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文学是人类感恩自然的最佳途径

    人类在征服世界的征途中,渐渐地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尤其是现代社会,红尘滚滚,人心浮躁,我们若想与喧嚣都市抗衡,也许最佳选择就是投入到自然中去,享受星辰、山河、森林、海洋,让生命从中获得身心滋养,获得真正的愉悦与幸福;而我们从自然中领受到的身心感悟,一旦化为文字,就成了自然文学。

    中国人讲求顺应自然,强调天人合一,将美好的品质赋予自然,比如山水、树木、花草、虫鸟;古人写文章,大多写山水、游记,即使当今的散文写作领域,游记文章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事实上,中国文化历来注重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欧美几十年前也兴起了写山水、荒原、旷野即写大自然的热潮,名之为“自然主义写作”,也就是自然文学。

    所谓自然文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思索的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形式上说,当代的自然文学,主要包括环境文学和生态文学。

    河山信美,但要以文学手法来表现好她,无论散文、诗歌、小说,都需要真诚深切的心灵,要具有大情怀。“非有大情怀,即无大艺术”,人应该有所敬畏,首先要敬畏大自然。以前,山青水绿海晏河清,正是大自然对敬畏天地的人类的回报,现在人们乱砍滥伐破坏生态,自然灾害到处频发,也正是大自然对胡作非为的人类的惩罚。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太渺小。

    中国古代文人大多纵身、纵情山水,因为其精神家园是山水。对他们来说,在大自然中超脱现实、圆融身心,能使生命更快乐,人生也更有意义和价值。的确,当人回归自然,灵魂就会与宇宙相通。

    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就要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无论在哪个民族的心目中,土地都至尊至荣。“土能生万物,地可载山川”,人类的一切,都由土地养育和承载。在古代中国,土地就代表社稷,皇城里必建有社稷坛,用五色土拼成,皇帝每年都要祭坛拜土。从世界范围来说,只有维护好所有的土地山河,才能保持全人类的健康。

    然而,人们往往难以实现这样的梦想,于是产生了园林。园林是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载体,衬托出人类的心灵寄托和精神文化。

    正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成就了自然文学。乡村、田园、草原、丛林,江河、海洋,旷野、荒原……游记作者笔迹所在,往往就是其足迹所至。我想,在自然文学作者看来,从自然中得到的精神享受,一定远比物质享受更为愉悦和幸福。我们的亲身体验,能唤起人们更加热爱壮丽山河;我们的美好感受,能激励人们更加追求精神享受;我们的妙笔生花,能吸引人们更多地热爱文学尤其是自然文学。

    文章,人心之山水;山水,天地之文章。“山水无文难成景,风光着墨方有情”,一语道尽自然与文学的关系。

(选自《中国文化报》,有删节)

  1. (1) 下列各项中,对“自然文学”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然文学”的内容是人们从自然中领受到的身心感悟,这些感悟包括人们在享受自然中获得的身心滋养、愉悦与幸福。 B . “自然文学”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其主要内容都是山水、游记,因为中国文化历来注重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C . “自然文学”在欧美也叫“自然主义写作”,其写作对象是山水、荒原、旷野,这和中国的山水、游记的写作对象是一致的。 D . “自然文学”的内容主要是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思索,在当代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环境文学和生态文学。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现代社会,人心浮躁,我们若想与喧嚣都市抗衡,就要投入到自然中去,因为从自然中得到的精神享受,才是真正的愉悦和幸福。 B . 大自然对人是公正的,你对它敬畏,就会山青水绿海晏河清,你对它胡作非为,就会灾害频发,让人类受到惩罚。 C . 古代皇城里必建有社稷坛,皇帝每年都要祭坛拜土,这体现了对土地的善待,实际上只有维护好所有的土地山河,才能保持全人类的健康。 D . 园林是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种以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为载体,衬托出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灵寄托和精神文化的艺术形式。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无论散文、诗歌、小说,要想表现好信美河山都需要真诚深切的心灵,要具有大情怀,都要以敬畏大自然为前提。 B .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当人回归自然,灵魂与宇宙相通,从中寻找到生命的快乐,人也就变得伟大了。 C . “自然文学”写作者的亲身体验、美好的感受,这能唤起人们更加热爱壮丽山河,能激励人们更加追求精神享受。 D . 正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成就了自然文学,游记作者笔迹所在,往往就是其足迹所至,正是“山水无文难成景,风光着墨方有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乔家大院——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①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巨著称。而今,又以大量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不断发现而令世人瞩目,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

    ②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千米,南距东观镇仅2千米。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于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

    ③大院为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 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是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正房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伦理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的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楼六座。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④纵观乔家大院,斗拱飞檐,彩饰金绘,建筑考究,工艺精湛,整体呈“囍”字形,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因此这座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⑤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如今,乔家大院业已成为中外闻名的民俗胜地,而且,也成为许多影视剧拍摄时争抢镜头的宝地。

  1. (1) 如果说第③段中的一系列数字真实而准确地说明了乔家大院建筑群庞大而有序,那么文中划线句则运用的说明方法,生动而形象地突出了
  2. (2) 第①段末句“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 (3) 文章第⑤段能否删掉?为什么?
  4. (4)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热播后,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加光彩夺目。请你为乔家大院这座三晋名宅拟一则广告宣传语,要求语言简明生动,有一定创意。(不要用原文语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李学勤访谈录:如何认识中华文化的湖湘面孔?

黄友爱:中华文化主要是黄河、长江两河流域文化,在先生看来,作为长江文化之一脉的湖湘文化,有什么值得注意的特点和亮点吗?

