积在坡根下捂死了。陡坡上也不知被掩盖了几千年乃至几万年的砂砾重新裸露出来,某种史前的原生原始的气韵瞬间使我感觉到一种莫名的畏怯。我联想到一架骷髅,这骷髅确凿又是我们祖先我们家族里男人的骷髅……一种从家族墓穴里透出的幽冷之气直透我的骨髓。

    我在那一刻便想到了覆盖,似乎不单是覆盖那一片史前的砂砾,而是把家族的早已腐蚀净尽血肉的骷髅覆盖起来。我要栽树,植草,然而须得等到秋后。

    树叶落光白露成霜的秋末冬初是植树的好时节。我到山坡上挖了十余株野生的洋槐树,很随意地栽下了。所以随意,是我深知洋槐树生存能力特别强,一般树难存活的贫瘠干旱的石山河滩都能繁衍它的族类。然而我也不能太随意,在那很陡峭的沙坡上挖下坑,再给坑里回填上肥沃的一筐黄土,以便它能扎根。我相信,在这一堆黄土里扎下根来,它就可能再把它的根一寸一寸一尺一尺地伸向砂层。

    当这一批指头粗细的小洋槐绽出绿叶的时候,我又忍不住浮想联翩。一束一束鲜嫩的绿枝绿叶婷婷于沙坡上,一种最悠远的古老和新近的现实联结起来了,骷髅和新生的血脉勾连起来了,生命的苍老和生命的鲜嫩融合起来……无法推演无法判断家族悠远的历史,是一个从哪儿来的什么样的人在这里落脚或者可能是落草?最先是在山坡上挖洞藏身还是在河滩上搭置茅草棚?活着的最老的一位老汉只记得这个家族出过一位私塾先生,“字写得跟印出来的一样”。这位先生可能是近代以来家族中最伟大的一位,因为后人只记着他和他的字并引以为骄傲……整个家族的历史和记忆全部湮没了,只有一位先生和他写的一手好毛笔字的印象留传,家族没有湮没的竟然只是一个会写字的先生。

    洋槐很快就显出了差异,栽在坡根下有黄土的一株独占优势水肥,越往高处的树苗就逐渐生长缓滞了,尤其是最顶头的那一株,在抽出最初的几片叶子之后便停止了生长。直到随之而来的伏旱,我终于惊讶地发现它的叶子蔫了。我想如果再旱下去,不过三五天它就会死亡,便提了半桶水爬上坡顶,那水倒下去像倒入一个坑洞,然而那叶子就在眼皮下重新支棱起来了……这株长在最高处也是沙层最厚的地方的洋槐苗子,终究无法蓬勃起来。几年过去,最下边的那棵已经粗到可以作椽子了,而它却仍然只有指头粗细。那里没有水,它完全处于饥渴之中。在濒临早死的危亡时刻,我才浇给它半桶水,而且每次都要累出我一身汗。然而它毕竟活下来了。

    活下来就是胜利。它和其他十余棵洋槐苗子并无任何差异,在我从山野把它们挖出来移栽到我家后坡上的时候,它们自身仍然没有任何差异,只是我移栽的生存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差别,它们的命运才有了天壤之别。最下边在坡根下完全植根于肥沃土壤的那一株自然很欢势,我也最省事,从来也没给它浇过一滴水。而最上边的那一棵生存最艰难,我甚至感伤无意或者说随意选中它植于这块缺水缺肥几乎没有生存条件的地方,真是亏待了它,把它给毁了,它本来也应该有长成一棵大树的生存权利的。然而它也给我以启迪,使我理解到一种生命的不甘灭亡的伟大的顽强。

    这个启示是前年初夏又加深了的。那些洋槐已经成为一片林子,它们的各种形态的树冠在空中互相掺接,形成一个巨大的绿盖,把那史前沉沙严密地覆盖起来,那沉沙上也逐年落积了一层或薄或厚的黄土,各种耐旱的野草已形成植被,只有少许几坨地方像秃疤裸露。五月初,我的后坡上便爆出一片白雪似的槐花,一串串垂吊着,蜜蜂从早到晚都嗡嗡嘤嘤如同节日庆典。那悠悠的清香随着微微的山风灌进我的旧宅和新屋,灌进大门和窗户,弥漫在枕床被和书架书桌纸笔以及书卷里。我不想说沉醉。我发觉这种美好的洋槐花的香气可以改变人的心境,使人从一种烦躁进入平和,从一种浮躁进入沉静,从一种黑暗进入光明,从一种龌龊进入洁净,从一种小肚鸡肠的醋意妒气引发的不平衡而进入一种绿野绿山清流的和谐和微笑……尤其是我每每想到这槐香是我栽植培育出来的。

    最上边的那一棵没有开花。我根本没有对它寄托花的期望,它能保住生命就很不容易了,它保存生命所付出的艰辛比所有花串儿繁密的同族都要多许多。前年春天我回家去,我惊喜地发现它的朝着东边的那根枝条上缀着两朵白花,两朵距离很大而不能串结成串儿的花。我的心不由地微微悸动了,为了这两朵小小的洋槐花而悸颤不止。它终于完成了作为一种洋槐树的生命的全过程,扎根,绿叶,青枝和开花,一种生命体验的全过程,而且对生存的艰难生存的痛苦的体验最为深刻。我俯身低头亲吻了这两朵小花,香气不逊于任何别的一树。

    每有风起,这片洋槐组成的小森林便欢腾起来,绿色的树冠在空中舞摆,使我总是和那海波海涛联系起来。是的,绿色的波涛汹涌回旋千姿百态风情万种,发出低吟响起长啸以至呐喊。这些都使我陷入一种温馨一种激励一种亢奋。每有骤雨降临,更有一种呼啸与喧哗,形成一种翻江倒海的巨声,使人感到恐怖的同时又感到一种伟力。那风声雨声和整个村庄的树木群族不可分割地融汇在一起。每当风和日丽,我在写作疲惫时便走出后院爬上后坡,手抚着那已经粗糙起来的树干倚靠一会儿,或者背靠大树坐在石头上抽一支烟,便有一种置身森林的气息。旱薄荷依然有薄荷的清香,腐烂的落叶有一股腐霉的气味。我的小森林所形成的绿色的风,给我以生理的和心理的调节;而这种调节却是最初的目的里所没有的。

  1. (1) 文章多角度描写了“最顶头的那一株洋槐”的生长过程。请对此加以分析。
  2. (2) 作者从后坡上裸露的沙砾开始联想到自己的家族。请从构思上分析其作用。
  3. (3) 请对⑨⑪两段划线句从形式和内容上加以辨析。
  4. (4) 有人评论说陈忠实的散文作品内容“朴实厚重”,请结合文本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小镇上的将军

陈世旭

    小镇上来了一位将军,一位挂着休养的名儿在接受审查的将军。

    我们第一眼看见将军的时候,不约而同地从心里叫起来:“他怎么会是一个将军呢!”矮小干瘪,一脸打皱的老皮,身子佝偻着,还跛着一条腿!

    将军常常独自一人站在十字街口那棵被雷轰了顶的老樟树下。拄着茶木棍,挺直身板,不断地眨着那双有点昏花的眼睛,一声不响地在那里一连站上好几个时段。既不同谁交谈,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但是,有一天,我们终于看到,他还有很厉害的火气。

    那一天是个假日。在开得刚刚能伸进一只手臂的肉铺门前,人头汹涌,乱哄哄地吵得震天响。

    将军站在老樟树下盯着这一切。突然,他走到沸腾的人群后面,举起那根茶木棍,在一个穿着绿军装的人背上敲了敲。这个满头大汗的人,正大声嚷嚷着,他是领取机关配给的,有优先权。现在他猛一回头,看到了一双血红的眼睛,马上就从人堆里退出来。“老,老首长,有事吗?”他刚入伍到此地不久,知道这是个老将军

    “哪个单位?干什么的?”

    “驻军炊事班的。”

    一阵沉默。

    “立正——”将军突然一声大喊,这完全规范化的严厉的口令声,一下就压倒了整个街口乱嗡嗡的嗓音。

    口令继续从将军急迫的呼吸中迸发出来

    “向左——转!

    “跑步——走!”

    将军对着小兵跑去的方向,以标准的立正姿势挺立着,胸脯强烈起伏。

    十字街口霎时鸦雀无声。好像出现了一股神奇的约束力量,刚才忘我地拥挤着,冲撞着,喧嚣着的人群,鱼贯地排起了队形。

    不久,镇上发生了一桩极其重大的事件。

    那天,将军来了急病。他蜡黄的脸上淌着冷汗,他刚走进镇医院诊疗室,看到一个妇女拉着护士在哀求:“救救我的伢吧,我赶了三十里路,天还没亮就到了,可现在……”将军伸手触到孩子的额角,立刻缩回来,喊道:“快,快把他抱进来。”随后,他自己一阵风似地扑到医生的桌前:“医生!急诊病人!”

    桌子后面,本镇最高贵的女人,镇长夫人,医院负责人,主治医生,正在给一个远房亲戚听诊。这位亲戚正眉飞色舞地给地数着一笔账——他女儿这次订婚的收入。女医生听得如此入迷,以至于听诊器老半天没有揶动了。听见将军的呼喊,她斜了一下眼:“再快,也得挂号。”

    “我挂的是一号!”农村妇女急忙说道。

    “我问你,这个人挂的几号?”将军指着女医生的远房亲戚。

    “嗬嗬嗬,你是专门寻老娘的麻烦来了哈。我问你,你是这伢子的公还是爸?”

    “无耻!”

    “什——么?我无耻?你这个不识趣的老东西!我无耻什么?

    “刷”的一声,将军挥起了他的茶木拐棍。

    狂妄的女人尖叫一声,抱起了脑袋。

    但是,拐棍没有落下来。将军伸出另一只手,抓住拐棍的另一头,紧接着“咔啪”一声,结实的茶木棍断成了两截。

    这件事,立刻就传遍了全镇。一向树叶掉下来也怕打破脑壳的小镇人,脸上居然也有了一种不怎么安分的愠怒之色了。

    很快,一个阴影笼罩了小镇。

    1976年,敬爱的周总理,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逝世了。噩耗宣布的当天上午,将军出现在街口的老樟树下。

    在料峭的冷风中,将军显得异常憔悴。

    “同志们……”他喊着,喑哑的声音听起来觉得陌生。人们默默站住了。他弯下腰,吃力地拉开一个硕大的提包的拉链,露出了一整袋黑纱。然后,他抬起头,突出的喉结艰难地抽动了一下:“请吧……”

    不需要解释。人们不假思索地一个跟着一个,从将军脚前的提包里拿起黑纱,佩戴起来。

    “谁叫你这样做?”镇长的一只被香烟熏得焦黄的手,从后面按到将军的肩上。

    ①将军一声不响。

    “我们已经传达通知,基层和民间一律不搞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动。你这样做,目的是什么?”

    ②将军纹丝不动。

    镇长暴怒地转过身,面对街口,大喝一声:

    “你们都给我站住!把黑纱摘下来!”

