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小题。

大巧若拙

朱良志

    ①拙道,即天道,大巧若拙,体现了崇尚自然的中国哲学思想。“大巧若拙”由老子提出。人的一生必然会追求巧,巧,即技巧、技能。老子所说的巧,却不是一般的巧,一般的巧是凭借人工可以达到的,而大巧作为最高的巧,是对一般巧的超越,它是绝对的巧、完美的巧。大巧就是不巧,故老子以“拙”来表达。

    ②老子为什么将笨拙的状态作为最高、最完美的巧?这涉及到老子关于天工和人为关系的思想。老子认为,最高的巧,就是不巧,不巧之巧,可以称之为“天巧”,自然而然,不劳人为。从人的技术性角度看,它是笨拙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从天的角度看,它又蕴涵着不可逾越的美感,它是道之巧,有纯全之美。在老子看来,一般意义上的技术之巧,其实是真正的拙劣,是小巧,是出自人机心的巧。机心即伪饰,伪饰即不能自然而然。如果说它有什么巧的话,也是局部的巧、矫情的巧。这样的巧是对自然状态的破坏,也是对人和谐生命的破坏。

    ③大巧若拙,强调的是素朴纯全的美,自然天成,不强为,无机心,不造作,朴素而不追求浮华。如《二十四诗品·冲淡》中所说的:“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那就是:不刻意求取,一刻意即落有为,一有为就破坏物我之间玲珑微妙的契会,破坏冲和淡雅的意致。放弃目的、理智、欲望的追求,也即放弃对“巧”的追求。诗人是以心去“遇”——无意乎相求,不期然相遇,而不是去“即”——孜孜以追求。拙,在老子看来,就是素朴。道家认为,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④大巧若拙,突出了中国哲学以天为徒(徒:同类)的思想。在老子的宇宙论思想中,赋予天——自然作为创造性本体的特性,老子哲学中的天取代了原始宗教中的至上神地位,成为人的文化创造永恒的范本。老子大巧若拙的思想,就是要回到天的角度来讨论问题,从天的角度寻找智慧的根源、生生的根源。

    ⑤大巧若拙,突出了道家哲学在其源头就存在的“反智主义”倾向。老子说:“慧智出,有大伪。”在老子看来,人企图运用知识改变世界,是一种愚蠢的文化冲动。老子强调拙,是因机心流行、文明发展所带来的虚伪性而提出的。老子看透了五色、五味、五声等对人的真性破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他倡导一种自然而然的哲学。老子时代的繁缛虚华当然和现今无法相比,但相对而言,那个时代也有了很高的文明。文明所带来的虚荣奢华席卷着这个时期,声色犬马之乐,虚与委蛇之势,乃至繁缛的礼节,巧言令色的风行,等等。其实,这也可以说是‘欲望的时代”,重视人的欲望享受,将世界客体化、对象化、异己化。老子反思这样的“流行文化”,这样的所谓文明,是不是符合人的真性?老子提倡的“为腹”,如王弼说:“为腹者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就是融于世界中,与世界悠游,不是靠机心去破坏这个世界,而是与世界同在,以“大是懵懂”的智慧滋养生命。

    ⑥守拙的哲学,是一种存在之道,它促进了中国人关于人的存在状况的思考。“拙”是人的本性,是人的本来面目,一切技巧都是为了某种欲望而启动的破坏本性的行为。人的本性是生活在“拙”的状态中,而不是在巧中展示的,不是在绚烂的色相世界中展示的。

    ⑦守拙更是一种人生境界。比如,陶渊明不仅以其诗垂范后世,而且也以他的人格风标衣被百世,这并不在于他选择了退隐,不为官,而在于他树立了一种本然素朴的精神风范。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去的是他生命的园田。并不是农耕牧歌更适合他,而是自然率真的境界更适合他的生命栖居。

    ⑧大巧若拙,明道若昧,见小若明,糊涂中有聪明,痴心中有智慧。

(选自《中国美学十五讲》,有删改)

  1. (1)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 . 一般的巧凭借人工可以达到,大巧也可以通过不断努力来达到纯全之美。 B . 要达到物我之间的契合无间就要放弃对巧的刻意求取、孜孜追求。 C . 老子所说的巧,不是一般的巧,但是却包含了一般的巧的内涵。 D . “反智主义”倾向就是指反对人运用知识去改变世界,用机心去破坏世界。 E . “守拙”即守住人的本性,在色相世界中展示自己的行为与“守拙”是相悖的。
  2. (2) 在人们的艺术欣赏和追求里都体现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下列现象,不符合“大巧若拙”的一项是(    )

    A . 人们对枯藤、残荷、老木、顽石的欣赏。 B . 人们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形容一个人的美。 C . 中国书法理论提倡“生”,反对“熟”。 D . 西方园林多几何构制,讲求典雅、华丽、严整。
  3. (3) 本文阐述了“大巧若拙”的哲学思想,请分点概述这种哲学思想的基本主张。

  4. (4) 为什么老子会认为“慧智(聪慧机智)出,有大伪(虚伪欺诈)”?请根据上下文作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我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动。本书以后几章将要叙述这些事实。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经过了五年的工作之后,我曾专心思索这个问题,并且写出若干简短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从那时候起直到现在,我曾不间断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现在(1859年)我的工作已将近结束了。但是因为要完成它还需要许多年月,又因为我的健康很坏,所以被催促来发表这个“摘要”。特别诱使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华莱斯先生现在正在研究马来群岛的自然史,对于物种起源,他得到了差不多与我完全相同的一般结论。1858年,他寄给我一篇关于这个问题的论文,并且要求我把它送给赖亦尔爵士,后者把这篇论文交给林那学会,并刊登在第三卷会报上。赖亦尔爵士和虎克博士都是知道我的工作的人,虎克博士曾读过我1844年的“纲要”。他们给我荣誉,认为可以把我的原稿中的若干提要和华莱斯的优秀论文同时发表。

    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我不能在这里为我的一些叙述提出参考资料和证据。我期望读者对于我的正确性能有若干信任。我虽然时常注意,只信赖良好的证据,但是无疑错误还是会混入的。这里我只能举出我所得到的一般结论,用少数事实来作说明,但我希望这样做通常可以把事情说清楚。没有人比我更感觉到有把结论所依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资料在这里详细刊印出来的必要,我希望在将来的一部著作中做到这一点。因为我十分清楚: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任何一点不能引用事实来作证,而每一论点显然往往会引出一些与我所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论。只有对于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点加以充分地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但这里不可能这样做。

——选自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

  1. (1) 对选文第一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划线句说明了作者开展物种起源研究的触发点和时间。 B . 最后一句是概括了本段的主要内容。 C . 段中“如果”“也许”“经过”“当时”等划线词语分别从条件、可能、数量、时间等方面作出严格限制,说明自己探索过程的艰辛与不易。 D . 段中划线的“一些事实”指的是南美洲的生物分布和它现存生物与古生物之间地质上的关系。
  2. (2) 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

    A . 逻辑顺序 B . 空间顺序 C . 时间顺序 D . 程序顺序
  3. (3) 对作者介绍研究“物种起源”及写作过程的原因,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说明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间断。 B . 让读者知道书中的结论不是自己轻率得出的,而是经过严肃认真的研究得出的。 C . 让读者了解“绪论”的写作要求,必须介绍写作经过。 D . 告诉读者出洋考察给自己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所以引发出对问题的研究。
  4. (4) 选文中不能体现达尔文的科研精神和人格魅力的一项是(    )

    A . 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的精神。 B . 达尔文坚持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 C . 达尔文对理论著作严肃、审慎的态度及谦虚的精神。 D . 达尔文在理论研究中注重科学实验的态度。
  5. (5) 联系课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B . 《〈物种起源〉绪论》语言准确严密,多用结构复杂的句式。 C . 绪论亦称导言,是著作后的概述部分,用于说明作者撰写著作的目的、过程、资料来源,并扼要地说明书中所阐述的观点或结论,使读者能整体理解整部著作。 D . 《物种起源》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否定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鲸鱼用“方言”说话

    今年公开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鲸鱼的交流语言比人们原以为得更加完善丰富。鲸鱼的声音指令广泛,例如呼唤它们年幼的孩子、寻求可能的配偶,甚至表达情感,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研究人员已经识别出了驼背鲸的622种社交声音,他们的报告在夏威夷召开的美国声学学会和日本声学学会联席会议上公开。

    鲸鱼的社交声音短暂,并不是一个模式,与它们的冗长、复杂的“歌声”截然不同。这项研究为鲸鱼会用比人们预想的更有意义的语言表达自己增加了证据。昆士兰大学兽医学院丽贝卡·杜洛普负责这项研究工作,她说:“我不是说这是一种语言,因为,鲸鱼不会像人类一样有规律地将声音连在一起,就像将单词连在一起组成句子一样。它更像是一个简单的词汇。”科学家对沿着澳大利亚海岸迁徙的60只鲸鱼进行了跟踪研究。使用静音水听器阵列的传感装置检测音波,而后,将听到的声音与鲸的各种活动和背景联系起来。

    他们识别出了622种不同的声音,分为35种基本类型。其中包括雌性鲸发出的“沃普斯”声音,雄性鲸发出的“斯沃普斯”声音,鱼群分开时发出的“亚普斯”声音,以及表达生气的高叫声。除发声之外,研究人员发现,鲸还会用肢体语言传递信息,如破水而出,用尾部拍击海水,在水下吹泡泡等。鲸以冗长而复杂的“歌声”出名,但是,有时,它们也会将短的声音单元一个个吐出,而不是用唱的方式,尤其是雄性鲸想要追求配偶的时候经常会这样。杜洛普说:“歌声是一种高声广播的信号,两只鲸同时唱歌就一定会把听者弄糊涂。如果它想要引起异性的注意,又不想让它的信号被别的‘歌者’给搅混,在这种情况下,它就会使用声音单元,可能会好点。”她认为,鲸鱼喜欢使用声音表达自己的一个原因是,在水中声音的传播好于光的传播,所以,对于鲸来说,视觉没有听觉重要。科内尔大学生物声学研究项目对脊美鲸进行了简单的研究,研究组指导克里斯多佛·克拉克表示,在研究人员正在致力于理解鲸的发声的时候,人类也在不断创造着更多的海洋噪音,如海运、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水下娱乐交通等,我们的行为经常阻碍鲸鱼的交流。他说:“很多鲸的觅食地点非常传统,而且它们习惯沿浅海岸迁徙,现在,这些地方已经变得噪音最大,最拥塞,与一个世纪前相比,今天鲸能够交流听到声音的洋区已经缩减到一个小面积而已。”