    人们惊惶地站住了,但谁也没有动手摘黑纱,眼睛齐刷刷地看着将军。

    镇长朝将军转过身来。

    ③将军连眼珠也没朝他转一下。他脸上有一种漠然的平静。

    “你这样做是要付出代价的!等着吧,等着我来打发你们!”镇长扭歪了嘴脸说道。紧接着,他从街口消失了。

    一直到完全看不见镇长了,将军突然张开嘴,艰难地喘息起来,然后,颓然倒下了……

    历史有个坏脾气,喜欢嘲弄极力要驾驭它的人。这一年十月发生的那场惊天动地的巨变以后,的确有一些人被打发了。不过,不是镇长所预言过的那些人,而恰恰是镇长本人。对将军的审查也证实了那些罪名都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不实之词。

    当我们按照新世纪的蓝图,着手小镇建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为将军建一个纪念碑。但是,该建一个怎样的纪念碑,却吵开了。在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位老人挤到人群中间,把他枯瘦的手颤巍巍地举起来,指着那棵老樟树,说:

    “什么纪念能比得上它呢?它老皮斑剥,叫雷轰了顶,但是它根不死!看看吧,这碧绿鲜亮的新枝枝,新叶叶……”

    在老人哽咽着说完这些话以后,我们突然觉得这棵树变成了将军:他拄着茶木拐棍,挺直身板,不时眨一眨有点昏花的眼睛,一声不响地注视小镇的种种变化。

【注】①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四人帮”害怕人民悼念周恩来,下令禁止举行悼念周总理的活动。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先抑后扬,开篇没有交代将军的人生经历,对其被拉下马、接受审查的原因也并未涉及,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将军初到小镇时,常常独处,不同人交谈,与镇上的人们保持着距离,因为他明白自己的处境,也对周围的人有戒心。 C . 小说在叙述故事时采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换叙述的方式推进,这既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又充实了小说的内容。 D . 小说在情节设置上匠心独运,看似闲笔,实则大有深意,例如开篇写到的“老樟树”,就暗示了将军的处境及精神追求。
  2. (2) 面对镇长的三次“问话”,将军一语未发,但将军都用体态语作了回答。请结合文本,说说划线句子将军的体态语各传递了怎样的信息。
  3. (3) 文章结尾“一声不响地注视小镇的种种变化”,结合全文,请说说将军使小镇上的人们发生了哪些变化?
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①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

    (乙)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②,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1. (1) 画线①“活得有趣的人们”是指(   )
    A . 鲁镇所有的人 B . “我”和所有认识祥林嫂的人 C . 受封建礼教毒害而厌恶祥林嫂的人们 D . 鲁四老爷等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人们
  2. (2) 画线②中“惊醒”的含义是(    )
    A . 从沉思中惊醒 B . 从睡梦中惊醒 C . 从麻木中惊醒 D . 从迷惘中惊醒
  3. (3) 上面两段话都提到雪花的描写,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了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B . 衬托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深化小说的主题。 C . 以有声衬托无声,表现冷寂凄凉的气氛,衬托“我”心境的孤寂沉重。 D . 突出雪下得大,时间又很长。
  4. (4) 乙段文字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
    A . 描写 议论 B . 描写 抒情 C . 记叙 议论 D . 记叙 说明
  5. (5) 对甲段中画线句子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祥林嫂活着无依无靠,受穷受苦,死了倒是一种解脱,鲁镇活着的人从此可以清静了,这对双方都很合适。 B . 这是反语,表达了“我”对黑暗社会和鲁镇阔人们的憎恨。 C . 语句流露激愤,也带有沉痛,表现了对祥林嫂的深切同情。 D . 句中的“无聊”一词与“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中的无聊意思不完全相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是瞎子

(美)坎特

    帕森斯先生刚刚跨出旅馆大门,就有一个乞丐沿着大马路走过来。这是一个瞎眼乞丐,拄着一根瞎子常用的斑斑驳驳的旧拐棍,小心翼翼地敲打着路面,慢慢向前移动脚步。乞丐的脖子很粗,长着绒毛,衣领和口袋上满是油腻,一只大手握着拐棍的弯把,肩上搭着一条褡裢。看样子,他还卖点什么东西。

    空气里满含着春意,金色的阳光洒在柏油路面上,暖暖的。帕森斯先生一动不动地站在旅馆门前,听着瞎眼乞丐“嗒嗒嗒”走过来的声音,心里突然升腾起一股对所有盲人的怜悯之情。帕森斯先生想,自己活着真是幸运。几年前,他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技工,现在,他获得了成功,备受尊敬,被人羡慕,这都是他在无人援助的情况下,独自冲破层层障碍,艰苦奋斗的结果。

    瞎眼乞丐刚从他面前“嗒嗒嗒”走过去,他就迈动了步子。衣衫褴褛的乞丐立即转过身来。

    “等一等,先生,耽搁你一点时间。”

    帕森斯先生说:“已经迟了,我有约会。你想让我给你点东西吗?”

    “我不是乞丐,先生,我的确不是,我这儿有些小玩意儿。”

    他摸索着,把一个小物件塞进帕森斯先生的手掌——“挺精巧的打火机,只要一元。”

    帕森斯先生站在那儿,略略感到有些烦恼和尴尬。他是一个俊雅的男人,身着整洁的灰色衣服,头戴灰色宽边礼帽,手握一根棕榈木手杖。当然,兜售打火机的人永远不会看到这些……“我不抽烟。”他说。

    “等一等。我断定你认识许多抽烟的人,买一个作送人的小礼物吧!”乞丐谄媚地说,“先生,你不会拒绝帮助一个可怜人吧?”瞎眼乞丐紧紧抓住帕森斯先生的袖子。

    帕森斯先生叹了口气,伸手在内衣口袋里摸出两张五角票来,放进乞丐手中:“当然,我会帮你的。你说得对,我可以把这东西送人。或许电梯司机会——”他犹豫了一下,不想显得粗鄙好奇,即使是同一个瞎眼小贩在一起。“你是不是完全失明了?”

    乞丐把钱装进口袋,“十四年了,先生。”接着,又加了一句,带着一种神经质的自豪,“韦斯特伯里,先生,我过去也是其中一员。”

    “韦斯特伯里,”帕森斯先生念叨了一遍这个名字,“噢,是的,那次化学爆炸……报纸多年都不提它了。当时它被认为是最大的一次灾难。”

    “你想知道我是怎样瞎的吗?”乞丐喊道,“喂,听听吧!”他的话语里含着痛苦,但又带着一种讲故事的人时常有的夸张味道。“当时,化学药品店里,我最后一个跑出去。楼房在不断爆炸,跑出去就有了活的希望。许多人都安全冲出门,跑远了。当我冲到门口,正在那些大铁桶之间爬动时,后面有人拉住我的腿,说,‘让我过去,你——’他也许是个疯子,谁知道!我试图从心里宽恕他,先生。但他比我强壮得多,他把我拉了回去,从我身上爬了过去!他把我踏进尘埃里,出去了。我躺在那儿,毒气把我包围了,还有火在燃烧,药品在……”他咽下一口唾液——颇为熟练地抽动了一下鼻子——满含着期望,默默无语地站着。他或许还会讲出下面的话来:“太不幸了,伙计,不幸极了,那么,我想——”

    “这就是那个故事,先生。”

    春风从他们身上拂过,温润,刺骨。

    “不完全是。”帕森斯先生说。

    瞎眼的小贩发疯似地颤抖起来,“不完全是?你这是什么意思,你——”

    “故事是真的,”帕森斯先生说,“除去信口雌黄的部分。”

    “信口雌黄的部分?”他粗野地哇哇叫着,“哎呀,先生——”

    “我也曾在化学药品店里待过。”帕森斯先生说,“可事实不是这样的,是你把我拉回去并从我身上爬过去的,是你比我强壮得多,马克沃德特。”瞎子好长时间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只是一个劲儿地狠狠咽着唾液。最后,他忍着气,说:“帕森斯,上苍有眼,上苍有眼!我还认为你——”接着,他再一次大声地叫道,“是的,可能,可能,但我却瞎了!我是瞎子,你一直站在这儿让我滔滔不绝地讲啊讲,你一直在嘲笑我!我真是瞎了眼啊!”街上的行人都扭过头来瞪着他。“你走开,我瞎了!你听见没有?我是——”

    “算了吧,”帕森斯先生说,“别这样吵吵啦,马克沃德特……我也是个瞎子。”

  1. (1) 下列关于小说内容与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划线句子既交代时间,又以景写情,渲染了和暖的气氛,并以暖春之景烘托帕森斯的怜悯之情、恻隐之心。 B . 帕森斯真诚善良,自尊自强,乐于助人;而马克沃德特自私,缺乏自尊,被别人陷害后不知进取甘于沉沦。 C . 本文善于通过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帕森斯与马克沃德特外貌的对比、德行的对比、人生态度的对比。 D . 文中的春风“温润”而又“刺骨”,营造了一种矛盾即将爆发的氛围,为下文矛盾的展开作充分的蓄势。
  2. (2) 小说结尾虽然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请从文章中找出三处依据,说说结尾为什么“在情理之中”?
  3. (3) 小说以“我是瞎子”为题,你认为有何好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先生谢幕航天日  英魂长笑苍穹中

    2019年4月24日是中国第四个航天日。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到月球探测,中国航天人在浩瀚苍穹铸就了壮丽的中国风景。四年前的今天,举国同庆首个“中国航天日”。而病榻上,一位航天老人静静地仰望着窗外的蓝天,唯有痴迷的目光和翕动的唇角吐露出内心的深情。这是最后的仰望吗?

    96岁,漫长而又短暂。航天强国的梦想,就像穿越一个世纪的火焰燃烧了他全部的生命。2016年4月24日21时10分。这位心怀童真、慈祥和蔼的老人平静安详地走完了他的生命旅程,带着一如婴孩般的微笑。他,就是我国航天事业和航天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著名飞行力学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陈士橹。

    为航天而生,为航天而去。陈士橹,在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鲜红党旗下,他把信念、忠诚与热爱洒满祖国的万里长空。

(摘编自人民网《陈土橹:先生谢幕航天日  英魂长笑苍穹中》)

筑梦航天,拓路苍穹

    1920年9月24日,陈士橹出生于浙江东阳一个普通的耕读之家,少年陈士橹目睹了当时国家有国无防、科技和工业落后、爱尽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情景。“这些经历,成为我选择航空航天作为终生事业的初衷。”陈士橹曾不止一次这样说。

    1945年6月,25岁的陈士橹以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毕业于西南联大,之后留校任助教。后来他又先后在清华大学航空系、交通大学航空系、华东航空学院任教,为实现自己“航空救国”的抱负不断努力着。

    1956年,陈士橹被派往莫斯科航空学院进修。莫斯科寒冷的气候导致陈士橹关节炎发作,他强忍着疼痛,废寝忘食、刻苦钻研,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需要三年多才能完成的副博士学位论文,成为该校史上第一位获得副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也是1956年教育部选派的100名进修教师中最快拿到学位的人。他创建的简捷计算机动飞行的气动性能新方法,被专家称为“陈氏机动飞行算法”,获得了导师的高度评价。

    留学归来的陈士橹随华东航空学院西迁来到西安,自此在祖国的西部大地扎下了根,受命创建西北工业大学宇航工程系,开创了我国宇航工程科技教育的先河。

(摘编自光明网《陈土橹院士:剑指苍穹  耕天探月》)

治学严谨,精益求精

    陈老师治学严谨,不允许敷衍塞责、马虎大意,敢于直言不讳。记得师兄南英告诉我,陈老师有两次当众批评过人。第一次,是在1987年的一次硕士生论文答辩会上,陈老师发现一名研究生的学术论文有些问题,曲线图有的坐标没有标注,有的物理变量没有标注单位,让人读起来费解,于是当场指出,连坐在答辩现场的指导老师也一起批评,他说:“做学术不能这么不严谨,你们今后是要为国家的航天事业负责任的!”第二次,是在1988年的全国飞行力学学术会议上,一位工程界的资深专家作学术报告时,出现了一些差错,公式推导也有些乱,更严重的是他的报告中自己原创的内容较少,学术价值不高。陈老师听后,毫不客气地对他说:“学术报告不能这么做呀,学术报告一定要有原创性!”