  1. (1) 下列关于鲸的“方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种比喻说法,是指鲸鱼用于社交的声音,与它们冗长、复杂的“歌声”截然不同。 B . 这种社交声音很短暂,并不是一个模式,鲸用“方言”说话时不能将这种社交声音有规律地连在一起。 C . 鲸的“方言”有622种不同的声音,它们用“方言”呼唤孩子、寻求配偶,甚至表达情感。 D . 鲸的“方言”实质上像一个简单的词汇,鲸鱼喜欢使用这种声音表达自己的原因之一是在水中声音的传播好于光的传播。
  2. (2) 下列说法与文章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 鲸虽然会用肢体语言传递信息,但它们更喜欢使用声音表达自己。 B . 科学家使用静音水听器陈列的传感装置,就是为了研究鲸的声音与鲸的各种活动和背景的关系。 C . 鲸鱼会用比人们预想的更有意义的语言表达自己,对鲸鱼的社交声音的研究为此增加了证据。 D . 鲸鱼有时会将短的声音单元一个个吐出,而不是用唱的方式,是因为不想让它的信号被别的“歌者”给搅混。
  3. (3) 请就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谈谈你的看法,并举例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曾被誉为“文明之母”。毕昇的活字印刷,更是领先了西方数百年,揭开了世界印刷史的辉煌一页。然而,时至20世纪,中国印刷业遇到了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20世纪40年代,美国发明了第一代打字机加照相机的手动式照排机,但该照排机效率不高,一旦按错键,改版很麻烦。1958年美国发明了光机式西文照相排字机,在计算机控制下依靠光学和机械方法选取字模,逐字照相形成版面,称为第二代排字机。1969年,日本也研制成功第二代汉字排字机。1965年西德成功研制出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三代机的速度可以比二代机快10倍,适用范围也广。日本引进西德和美国的技术,于1975年也初步研制成第三代汉字排字机。1976年英国研制出第四代排字机,它采用激光技术,用激光束在底片上扫描打点形成版面。日本也正在研制第四代汉字排字机,但尚未成功。

    此时此刻,中国的印刷业却仍在沿用古代的技术,在汉字的“丛林里”艰难跋涉。

    从美国的第一代手动照排机,到英国的第四代激光排字机,世界照排技术的发展进步大大依赖于不同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实力。就拿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来说,该类排字机对底片要求高,对所使用的阴极射线管分辨率也要求很高。这些困难,在中国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难以克服。

    汉字相比表音体系的文字,数量巨大。从印刷的基本需求看,排字机的字库通常要收7000多字。而从一般书报的需求来说,字体就有书版宋、报版宋、标题宋、仿宋、楷体、黑体、长宋、扁宋、长黑、扁黑等10多种;字号还有小六号、六号直到初号,共15种。如此一来,字库的收字就会成倍增长。

    汉字的巨大数量,为排字机字库的存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再加上文字印刷质量上的需求,要保证字形美观、笔锋明晰,汉字带给排字机的技术困难就会更大。20世纪已进入信息时代,只有几十年历史的计算机,向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汉字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有外国人说:“汉字如果不废除,中国就不能进入现代文明,也永远无法真正走向世界。”

(取材于1979年7月1日《汉字信息处理》)

材料二:

    世界最先进的第四代排字机使用激光技术,将激光束在底片上扫描打点形成版面。由于激光很强,普通底片便能感光,还可用转印的方式在普通纸上印出逼真的大样。更有意义的是,它用三到五瓦的强激光束直接打到版材上就能形成凹凸版面,称为激光直接雕版,这无疑免除了早期借助照相技术进行照排制版的一大套工序。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采用第四代排字机的激光技术,但要解决字模存贮、文字变倍、激光只能逐线扫描而不能逐字扫描等关键问题。其中,汉字字模存贮量是横亘在科学家面前的最大的技术难关。汉字的常用字在3000字左右,印刷用的字体、字号就更多。不同字体和不同字号使印刷用的汉字字头数高达100万个以上,汉字点阵对应的总存贮量竟达200亿位,约合1万6千兆个存储单元。即使制成超容量的巨型磁盘,其缓慢的存取速度和高昂的代价也足以使它丧失实用价值。如果不能另辟蹊径解决汉字字模的存贮问题,研制汉字精密照排系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过程中,王选所带领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确保文字质量的高倍数汉字信息压缩技术,可使每个五号字的信息量大幅度下降,即从1万位下降到平均800位。这种压缩方法还允许文字变倍,能变大变小并保证质量,只需4千万位的存贮量就能存下65万字头的全部信息。在照排过程中,有一个微程序汉字点阵生成器把汉字压缩信息高速复原成点阵。汉字信息压缩技术的研制成功给汉字照排系统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得高速、廉价的先进汉字照排机的研制成为可能,激光和照相机的结合带来了排版系统和信息处理的新突破。这些技术获得我国第一项欧洲专利和多项中国专利,成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核心和基石。

    除此之外,为了实现文字变倍和变形时的高度保真,我国又自主发明了用参数信息进行控制的独特方法,从而为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制扫除了又一个障碍。这项发明是世界首创,比西方早了10年。当外国电脑企业大举进军我国市场的时候,唯独在出版领域,来华研制和销售照排系统的英国蒙纳公司、美国王安公司和日本写研、森泽、二毛公司等全部退出了中国市场。国产照排系统在与国外产品激烈的竞争中大获全胜。

    我国精密汉字照排系统的自主创新与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计算机编辑排版系统和汉字信息处理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使中文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大步跨进“光与电”时代。

(取材于徐炎章、王素宝等相关文章)

材料三:

    21世纪的中国,期待着更多的自主创新。如何实现自主创新,无疑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近代科学产生于西方,中国的现代科学大多也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这是事实。然而,同样确定无疑的是,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科学技术也需要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

    相比于西方,中国古代科技无论是具体的成果,还是研究的思路方法,都有着显著的不同。有学者曾经感言:“当今不少人一提到科学,脑子里想到的就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科学。而我要强调的是,除了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科学之外,事实上还有跟它们完全不同的所谓东方科学。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这一鸿篇巨制里就曾认为,东方的科学,跟西方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有着不同的思想方法。”因此,我国的科技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就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吴文俊,最早发现中国最古老的数学十分适合计算机时代,他称中国古代数学为“算法的数学”或“计算机的数学”,并运用它创立了著名的“吴方法”,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看,自主创新对于进一步弘扬和传播中国固有的科技与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汉字源远流长 , 使得中华数千年的文化绵延不断。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使得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然而,进入20世纪的信息时代,中国的汉字排版与印刷却因汉字信息处理的困难,落后于西方。王选这位中国本土培养出来的科学家,率领自己的研究团队,自强不息 , 勇于创新,卓有成效地继承并发展了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正是王选团队在20世纪信息时代掀起的这场印刷技术的革命,大大弘扬了中国科技与文化。

    如今,举国上下正满怀豪情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征途中,我们既不能轻视创新,更不能数典忘祖。中国的科技人才应该在中国传统科技与文化的丰硕成果中汲取营养,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将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发扬光大。

(取材于徐立《王选与中国文化》)

  1.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印刷业面临“巨大的危机和挑战”的原因,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研究进程的落后 B . 计算机的历史短 C . 汉字自身的特征 D . 技术条件不具备
  2.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汉字在信息时代遇到“严峻的挑战”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字数量大,排字机字库存贮困难 B . 因字形字体的制约,汉字排版繁复 C . 表意系统的汉字无法适用于排字机 D . 汉字美观、笔锋明晰的要求难解决
  3. (3) 下列为“材料二”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激光照排系统原理及其使用 B . 汉字照排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C . 高速廉价的先进汉字照排机 D . 汉字信息处理技术领先世界
  4. (4) 下列对“材料三”中“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所指代的对象,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 印刷术 B . 研究思想 C . 四大发明 D . 算法的数学
  5. (5)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成功研发有何意义?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
  6. (6) 下列对“材料三”中成语画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鸿篇巨:著述 B . 源远长:水流 C . 自强不:停止 D . 忘祖:经典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文学的自尊

陈占敏

    ①21世纪的小说,招数迭出,花样翻新,小说家们施出了浑身解数,要夺回日益失去的小说读者,中外小说家莫不如此。可是招数变来变去,花样翻来翻去,细看来不过还是那么几招,要么以新奇取胜,要么以刺激夺人,或者在情节内容上,或者在技术手法上。像石黑一雄那样,从容平静地写来,不玩招数,不弄玄虚,只是笔笔落实,平实展开,需要什么样的勇气啊!这考验的不仅仅是作家的才华和功力,还有作家的自信和自尊。

    ②是的,很少有作家像石黑一雄那样,着力于表现人的自尊了。他最著名的长篇小说《长日留痕》(又译《残日》),写一个管家的自尊。从人物设置上,石黑一雄就为自己构筑了一个巨大的困难需要去克服。管家的身份,决定了要写出那份自尊是多么困难。父亲——管家,在司机刚好休假的时候,被招来开车,陪两位绅士外出。闲极无聊,两位绅士对车外出现的风景感到了腻烦,开始对父亲的“错误”肆无忌惮地嘲弄,以此来取乐。父亲恰如其分地既维护着个人尊严,又准备听任调遣地驾着车。两位绅士在对父亲口出恶言、极尽凌辱之事感到疲倦时,又开始议论攻击他们的东道主,也就是父亲的雇主,言词愈来愈低贱阴险。父亲忍无可忍,猛然刹住车,打开车后门,在离车门一两步远的地方站定,两眼紧紧地盯着车内。就这样过了一会儿,一位绅士问,我们不再继续旅行了吗?父亲不予回答,只是继续静静地站在那里。终于,一位绅士表示,他们刚才的谈话的确有点鲁莽,这再也不会发生了。就是这样,没有剑拔弩张,没有急风暴雨,没有咆哮,一切都是静静地进行,静静地较劲,连空气都是静静的;可是,就是在这样的平静中,蕴蓄着极大的张力,像一张弓拉满了,紧紧地绷着,“引而不发,跃如也”。

    ③对人的自尊的关注,贯穿着石黑一雄的大部分作品。这定然与石黑一雄的出身经历有关吧。他生于日本长崎,5岁时随父亲到英国定居。他的出生地,那块遭受过原子弹袭击的土地,在他稚幼的心灵中会不会留下伤痕?他需要怎样保持着一个外来人的自尊,才能够在异乡的土地上立足成长?石黑一雄的另一部长篇《远山淡影》里,要搬家随母亲远行的万里子,一定要带上她那些小猫,她一再申明自己的想法:“你说过我可以留着它们”,“可是你说过我可以留着它们”……就这样一再重复,一再申说。你可以说这是固执,这是执拗,可是这种固执、执拗,维护的又何尝不是一份自尊呢?石黑一雄似乎是在用同样的笔法 , 表现自尊。那种稍稍有点变化的重复的人物语言,是强调也是捍卫,执着地捍卫着人的自尊。当人固守一端的时候,还需要不断地变换什么花样吗?只有自信也是自尊的作家,才敢于这样平实地不动手段地陈述。

    ④石黑一雄太自信了,他自信得从容不迫,自信得旁若无人,他相信单凭从从容容的波澜不惊的叙述,就能达到好小说的极致。当然,他这样写法,会把追求热闹新奇的读者排斥掉,为他着迷的是另一部分有耐心、有修养、不浮不躁的读者。他这样写小说,回归的是文学本质:文学,这种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形式,它的美感,就是要靠静静的阅读才能获得的,而不是依赖刺激,不管是情节编造的刺激,还是手法玩弄的刺激。《长日留痕》中有一段文字,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石黑一雄小说的美学追求:“正是因为缺乏一目了然的刺激,或者奇观,才使我们的国土美丽得超凡脱俗。也正是那种静静的美丽,以及它显示出的那种严谨的感觉才是最贴切的。这片土地似乎了解自身的美丽所在,亦知道自身的宏大,它才感到无需去招摇。相对而言,在诸如非洲、美洲那样的地方所呈现的种种风情,毫无疑问会让人非常激动,然而我却肯定,由于那类风情过于不恰当地外露,反而会给实事求是的评论家留下稍逊一筹的印象。”这哪里是在说国土说景观呢?它分明就是在说小说,说文学。