    陈老师就是这样,在学术上精益求精。对此,我也深有体会。

(摘编自王志刚(今生的幸运——怀念我的导师陈士櫓老师》)

春风化雨,桃李葱茏

    一代宗师居长安,耄耋美名天下传:桃李芳菲遍华夏,著述等身满飞船。

    陈士穭是新中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他最看重的是学生的研究潜质和创新思维,而对博士生学位课程的考试成绩并不十分在意。他要求研究生在做学问或论文选题时,既要体现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水平,开拓交叉学科的前沿阵地,又要紧密结合国家工程实际,勇于承担重大科研课题。他总是和大家一起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意见,注意培养良好的学术氛围。

    数十年来,陈士櫓培养了飞行力学博士、硕士56名,其中包括我国自行培养的飞行力学专业第一、第二位博士和博士后,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已成为我国航天和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栋梁。

    “毕生耕耘志在航天谱写华章,潜心治学厚德载物后世楷模。”西工大人文与经法学院党委书记鲁卫平如是敬挽陈老。

    一个世纪的上下求索,陈士穭院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摘编自《人民日报》《陈士櫓:星斗其志  毕生不移》)

  1.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2016年4月24日,为航天强国的梦想奋斗了生的著名飞行力学专家陈士橹与世长辞,所以这一天被确定为“中国航天日”。 B . 陈士橹选择航空航天作为终生事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少年时期目睹了当时国家有国无防、科技和工业落后、受尽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情景。 C . 陈士橹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意见,注意培养良好的学术氛围,但他也曾因为学生治学不严谨而对其当众批评。 D . 数十年来,陈士橹培养了飞行力学博士、硕士56名,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已成为我国航天和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栋梁。
  2. (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陈士橹具有开创性。他成为第一位获得副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创造了出“陈氏机动飞行算法”,还获得了导师的高度评价。 B . 为航天而生,为航天而去。陈士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他对祖国的信念、忠诚与热爱让人深受感动。 C . 文章中多次引用传主的话和他人的评价,主要是为了增添文采,同时也是为了使文章更真实,内容更丰富。 D . 材料主要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陈士橹的一生,主要介绍了他的航空报国愿望、求学经历以及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的卓绝贡献。
  3. (3) 作为我国航天事业和航天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陈士橹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

杨汉光

    我把母亲接到城里住,她的一亩三分责任田就租给同村的张六叔耕种,田租是每年300斤大米。开始,张六叔把上好的大米送进城来,煮出的饭又软又香。母亲说,张六叔心眼儿好,做什么事都不会亏待人。可是两年后,张六叔送来的米就不好了,煮出的饭粗糙无味,难以下咽,我不想吃这种饭,叫母亲也不要吃,但母亲照吃不误,她说吃老六送来的米,就想起乡下的田。张六叔又一次送米来时,母亲抓起一把米,看了看问:“老六,我租给你的田专出这种糙米?”张六叔不好意思地说:“这种米是在城里便宜买的。现在种田不容易。”母亲说:“我知道种田难。这样吧,那田租减一半,你以后每年送150斤米给我就行了,但一定要我那块田种出的大米。”张六叔非常感激,立即把糙米拉走,改送好米来。

    大约又过了两三年,有一天,张六叔空手来我家,对母亲说:“老嫂子,这田是越种越难种了。你是不是再减点田租?”母亲笑一笑说:“老六,我不跟你说田租了。我的田你照种,送多少米来随你的心意,十斤八斤也行。吃一点乡下的米,我心里舒坦。”

    此后,张六叔的每年只送几斤米来。我说:“这个老六叔,也太吝啬了。”母亲说:“不要多讲,随他。种田苦,你看他头发都快白完了,老得多快。”谁知,老六叔还不知足,这年冬天,他进城来对母亲说:“老嫂子,种田实在难啊!要贴百把块钱给我,我才敢种你的田。”一向宽容的母亲也捺不住性子了,她没好气地说:“老六,你不要得寸进尺。天下哪有倒贴钱租田的道理?这田你不种就算了,我另租给人种。”张六叔说:“那你就租给别人种吧。”

    我陪母亲回乡下的老家,处理那一亩三分田。我许多年没有回老家了。看见村里新建了一些小洋楼,原来最穷的刘二叔也住上小洋楼。母亲说:“刘二叔心眼儿好,我们就把田租给他种吧。”我和母亲走进刘二叔的家里,说想把田租给他种。可我们还没讲完,刘二叔就摇头拒绝了。母亲说:“老二,你听我说完。我是送田给你种,并不收田租,一年只要两斤米,吃一口家乡饭就行。”刘二叔说:“老嫂子,要米你就拿,你的田我却不敢种,一年苦到头,连小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我两年前就改跑生意不种田了。你看河对面,野草长得最高的那一块就是我的田。”我向门外望去,小河两边茫茫的田野上,确实东一块西一块地长着高高的野草。

    我和母亲再也不敢提租田的事。母亲老了,已经没有能力回乡种田。我们也不得不像刘二叔一样,让那一亩三分田生长野草,另外再拿钱交水费和这种费那种费。

    第二年夏天,母亲一个人悄悄地又回老家去。我不放心,追到老家。那时正是收割稻谷的时节,田野上打谷机响个不停。母亲顶着烈日,在她的一亩三分田上割野草。我站在田边问:“妈,你干什么?”母亲说:“这么肥的田,丢荒可惜啊!”母亲连头都不抬一下,双手颤巍巍地割着野草。我理解母亲对土地的深情。我不忍心劝阻母亲,但又不愿让她受苦,于是只好走下田去,递给母亲一瓶矿泉水,接过她手里的镰刀。

    从此,我每年都请人耕种母亲的一亩三分田。虽然田里的收获远不够我支付工钱,但我依然坚持下去,只为让母亲能吃上自己田里的米

(节选自《中山日报》)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巧设悬念,前一部分写张六叔由愿意租种母亲的一亩三分田到不愿意的整个变化过程,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弃农从商的刘二叔对自家田里“野草长得最高”无动于衷,与张六叔的坚韧勤劳和母亲的眷恋土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 . 文中关于小洋楼的记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喜人的变化,旨在说明经商可以改变农村的面貌。 D . 小说写母亲“双手颤巍巍地割着野草”,这一细节就是为了表明母亲年迈体衰、已经没有能力回乡种田的客观事实。
  2. (2) 小说画线处写“我”坚持贴钱请人耕种母亲的一亩三分田,“只为让母亲能吃上自己田里的米”,请分析这一做法的深意。
  3. (3) 小说在情节设置上颇具匠心,请简要分析“我”和母亲准备租田给刘二叔的这一情节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土炕

    大娘住在陕北羊儿沟。她娘家是关中人,十九岁时她嫁到这里。丈夫姓王,比她小了三岁。她觉得这地方不错,尤其是那土炕,在关中没有见过,她就感兴趣了。土炕很大,占了整整后半个窑。她提议把炕盘小,丈夫不同意,说将来要生儿育女。她想:真有七八个儿女了,那炕下的鞋子会一摆一长溜呢,就又痴痴地笑。

    土炕成了她的天地,她在上边纺线、纳鞋帮;在炕上摊开包袱,一有空闲,就翻弄那些各色布头、丝线;晚上在上边和丈夫说悄悄话。她想:男人家走州过县,女人家就是要守住这块土炕。

    这时候,日子不安宁起来。这一天,一个掉队的女八路来到窑洞。这女八路腰身很笨,她一眼看出有着身孕,就做汤烧水,让女八路坐在土炕上。她说:

    “快上炕,咱们陕北,就是这风俗,家里人几辈睡一个炕哩。”

    她让女八路睡在西边,让丈夫睡在东边,她在中间躺下,作了个界墙。那女八路还是不肯睡下。她只好推醒丈夫,让他睡到灶口前的脚地,说只许面朝外。丈夫一夜没敢翻身。

    她知道了这女八路叫龚娟,是个宣传员。龚娟后来生了个女儿,她们就叫她猫猫。龚娟要去追部队。临走,给她跪下说:“大姐,这孩子带不走,就托付给你。”

    她开始在这土炕上养着猫猫长大。她让丈夫去卖了炕上一条新被子,买回来一头奶羊,天天给孩子挤着吃。猫猫长到三岁,丈夫得了痨病,没了。她哭了一场,不去改嫁,从此做了寡妇。那年她刚刚二十六岁。

    家里一切开支全靠她纺线,她纺线又快又好。新中国成立后,猫猫长大了,她供着去读小学。可是这年秋天,她们正在院子里打枣儿,嘟嘟地开来一辆小车,车上下来一位壮年妇女叫她一声“大姐”就哭了。那女的说她是龚娟。龚娟说:“你跟我一块进城去吧,我永远叫你姐姐,猫猫也永远叫你娘。”

    她笑笑,说她有什么功劳,要到城里去?就劝说猫猫认了亲娘,猫猫不去,她倒变了脸。第二天,她欢欢喜喜打发龚娟母女走了。车一拐过山弯,她却扑腾在路上,哭得哇哇的伤心。

    后来,龚娟病故了。猫猫参加了工作,信便来得少了,也越写越短,最后竟再没有来过一句话了。她却老是盼着,过两天就去邮电所打问。

    村里人都说她应该去找猫猫,让猫猫养活她。

    “如果是为了如今养活我才收养她,那我成什么人啦!”

    她不埋怨猫猫。只是这大炕,睡起来觉得太硬。她什么都可以丢下,就是不舍这土炕,夜里睡在上边,可以做好多梦,梦见她的丈夫,也梦见猫猫母女。

    那几年里,干部经常下乡。村里就把女干部派到她炕上来睡。她很乐意,十个八个都让挤在土炕上。她睡的迟,挑灯看她们每一张漂亮的脸,一看见那炕下的鞋,就想起当年和丈夫说的话,没笑出声来,却去把各色格式的鞋放得整整齐齐。

    有人说,猫猫成了走资派,被剃光了头游街。一日,猫猫给她来了一封信,说自己的孩子受人歧视,想让大女儿落户到养母这。

    猫猫的十六岁的大女儿秀秀不久就来了。从此,土炕上睡了秀秀,她夜夜给孩子讲猫猫小时候的事,婆孙俩就笑一笑。村里人见她护着秀秀,谁也不敢作践。

    过了两年,秀秀进城看猫猫,一个月没有回来。她很着急,拍了电报去才收到回信说,猫猫平反了,让把秀秀的户口迁回城里。

    她一颗心放了下去,又一颗心提了起来。村里人都在说秀秀在城里不会回来了。“秀秀说要回来的,她说我这土炕好呢。”她总是这么说。

    但是秀秀到底没有回来。她一个人睡在炕上,只觉得炕大,炕空……这天天明时,浑身发烧,睡倒不起了。又过了三个月,她知道自己不行了。村里人说,“给秀秀母女打个电话,接你去大医院看看,或许会好了呢”。

    她不同意,说是活到时候了,不必告诉秀秀母女,更没必要进城去治了。第三天黎明,她气弱得只有出的,没有入的。村里人都围在土炕边,她说:“都上炕坐吧,这土炕大,能坐得下,大家都来看我,我也死得下了。”

    窑空起来,没几年就在雨天里塌了,把大土炕埋在里边。后来,好些下乡的女干部都问起她。知道情况后都伤心落泪,怀念那土炕,说土炕上好,又大,又舒服。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时间跨度很大,从女主人公出嫁到去世,但风格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B . 女主人公知道秀秀没事,所以她“心放了下去”,“又一颗心提了起来”是怕秀秀不再回来,自己曾经的付出得不到回报。 C . 小说描写朴素中见真情,如写女主人公夜里看女干部熟睡的脸,摆整齐炕下的鞋,直击读者内心,让人感动。 D . 小说结尾写女主人公去世后,窑塌了,土炕被埋。下乡女干部伤心落泪,怀念舒适的土炕,其实是对女主人公的感恩和怀念。
  2. (2) 文中画线处,女主人公的情感几经起伏,试结合文本分析。
  3. (3) “土炕”见证了女主人公的一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土炕”在作品中承载着怎样的精神内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急管繁弦

彭程

一种感受的降临,一种觉悟的到来,和植物的开花结果一样,是有着自己特定的时间的。

就像田埂上的一棵树,随着日头升到不同的高度,投在地面上的树影的形状、大小、长短等等,也都在不断变化。生命行进到中途,好像一首曲子,由轻拢慢拨,转入急管繁弦

几年前读美国作家厄普代克的一个短篇,看到这样的一个句子——“这些三十五六岁、生活中已经没有多少可能性的人们”。我好像被一根小棒杵了一下,有一些钝痛,一些忐忑。

但或许因为乐观和自信那时尚有足够的储备吧,那一缕不安很快就散去了,觉得这个说法未免颓唐了些。

然而,那种种不切实际的念头,总有一天会被证明是浮浅且盲目的。液态的水,可以汽化,也可以变成固体的冰,因为分别到达了两个不同的临界点,一百度和零度。自然界的规律也可以写照人生。只要到了合适的时间,生命面孔上那些伪饰虚假的成分也会剥落殆尽,像一堵风侵雨蚀褪掉了彩绘的墙壁,显露出原本的颜色。

总之,秋风拂面的感觉,此刻是鲜活酣畅地体会到了。

失去了完整和恢弘,时间的流淌自然会让人觉得快了。日子与日子之间,面目模糊,大同小异,相互重叠交叉,好像一条没有落差、体现不出跌宕之势的河流。一家人围坐着吃年夜饭时,还记得去年此时饭桌上的情形,一些细节,某个戏谑的说法出自谁的口中,而中间却分明已经隔开了三百六十个日子。现在再来读朱自清的《匆匆》,感慨甚至比作者本人还要深切。他写这篇文章时,还只有二十多岁,少年的轻愁,毕竟难比中年的悲凉。

时间真是铁面判官,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用最昂贵的化妆品、保健品,都无法贿赂它,不但得不到赦免,想缓刑都很难。

“你还年轻么?不要紧,很快就老了。”这个时节,忽然就理解了张爱玲的这句话。过去,最欣赏的是它的机智俏皮,属于修辞的艺术。此刻再念起来,却对其间蕴含的那种沉痛和无奈有一种切肤之感。是的,“很快”,就两个字,却有千钧之重。古人们的感慨就更有力度,因为除了浸透了心血而格外凝重外,还添加进去了他们身后的漫长时光的份量。理解了三闾大夫的惘然,“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理解了古诗十九首的哀伤,“人生寄一世,奄乎若飙尘”;理解了李白的气急败坏,“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

急管繁弦,嘈嘈切切,总之都是难免的了。

从一列疾驰的火车上,看到的都是什么样的风景?

足音已逝的青年时代,看待事物的方式,大多不是按照它的实际样子,而是按照自己愿意见到的样子,去挑选视野里的目标。年轻的美好可贵,正表现在这里:他可以有意识地遗漏掉不喜欢的东西,同时又把那些可心如意的加倍放大,这样做时,他神色坦然,丝毫未觉得有什么不妥。这都是基于生命力的旺盛。而前行若干里路,到了云雾缭绕处的老年阶段,随着生命力的衰减,生命的自我保护机制被启动,使得一切选择都具有一种趋利避害的意味,记忆中大量痛苦、尴尬的内容被筛选掉了,只留下温馨蔼然的部分,因为这个年龄负荷和容纳全部的真实是一桩困难的事情——一定会是这样的,但这却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虚假。只有中年,既消失了不着边际的幻想,又尚有足够的生命力来承受令他倍感失望的现实情形,因此他看到的是本真,是原貌,是对立迥异的存在:田野,墓地,花园,垃圾站,污水沟,少女,乞丐,简陋的铁皮屋和豪华的别墅。

外面景色是这样了,这时候,他会更多把眼光回返自身,来观察自己生命中迄今业已成形的那一片风景。它是按照他希望的样子呈现的吗?多少人会感到无憾呢?有,但肯定会是一个很小的数字。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体验是强烈的:曾经幻想过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做成,而且眼看就做不成。失败的恐慌,于是有了真实的形状,沉甸甸的份量。

西方神话中西绪弗斯的故事:他因触犯天条而遭天谴,被罚推巨石上山,快到山顶巨石滚下,于是回到山脚,重新开始,没有尽头。这当然是对于人难以达到自己的目标的一种极端化的比喻,是对人类的根本处境的本体意义上的观照和把握。推石上山,哪怕它一次次滚落——在对这种境况的平静的认可和接受中,人显示了自己的尊严和力量。中年的人生,相当的一部分,甚至是多数,对人对事,都已经是无可无不可了,但仍然有一些人,秉持自己的原则,不想就此舍弃,愿意竭尽全力,拼最后一把。

当暮年的沉沉阴影降临时,回忆便成为精神生活的主要方式。那时,倘若回眸中年岁月而感到欣慰的,一定是这样的一些人。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首段写投在地面上的树影变化,形象地说明人在生命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感受、觉悟,从而引出人在中年的生命体味这一话题。 B . 对作家厄普代克短篇里的一句话,作者心里先是一丝忐忑不安,接着是不太确定的自信乐观,到后来终转为中年真切的秋意。 C . 作者引用朱自清的《匆匆》以及张爱玲的话语,都结合了自己的个体生命体验,在过去和现在的比较当中,抒发了更切己、更深重的中年之感。 D . 文章比较了青年时代与老年阶段看待事物的方式,认为它们都存在一定的虚假性,比如都存在选择性失明与选择性放大的特征。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层次勾连,气脉中贯。“急管繁弦,嘈嘈切切,总之都是难免的了”承上收结,“从一列疾驰的火车上,看到的都是什么样的风景?”开启下文。 B . 文章情感丰富,自然真切。本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对生活的叙述、情感的抒写、人生哲理的阐发,都渗透着作者的真实体验。 C . 文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富有表现力。除比喻和对比外,作者还引用屈原、李白等人的诗句,以增强文章的“阐释性”,主要是为了凸显文章的“诗性”特征。 D . 文章铺排“田野,墓地,花园,垃圾站,污水沟,少女,乞丐,简陋的铁皮屋和豪华的别墅”等对比性形象,形象地写出了中年人生直面生命本真的一面。
  3. (3) “急管繁弦”在宋代晏殊的词中用以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文中划线处的“轻拢慢拨”、“急管繁弦”分别是什么意思?请分别解释其含义。
  4. (4) 本文流露出来的中年之感,不乏让年轻的“后浪”们清醒、振作的一面。这些启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入海

叶梅

 很久以来,我对滔滔黄河如何注入大海充满了向往,那一番情景,是滔天巨浪?是长龙摆尾?或是桀骜不驯、浩浩汤汤?我一次次想象它的激越,想亲眼见到它的渴望与日俱增。

 2019年夏末,如愿以偿,我来到了黄河入海口东营。

 一路上,我想起青海的好朋友梅卓,她是一位美丽的藏族女诗人,一直生活在青藏高原。她说她的父老乡亲敬畏雪山化出的涓涓溪流,从不敢用任何不洁之物亵渎流水。每逢吉祥的日子,她的乡亲们都会跋涉到雪山脚下取回清水,供奉在家里。梅卓在说这些话时,一脸虔诚,这使她本来好看的双眼显得更加清澈透亮。

我又想到曾经去过的青海三江源,那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如此宏阔而寥远,连绵起伏的可可西里山及唐古拉山脉横贯其间,高耸入云的雪山冰川巍峨庄严,一派圣洁,而雪山脚下涌出的清泉则如从天而降的仙女,一群群前后欢跳着,四处流动……一时分辨不清,是哪些涓涓雪水流归了黄河?

有关黄河源的记载,《尚书·禹贡》即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唐王朝和吐蕃来往密切,特地派遣过一些官员和旅行家在河源探访吐蕃王松赞干布,还在这一带迎娶了不远万里前来和亲的文成公主。这黄河之源,想必也勾起公主更加强烈的思乡之情,但她若能知道她的故事将随着黄河之水久久流传,成为民族亲情千秋美好的见证,一定会欣慰不已。

青藏高原孕育了三条大河:黄河、长江、澜沧江。黄河为何选择流向北方,这是大河深藏的秘密。或许她从巴颜喀拉山脉初生之时,便与长江、澜沧江心照不宣,以对生命无边的仁慈和默契,各自选择了不同的去向,在持续的前行中不断丰盈,哺育着亿万生灵。

从雪山到海洋,这条中国北方的大河,流向西北干涸的山峦和土地,滋润了广袤的高原与平原,最后注入渤海。她经历了一路惊险传奇,是在山地峡谷间穿行,又随手造就出富饶的河套平原;随后急转朝南,飞流直下,将黄土高原的泥沙裹挟而去;继而摇荡前行,过三门峡,长驱直入,横贯华北平原;在她奔向大海的前夕,将挟带而来的泥沙堆积成一块块新生的陆地,任那里绿芽萌发,草木藏蕤。

我追随着她的气息,终于来到了黄河入海口,也就是她不断簇拥而成的土地上。前往入海口的路上,黄河就在相距不远的大堤之外,行高处,能时时看到她万马奔腾似的流动,仿佛听到那大河的咆哮。

漫漫长路,她润泽了广袤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人们用这母亲河灌溉农田,兴修水电,她是沿途人民的生命源泉,也是文明得以为继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但就在前些年,人们突然发现,黄河竟然出现断流现象,究竟是源头的雪线下降,黄沙遮蔽?还是沿途树木减少,水系退化?或是人们过度开发利用,造成环境恶劣河水干涸?下游有些河段竟然只剩了浅浅的水面,浅得人赤着双脚就能过河去,怎不叫人痛彻心扉?