    ⑤可惜的是,实事求是的评论家太少,所以,那类“风情不恰当地外露”的作品得到了更多的喝彩,那种不招摇的缺乏一目了然刺激的作品遭到了冷遇。对作家的考验于焉而至:你能够自信自己的宏大、超凡脱俗,一如既往地写下去吗?小说的自尊,文学的自尊,作家的自尊,需要坚定地捍卫了。

  1. (1) 对第②段划线的“恰如其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因为自己的“错误”,所以父亲准备听任调遣地驾车。 B . 当自己的雇主被议论攻击,父亲忍无可忍,准备反抗。 C . 父亲猛然刹住车,在车门近处站定,两眼紧紧盯车内。 D . 父亲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直到绅士承认他们的错误。
  2. (2) 第③段划线的“同样的笔法”指的是
  3. (3) 第③段画线处问句的作用是
  4. (4) 第④段引用《长日留痕》中的文字,用来证明好小说不招摇不追求刺激的观点。请具体分析这一材料是如何证明观点的。
  5. (5)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说石黑一雄的小说“具有强大的情感力量”。从本文看,这种“强大的情感力量”有哪些方面表现?请加以概括。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文艺处在“雅化”关键期

董阳

①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53亿,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铺天盖地。据清华大学课题组发布的《2016中国IP产业报告》,中国IP影响力排名前100位,网络小说就占了61部。这意味着,无论你读不读网络小说,将来你看的电影、电视剧,听的歌曲,玩的游戏,很可能都跟网络小说有关。可以说,我们正处在“网络文学+”——一个由网络文艺“接管”大众文化的时代。

    ②这不是危言耸听,从文化发展史角度看也并不奇怪。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网络文学其实就是互联网时代的通俗文学。今天被我们奉为㓿典的元杂剧、明清小说,都是通俗文学,都是在底层文人大䟿的民间创作基础上,于勾栏瓦舍的频繁演出中,涌现出来的大众文艺精品。远的不说,金庸武侠本来就是在报纸上连载的通俗小说,它继承了晚清民国以来通俗文学传统,最终融入主流文化,而我们看到的许多武侠小说衍生的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网络游戏、漫画,其核心的创意正是通俗小说本身。今天我们将《西厢记》、四大名著奉为㓿典,把金庸小说放在很高的位置,将来某部网络小说被奉为新名著,某部由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被奉为新㓿典,完全是有可能的。

    ③有人说,网络小说怪力乱神、子虚乌有,怎么能够担当这样的重任?在我看来,网络小说在发展初期,有过放任自流的阶段,确实存在泥沙俱下的问题,有的还很严重。但“风物长宜放眼䟿”,今天正是包括网络小说在内的网络文艺从亚文化向主流文化转换的关键阶段。对此,我们既要有信心、有心胸,也要对问题和难度有足够的清醒意识。

    ④目前,“网络文学”在数䟿上已㓿“+”得够多了,“IP”主要是指网络小说的授权改编和衍生。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网络文学体䟿实在是太庞大了,中国年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䟿投入网络文学中,其规模在全世界首屈一指。

    而且随着网络视听和传统影视市场不断扩容,各路资本纷纷介入,大䟿收购IP,网络小说身价水涨船高,据说有的网络小说IP估值几个亿。之后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现象,海䟿网络小说改编项目上马,大有“狂轰滥炸”之势。

    ⑤中国社会物质生产正在㓿历从重“䟿”到重“质”的转型,文化产业也到了瓶颈期和转型期。那种“得IP者得天下”的想法是非常外行的,即便从㓿济效益上来说,也是十分片面的。网络小说向其他艺术形式的改编,难度并不亚于原创,丝毫不能掉以轻心。只有“+”得专业,“+”得有品质,才能实现双赢,也才会产生正面的社会效益,把票房成功转化为文化成功。

    ⑥我们还要认识到,相比于网络小说,影视和游戏作品影响更为广泛,网络小说改编过程中,要在价值观表达上具有清醒意识。一部网络小说动辄上千万字,更新速度极快,文字水平参差不齐,价值表达未㓿深思,此类问题普遍存在,即便所谓“大神级”作品也不能免俗。影视改编不能停留在照搬的层次,而应当在文化品质和价值内涵上做出有效提升。

    ⑦网络小说读者主要是青少年群体,他们正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并不具有成熟判断力,而且由于这个群体相对封闭,小说中存在的价值观问题往往不容易察觉和公开。一旦推送到大银幕和小荧屏上,其价值观冲突就格外激烈,比如某些“宫斗”作品所宣扬的“丛林法则”,某部“穿越”作品出现的“乱伦”问题,等等,都曾引起社会舆论激烈争议。要强调的是,这种争议并不意味着社会不宽容,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网络小说在“+”的过程中,不但需要艺术形式的转换,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隐含着青少年亚文化向社会主流文化的转换。改编者在价值观表达上应当具有底线意识,以正面价值观给人以积极健康的文化影响。

    ⑧大众文艺的兴盛是文艺高峰形成的广大基础,对大众文艺进行吸纳和提炼,正是文艺高峰形成的必由之路。

    我们不仅要从产业的角度去看它的体䟿之“庞大”,更要从文化的角度看它的影响之深刻。宋词、元曲、京剧、小说,都源于民间疯长的俗文化,㓿文人提炼萃取而成㓿典文艺样式,今天的网络文艺,也正处于“提纯”“雅化”的关键阶段。事物发展往往“起于青蘋之末”,这个事实越早看到,我们就越有文化自觉,就越能顺势而为,引导创作,从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筑就新时代文艺高峰。

(选自2017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解释第①段中“接管”的含义。
  2. (2) 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3. (3) 第④段中作者提出“‘网络文学’在数䟿上已㓿+得够多了”的观点,并用“IP”的例子加以证明,请具体分析这一例子是如何证明观点的。
  4. (4) 下列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
    A . 本文作者否定了“网络小说怪力乱神、子虚乌有”的创作状况。 B . 文中的“风物长宜放眼䟿”,要我们看到网络小说的发展未来。 C . 作者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否定了那种“得 IP 者得天下”的观点。 D . 结尾的“起于青萍之末”就是要我们看到网络文艺发展的未来。
  5. (5) 本文标题是“网络文艺处在‘雅化’关键期”,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哪些“雅化”的建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城市化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要而不断迁入、拓展、优化城市,并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历史过程。又叫城镇化、都市化。城市化的测量标准一般采用城市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且城市化的进程有一定的规律性。R。M。诺瑟姆将城市化分为三个阶段:城市化率在0-25%为城市化发展的初始期,城市化发展速度较缓慢;25%-75%为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期,城市化发展的速度飞快;75%以上为城市化发展的成熟期,此时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减慢且相对稳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情况比较如下图:

材料二: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伴随大城市人口的快速和高度集中,人口资源的空间矛盾进一步加剧。首先就城市自身而言,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不容小觑。按国际通用标准,当城市辖区内人均建成区面积大于等于250平方米时,通常认为城市无土地资源压力。2010年我国两大一线城市的人均土地面积北京是82平方米/人,上海市仅有56.6平方米/人。其次,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城市聚集,使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需求量大增,并且污染加重,给城市水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另外,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使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的扩延,而城市市政设施、公共交通以及城市绿化等公用事业却没有跟上。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除了造成城市本身的资源超载外,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东部地区,2010年城市化率为58.36%,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生活垃圾清运量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58.2%、41%、54.7%;另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25亿辆,近五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其中北京市2010年民用汽车拥有量达449万多辆,居全国之首。大城市私人小汽车的增加,将直接造成市区交通严重拥堵,增加了尾气排放量和噪音,使我国的大城市环境问题尤为严峻。其他社会问题如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紧张、交通拥堵、社会治安状况糟糕等矛盾日益突出。

(节选自 童玉芬 武玉 《人口与发展》)

材料三:

    另一种情况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起步都晚的发展中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生产和生活在很低水平上有所提高,农村不讲究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快,人多地少;城市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工业基础薄弱甚至是无工业化,或者重复投资一些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而政府又没有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单纯为了推进城市化让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出现了单从城市人口比重来看的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而从综合的社会经济因素来说的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都较低。因此,当城市的人口数量超过城市合理的人口容量时,特别是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企业部门就业的增长速度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时,就形成了严重的“城市过度膨胀病症”,出现了诸如城市拥护不堪、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现象,同时大量城镇人口缺少就业,产生大量的城市贫困人口,造成“伪城市化”。如墨西哥的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不如发达国家,但1993年其城市人口比重已达74%,明显高于同期瑞士的60%、奥地利的55%、芬兰的62%和意大利的67%。

(摘选自《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研究》)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总体呈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仍有较大的差距,还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期。 B . 自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以每十年超过10%的增幅快速发展,但由于起步晚,现在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中叶的城市化水平。 C . 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城市化将会呈现发展速度减缓和相对稳定的态势。 D . 在同一城市化阶段,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更快。按照目前的速度,中国在二十年内就可能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城市化又叫城镇化、都市化,是以城市化率为常用测量标准,以城乡一体化为最终发展目标的历史过程。 B . 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和高度集中,“城市过度膨胀病症”必然伴随产生,给政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 . 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不应单纯看城镇人口和国家总人口的比率,还应该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如工业化水平。 D .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人口资源的空间矛盾加剧、水资源压力加大、公共设施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社会问题,限制城镇人口规模势在必行。 E . 墨西哥的前车之鉴告诫我们,城市化要综合考虑就业和城市基础配套等因素,不能片面追求城市化速度。
  3. (3) 综合材料,简要概括怎样解决城市化中出现的“城市过度膨胀病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调查发现,82.55%的高校有报纸;84.29%的高校有广播;46.07%的高校有新闻网;71.2%的高校有通讯社;45.9%的高校有电视台;39.62%的高校有新闻类杂志;87.26%的高校有微信公众号;72.25%的高校有微博。可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信公众号发展迅速,跃居第一位。报纸、广播、微博等紧随其后。

    对比中国高校传媒联盟2011年发布的《校园媒体发展白皮书》中的数据,传统校园媒体数量均有缩减。其中报纸下降8.95%,广播下降5.91%,电视台下降12.1%,新闻类杂志波动最小,下降0.33%。传统的校园媒体形态中,仅通讯社类校园媒体呈上升趋势,上升1.6%。

    相比其他类型的校园媒体,校园电视台需要的技术、资金投入较多,专业性更强,普及率相对偏低。但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结果显示,64.57%的校园媒体有独立的视频生产能力,生产的视频类型最主要的三种为文艺娱乐类(74.32%),新闻类(61.08%),谈话类(42.16%)。

    调查发现,融合型校园媒体大幅增加。在此次调查中,4.19%的校园媒体组织仅有一种媒体形态,其他校园媒体组织均具有一种以上的媒体类型。而在《2011年校园媒体发展白皮书》中,单一类型的校园媒体组织占总数的76.7%。