欣喜的是,那片通往黄河入海口的葳蕤湿地,展现了东营人的良苦用心。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至黄河源头,下至黄河入海口以及渤海,启动了全面保护的战略规划,还大自然以勃勃生机,日见成效。

受到黄河馈赠的东营似乎迎来了高原的某种气息,那受到呵护的湿地一望无际,青苍苍的芦苇枝叶舒展,密不透风,水洼里虫鸣鱼跳。辽阔的湿地成为鸟儿的乐园,每年南来北往的近六百万只鸟儿在此越冬、繁殖和歇息,丹顶鹤、白鹭、天鹅……数不清种类的鸟儿们在湿润的草地、密集的芦苇丛中优雅地翩翩起舞,它们组成曼妙的队列,在这片与大海相依的天空之上此起彼伏,高飞低唱,仿佛都在一同欢迎远道而来的黄河之水。

眼见得,黄河就要扑向大海了,那是她日夜奔走终将回归的家园。她一定是远远地看见了那一片蔚蓝,从那么遥远的高原到此,她从未停歇,即便已是千辛万苦,也仍然毫不踌躇地奔涌向前,那排山倒海的波涛便是她急急的脚步。她有一些矜持,可以从她回卷的瞬间看出来,但终归,她气势磅礴地迎着海洋而去。

于是,那一道令人极为震撼的奇观便出现了:巨大的黄河浪潮与渺远的蓝色大海紧紧相汇,持续着,连绵不断……那是经历了无数厚土濡染而成的雄浑的黄,那是经历了从陆地湖泊——海的沧桑演变的无尽的蓝,两者都是天地的原色。

这时候,你还可以明显地看到,奔腾而来的黄河即使进入了大海,但依然按捺不住地倔强。

她在一派宽容的蓝色之上掀起一股又一股巨浪,浪的尖顶扬起一堆堆雪白,展现出大河一如既往的冰雪性情——她到此时,也没有忘记雪山的恩典,不屈不挠地试图留下自己的本色。

在那里,在那遥远的、人的视线难以企及的海之深处,她终于化作了海。

(节选自2019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在追溯古人关于黄河源的古老记载时,还联想到了文成公主赴藏和亲的历史往事,这些内容使黄河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厚。 B . 文章描述了黄河从雪山到海洋惊险传奇的漫长历程,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黄河在上游、中游、下流和入海口处的不同特点。 C . 文中写黄河有的河段“只剩了浅浅的水面”,而入海口处则是“排山倒海的波涛”,是为了通过不同的现状显示出不同地区环保态度的差别。 D . “两者都是天地的原色”,两者是指蓝色和黄色。黄色河水汇入蓝色的大海,作者称这一景象是“令人极为震撼的奇观”。
  2. (2) 本文以“黄河入海”为题,有哪些作用?
  3. (3) 如果将本文收入一本散文集,文集中有“神州揽胜”和“文明探源”两个栏目,你认为应该把本文放在哪个栏目中?请结合文本内容,阐述你的理由。
在学习了《拿来主义》后,你认为应该怎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具体例子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我的思考:

现代文阅读II

文本一:

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

梁衡

①由西安出发西行,车驶入甘肃境内,公路两边就是又浓又密的柳树。这种柳,是西北高原常见的旱柳,它树身高大,树干挺直,如松如杨,而枝叶却柔密浓厚。每一棵树就像一个突然从地心涌出的绿色喷泉,茂盛的枝叶冲出地面,射向天空,然后再四散垂,泼洒到路的两边。远远望去连绵不断,又像是两道结实的堤坝,我们的车子央行其中,好像永远也逃不出这绿的围堵。

②左宗棠在西北的政治、军事建树历史自有公论。左宗棠隐居乡间时曾躬耕陇亩,他是抱着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准备种田教书,终老乡下的。但是命运却把他推向西北,让他“达则兼济天下”,兼顾西北。而且除让他施展胸中的兵学、地学外;还要挖掘他腹中的农林水利之学。

③面对赤地千里,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栽树,这当然是结合战争的需要,但古往今来西北曾多战事,而栽树将军又有几人?用兵西北先要修路,左宗棠修的路宽三到十丈,东起陕西的潼关,横穿甘肃的河西走廊,旁出宁夏、青海,到新疆哈密,再分别延至南疆北疆。穿戈壁,翻天山,全长三四千里,后人尊称为“左公大道”。他先选树种,认为西北植树应以杨、榆、柳为主。河西天寒,多种杨;陇东温和多种柳,凡军队扎营之处都要栽树。他还把种树的好处编印成册,广为宣传,又颁布各种规章保护树木。史载左宗棠“严令以种树为急务”,“相檄各防军夹道植树,意为居民取材,用庇行人,以复承平景象”。左每到一地必视察营旁是否种树。在他的带领下,各营军官竞相种树,一时成为风气。现在甘肃平凉仍存有一块《威武军各营频年种树记》碑,详细记录了当时各营种树的情景。

④由于这样顽强地坚持,左宗棠在取得西北战事胜利的同时,生态建设也卓有成效。他在西北十多年,刚到西北时的情景是“土地芜废,人民稀少,弥望黄沙白骨,不似人间光景”。到他离开时,中国这片最干旱、贫瘠的土地上奇迹般地出现了一条绿色长廊。中国西北自秦以来共有三条著名的大道。一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的驰道;二是唐代的丝绸之路;三就是左宗棠开辟的这条“左公绿柳之路”,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西北公路建设基本上是沿用这个路基。三千里大道,百万棵绿柳,这在荒凉的西北是何等壮观的景色,它注定要成为西北开发史上的丰碑。左宗棠的绿色情结也还远不只是沿路栽树。他不但要三千里路绿一线,还要让万里河山绿一片。至少还有两点值得一说。一是种桑养蚕,引进南方的先进耕作,还亲自在酒泉驻地栽了几百株桑示范。蚕桑随之在西北逐渐推广。二是美化城镇,改善环境,听说国外有“公园”,左将总督府的后花园修治整理,定期向社会开放。

⑤兵者,杀气也。向来手握兵权的人多以杀人为功、毁城为乐,项羽烧秦宫,黄巢烧长安,前朝文明尽毁于一旦。他们能掀起造反的万丈狂澜,却迈不过政权建设这道门槛。只有少数有远见的政治家才会在战火弥漫的同时就播撒建设的种子,随着硝烟的退去便显出生命的绿色。

⑥柳树是一种易活好栽,适应性很强的树种,但也有一个缺点,不像松柏那样耐年头。我们要找千年的古柏很容易,千年的古柳几不可能,甚至百年以上的也不多见。所以对左公柳的保护、补栽,成了西北人民的一个情结,也是官方的一种责任,历代出台的保护文告接连不断。这一半是为了保护生态,一半是为了延续左公精神。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保护文件是晚清官府在古驿道旁贴的一张告谕:“昆仑之阴,积雪皑皑,杯酒阳关,马嘶人泣,谁引春风,千里一碧。勿剪勿伐,左公所植。”可以看出,此告谕的重点不在树而在人,是保护树但更看重左公精神的传承。

⑦我们发现在清和民国两代的政府文告中总少不了这样的词汇:左公、先贤、遗爱、遗泽等,要知道这是官方的公文啊,但仍难掩对左宗棠的尊敬。民国时还将左宗棠修缮过的兰州城门改名“宗门”,由省长亲笔题写,在众多研究左宗棠在西北的著作中最权威的一本是1945年初版于重庆,经王震将军提议又在1984年重印的《左文襄公在西北》。此书从书名到内文,凡说到左宗棠时概不直呼其名,都是尊称“文襄公”,可见清和民国两代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只是进入当代后因极“左”政治影响才有了一个小的反复。但随着人们对生态的再认识,又不觉想起了这位在西北栽树的湖南人。

⑧岁月无情,从1871年左宗棠下令植树到现在已一百四十多年,要想拜谒一下左公亲植的柳树不是件容易的事了。档案记载,1935年时的统计,平凉境内还有左公柳七千九百七十八棵,而1998年8月出版的《甘肃森林》记载,全省境内的左公柳只剩二百零二棵,其中大部分存于柳湖公园,有一百八十七棵。看来我十年间两到柳湖还是来对了,这里确是左公遗泽最多处。但198年到如今又过了十五年啊,斗转星移,大树飘零,左公柳还在锐减。

⑨那天,我到柳湖去,想穿越时空一会左公的音容。只见湖边星星点点,隔不远处就会现出几株古柳,躯干总是昂然向上的,但树身实在是老了,表皮皴裂着满是纵横的纹路,如布满山川戈壁的西北地图;齐腰处敞开黑黑的树洞,像是在撕心裂肺地呼喊;而它的根,有的悄无声息地抓地入土,吸吮着岸边的湖水,有的则青筋暴突抱定青石,如西北风霜中老人的手臂。但不管哪一棵,则一律于枝端发出翠绿的新枝,密浓如发,披拂若裾,在秋日的暖阳中绽出恬静的微笑。柳湖公园正在扩建,岸边补栽的新柳柔枝嫩叶随风摇曳,如儿孙绕膝。而在柳湖之外,已是绿满西北,绿满天涯了。我以手抚树,读着左公柳这本岁月的天书,端详着这座生命的雕塑。古往今来于战火中不忘栽树且卓有建树的将军恐怕只有左宗棠一人了。

文本二:

①综观众多作家的历史文化散文,可以看出他们在创作理念上具有某些一致性,即:追求文、史、哲的融合,用诗性话语在叩问历史的沧桑中对历史进行深度的意义拷问。

②创作历史文化散文,作家应是一只脚站在往事如烟的历史尘埃上,另一只脚又牢牢地立足于现在。他立足于现在而与历史倾心交谈,但他的宗旨绝不是简单地再现过去,而是从对过去的追忆、阐释中揭示它对现在的影响和历史的内在意义,从而开创一片“以史明思”的审美境界。

(摘编自王充间《论散文》)

  1. (1)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一紧紧围绕标题“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组织材料,写出了左公在西北植柳的巨大贡献和人们对他的纪念。 B . ③、④两段文字对于读者把握作品内容有提示作用,读者可以由此出发,想象西北边陲茫茫的大漠中,连绵不断、伸向天边的绿柳。 C . 文章⑦、⑧两段,作者把充分的事实和史料相结合,介绍了左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左宗棠治理西北边陲的现实意义。 D . 作者着重强调了左宗棠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仅仅体现在当时的官场上,即使放在整个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也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2. (2) 下列与文本一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运用类比的手法,写出了只有少数有远见的政治家,能够迈过政权建设这道门槛,植树栽柳、种桑养蚕、美化城镇,播撒建设的种子。 B . 文本融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为一体,以饱含深情的笔墨追古思今,情感充沛,思想深邃,给读者以深沉的思考和艺术的享受。 C . 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引用了一些文言文,并运用了不少四字词语,文白相杂,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并凸显了厚重、典雅、优美的文风。 D . 文本情理并重,以评带传,所写的人物在百年历史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从深层重新来诠释人物。
  3. (3) 文本一第⑨段画线句子体现了散文的语言之美,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4. (4) 文本二中说:“创作历史文化散文,作家应是一只脚站在往事如烟的历史尘埃上,另一只脚又牢牢地立足于现在”,文本一在这一点上就做得非常成功,请据此简要谈谈文本一在材料选用方面的安排及其艺术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四世同堂(节选)

老舍

北平陷落了,瑞宣像个热锅上的蚂蚁,出来进去,不知道要做什么好。他失去了平日的沉静,也不想去掩饰。出了屋门,他仰头看看天,天是那么晴朗美丽,他知道自己还是在北平的青天底下。一低头,仿佛是被强烈的阳光闪的,眼前黑了一小会儿——天还是那么晴蓝,而北平已不是中国人的了!他赶紧走回屋里去。到屋里,他从平日积蓄下来的知识中,去推断中日的战事与世界的关系。忽然听到太太或小顺儿的声音,他吓了一跳似的,从世界大势的阴云中跳回来:他知道中日的战争必定会使世界的地理与历史改观,可是摆在他面前的却是这一家老少的安全与吃穿。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不能再去出力挣钱。父亲挣钱有限,而且也是五十好几的人。母亲有病,禁不起惊慌。二爷的收入将将够他们夫妇俩花的,而老三还正在读书的时候。天下太平,他们都可以不愁吃穿,过一份无灾无难的日子。今天,北平亡了,该怎么办?平日,他已是当家的;今天,他的责任与困难更要增加许多倍!在一方面,他是个公民,而且是个有些知识与能力的公民,理当去给国家做点什么,在这国家有了极大危难的时候。在另一方面,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平日就依仗着他,现在便更需要他。他能甩手一走吗?不能!不能!可是,不走便须在敌人脚底下作亡国奴,他不能受!不能受!