    数据显示,39.92%的校园微信公众号在2013年以前成立,16.53%在2013年成立,2014年到达校园微信公众号成立的高峰期,比例为24.6%;2014年以后,校园微信公众号成立趋势减缓,2015年成立的校园微信公众号为13.91%,2016年仅为5.04%。

    移动互联网的大潮汹涌而来,越来越多的传统校园媒体顺势转型,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等新的媒体形态寻求长远发展。在已经建立了微信公众号的校园媒体类型中,92.37%的通讯社建立了微信公众号,87.65%的纸媒建立了微信公众号,82.86%的电视台有微信公众号,广播(电台)有78.02%,网站有76.32%。

(摘编自《2016年中国高校校园媒体发展报告》)

材料二:

    现在的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几乎是手不离机。绝大部分大学生从新媒体平台中获取最新信息。

    校园市场将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大学生是“下一代消费者”,是未来的消费主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下一代消费者、保持品牌的持续年轻态。从2013年开始,广告主数量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量率。2016年,校园广告主數量达95万个,预估2017年会达到120万个,随着消费升级和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子女进入大学,未来进行校园营销的企业将会持续高速增长。

    然而,传统媒体并不能高效地满足“企业进校园”的需求。高校新媒体的出现,部分解决了这一困扰,但投放效果需要进一步优化。目前,70%的高校新媒体主要通过软文广告来实现盈利,在当下的高校品牌营销,软文投放并不能完美地解决企业营销诉求。

(摘编自《2016年中国高校新媒体蓝皮书》)

材料三:

    当前一些校媒的“媒体融合”只能算作“多媒体合作”,并没能按各类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优势进行深度融合,没有丰富受众的信息获取体验,反而不少受众产生了信息雷同的阅读疲劳。

(摘编自左军《全媒体时代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状况研究》)

材料四:

    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具有很多优势,如传播速度快、传播成本低、互动性强、用户参与感强等。

材料五: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 .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高校校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其中微倍公众号的普及率跃居第一位。 B .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高校传统校园媒体数量,除通讯社类校园媒体略有上升外,其余的均不同程度地呈现缩减趋势。 C . 超过六成的校园媒体有独立的视频生产能力。生产的视频有文艺娱乐类,新闻类等,这表明,视频类节目将迎来大发展时期。 D .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高校传统校园媒体转型加快,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形态以求长远发展是一大趋势。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 校园电视台普及率相对偏低,是因为校园电视台相较于其他校园媒体需要投入更多的技术与资金,而且专业性更强。 B . 2014年以后,中国高校校园微信公众号成立趋势减缓,这表明这种校园新媒体必将被其他类型校园新媒体取代。 C . 调査表明,2011年,只有23%左右的校园媒体有不同程度的融合,而到了 2016年,融合型校园媒体占比已超过95%。 D . 现在的校园媒体融合,不是按各类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优势进行深度融合,只是多媒体合作,让人产生阅读疲劳感。 E . 高校新媒体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企业进校园”的需求,它以软文广告等形式实现盈利,这是传统媒体办不到的。
  3. (3)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高校校园新媒体为什么具有很高的营销价值。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南州六月荔枝丹(节选)

贾祖璋

    ①幼年时只知道荔枝干的壳和肉都是棕褐色的。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ráng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lǐ酪”,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荔枝肉像冰雪那样洁白,不是更可怪吗?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也没有见过鲜荔枝,无法说明白,只好不了了之。假如是现在,老师纵然没有见过鲜荔枝,也可以找出科学的资料,给有点钻牛角尖的小学生解释明白吧。

    ②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有不足之处。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裂片大小疏密,片峰尖平,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各异。

    ③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儿万重”的绚丽景色了。荔枝的成熟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阴历六月,阳历七月。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又有黄荔,淡黄色而略带淡红。

    ④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

    ⑤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60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19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60克。

    ⑥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明代徐楰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⑦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应称做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于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

    ⑧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一个月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⑨荔枝的核就是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少数品种为绿色。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有似丁香,也叫做焦核。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退化了。

  1. (1) 根据拼音为第①段写出汉字。

    ráng

  2. (2) 如果要说明我国是荔枝的原产地,以下哪个证据最不可采信?(    )
    A . 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的历史记载。 B . 徽宗诗“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C . 宋《蔡谱》是世界果树志中讲荔枝的最早的书。 D . 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
  3. (3) 对开头引《荔枝图序》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增加说明的文学趣味,更加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B . 表明因作者博学,所以文章佐证材料来源广泛。 C . 引文涉荔枝色形味,后文大致按此序详细说明。 D . 作者读引文时的困惑,正体现本文的写作价值。
  4. (4) 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经济价值决定荔枝品种的存世概率。 B . “楠木叶”大小在19克到60克间。 C . 荔枝因色香味依序渐变、口感渐差。 D . 果品的核就是果树的种子,会退化。
怎样理解《作为生物的社会》一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很多人把2016年视为火星移民探索的启程之年。2016年8月23日,中国国防科工委“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正式启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宣布将于2020年让探测器登陆火星。9月28日,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墨西哥召开的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上,推出了用于人类火星移民的“星际运输系统”,并做了“让人类变成多星球物种”的主题演讲。10月11日,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在CNN网站发表文章称:“为了翻开美国太空探索的新篇章,我们已经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把人类送上火星。”

    人类探索宇宙,总是与其自身的危机有关。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斯蒂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在人类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老死在地球上,等待灭绝;另一条是离开摇篮,移民其他星球。而火星与地球存在诸多相似性,无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然而探索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旅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在1969年第一次踏足月球之后,人类探索太空的进程很快陷入了停滞,其中在太空中宇航员的健康问题可能正是原因之一。

    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了人体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在从地球前往火星的大约半年的旅行中,宇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在火星的表面,宇航员所体验到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适应火星重力对于人类来说绝非易事。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每次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这主要也是出于对健康的考虑。调查显示,女性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18个月,男性工作24个月,所受到的宇宙射线的辐射总剂量就会超过其一生可接受的限度。在太空中旅行,脱离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人体极大程度地暴露在宇宙辐射之中。这种来自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难抵御,它们可以穿透层层防护,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NA。一份来自加州大学的报告显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包括老年痴呆、失忆、焦虑、抑郁,同时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但是无论如何,为了生存,人类必须离开地球。在20亿年以内,即使人类没有自我毁灭或是遭遇地球周期性的物种灭绝,太阳燃烧状态的变化也将使地球变得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太阳在最终熄灭之前,会逐渐发亮、膨胀,直至膨胀到脱离地球轨道。在这一切发生之前,人类必须逃离太阳系,或许那时失去了故乡的人类只能生活在茫茫的太空之中。

(取材于苗千《人类实现太空移民有哪些不利因素》)

材料二:

    相信未来,并且开始研究未来,这股热潮正愈演愈烈。人类科技的发展一直处于加速之中,技术精英们愿意相信人类正处在技术爆发的节点上,各种如梦幻般的想象正徐徐成为现实。而站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来看,人类文明的出现和繁荣可能只是地球周期性物种大灭绝之间的一朵浪花。对于一个物种来说,美好的未来或许在于更适应环境的进化,而对于地球生物的总体而言,最美好的未来可能在于躲过几百万年一次的生物大灭绝。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其说是奔向理想中的人间天堂,不如说是在重重危险之中的弦歌不辍,为自身寻找一丝生机。

    人类面向未来、探索宇宙,就需要适应前所未有的生存环境,通过游戏进行练习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游戏精神”已经开始成为一种时代精神:把生活中的困难或是遇到的不同阻碍,看作是游戏中的“打怪”,把克服困难看作是“过关”。现代人的这种“游戏精神“之中带有一种乐观和顽强,同时也含有最终必将“通关”的信心。坚信未来必定会更好,一个美好的结尾正在游戏终点等待着我们。虽然游戏是虚拟的,但是虚拟世界对于现实世界的作用比想象中更加强烈,比如社交网络上的交流方式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现实中的相处方式,网络上的“点赞之交”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交规范。网络化、电子化的社交,是否可能在亿万年之后,当人类文明遍布星际之时,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交方式?

    爱因斯坦说过:“我从不担心未来,它到来得足够快。”关心未来、意识到未来的存在,是高等智能生命所独有的能力。我们逐渐认识到,未来是由无数的现在拼接而成的。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人类目前的处境,学会在奔向未来的过程中面对种种机会和危险。

(取材于《科学》杂志和美国航空航天局相关报道)

材料三:

    如果我们有准确预知未来的能力,必定不会像今天这样,浸泡在广泛和普遍的焦虑中。未来是可以预知的吗?

    人类历史早期对未来的预测往往与占卜、星相学、巫术等联系在一起。即使到了16世纪末,人们都还预测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只会使教会和皇室变得更强大。18世纪的大多数分析家并不认为蒸汽机的发明将彻底改变农业经济。19世纪的一些主要观察家认为,电气的前途不过是以另一种方式照亮街道。哪怕有些人曾在20世纪初预见到潜艇、飞机、电影、广播和电视的发明,但却没有人(包括凡尔纳)认为这些事物可以改变大英帝国当时的统治格局。20世纪末,很少有人预料到,个人电脑和网络技术将如此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到了现代,科技似乎给了我们更多自信。技术精英不断宣告着“未来已来”,从凡尔纳的海底环游到菲利普·迪克的神经漫游,无数想象中的“未来”正通过技术变成现实。从人工智能、脑科学、克隆技术、虚拟现实、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到太空旅行,我们以科技的乐观主义创造着“未来”。另一方面,生态灾难、末日想象,又让我们质疑,未来是否会更好?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们虽然多次登上月球,但并没有把人类的足迹向更遥远的宇宙深处推进。我们本应造出会飞的汽车,但最终得到的只有140个字符的微博。不过,现在硅谷的一些人,再次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太空探索和星际旅行。

    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永恒的终结》里,用数学家的思维逻辑推论,“人类往往会选择最安全、最中庸的道路,群星就会变成遥不可及的幻梦。”他又指出,人类的未来“不是追求永恒时空与绝对的安全,不是将自己禁锢在安全的牢笼中,而是开启人类的无限时空——继续人类文明无限冒险的历程,向宇宙中拓展,开拓银河帝国”。

(取材于蒲实的相关文章)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外一些部门和个人宣布探索或计划移民火星,是在地球出现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等情况之下的无奈之举。 B . 太空中脱离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宇宙射线的辐射会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NA,这比克服人体失重更难应对。 C . 材料一指出了人类实现太空移民的不利因素,材料二从科技发展的角度对此做了针对性解答,并认为人类会有生机。 D . 材料二中的“游戏精神”,体现了现代人探索宇宙的乐观和顽强,与材料三中所说的“科技的乐观主义”精神相一致。
  2. (2)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要解决最终的生存问题,人类必须离开地球;离开地球,人类在太空中的健康问题必须克服,否则人类探索太空的进程就会停滞。 B . 科技的加速发展使各种想象正成为现实,但从更大的时间尺度上来看,这是微不足道的,躲过周期性的生物大灭绝只是美好的愿望。 C . 人类历史上对未来的预测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没有准确预知未来的能力,所以直到今天人们依然浸泡在广泛和普遍的焦虑中。 D . 本应造出会飞的汽车,但最终得到的只有140个字符的微博,反映了对“未来已来”的质疑,但这没有妨碍太空探索的脚步。
  3. (3) 如果用诗句说明材料二最后一段的寓意,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 .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C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D .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4. (4) 以下有关材料二语言特点与好处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语言生动形象。如“一朵浪花”比喻的运用,“弦歌不辍”引用论语中孔子典故,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生动性。 B . 语言幽默有趣。将人类的宇宙探索比作打怪游戏等,贴近生活,幽默风趣。 C . 多种手法的运用,使原本严肃、枯燥的科学探索文章,变得形象生动,引发阅读兴趣。 D . 与材料二的主旨相契合,更能体现文章透露的、面对生物大灭绝的悲观忧患意识。
  5. (5) 请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人类决心探索太空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南海石油天然气储藏量超过200亿吨;矿物资源丰富,含有锰、铁、铜、钴等35种金属和稀有的锰结核。岛上生长的植物、鱼类、海鸟种类多样。南海是东西交流的主要航道,是国际海上交通运输最繁忙的交通线之一。据统计,每年全球有半数以上的超级油轮都要经过南海水域,每年经过南海地区的油流量是苏伊士运河的5倍、巴拿马运河的15倍。中国、日本和韩国90%以上的石油进口都得经过南海海域。

    南海区域的岛礁领土主权争议问题一直存在。对中国南沙群岛全部或部分岛礁提出主权要求的国家主要有: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印尼将南海部分海域命名为“北纳土纳海”,菲律宾在中业岛扩建机场,越南继续在南沙群岛扩建岛礁,加强军事部署并想在争议海域打井钻油,马来西亚在弹丸礁等地修建设施。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2012年中菲发生黄岩岛对峙事件,是中菲在南海主权问题上的又一次交锋。双方争议的理由如下表。

中方

菲方

南沙和西沙群岛均属中国固有领土

    1279年,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1935年1月,中国政府将黄岩岛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了中国版图。

菲律宾与黄岩岛最邻近

    菲认为其与黄岩岛最邻近,固拥有主权。

中国对南海诸岛实施接收得到国际公认

    日本战败后,中华民国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对南海诸岛实施接收并得到国际公认;1947年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在南海标明了九段线;1958年发布的《关于领海的声明》中重申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

黄岩岛等是在法律上不属于任何国家的“无主地”

    1978年6月11日,菲律宾发布总统法令,把南沙群岛面积达64976平方海里的海域声称为“菲律宾领土的一部分,并对其实施行政管辖”。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无法取代其他既成国际法准则

    《公约》只是允许沿海国家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并无任何条款规定沿海国家可以据此声索或侵占他国固有领土。同时《公约》也无法取代其他既成的国际法准则。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黄岩岛拥有主权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专属经济区的法规颁布实施,菲政府认为黄岩岛位于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因此对黄岩岛拥有海洋管辖权,以及拥有主权。

    (选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中国海上力量的成长和壮大,使美国越来越在意中国远洋力量的发展,认为中国海军在局部海域有能力和美国争夺制海权。美军分别在2009年和2012年提出了“空海一体战”和“联合介入作战”概念,以应对其认定的中国等国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成胁”。美国认为中国正在采取“灰色地带”策略,在避免与邻国和美国爆发战争的前提下,在这些地区通过岛礁建设和海上执法推进其海上主张,损害美国的战略荣誉和信心。2018年5月29日,两艘美国驱逐舰进入中国西沙群岛领海进行“航行自由”行动,公然挑战中国的主权安全。同年6月美国国防部举行两年一度的“环太平洋联合军演”,没有邀请中国参加。美军以“远洋群岛”为假想场景,出动舰载部队演习登岛和夺岛军事行动。美国曾向菲律宾国防部提供了F-16战斗机以及一系列最新型的武装直升机,并在公开场合声明将遵守《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在必要时为菲律宾提供国防援助。

    材料四:

    南海局势走到今天,确实需要推动建立一整套地区治理制度和程序。2018年8月,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同商定了《南海行为准则》(COC)文本草案,旨在建立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增强中国和东盟国家行为的可信度和可视度,推进对争议岛礁地区或海洋权益争议地区进行共同开发等合作行动。

中美双方有必要学会共存共融,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全控制海洋。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军事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海权越来越成为一个包容性的机制,而非完全排他性的存在。在中国综合国力、海空力量不断壮大的新形势下,美国必须学会跟中国分享权力。中国要尽快树立自己的海权意识,多了解美国等世界其他国家的海权理念,知己知彼,积极互动。应在保证我国海军实力的基础上,致力于打造全球性的海上战略支持力量。海南争议可能会长期保持下去,中国应有长远应对的心理准备。

    (材料三、四均选自《世界知识》2018年16期《中美海上互动与中国海权意识发展》)

  1. (1) 下列对材料中“南海问题”的相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南海是国际海上交通运输最繁忙的交通线之一,每年经过南海地区的运输量是苏伊上运河的5倍、巴拿马运河的15倍。 B . 对中国南沙群岛全部或部分岛礁提出主权要求的国家有: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菜。 C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每一国家可享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菲律宾正是根据这条公约认定对黄岩岛的海洋管辖权。 D . 2018年5月两般美国驱逐舰进入中国南沙群岛领海进行“航行自由”行动,这是对中国国土主权的公然挑衅。
  2. (2) 不属于南海问题产生原因的一项是(   )
    A . 美国认为,中国海上力量的成长和壮大使中国海军在局部海域有能力和美国争夺制海权,这成胁到了其海洋霸权国的地位。 B . 南海周边主权国之间存在主权争议,菲律宾、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国运用各种方式在南海区域进行主权争夺。 C . 菲律宾不顾历史事实、不顾国际公约、不顾其他国际法准则,抓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执意认定对南海有关岛屿的管辖权。其强硬态度的背后,离不开美国的军事力量支持。 D . 2018年8月,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同商定的《南海行为准则》(COC)文本草案,旨在建立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但尚未产生实质性影响。
  3. (3) 根据材料四,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解决南海争端”的对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药命名的文化意蕴

厚朴是一味中药。中医药书称其因本质朴而皮厚得名。但这看似简单的药名却实在不简单。厚,是淳厚的厚;朴,是质朴的朴。淳厚与质朴是中国人一向赞美的品德,巧妙地落在了一味药草上。在数千种中草药中,有很多这样粗看自然质朴,细品却韵味十足的药名。

百合的意趣

医圣张仲景的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中记录了这样一种病:患病者精神、饮食、行动皆异于常人,沉默少言,欲睡难眠,不思饮食,此为百合病。中医认为这个病多由心神失养,或情致不调等引起。治疗这个病常用百合为主药,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病情及时调整。那么,百合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说来没什么稀奇,罗大佑歌中的野百合和近年被阿宝唱响的山丹丹就是这味百合良药。娇艳的百合花在山野蓬蒿中亭亭玉立,其生于地下的鳞茎由近百块鳞瓣抱合而成,古人将其视为百年好合的吉兆,花也因此得名。不过,治疗百合病的不是美丽的花朵,而是那抱合的鳞茎。百合具有滋阴润肺、镇静安神之功效,在中医看来,精神、情绪上的问题,就要用百合去治。因此,就有了百合病是因以百合为主药才得名的说法,百合也有了因治百合病才叫百合的另一种得名原因。

中草药中,像百合一样拥有美妙、独特的名字的还有很多。比如《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将一种主治时疾寒热、内补不足的玉竹列为上品,但此草并非竹类,它还有个名字叫葳蕤,有华美之意。不过,玉竹之名更雅。李时珍说其叶光莹像竹,其根长而多节,故名玉竹。

药名的诗情

比起西药以化学分析为起点命名的科学和理性,中药本草的命名则大都感性。有的药名本身就极富诗意,成为可以寄喻情思的对象。我国古代以中药名连缀拟就的对联、诗歌多不胜数,历史上很多文学大师都精通医药知识。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三十六回中,就从数千味中药的药名中选出九味创作了一首唐三藏抒发情怀的诗。诗曰:

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

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

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

这首诗选用了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马兜铃、荆芥、茯苓、防己、竹沥、茴香九味中药。虽然药的功能与诗的内容无关,但这些药名却巧妙地紧扣小说的情节,与全诗内容浑然一体,令人拍案叫绝。

本草的哲学

从药的得名看,本草从天地间带来的自然之美,也是中国人参悟天地自然的结果,本草的名称因此拥有了韵味悠长的人文之美,甚至某种意义上的情意和灵性。但是本草的价值不只在于美,更在于理,这在药名中亦有体现。

中医常以本草来统称中药。通常的理解是因为草本药物占了中药的绝大多数,而明朝的文人谢肇制却认为是因为神农尝百草以治病。本草的名称含有“以草为本”之意。 不仅是指草药的数量大,更是指中药采制以及行医疗病的整个过程都贴近自然、取法自然。中药五味子的名称,就体现了中医学的哲学思想。

五味子是一种木兰科植物的果实,古医书记载,其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可别小看这五味,中药学将药物分为辛、甘、酸、苦、咸五味,味不同,则作用不同。辛味能发散,酸味能收敛,甘味能和缓滋补,苦味能泻火清热,咸味能软坚润下。《黄帝内经》中将五味与五脏相联,并与五行相类:辛入肺,类金;酸入肝,类木;苦入心,类火;咸入肾,类水;甘入脾,类土。中医讲求慎察五脏的变化,了解其顺逆情况,处理好阴阳、表里的对应和联系。五味子这种五味俱全、五行相生的果实,正好能对人体五脏发挥平衡作用,所以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王公贵族和中药名师普遍采用,当作强身妙药,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

中国人不但将目光放之四野,将生长于自然的药草用于人的药补食疗,同时也将人的身体看作一个自然之体,是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相生相制的和谐整体,是天地之气蓄之、养之的自然机体。人的生命健康与自然草木的茁壮生灵相呼应,人与自然中的生命息息相通,顺应自然法则而得养生大道。这就是以五味调五脏、以本草调人身、以人之小宇宙适应自然之大宇宙的道理。

(取材于《中华遗产》)

(材料二)

①本草的命名有一套规律。最常见的以药物的自然形态来取名,听其名,知其貌。比如“七叶一枝花”,它只有一根独茎,茎上生有一轮叶子,共七片,花也只有一朵,就生在这七片叶子围护的植株顶端,越发显得娇俏艳丽——药名与药草甚是合拍。还有半边莲、猫爪草,它们不仅是药名,也是采药的识别特征。

②其次是考虑入药的部位。譬如以根入药得名的板蓝根,以叶入药得名的枇杷叶,以皮入药得名的陈皮,以花入药得名的藏红花等等。

③还有很多是以花来命名的。如白芨、黄芩、红花、青黛、麝香、乳香等。

④按本身的功效来命名的药物也不少:决明子、千里光,听其名,用以明目一定疗效不错;续断、骨碎补,治骨折有奇效;伸筋草,顾名思义,当然是舒筋通络的。还有治风通用的防风、乌须黑发的何首乌……诸如此类的药名会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慰藉和鼓励,有益于疗病。