出来进去,出来进去,他想不出好主意。他的知识告诉他那最高的责任,他的体谅又逼着他去顾虑那最迫切的问题。他想起文天祥,史可法,和许多许多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想起杜甫在流离中的诗歌。

老二还在屋中收听广播——日本人的广播。

老三在院中把脚跳起多高:“老二,你要不把它关上,我就用石头砸碎了它!”

小顺儿吓愣了,忙跑到祖母屋里去。祖母微弱的声音叫着:“老三!老三!”

瑞宣一声没出的把老三拉到自己的屋中来。

哥儿俩对愣了好大半天,都想说话,而不知从何处说起。老三先打破了沉寂,叫了声:“大哥!”瑞宣没有答应出来,好像有个枣核堵住了他的嗓子。老三把想起来的话又忘了。

屋里,院中,到处,都没有声响。天是那么晴,阳光是那么亮,可是整个的大城——九门紧闭——像晴光下的古墓!忽然的,远处有些声音,像从山上往下轱辘石头。

“老三,听!”瑞宣以为是重轰炸机的声音。

“敌人的坦克车,在街上示威!”老三的嘴角上有点为阻拦嘴唇颤动的惨笑。

老大又听了听。“对!坦克车!辆数很多!哼!”他咬住了嘴唇。

坦克车的声音更大了,空中与地上都在颤抖。

最爱和平的中国的最爱和平的北平,带着它的由历代的智慧与心血而建成的湖山,宫殿,坛社,寺宇,宅园,楼阁与九条彩龙的影壁;带着它的合抱的古柏,倒垂的翠柳,白玉石的桥梁,与四季的花草;带着它的最轻脆的语言,温美的礼貌,诚实的交易,徐缓的脚步,与唱给宫廷听的歌剧……突然的都让给了敌人!

“大哥!”老三叫了声。

街上的坦克,像几座铁矿崩炸了似的发狂的响着,瑞宣的耳与心仿佛全聋了。

“大哥!”

“啊?”瑞宣的头偏起一些,用耳朵来找老三的声音。“呕!说吧!”

“我得走!大哥!不能在这里作亡国奴!”

“啊?”瑞宣的心还跟着坦克的声音往前走。

“我得走!”瑞全重复了一句。

“走?上哪儿?”

坦克的声音稍微小了一点。

“上哪儿都好,就是不能在太阳旗下活着!”

“对!”瑞宣点了点头,胖脸上起了一层小白疙瘩。“不过,也别太忙吧?谁知道事情准变成什么样子呢。万一过几天‘和平’解决了,岂不是多此一举?你还差一年才能毕业!”

“你想,日本人能叼住北平,再撒了嘴?”

“除非把华北的利益全给了他!”

“没了华北,还有北平?”

瑞宣愣了一会儿,才说:“我是说,咱们允许他用经济侵略,他也许收兵。武力侵略没有经济侵略那么合算。”

坦克车的声音已变成像远处的轻雷。

瑞宣听了听,接着说:“我不拦你走,只是请你再稍等一等!”

“要等到走不了的时候,可怎么办?”

瑞宣叹了口气。“哼!你……我永远走不了!”

“大哥,咱们一同走!”

瑞宣的浅而惨的笑又显露在抑郁的脸上:“我怎么走?难道叫这一家老小都……”

“太可惜了!你看,大哥,数一数,咱们国内像你这样受过高等教育,又有些本事的人,可有多少?”

“我没办法!”老大又叹了口气,“只好你去尽忠,我来尽孝了!”

这时候,李四爷已立起来,轻轻的和白巡长谈话。白巡长已有四十多岁,脸上剃得光光的,看起来还很精神。他很会说话,遇到住户们打架拌嘴,他能一面挖苦,一面恫吓,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因此,小羊圈一带的人们都怕他的利口,而敬重他的好心。

今天,白巡长可不十分精神。他深知道自己的责任是怎样的重大——没有巡警就没有治安可言。虽然他只是小羊圈这一带的巡长,可是他总觉得整个的北平也多少是他的。他爱北平,更自傲能作北平城内的警官。可是,今天北平被日本人占据了;从此他就得给日本人维持治安了!论理说,北平既归了外国人,就根本没有什么治安可讲。但是,他还穿着那身制服,还是巡长!他不大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

“你看怎样呀?巡长!”李四爷问,“他们能不能乱杀人呢?”

“我简直不敢说什么,四大爷!”白巡长的语声很低。“我仿佛是教人家给扣在大缸里啦,看不见天地!”

“咱们的那么多的兵呢?都哪儿去啦?”

“都打仗来着!打不过人家呀!这年月,打仗不能专凭胆子大,身子棒啦!人家的枪炮厉害,有飞机坦克!咱们……”

“那么,北平城是丢了?”

“大队坦克车刚过去,你难道没听见?”

“铁啦?”

“铁啦!”

“怎么办呢?”李四爷把声音放得极低,“告诉你,巡长,我恨日本鬼子!”

巡长向四外打了一眼:“谁不恨他们!得了,说点正经的:四大爷,你待会儿到祁家、钱家去告诉一声,教他们把书什么的烧一烧。日本人恨念书的人!家里要是存着三民主义或是洋文书,就更了不得!我想这条胡同里也就是他们两家有书,你去一趟吧!我不好去——”巡长看了看自己的制服。

李四爷点头答应。白巡长无精打采地向葫芦腰里走去。

(取材于老舍同名长篇小说第四章)

  1.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与艺术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四爷敢跟白巡长说“我恨日本鬼子”,白巡长不肯亲自去传烧书的命令,让李四爷去代为转达,可见他们之间相互信任。 B . “上哪儿都好,就是不能在太阳旗下活着!”老三这句话说出了自己和大哥瑞宣共同的心声,因而赢得了大哥的全力支持。 C . 小说运用了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手法塑造瑞宣的形象,突出表现了他的矛盾和苦恼。 D . 作者善于运用比喻修辞,效果非常显著,比如把九门紧闭的北平城比作古墓,令人深切地感受到北平陷落后的死寂。
  2. (2) 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的主要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 (3) 这段选文塑造了瑞宣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陈情表   
李密

①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②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 (1)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茕茕孑立,形影相

    A.挂着      B.祭奠     C.慰问       D.悲伤

    ②但以刘日西山(

    A.逼迫      B.迫近      C.进入      D.依附

  2. (2) 下列句中没有表达敬意或自谦的词语的一项是(    )。
    A .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 .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C .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D .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3. (3)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4. (4) 全文紧扣标题“陈情”依次陈了哪些“情”?(用自己的话概括各段落的核心意思)
  5. (5) 李密的本意是拒绝在新朝为官,但抗命不从是有生命危险的。晋武帝看了李密呈上的“表”后不仅不责怪反而予以嘉奖。这得益于这篇表文的     ▲    的特点。
现代文阅读Ⅱ

火灾

[瑞士]保罗·拉斯科

就在清洁女工倒空最后一张废纸、关上灯并锁好办公室的门后,文件档案里的纸张中间有团火苗开始摇曳起来,引子似乎是那一摞薄薄的工作申请表。急切的火花在文件夹硬壳上稍作平息,火舌舔着信件,几秒钟之内便将其悉数吞噬,只留下一团黑乎乎的灰烬。

火舌从字母N开始,几分钟后便烧到字母表最后。它仍不满足,从档案柜蹿出,迅速沿塑料电缆线游走,气势汹汹地蔓延至电脑。此时电线发出的刺鼻烟雾引发了火灾警报器,自动洒水装置将射程内的一切,不管烧坏的还是未烧坏的,全部淋了个湿透,大大加重了毁坏程度。

消防队赶到火灾现场时,发现马德尔公司的招聘和人事顾问办公室已经毁于一旦。全部档案文件都无法挽救,公司必须关门停业一段时间。在深及脚踝的水面上,漂着一张轻微烧焦的照片,上面是一个40岁左右女人的脸,带着一丝苦涩的微笑。一名消防员将这张照片带回了家,女人的眼睛让他想起一幅名画。

“你是否富有远见和进取心?我们的客户——位于伯尔尼附近的一家金属行业公司——为满足现代需求已完成重组。公司新部门现有岗位空缺,急需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办公室经理(男女不限)一名。”

“职位要求:有长期人事管理的经验,高中以上学历,受过记账/审计培训。有进取心、创造力和独立精神,此外还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年龄:25到40岁之间。”

40岁以上的人不受欢迎,这种招聘广告劳拉见得多了。她刚刚过完42岁生日,已经拥有高级培训课程证书,其从业资格早就达到管理水平。几个月来她一直在努力寻找工作,但一次又一次被拒绝。大多数言辞彬彬有礼:“不幸的是,我们必须通知你,在对收到的所有申请表进行仔细研究后,我们已经确定了一位更合适的人选。但这绝不意味着对你资格的质疑。”全都是冠冕堂皇的客套话。

劳拉愤怒地将《招聘广告》杂志扔进角落,它扑通一声掉进了猫砂[]里。

日益加深的绝望已经开始在她脸上留下痕迹。她着手用化妆品来遮盖额头上的皱纹和通红的眼圈。她终于受到了邀请,下午5点到女性职业中心去参加面试。电话里,人事经理并未暗示她有多大希望,但至少她接到了面试通知。她心里没底,但她祈求好运的降临,也许这次就成功了。

劳拉早到了几分钟,在老板的接待室里坐下,一个年轻女孩正一边打电话一边准备离开。显然,她就是岗位招聘栏里说的那种“亲切友好、意志坚定、长相漂亮、能承受压力的秘书”,如今随处可见。而在劳拉看来,这女孩就是挡在那间至关重要的办公室门前的一个小小打字员,傲慢无礼,肤浅易怒。

她时常被这种大嘴巴的蠢女人挡住,并为自己遭受的羞辱而仇恨她们。劳拉做了自我介绍。此时大楼下面,一个小伙子坐在一辆租来的炫酷跑车里,正播放强劲动感的电子音乐,整个街区都遭了殃。显然小伙子是来接那个打字员的。

接下来,劳拉越来越无法集中精力。这个社会太看重年龄,只追求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对此她越来越按捺不住心头的怒火。目之所及,到处都是无知和傲慢。

“芭比娃娃”离开了接待室,甚至都没有回头看一眼来跟她告别,就锁上门走了。劳拉觉得自己的等待没有意义,变得遥遥无期,顿时感到绝望。她站起身来,踮起脚尖悄悄地走到文件柜前。她打开手提包,从里面取出一个小瓶,拧开盖,迅速放到求职申请表中间。接着她又坐下,努力让怦怦直跳的心平静下来。

当衣着优雅的女经理终于从办公室出来请她进去时,她看见对方朝她挑剔地瞥了一眼,立刻便知道自己根本没有机会了。女经理很快就切入正题。她几次道歉,让劳拉相信错不在她,但是除了深深的遗憾,她表示对超过一定年龄的女性也无能为力。她们不再受欢迎,如今社会更看重别的更迫切的价值。但是从对方的语气中劳拉并未听到丝毫怜悯。