⑤每到严冬时节,在四川、青海等地的冰天雪地之中,有一种小草会开出黄艳艳的小花。它虽然没有腊梅那清雅、高洁,却能润心肺、益五脏,是化痰止咳的良药。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款冬花”。款,在此本为古意“至”,然而却因为它的另一个常用意“轻缓、柔慢”,令人对花儿有了动态美感的联想。以采药时节命名的,除了款冬花,还有仲夏成熟的半夏、夏至成熟的夏枯草、经霜采收的冬桑叶等等。

⑥本草的命名美妙而质朴,探求药名的玄机可以使我们对中华文化有更具体、更深入的认识。

⑦例如,有些药名以“胡”“海”“番”等字做为标志。从这些不同的标志中,我们可以了解药物传入的时代及地域。农史学家认为,凡药名前冠以“胡”字的中草药,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丝绸之路传入,如“胡麻”;凡是冠以“海”字(除指明产于海洋的外)的药物,多为南北朝以后东南海路开通,由海路引进的,如“海藤”;凡冠以“番”字的,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外国船只)带入,如“番木鳖”。有些药名除了摹形外,又进一步作联想类比,产生异名。如“金灯花”别名“无义草”,“金灯花与叶不相见,人恶种之,谓之无义草”,以“无义”代指草药,反映出了古人类比的思维方式及对无义之人的憎恶之情,表现出了古人朴素的道德观念。

⑧要说本草药名之玄妙,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个例子。《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一味主治心神不宁、失眠、惊悸等症的药草——“远志”。此药乃用其根,而地上之苗则称“小草”,药效不如根部强。相传东晋名相谢安早年曾立志在东山隐居,后来不得已出山当了权臣桓温的司马。一次有人送给桓温一些草药,其中就有“远志”。桓温拿起它问谢安:“这味药又叫‘小草’。为什么一种东西有两个名称呢?”另一位大臣看了谢安一眼,答到:“这很容易解释:在山里叫远志,出了山就是小草。”谢安听后甚为惭愧。“远志”,这药名中蕴含的意趣,又岂止是中医药学的哲理呢?

  1. (1) 下面说法不属于百合一名的意趣的一项是(   )
    A . 百合花朵娇艳,亭亭玉立,被文艺作品歌咏。 B . 百合生于地下的鳞茎由近百块鳞瓣抱合而成。 C . 百合喻指百年好合,被古人视为吉兆。 D . 百合有镇静安神的功效,能治情致不调之病。
  2. (2) 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A . 两篇材料都表现了中药的命名既包含自然之美、又富有文化意蕴的特点。 B . 《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黄帝内经》都是古代药学著作。 C . 中药“玉竹”的得名是因为它的外形长得像竹子,光莹有节,华美如玉。 D . 按中药命名规律判断,“胡荽”“海桐皮”“番泻叶”都是外域传入的药草。 E . 以“本草”称中药,突出了中药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蕴含深刻的哲学思考。
  3. (3) 听了大臣的话,谢安为什么会感到惭愧?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如今,“萌”不仅是一种生产力,也是一种消费力。近几年“萌经济”在国内发展飞速,其拉动力量不可小觑。2020年,持续整个国庆假期的第九届“动漫北京”游园活动,现场动漫衍生品、文创产品的销售收入更是超过千万元。

“萌经济”由“萌文化”衍生而来,主要通过招徕顾客或粉丝的方式培养忠诚度,并进一步借此开发各种实体经济产品。“萌经济”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属于年轻人的消费热点,但实际上,目前在市场上,我们已经可以在宝可梦“皮卡丘”等形象上看出“老少咸宜”“男女通吃”的强大能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萌”是触发人们正面情绪的开关,可以让人拥有安全感,放松戒备、激发快感,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得到治愈。当今市场正是看中了广大消费者的这一心理,将萌IP作为载体,促进了“萌经济”的发展。线上线下的互动已经成为“萌经济”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未来还会继续在文化产业和实体经济方面不断延伸。

(摘编自《“萌经济”席卷假日消费升级带动亿元市场》

材料二:

从手机外壳到零食包装,从玩具玩偶到猫爪杯,以这些物品为代表的“萌经济”已悄然崛起,成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此类“萌经济”的知名IP(“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即知识产权)大多来自国外,这也给中国企业提了个醒。企业在满足年轻人的“萌经济”需求中,也要注重对他们精神价值需求的满足,以更丰富的“萌经济”产品,给消费者更多的惊喜,从而提高他们的获得感。这考验着我国相关企业及产业的创意及内容原创能力。一方面,企业可以充分挖掘现存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与“萌经济”对口的内容及IP,比如《西游记》的师徒四人,能否以“萌萌哒”形象进行二次创作?应当说,这方面的文化资源数量不少,是值得重视的IP宝藏,另一方面,企业也不能光想着“吃老本”,需要吸引更多创意,运营、内容人才,从打造整个产业链入手、全面推动“萌经济”的规模化、体系化运转。当然,这注定是一个相对较“慢”的产业投入周期,但文化产业本身就不能仅仅盯着赚快钱,故宫之所以在“萌经济”上取得成功,也是得益于故宫长时间在文创领域的深耕和创新。

(摘编自《崛起的“萌经济”呼唤更多创意IP》)

材料三:

“萌”是由日本的动漫文化发展而来的,对包括日本、中国等在内的整个亚洲地区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并逐渐蔓延到欧美等国家的流行文化之中。

中国的“萌”文化虽然出现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其背后的消费市场却十分广阔。“萌”经济的发展、“萌”只是外在形式,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控力和推陈出新的创造力。企业要想在层层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还要充分把握受众动态,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动态,不断推陈出新。另外,企业也可以在包装或消费场景上加大创新力度,迎合各种节庆、季节等推出不同的产品;利用场景营销的优势打造网红店等。由于可观的利润,很多不法商家纷纷效仿起来,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的危机意识,注意自己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恶意泄露等现象的发生;相关的法律部门也应该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监管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加大惩罚力度;另外,作为消费者,我们要提高自己辨别真假的能力,对盗版现象要积极举报。

现阶段,我国的“萌”文化还在持续升温,不仅丰富了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文化和青年亚文化,也满足了当代人面对现实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同时,爆火的“萌”经济推动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前行的步伐。但是,我国“萌”文化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未来还需不断完善。

(摘编自《基于“萌”文化的网红产品消费行为研究》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萌文化”带来了“萌经济”,近几年我国的“萌经济”发展十分迅速,2020年,“萌经济”带动了巨大的消费市场。 B . “萌经济”具有强大能量,是比较典型的属于年轻人的消费热点,但现在有“老少咸宜”“男女通吃”的趋势。 C . “萌经济”所涉及的产品种类很多,但国内相关企业没有“萌经济”IP,这对我国“萌经济”的发展是个考验。 D . 我国的“萌经济”出现的时间比较短,要更好地发展,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历史悠久,文学艺术作品浩如烟海,其中,有许多优秀文化资源能够用来进行二次创作打造成“萌萌哒”形象。 B . “萌”发展自日本动漫文化,对世界流行文化有所贡献,不但对亚洲有影响、还蔓延到欧美等国家流行文化之中。 C . 我国“萌经济”的发展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前者对后者有推动作用,只不过,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D . 企业只要把握住消费者心理,触发他们的正面情绪,满足他们的精神追求,不断创新,就能在层层竞争中脱颖而出。
  3. (3) 围绕着“萌经济”,三则材料的侧重点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但究竟在什么时候开始有茶,在考古学对茶叶、茶器等尚无新的发现以前,还不能提供出具体的年代来。可以肯定的是,自开始有茶起,直到战国时代以前的很长时期内,有茶的地方还仅限于茶树原产地的西南地区。当然,在这个期间内,西南地区中巴蜀一带的茶,曾以“贡品”的形式,进入到中原地区。到了战国时代,七雄并起,战事频繁,茶才由茶树原产地的四川、贵州、云南等省经由水路和陆路先后传入后来的产茶地区。不过,还应指出的是,在战国或秦代以前,基本上仍是茶的药用时期,因此,《六之饮》中把晏婴所处的春秋时代以及这个时代以前的周公时代,并上溯到神农氏时代,都作为茶的饮用时期,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陆羽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的根据,是神农氏撰有《食经》,其中曾提到饮茶。实际上,古代人往往汇录议论性质相关的文字成书,而用一位思想或行事与此议论相称的古人题名,由于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方面的创始者,所以就把《食经》托为神农氏所撰。陆羽据此而把神农氏说成是饮茶的创始人,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茶由药用时期发展为饮用时期,是在战国或秦代以后,因而《六之饮》中举出司马相如和扬雄,认为他们是汉代有着饮茶风尚的人,是合乎历史事实的。三国以后的两晋时代,《六之饮》中举出了饮茶的刘琨、张载、陆纳、谢安、左思等五人,另再参照《七之事》中所引的史料,也以两晋时代的为多,说明两晋时代已是一个饮茶风尚迅速普及的时代;到了唐代,饮茶之风大盛,并进而说明有不少地方已形成了“比屋之饮”,这也是合乎历史事实的。但是,从《七之事》中所引的史料来分析,在两晋时代,南方的饮茶风尚已较北方为盛,而陆羽并未就此加以阐述,同时,他也未参照《七之事》中所引史料,在《六之饮》中举出南北朝时代有着饮茶风尚的人,这都不能不说是《茶经》中的不足之处。

由此可知,《六之饮》所说的唐代以及唐代以前的这段饮茶历史,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为了指出这段饮茶历史中的关键性史实,这里要加以补充的有两件事:一是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曾有“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之句,这说明自公元前316年以后,四川的饮茶风尚已开始向陕西进而向中原地带传播;二是晋代以后的南北朝前期,南方的饮茶风尚仍较北方为盛,如北朝西魏杨街之在所著《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报德寺》中,迷及北魏有些人鄙薄地把茶称为“酪奴”,并说“自是朝贵宴会,虽设茗饮,皆耻不复食,惟江表,残民远来降者好之。”所谓好,即是喜好饮茶。

(摘编自吴觉农《茶经述评》)

材料二:

由于交通与通讯技术都十分落后,因此僧侣求学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茶文化的传播。

我国茶文化依赖这种人际传播形式,在日本、朝鲜等邻邦得到了普及,而这些国家则也通过将我国茶文化与自身本土文化相融合,创造了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茶文化体系。另外,人口迁移在我国茶文化传播中也发挥出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茶文化的国内传播来看,西晋迁都导致茶文化中心南移的现象展现出了人口迁移在茶文化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茶文化的国外传播来看,广州、福建等茶文化发展繁盛的地区所出现的劳动力输出等现象,也推动着我国茶文化向东南亚国家的传播。茶专著、茶文学的流通,则在我国茶文化的国内传播与对外传播中发挥出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如陆羽所创作的《茶经》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茶文化典籍,不仅在我国国内的茶文化普及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而且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直至今日,已经被翻译为多个版本的《茶经》仍旧在中外茶文化交流中持续做出着贡献。与此同时,许多国外茶文化爱好者也在对我国茶文化做出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创作专著的形式推动着我国茶文化的海外传播,如日本荣西法师在结束中国之行之后,创作了《吃茶养生记》这一日本第一部与茶文化相关的著作,这部著作在日本社会的茶文化普及过程中彰显出了重要价值。

事实上,当茶叶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时,在此基础之上的跨区域传播就已经出现。从这种模式的表现形式来看,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跨区域传播途径包括汉朝时期出现的丝绸之路、唐宋时期出现的茶马古道。基于这种形式的茶文化传播,让我国茶叶与茶文化在国内的影响力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并且在我国茶文化向西方国家、东南亚地区传播的过程中展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价值。

(摘编自栾著《浅谈茶文化的传播途径及历史演变过程》)

【注释】《六之饮》和《七之事》都是陆羽《茶经》中的篇章。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战国以前,茶只产于四川、贵州、云南等西南地区;战国后,由于战争,茶才由水、陆两路传向中原地区。 B . 西晋时,茶文化中心南移与西晋迁都是分不开的;饮茶风尚由蜀地向中原传播,则与秦攻取蜀国有关。 C . 从在我国茶文化输出中所承担的角色来看,《茶经》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茶文化典籍,有着重要地位。 D . 如果没有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作用,茶文化向西方国家、东南亚地区的传播力度将会大大削弱。
  2. (2) 下列诗词中,不能体现材料一提及的茶的两种功用的一项是(  )
    A .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全七碗茶。 B . 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C .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D . 春醒茶可解,诗病药难痊。
  3. (3) 简要分析材料一最后一段补充两则史料的用意。
现代文阅读1

材料一:

我国冰雪运动历史悠久,内涵深厚,为办好北京冬奥会提供了强火的精神力量。我国北方地区生活的各民族,自古以来就开展了各项与冰雪共生共存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在历史发展和变迁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冰雪运动文化。

据考古发现,我国新疆阿勒泰市发现的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岩画中,出现了“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人”图像,并伴有一些动物形象线条,这是人类发现最早的反映滑雪运动的考古资料,新疆阿勒泰地区被学者认为是现代滑雪运动的发源地。隋唐时期雪上活动在文献中的记录更为清晰,对“滑雪板”的材质、形制有详细的说明。滑雪板的材质发主了明显变化,有的民族“以木为马,雪上逐鹿”。宋代以后的滑雪运动更增添了竞技娱乐色彩,出现了拖冰凌(雪车)、堆雪人雪狮等休闲雪上活动。延续至今,成为极具民族特色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组成内容,如满族的雪地走、木马滑雪,鄂伦春族滑雪、皮爬犁,朝鲜族坐雪爬犁等项目,目前都发展成为少数民族传统的雪上竞技运动项目。明代以后,冰上运动发展更为专业化、多样化,满族的“靰鞡滑子”(简易冰刀鞋)大火增加了冰上活动的技术。据记载,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25年举办了多个冰上比赛项目,当时的贵族、将士争相竞赛,开展了冰上射箭、冰上武术、冰上舞蹈等活动,成为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冰上运动会”。清朝是冰上运动的黄金时期,随着满族入关,“冰嬉”“冰床”等活动在中原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民间掀起了冰上活动的大潮,冰上活动的竞技性、娱乐性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我国传统的冰雪文化运动,与社会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留下了各类古籍文献、文化遗迹、珍贵文物等遗产,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到来,以冰雪运动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与奥林匹克运动相互促进、互为融合,在国际文化交流、世界文明互鉴中迸发出新的时代风采。让我们从传统冰雪文化中汲取力量,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向世界交出一份冬季奥运会的中国答卷。

(摘编自草琛《从中华传统冰雪文化中汲取力量》)

材料二:

冰雪运动,特别是大众冰雪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开展,当然离不开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但纵观目前各地冰雪文化活动中的展演形式,一些冰雪体验的建筑、庙会和礼堂等,或是民俗风情、生活起居等文化内容,大多都停留在表象的展示阶段,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对冰雪文化的深度发掘和个性化展示还远远不够。

对于我国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建设来说,就是要将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中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内容做实,活化为涵盖思想文化、哲学价值、历史传承、文创开发、遗产保护等在内的新内涵。“活化”不是简单的“回归”和“复旧”,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增强传统文化基因的反应活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首先,要唤醒地域传统冰雪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曾言,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知。传统冰雪文化通常是由身体演绎的,很少有单纯性的文字记载,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基因的记忆,能够通过实践还原冰雪场景,以最大限度保持冰雪文化的原始性。同时,要吸纳与其冰雪相关联、与其文化相融合的多方主体参与,形成治理联盟,站在大国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的角度,宣传传统冰雪文化的时代价值,提升保护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自觉性。

其次,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地域冰雪文化是以传统的农耕文化为基础的,以血缘、地缘、业缘关系为联结的文化形态,是村落乡土文化的优质资源。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泥土是乡人的生命,乡愁对中国人来说,是延绵一生的文化记忆。因此,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开展能有效勾起村落内居民乡愁追思。传统冰雪项目的开展更多地依附于传统的节庆,对此,可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因地制宜建设乡土冰雪文化平台、冰雪陈列馆、冰雪大讲堂、冰雪民俗馆等,打造村落居民的精神家园。

最后,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与管理政策,打造冰雪产业。村落的传统冰雪文化与居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相关联,通常借助庙字、祠堂、村落、建筑、生产器具等来表达文化生成的价值理念,我们应把保护、开发结合起来,地方政府要根据文物保护法制定冰雪遗产文物保护实施方案等细则,既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政策,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张铁民《活化传统,赋予冰雪文化新生命》)

  1.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的主体部分主要以时间为线索对我国冰雪运动文化进行了阐述,印证了我国冰雪运动的悠久历史。 B . 我国北方地区生活的汉民族,自古以来就开展了各项与冰雪共生共存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 C . 阿勒泰地区出现了“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人”图像,因此,该地区被学者认为是现代滑雪运动发源地。 D . 我国传统的冰雪文化运动各类遗产十分宝贵,它能够将中国智慧、中国精神更抽象化地展现于世界面前。
  2. (2)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各地冰雪文化展演在设计上应力求立足地域传统文化,赋予地域传统冰雪文化新生命,让大众冰雪运动更为丰富。 B . 对我国地域传统冰雪文化建设来说,宣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文化传统最为重要,而且要领会其内涵精髓。 C . 我们对于传统冰雪文化要有文化自觉意识,要充分认识到通过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基因的记忆,以实践来还原冰雪场景的重要意义。 D . 地方政府要想通过冰雪产业来发展地方经济,就必须认识到村落的传统冰雪文化与居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相关联的特点。
  3. (3) 结合材料,下列关于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举办北京冬奥会可以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提升保护传统冰雪文化的自觉性。 B . 北京冬奥会可提升乡民的凝聚力,促进地域性冰雪文化建设,打造村落居民的精神家园。 C . 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在弘扬我国冰雪运动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同时,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D . 让我们通过举办冬奥会,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向世界交出中国答卷。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 (5) 请结合材料一中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我国冰雪运动在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特点,并作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餐饮粮食浪费现象有多严重?

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曾测算,2015年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在1700万至1800万吨之间,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另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估算,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饥饿人口将在今年增长82%,达到2.7亿人,20亿人无法稳定获得安全、营养和充足的食物。

中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从供给看,进口方面,在新冠疫情与东非煌灾的叠加冲击之下,许多农业生产大国宣布限制粮食出口;自给方面,南方遭遇特大洪灾侵袭,部分农田减产甚至绝收。从粮食需求端看,疫情过后,人们将更加注重安全、健康、绿色、生态、智能的餐饮消费,许多好的消费方式被重新认识,分餐制、公筷、小份菜、称重套餐等新的消费方式开始流行起来,推动粮食节约意识再次兴起,大众餐饮消费也将从重视数量到重视质量方向升级发展。

(摘编自《一年浪费粮食千万吨,仍有3亿隐性饥饿人口,如何才能端好“中国碗”?》,有删改)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上。但是在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漫长产业链上,生产、储存、流通、加工以及消费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浪费。在收割环节,一些尚未实现机械化收割的地方因为收割能力不足,逢雨天谷物发芽霉变时常发生;农户因为储粮方法落后导致每年粮食损失率高达8%;在运输环节,物流设施和方式比较落后,抛撒遗留损失粮食150亿斤;在加工环节,过度追求精、细、白,导致企业过度加工,每年因此损失粮食150亿斤以上。

紧平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供求基本态势,稳定粮食供给水平将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长期艰巨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要大力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

(摘编自《连年丰收仍要倡导节约粮食》)

材料三:

虽然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但是,一些地方的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对此,我们要多管齐下,采取更有力的举指,推动全社会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加强餐饮节约宣传教育。加强相关宣传教育,增强粮食安全危机意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戒奢克俭的优良传统,引导人们践行绿色生活、抵制餐饮浪费。

加强不良消费习惯改变。大力倡导合理、健康的饮食文化,大力开展“光盘行动”。餐饮企业在提供宴席服务时,要科学设计菜单或套餐,合理安排宴席流程和餐台数量,切实提升餐品和服务质量,引导顾客理性订餐、合理消费。

加强餐饮法规制度约束。法规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严明的法规制度是制止餐饮浪费的根本之策。加强立法约束,以法规形式规范餐饮消费行为。

加强餐饮消费督促检查。各地要做好对行业协会和餐饮企业的指导工作,建立督导、检查和考核机制,加大督查和考核工作力度,深入餐饮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和督导,确保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摘编自《多管齐下,有力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餐饮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据测算,在2018年中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在1700万至1800万吨之间。 B . 我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今年,在新冠疫情、东非煌灾以及南方洪灾的影响下,粮食供求比以往年份都要更加紧张。 C .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务艰巨,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狠抓粮食生产,又要大力减少粮食产后的损失和浪费。 D . 只要我们多管齐下,加强节约教育,改变消费习惯,进行立法约束,加大督查力度,就能制止餐饮浪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材料一和材料二侧重介绍当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粮食损失和浪费的问题,材料三侧重介绍解决粮食浪费问题要采取的措施。 B . 粮食的收割、储运和加工等环节构成了漫长的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上造成粮食浪费的因素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 C .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更加注重安全、健康、绿色、生态、智能的餐饮消费,大众餐饮消费已经从重视数量到重视质量方向升级发展。 D .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但是浪费粮食都是极其不应该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3. (3) 解决粮食浪费问题,可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被称为“地球癌症”的荒漠化,威胁着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五分之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在全世界,每天约331平方公里土地退化为沙漠或荒漠,导致13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在荒漠化挑战面前,各国是一个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需要各国携手应对。荒漠化防治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

多年来,我国认真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系统推进我国荒漠化防治,树立了库布其,塞罕坝等一批国际瞩目的典型治理样板,创造了“绿进沙退”“绿富同兴”的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公约事务,引领公约发展,推动国际合作,成为全球荒漠化防治事业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全面落实封禁保护修复制度,强化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国家沙漠公园建设,建立荒漠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促进荒漠植被休养生息,巩固荒漠化防治成果。同时,将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理念,构建沙区种养加产供销、农文旅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继续深化履约和国际合作,向全球分享中国治沙经验,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再上新台阶。

(摘编自《持续治沙,全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实现“双缩减”》)

材料二:

在治沙初期,由于治沙方式不当,使得结果并不理想,甚至曾出现过“沙进人退”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大面积,高密度地种植不适应当地环境的大型乔木所致。在不断的努力探索后,一系列政令法规于1984年后相继颁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中国已掌握了较为完善的治理方法。