她离开办公室,一无所获。回家路上她去了一家酒吧。至少在那里她可以和人们聊一些开心的话题,她不用担心自己的年龄,她可以把那个“意志坚定、长相漂亮”的秘书抛到脑后。

在轻啜第二杯干马丁尼鸡尾酒时,劳拉听到消防车警笛大作。她微微一笑,又点了第三杯酒,这对她来说可不是常有的事。

女性职业中心已被烧成灰烬。一切都无法挽救,消防员的靴子上沾满了打湿的一团团灰烬和灭火器的泡沫。

一名消防员捡起一张烧焦的照片,照片的上半部分还没被烧毁,鼻子、眼睛、前额和头发还清晰可见,脸上带着苦涩的微笑。接着他盯住她的眼睛,认了出来,马上意识到这绝不是最后一次火灾。

(有删改)

[注]猫砂,指用来掩埋猫的粪便和尿液的东西。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家公司招聘要求年龄在25到40岁之间,对此劳拉见得多了,她的从业资格早就达到管理水平,然而找工作时多次受挫。 B . 已经42岁的劳拉受到女性职业中心的邀请去参加面试,人事经理在电话里并没有暗示她有多大希望,劳拉却对自己充满信心。 C . 劳拉从女经理挑剔的眼神中知道自己没有机会了。虽然女经理几次道歉,表示自己无能为力,但劳拉感受不到丝毫怜悯。 D . “劳拉听到消防车警笛大作。她微微一笑”,这“微微一笑”体现了劳拉在对女性职业中心进行报复之后的得意和心理满足感。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火苗开始摇曳起来,引子似乎是那一摞薄薄的工作申请表”点明了火灾的源头,也为后文情 节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B . 小说叙述了一个关于火灾的故事,在中间部分插叙了主人公劳拉找工作的经历,暗示了火灾发 生的原因。 C . “芭比娃娃”代指年轻的女秘书, “没有回头看一眼”“锁上门走了”通过动作描写塑造了她 的形象,劳拉感受到的是她的傲慢。 D . “接着他盯住她的眼睛,认了出来,马上意识到这绝不是最后一次火灾”,文章结尾意味深长, 预示火灾悲剧还可能重演。
  3. (3) 画横线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有评论认为,小说的标题“火灾”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内涵丰富。你是怎么理解标题“火灾”的?请 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半斤小麦

[印度]普列姆昌德

有一个村里住着一个古尔米种姓的农民,名叫辛格尔。他是一个心地淳朴的穷苦人,整天埋头干活,和别人无来无往。他不晓得什么是欺诈,从来没有沾过“欺诈”二字的边;他从未担心自己会上当受骗,也不懂得什么是骗术。有饭吃,他就吃点饭;混不上饭,就嚼几口炒三角豆。

但是,如果有客人登门,那他就只好放弃这种“超脱”的方式。特别是有出家的圣者光临的时候,他免不了要采取世俗的做法来应酬一下了。出家人毕竟是大神的信徒呵。

一天黄昏,有一个圣者来到辛格尔的家里。辛格尔家里只有大麦面,这怎么能招待客人呢?幸好从婆罗门③韦布尔老爷家借了半斤小麦,叫自己老婆磨一磨。圣者吃罢饭,高枕而卧。第二天清早,向主人祝福以后就上路了。

韦布尔老爷通常一年向各家收两次献给婆罗门的布施根。辛格尔心想,半斤小麦有什么好还的,我多把几斤布施根送给他,彼此的心里就都明白了。

印历正月,当韦布尔先生来的时候,辛格尔就把大约十来斤小麦送给了他。辛格尔自以为这样一来借的债就偿还了,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提起这件事。韦布尔先生也从没有向他要过。七年过去了,韦布尔先生由婆罗门变成富翁,而辛格尔却由农民沦为雇工。

辛格尔出外做工回来,半路上韦布尔先生拦住他说:“辛格尔,明天到我家来算算账吧!你早就欠下我五个半满的小麦没还,而你连提都不提,莫非你想赖账不成?”

说完这句话,韦布尔先生就提起七年前借给辛格尔半斤小麦的事。

辛格尔听罢目瞪口呆。“天哪!我向他布施过多少次根食,可他为我干了些什么呢?当他占卜、择吉的时候,我总是多多少少给他一些‘布施品’。这么多日子哪怕向我要过一次账,我也会把麦子称给他的,难道是我故意躲在家里不吭声吗?”想到这里,说道:“老爷,说起来我倒是没还过您那点根食,可是我曾几次以布施的方式一斤两斤、三斤五斤地给过您。您今天向我要五个半满的小麦,我怎么还得起呢!”

韦布尔:“礼物可多可少,账目毫厘要清;就算你过去给了我一些东西,可那是礼物,不能抵账,哪怕你借了一斤给过几十斤也罢。账薄上你的名下写的是五个半满,你要是乐意的话就算算清楚!要是你还了,就把你的名字一笔勾销;不然的话,你欠的账会越滚越多!”

辛格尔:“婆罗门老爷,干嘛折磨一个穷苦人呢?我连吃都吃不上,这么多的小麦我上哪儿弄去呀?”

韦布尔:“你爱上哪儿弄去就上哪儿弄去,反正少给我一点儿也不行,不在这世还,难道要到老天爷那里还吗?”

辛格尔吓得浑身发抖。“一旦债主的账薄上留下了名字—尤其是欠下了婆罗门的债—那我是要被打入十八层地狱的。”

韦布尔:“哎,你到底什么时候还?”

辛格尔:“我身边现在没有,等我跟别人借来了,还有不还的?!”

韦布尔:“这我可不答应!已经七年了,现在我一天也不宽容。如果你还不起麦子,你就写一张借契。”

辛格尔:“反正我得还,不管你是要麦子,还是让我写借契。怎么算价吧?”

韦布尔:“市价是十斤麦子一个卢比,我按十斤半一个卢比来扣”。

辛格尔:“既然我要还你,就按市价扣吧,我何必因为多扣半斤去担不是呢?”

账算完了,小麦折价六十卢比。六十卢比的借契写好了,三分的利息,一年不还,利率增加到三分半。此外,半个卢比的印花税,一个卢比的手续费也归辛格尔付。

辛格尔整整辛苦了一年。到年底居然攒下了六十个卢比。于是,辛格尔带上钱,把它恭恭敬敬地献到婆罗门先生的脚下。

婆罗门先生:“要是欠我的钱不如数付清,从今天起你就得出三分半利息。这个钱,你愿意放在自己家里也行,存在我这里也可以,随你的便!”

辛格尔:“好吧,我拿来多少钱,您就都存着吧!我走了,我再想法子跟别人借十五个卢比”。

辛格尔走遍全村,但是谁也没有借给他钱。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人们不相信他,也不是他们身边没有,而是因为谁也不敢惹那个婆罗门先生。

辛格尔灰心丧气,于是就觉得什么都无所谓了。他不再忧虑还账的事,仿佛他谁的钱也不欠似的。

这样,又过了三年。韦布尔先生一次也没有催着要账。他像一个狡猾的猎人一样,想一下子击中猎物的要害。时机不到去打草惊蛇是违背他的策略的。

一天,婆罗门先生把辛格尔叫来跟他算账。从第二天起,辛格尔就开始到韦布尔家里去做工。仅仅因为半斤小麦,他的双脚就戴上了奴隶的锁链!那点麦粒就像金箍一样一生一世压在他的头上。

(赵永发译,有删改)

【注释】①古尔米:印度一种从事农业的低等种姓。②种姓:指由种姓制度划分出的若干以职业为基础的的内婚制群体,种姓之间等级森严。③婆罗门:印度最高级种姓、祭司和学者的阶级。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从未担心自己会上当受骗,也不懂得什么是骗术”,小说开头的描述,既体现了辛格尔的人物特点,又为下文做了铺垫。 B . 韦布尔居于上等阶层,他贪婪、狡诈、欺凌弱小又不失善良,例如市价是十斤麦子一个卢比,他提出按十斤半一个卢比来扣。 C . 小说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丰富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塑造了辛格尔老实本分、逆来顺受甚至是麻木不仁的特点。 D . 小说通过极具夸张性的情节,彰显了生活在不公平社会制度下底层人民的悲惨境遇,表达了作者批判种姓等级制度的主题。
  2. (2) 简要分析小说以“半斤小麦”为题的妙处。
  3. (3) 有学者评论辛格尔的遭遇时说:“所有一切的不平一旦建立在不公的宗教、种姓制度上之后就都可以视为合情合理了。”请据此分析在影响辛格尔命运的几个事件中他的心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最后来的是乌鸦

(意大利)卡尔维诺

那些人正准备用炸弹炸溪流里的鳟鱼,一直在观察他们的小伙子往前走了一步,那是一个山里的男孩,从他们中的一个人手上拿过步枪,一枪下去就有一条鳟鱼白着肚子浮在了水面。男人们看了一阵鳟鱼,又看了一阵他:“这家伙枪法不错。”

“你跟我们来。”领头的说。“那你们把枪给我。”小伙子答道。“好啊,当然。”他就跟他们走了。

晚上他们睡在牧羊人的小房子里。天刚亮小伙子就醒了,而其他人还在睡着。他拿上他们最漂亮的枪,把干粮袋里装满子弹,就出去了。他远远看见公路上的路标。从路标那里,能看见“之”字形的道路,而那底下有些穿着制服的德国人,正平举着枪前进。当小伙子微笑着持枪出现时,他们哇哇大叫起来,把武器对准了他。但小伙子早就已经看中他们中一个人胸前的金色扣子了,并瞄准了这扣子,开了火。

传来了男人的尖叫,于是一阵阵的扫射或是零星的几枪呼啸着从他头顶上穿过:他早就躺在路边地上的一堆石子后面,藏在一个死角里了。他还可以走动,因为石堆很长,可以在一个始料不及的地方露出脑袋来,可以看见那些士兵的枪口在闪光,看见他们制服的灰色和光泽,还可以对准一枚军衔、一个袖章射击。然后再伏在地上,敏捷地爬到另一处开火。不一会,他听到自己身后扫射起来,可这扫射都越过了他,击中了那些士兵:是同伴们赶来用冲锋枪支援他了。“亏得这小伙子用枪声叫醒我们。”他们说。

而小伙子呢,被同伴们的枪火掩护着,瞄得更准了。突然,一颗子弹擦过他的脸颊。他转过身来:一个士兵来到了上方的路上。他跳进排水沟,躲起来。他听见那个士兵上不了子弹,把枪扔在了地上。于是小伙子猝然爬出来,朝那个正在逃跑的士兵射击:他把士兵的肩章打掉了。

他跟着他。士兵时而消失在树林里,时而出现在射程之内。他打焦了士兵头盔的帽顶,然后是皮带圈。这么追着,就追到了陌生的山谷里,那里听不见激战的喧嚣。突然间,士兵的眼前就不再是树林了,而是一片林中空地,而那小伙子就要从树林里出来了。在林中空地的中央,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士兵刚好来得及躲在了石头后面。

他有手榴弹,那小伙子是不能靠近他的,而只能在步枪射程范围内守着他。如果他能跳到旁边的灌木丛中就安全了,但是要穿过那段光秃秃的地:那小伙子能留在那里多长时间呢?他难道永远都会瞄准武器吗?士兵准备做个尝试:他把头盔顶在刺刀尖上,然后把头盔举过了石头顶部。一声枪响,头盔滚在了地上,给钻了孔。

士兵并没有灰心,还在等待机会。这时,一只鸟急速穿过了天空,也许是一只戴胜。一声枪响,它掉下来了。士兵想到了一个主意:“如果他正专注于打鸟,那就不会在意我。他一开枪我就冲过去。”但也许最好还是先做个尝试。他拾起头盔,并把它盖在刺刀顶端时刻准备着。这次是两只鸟儿一起飞过:是扇尾沙雉。士兵对要把如此一个绝妙的机会浪费在尝试上感到惋惜不已,但也不敢贸然行动。小伙子朝一只沙雉开了一枪,于是士兵就赶紧把头盔伸了出去,他听见枪响。看见头盔蹦向空中。现在士兵感到嘴里是一口铅的味道:他才发现,枪很快又响了一声,那两只沙雉中的另一只也落了下来。

所以他不敢做出任何仓促的举动:在那块石头后,握着手榴弹,他还是安全的。为什么他不试一试把手榴弹摔到小伙子那边去呢?尽管小伙子也是藏着的。他背靠着地躺下来,攒足了劲,把手榴弹给扔了出去。扔得不错,也许可以扔得更远。但当手榴弹就要走到抛物线的一半处时,又是一枪,它在空中炸开了。士兵把脸埋在地上,以防榴弹碎片砸在自己身上。

当他再抬起头来时,乌鸦来了。他上方的天空中,一只乌鸦缓缓地盘旋着。现在小伙子肯定得对它射击了。但那枪声却是迟迟没响,尽管他击中的那些鸟儿都比这只飞得高和快。最后,一声枪响,从最近的一棵松树上掉下一只松果。现在他打起了松果?他一枪一枪地打下了松果,松果掉在地上时会“砰”地响一声,干巴巴的。

每响一枪,士兵就看一眼乌鸦:掉下来没?没有,那黑鸟在他上方盘得越来越低。难道是那小伙子没看见这鸟吗?也许是这乌鸦就不存在,只是他的一个幻觉。也许谁要是快死了,就会看见各种鸟飞过:当看到乌鸦了,就说明到时候了。那么,就得告诉那个总是在打松果的小伙子。于是士兵就站了起来,用手指着那只黑鸟,“那里,有只乌鸦!”他用自己的语言大喊着。子弹打在他绣在制服上的那只展翅飞翔的老鹰的正中间。

那只乌鸦打着圈地徐徐降下。

  1.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开头写山里的男孩用步枪射杀鳟鱼,枪法精准,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B . 小说在战争背景下着重写德国士兵与山里男孩交战的场景,情节集中,有感染力。 C . 德国士兵多次尝试摆脱交战困境,头盔、刺刀、肩章、手榴弹都是他尝试的工具。 D . 小说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枪法精准的男孩形象。
  2. (2) 小说结尾写“那只乌鸦打着圈地徐徐降下”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进行概括。
  3. (3) 卡尔维诺善长“寓言式”写作,即便是写残酷的战争,他也总能站在最明亮、最温柔、最轻松的地方,用他独特的方式来揭示战争的残酷。本文是如何体现这种特点的?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本一

白鹿原(节选)

陈忠实

这年夏收之后,学堂开学了。白嘉轩被推举为学董,鹿子霖被推为学监。两人商定一块去白鹿书院找朱先生,让他给推荐一位知识和品德都好的先生。朱先生见了妻弟白嘉轩和鹿子霖,竟然打躬作揖跪倒在地:“二位贤弟请受愚兄一拜。”两人吃了一惊,面面相觑忙拉朱先生站起,几乎同声问:“先生这是怎么了?”朱先生突然热泪盈眶:“二位贤弟做下了功德无量的事啊!”他感慨万千,慷慨激昂起来:“你们翻修祠堂是善事,可那仅仅是个小小的善事;你们兴办学堂才是大善事,无量功德的大善事。祖宗该敬该祭,敬了祭了也仅只尽了一份孝心,兴办学堂才是万代子孙的大事;往后的世事靠活人不靠死人呀!靠那些还在吃奶的学步的穿烂裆裤的娃儿,得教他们识字念书晓以礼义,不定那里头有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材呢。”

辟作学馆的西边三间厦屋里,摆满了学生从自家屋里抬来的方桌、条桌、长凳和独凳。白嘉轩的两个儿子也都起了学名,马驹叫白孝文,骡驹叫白孝武,他们自然坐在里边。鹿子霖的两个儿子鹿兆鹏和鹿兆海也从神禾村转回本村学堂。男人们无论有没有子弟就学,都一齐参加了学堂开馆典礼。

典礼隆重而又简朴。至圣先师孔老先生的石刻拓片侧身像贴在南山墙上,祭桌上供奉着时令水果。两支红蜡由白嘉轩点亮,祠堂院庭里的鞭炮便爆响起来。孩子们全都跪伏在桌凳之间的空地上,拥在祠堂院子里的男人们也都跪伏下来。鹿子霖和徐先生依次敬了香跪了拜,就侍立在祭台两边,关照新入学的孩子一个接一个敬香叩头,最后是村民们敬香叩首。祭祀孔子的程序完毕,白嘉轩把早已备好的一条红绸披到徐先生肩上,鞭炮又响起来。徐先生抚着从肩头斜过胸膛在腋下系住的红绸,只说了一句话作为答辞:“我到白鹿村来只想教好俩字就尽职尽心了,就是院子里石碑上刻的‘仁义白鹿村’里的‘仁义’俩字。”

傍晚,白嘉轩脱了参加学堂开馆典礼时穿的青色长袍,在铜墩前蹲下来给牲畜锏青草他把青草一把一把扯过来,在膝头下捋码整齐再塞到侧口里去。鹿三双手按着钢把,猫腰往下一压,“吁嚓”一声,被铆断的细草散落下来,锢刀刃上和刽口的铁皮士都染上一层青草的绿汁。白嘉轩孺进青草说:“叫黑娃明早上就去上学。给徐先生的五升麦子由我这儿灌。”鹿三说:“黑娃上了学,谁来割草呢?”“你割我割,咱俩谁能腾出手谁去割。先让黑娃去上学。”

黑娃天不明又被父亲吼喊起来,他正要挎笼提镰去割青草,却听鹿三说:“把草镰和草笼撂下,搞上板凳上学去。”黑娃愣在院子里,似乎不大情愿地丢下笼和镰,说:“拿啥念哩?没有书,没有笔,也没有纸。”鹿三说:“你先坐到学堂盘一盘你的野性子。笔咧纸咧书咧缓两天再买。你要是盘不下性子还是窝不住的野鹑鸽,花钱买书买纸我就白撂钱了。”

黑娃把一只独凳掳上肩膀,走进祠堂大门。徐先生穿着褐色长袍背抄着手在院子里踱步,鹿三拉住儿子的手说:“给先生行礼。”黑娃弯腰低头鞠躬时,肩上的凳子摔了下来,正好砸了徐先生的脚背。鹿三顺手抽了黑娃一个抹脖子,骂道:“找把你这慌慌鬼……”徐先生忍着疼不在意地说:“送进去。嘉轩给我说过了。”鹿三拉着儿子进入学堂,找到马驹和骡驹的方桌,在一侧放下凳子。马驹把一摞仿纸,一根毛笔递给黑娃:“俺爸叫我给你。”

黑娃捉着那支毛笔,拔下笔帽,紫红的笔头使他想到了狐狸火红的皮毛。他的左手染着青草的绿汁,指头肚儿变成紫黑色,捏着光滑的笔杆和绵软的黄色仿纸总觉得怯怯的。徐先生进来,领着学生念书。黑娃没有书本,就跟着徐先生愣念:“人——之——初,性——本——善。”

(有删改)

文本二

白鹿原中耕读精神的继承

橙子辅导

耕读文化是一种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早期以农为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并且深受科举制度、宗法制度的影响,以亦耕亦读的方式,在土地操作基础上将田园山水与耕读生活相结合的文化模式。其中,“耕”指农耕,这是农民的生活之源;“读”即读书,这是传统知识分子的立命之本。耕读为本是中国农耕文化和中国儒家思想之精髓。

说起对耕读精神的继承,白嘉轩,这位白鹿两姓所构成的白鹿家族的族长,被称赞为“深孚众望,通达开明,品德高洁”的人物,有着不可侵犯和毋庸置疑的威严,但却躬耕于田垄,勤事稼穑无一日远离耕作生活。他又表现出了对读书人朱先生极大的信赖,将其誉为“圣人”,处处向其靠拢……

如果说白嘉轩是现实层面上完成了对耕读精神的继承的话,那么朱先生无疑是这种精神得以发扬承传的文化支撑。橙子辅导认为他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智慧与道德的化身”。如同白嘉轩的一日不肯辍耕一样,朱先生“自幼苦读,昼夜吟诵,孤守书案”,是一位一日不肯辍读的人物。同时,他也坚定地维护着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主张“房要小,地要少,养个黄牛慢慢搞”,他查禁烟苗、禁绝烟土,参与放粮赈济灾民,在他制定的《乡约》中,表现出了对于不务正业的人的坚决鄙弃。

就这样,族长白嘉轩、“圣人”朱先生共同完成了对耕读精神的诠释,并使这种精神在白鹿原具有一种相对稳定的权威性:白嘉轩在族中贯彻乡约,“一时间祠堂里每到晚上就传出了庄稼汉们粗混的读《乡约》的声音”,偷摸聚赌没有了,打架骂街消失了,“白鹿村人一个个都变得和颜可掬文质彬彬,连说话的声音都柔和缜细了”。辛亥革命掀起反封建大潮的时候,白鹿书院却依旧书声琅琅;“风搅雪”农协运动挟裹了整个白鹿原,白嘉轩却能在家岿然不动地踩着轧花机……

(摘编自知乎橙子辅导《白鹿原中耕读精神的继承》)

  1. (1)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朱先生用“小小的善事”和“无量功德的大善事”来评价修祠堂和办学堂这两件事,“小”和“大”的对比中凸显了朱先生的价值倾向。 B . 学堂的建立造福了白鹿村民:白嘉轩两个儿子有了学名,鹿子霖两个儿子不必远方求学,就连长工鹿三的儿子黑娃也有了读书的机会。 C . 开馆典礼仪式隆重而简朴,点红烛、放鞭炮、拜孔子、迎先生,既展现出白鹿村民对教育的虔诚,又照应了白鹿村的“仁义”二字。 D . 鹿三眼中的黑娃是“野鹑鸽”“慌慌鬼”,天生一副野性子,所以他没指望黑娃能读好书,也没舍得给他买书笔纸这些文具。
  2. (2) 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耕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其产生和发展都与特定的社会背景相关,所以它的没落也是历史的必然。 B . 白嘉轩和朱先生分别从“耕”和“读”两个方面对耕读精神有所继承,并凭借他们在族中的至高地位对其传播和发扬。 C . 农民靠耕种维持生活,传统知识分子靠读书安身立命。祠堂里每晚传出的读《乡约》的声音就是对耕读精神的一种传承。 D . 无论是辛亥革命的新思想浪潮,还是席卷整个白鹿原的“风搅雪”农协运动,都难以撼动耕读精神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3. (3) 文本一以黑娃跟读“人之初,性本善”的内容作结,请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用意。
  4. (4) “耕读精神”在文本一中表现出明显的价值层次;请结合朱先生、白嘉轩、鹿三三个人物对读书的态度,探究其不同的价值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