2002年中国颁布的《退耕还林条例》中明确指出,治沙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所以有了人工混交林技术,有了藻—草—灌(—乔)技术,治沙并不是一味地植树造林。如何在植物的耗水量、蒸腾量、沙漠地区的降雨量等等一系列参数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则是治沙人的重要课题。

(摘编自《中国西北的治沙路,不仅仅是植树》)

材料三:

2019年2月,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的研究证实了中国对全球绿化的贡献,中国通过土地使用管理在世界绿化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简单来看,中国的治沙成果可以分为生态环境和经济民生两类。

据林业部门统计,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日前的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已经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1958年通车的包兰铁路全长990公里,其中有140公里处于沙漠,是华北通往西北的重要干线。曾有外国专家预言,这条铁路线“存活”不了30年就会被沙漠吞噬。然而,在治沙人的不懈努力下,腾格里高达百米的流动沙丘都没能将之淹没,它已经畅通无阻地通行了六十余载。研究表明,随着治沙工程的逐步推进,包兰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步转好。

几十年来,中国的治沙工程从未与民生脱节。从最初的只能种植治沙物种固定沙丘,到现在可以在治理好的土地上种植中药材,既能防风固沙,又能实现甘草、肉苁蓉等药材的产业化生产,沙漠经济逐步展现出了喜人的成果,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摘编自《中国治沙工程被外媒质疑,治沙结果究竟如何?》)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业已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理念,构建起适合沙区的现代产业体系,助推乡村振兴。 B . 从技术层面上讲,在植物耗水量、蒸腾量、沙漠地区的降雨量等一系列参数中找到平衡点是治沙人的重要课题。 C . 美国研究人员认为,中国的治沙成果可以分为生态环境和经济民生两类,后者是指将治沙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 D . 统计数据表明,由于多年来系统推进治沙工作,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和沙化土地面积出现“双缩减”的情形。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于国情有别,应对日益严重的荒漠化对全球大多数国家和20%人口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威胁,应当各自为战。 B . 防沙治沙虽然不是系统的科学工程,但是也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 C . 包兰铁路打破外国专家铁路“存活”不超过30年的预言,畅行至今的事实证明中国治沙人不懈努力创造了治沙奇迹。 D . 中国通过土地使用管理在世界绿化方面将发挥主导作用,还将继续向全球分享中国的治沙经验和中国智慧。
  3. (3) 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说明从国家层面我国进一步做好防沙治沙工作的着力点。
阅读

了解新冠疫苗,你需要知道一点疫苗的历史

王新宇

【甲】(     )

①2019年末,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开始在全球大流行,这场疫情在人类历史上注定会留下深深的一道痕迹,就像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那样。100多年前的那次全球大流行,由于缺乏疫苗和有效的药物,感染的人数超过了5亿,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了5000万。

②对比100年前的那场流行,我们今天感染的人数也已经超过了1亿,死亡人数超过200万,能否尽早结束今天的这场大流行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一个挑战。大家十分清楚,戴口罩、勤洗手和保持社交距离可以有效阻止新冠疫情的传播,而疫苗也必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③自18世纪末,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发现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开始,现代的疫苗发展已经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这200年的疫苗史也就是人类和传染病斗争的历史。在这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很多原本致命的传染病通过人群中广泛的疫苗接种得以控制,因为疫苗接种而避免的死亡人数超过了其他任何一项医学治疗干预的手段。

④华山感染决定把这段宏大的历史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来讲给大家听,之所以要写这段历史,我们的目的是要和大家介绍一些疫苗世界的常识。

【乙】(     )

⑤常识是重要的,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常识,决定了我们以怎样的方式去生活和做事。关于传染病的一些常识和历史故事,通过我们的“大众传染病学50讲”已经给大家做了比较深入的介绍,每个人都已经或多或少有所了解。然而,对于疫苗,绝大多数人了解得并不系统和深入。

⑥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地震,笔者作为华山医院中国红十字紧急医疗救援队的队员和战友们一起前往灾区一线参与救援工作。临行前,医院紧急调拨了疫苗给每个人进行接种。最近想起这件事,问我们当时救援队的队长时,才知道是接种了乙型脑炎疫苗。

⑦说来惭愧,当时作为一名已经工作了8年的感染科医生,居然对用来预防传染性疾病的疫苗的知识也还是属于门外汉,唯一知道的就是作为在肝炎病房工作的医护人员最好能够接种乙肝疫苗。之所以关于疫苗的知识缺乏,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医学生的课程中也没有系统介绍过疫苗的实用知识,而临床工作中也以诊断和治疗为主,几乎不会接触疫苗。

⑧时间到了2017年,为应对越来越多的输入性传染病,在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的倡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率先在国内的综合性医院开设了“旅行门诊”,门诊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咨询,其中关于疫苗接种占了很大一块。

⑨通过这段经历,我只是想说,现有的临床医学教学中对于疫苗这一块的知识很有限,即使是专科医生也不一定都清楚疫苗相关的知识,但同时要告诉大家,疫苗并不是高深莫测的东西,只要有一定的科学思维和医学常识,很多道理说通了你也就可以知道其来龙去脉了。

【丙】(     )

⑩每个人都需要了解一点关于疫苗的常识。通过疫苗简史这个系列的讲述,你将了解到比较系统的疫苗知识。

⑪当你了解了这些知识后,回过头来再看现在的很多困惑,比方说:新冠疫苗安全吗?新冠疫苗品种那么多到底该怎么选?新冠疫苗为什么有的接种一次,有的却要接种两次?鸡蛋过敏的人到底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你应该就可以有自己的答案了,或者说你知道怎么看待现在关于疫苗铺天盖地的消息了。

⑫在疫苗简史这个系列中,我们希望传递给大家这样一个理念:“疫苗学和疫苗产业的发展方向,就是用更安全高效的技术手段,来预防更多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通过对这些常识的了解,你也将会对现在的新冠疫苗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不再是人云亦云,而是带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选自微信公众号“华山感染”系列推送《疫苗简史》第一篇,2021.3.13)

  1.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近百年以来,很多原本致命的传染病通过人群中广泛的疫苗接种得以消灭。 B . 专科医生也不一定都清楚疫苗相关的知识,因此普通人理解起来会更困难。 C . 疫苗产业的发展方向,是用更安全高效的技术手段,来预防更多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D . 等到新冠疫苗接种全面完成,新冠病毒的传播将被彻底阻止。
  2. (2) 小澄要将以下三个小标题填入推文,最合适的一项是(     )

    ①通过常识构建自己的疫苗认知 ②历史告诉我们疫情的终止离不开疫苗 ③了解一些疫苗的常识

    A . 【甲】——① 【乙】——② 【丙】——③ B . 【甲】——② 【乙】——③ 【丙】——① C . 【甲】——② 【乙】——① 【丙】——③ D . 【甲】——① 【乙】——③ 【丙】——②
  3. (3) 小澄认为第⑦段中加点的“或许”删去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你觉得呢?
  4. (4) 小澄爸爸准备暑假里带一家人外出旅游,爸爸说符合条件的成年人都要去社区登记接种新冠疫苗,小澄奶奶很担心。阅读以上推文,请替小澄和奶奶解释一下,要求使用一种说明方法。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中国人所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木材,是非常容易朽坏的。它们会遭到风雨和蛀虫的自然侵蚀,又极易燃烧。在宗教建筑中,它们又总是受到善男信女们所供奉的香火的威胁。加之,时时的内战和宗教斗争也很不利于木构建筑的保存。每一新朝代的开国者们,依惯例总是要对败者的都城大肆劫掠,他们不是造反者,就是军阀或北方落后民族的首领。怀着对被征服的原统治者极大的敌意,他们总是要把大大小小的王公贵戚们那无数金碧辉煌的宫殿夷为一 片废墟。

尽管中国一直被认为是个信教自由的国家,但自五世纪到九世纪,至少曾发生过三次对佛教的大迫害。其中第三次发生在845年,当时全国的佛教庙宇寺院几乎被扫荡一空。可能正是这些情况以及木材的易毁性,说明了何以中国九世纪中叶以前的木构建筑已完全无存。

目前所知的木构建筑中最早的实物,是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的大殿。该殿建于857年,原有 一座七间,三层,九十五尺高,供有弥勒巨像的大阁。现存大殿是该阁被毁后重建的,为单层, 七间,其严谨而壮硕的比例使人印象极深。巨大的斗縅共有四层伸出的臂———两层华縅、两层昂,斗縅高度约等于柱高的一半,其中每一构件都有其结构功能,从而使整幢建筑显得非常庄重,这是后来建筑所未见的。

大殿内部显得十分典雅端庄。月梁横跨内柱间,两端各由四条华縅支承,将其荷载传递到内柱上。殿内所有梁的各面都呈曲线,与大殿庄严的外观恰成对照。月梁的两侧微凸,上下则略呈弓形,使人产生一种强劲有力的观感,而这是直梁所不具备的。

从结构演变阶段的角度看,这座大殿的最重要之处就在于有着直接支承屋脊的人字形构架:在最高一层梁的上面,有互相抵靠着的一对人字形叉手以撑托脊?,而完全不用侏儒柱。 这是早期构架方法留存下来的一个仅见的实例,过去只在山东金乡县朱鲔墓石室(公元一世纪)雕刻和敦煌的一幅壁画中见到过类似的结构。

尤为珍贵的是,这座大殿内还保存了一批与建筑物同时的塑像、壁画和题字。在巨大的须弥座上,有三十多尊巨型佛像和菩萨像。但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两尊谦卑的等身人像,其中之 一为本殿女施主宁公遇像,另一为本寺住持愿诚和尚像,他是弥勒大阁在845年被毁后主持重修的人,梁的下面有墨笔书写的大殿重修时本地区文武官员及施主姓名。在一处縅眼壁上留有一幅大小适中的壁画,为唐风无疑。与之相比,旁边内额上绘于1122年的宋代壁画,虽然也十分珍贵,却不免逊色了。这样,在一座殿内竟保存了中国所有的四种造型艺术,而且都是唐代的,其中任何一件都足以被视为国宝。四美荟萃于一殿,真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此后的一百二十年是一段空白,其间竟无一处木构建筑遗存下来。在这以后敦煌石窟中有两座年代可考的木建筑,分别建于976年和980 年,但他们几乎难以称之为真正的建筑,而仅仅是石窟入口处的窟廊,然而毕竟是罕见的宋代遗物。

(摘编自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九世纪中叶以前的木构建筑已完全无存,很大原因是统治者对佛教的迫害。 B . 十世纪前,中国木构建筑遗存很少,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的大殿是目前所知最早实物。 C . 大殿内的月梁不仅能给华縅支承,还因特别的曲线外形,给大殿带来不一样的观感。 D . 大殿中的女施主宁公遇像和梁下书写的姓名,揭示了古代寺庙修建经费的主要来源。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木材是中国人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但它非常容易朽坏,使得建筑难以长久保存。 B . 月梁、斗拱和柱是支撑木质建筑的重要构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得到普遍运用。 C . 大殿使用人字形叉手以撑托脊?这种方法留存下来的实例仅此一个,可见技法之难。 D . 文章作者在研究建筑的同时对殿内塑像、壁画也有所探究,可见其文艺素养颇深。
  3. (3) 作者说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四美荟萃于一殿”,请结合材料分析是哪四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