李学勤:湖湘文化呢,是长江文化的一个分支,主要代表的是长江中游南部的文化。湖湘这个概念,至少从宋代以后就很突出。至于它的特点,接下来我会谈到。

黄友爱:近年在湖南出土了大量简帛文书,包括里耶秦简、走马楼吴简等,请先生谈谈这些资料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湖南地域文化方面的意义。

李学勤:这个涉及我们的专业,简帛学。我们知道世界上这些古代文明的书写材料是不一样的,比如埃及用的纸莎草、亚述用的泥版,都没有我们用的这个竹木简和帛书易得和方便。而我们出土的战国简帛,最早发现就是在湖南。一九四二年在长沙的子弹库,在一个小墓里出土了楚国的帛书,遗憾的是由于战乱,这件帛书现在被收藏在美国。你刚才讲到了里耶秦简,但年代更早的战国简最早也是在长沙发现的。一九五〇年开始连续发现了三批战国简,最早一批是在长沙的五里牌。刚刚你提到的一些近年的发现,也是非常丰富非常了不起的。湖南地区是出土古代简帛非常丰富的地区,上至战国,下至秦到两汉。出土的这些简帛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太大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古书都是后人传刻的版本,像《诗经》《尚书》这些书都很早了,但我们今天看到的都是用现在的文字写成的,不是古代的原貌。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抄,里面必然有些和原貌不一样的地方,这是不可避免的;而现在发现的这些简帛,是原物,有的是古书,有的是古代文书。我们研究一篇简的书籍这次就出版了十大本,所以说这个出土简帛的学术价值是很大的。

黄友爱:湖南境内有南岳衡山。但是开始南岳并不在湖南衡山,而在安徽霍山,请问从霍山到衡山,这一转变对于湖南的地域文化有何意义?

李学勤:这是学术界的一种说法,我个人对这种说法是存疑的。中国历史上有一件很重要的东西叫岣嵝碑,也称禹碑。一开始因为大家不认识,就都认为是大禹治水刻的碑,原先就在衡山上。后来岣嵝碑原碑找不到了,但还有一些传刻的本子,比如四川一些地方。近年来研究这个可能和少数民族的古文字有关,从这个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古代的时候南岳衡山就有它特别的历史文化意义。至于这个岣嵝碑,我认为它很可能和巴蜀文字有关系,因为二者的结构很像。所谓巴蜀文字,是指在今天川渝地区出土的一些古代文字,时间从战国一直到西汉。这种文字至今没能被解读,我们不认识,但它又有两个系统:其一与汉字比较接近,另一种则可以确定包含拼音因素。与汉字接近的这个系统的巴蜀文字和岣嵝碑的写法和笔势都很像。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测,因为岣嵝碑的真本已佚。

黄友爱:禹碑是内容涉及湖南的最早的古代石刻文献吗?

李学勤:刚才我说了这只是一种猜测,不宜作过多的推论。

黄友爱:先生怎么看待岳麓书院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以及其在湘学研究和传播中的历史地位?

李学勤:岳麓书院是古代的四大书院之一,实际上作为学府从建立书院就一直传承下来的只有岳麓书院,其他的书院历史都中断了。今天的湖南大学就是在岳麓书院的传统上建立起来的。岳麓书院到今天已经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了。它的文化史可以写一本专著来讲,但主要就是两段,南宋和近代。南宋的张栻和朱熹有过“朱张会讲”,这个事情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认识。大家讲宋代理学就是程朱,这当然没有问题。但实际上宋代理学的建设者还有很多,张栻(张南轩)当然算一个,还有更早的一个湖南人周敦颐。张栻的学风和朱熹很相近,但也有不同,这也是他们会讲的意义所在。可以说这个时代的岳麓书院开辟了后世的学术传统,而张南轩在其中的地位我们讲得还不够。我常常说理学史上的湖湘学派和浙东学派讲得还不够。理学就如梁启超所说,是一个思潮,是一群人而非只有程朱。另外一段近代的湘学,我觉得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它和清朝的理学和汉学都区别开了。清朝的汉学就是乾嘉,这到清中叶嘉道时期就显现出一个不足——它是纯学术的,和国计民生没有关系。那么对它的批评就产生了,只从理学角度批评是不起作用的,但从另外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对它进行批评,湖南学术界就起了很大作用。且不说后来的康梁,我提到一个人王闿运(王湘绮)就很重要。王湘绮很大一个作用就是把学风从湖南带到四川,如开办存古学堂。我常常说晚清的传统学问异军突起的一个是湘学,一个是蜀学,而蜀学又受到湘学的影响。

黄友爱:最近,考古人员在湖南道县境内的福岩洞发掘了四十七枚具有完全现代人特征的人类牙齿化石,您怎么看待这次发掘的意义?

李学勤:这个对于考古学是很重要的一个贡献。当然这不是狭义的考古学,是古人类学。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现在世界上还是有争论的。究竟人类是不是都是从非洲走出来的,如果是的话,这发生在什么时候?这就是“夏娃学说”究竟站不站得住脚的问题,这都还是可以讨论的。这就是我们的发现为什么重要。湖南的道县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以前还发现了距今近一万年的稻种。

(该文为2016年《湘水》杂志主编黄友爱对李学勤先生的专访,有删改,原标题为《中华文化的湖湘面孔——李学勤先生访谈录》,载《湘水》杂志第三辑,岳麓书社,2016年12月。李学勤(1933-),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教授)

  1. (1) 以下对李学勤先生谈话原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湖湘文化是长江文化的重要分支,至少从宋代以后湖湘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表现就很突出,影响力不呆小觑。 B . 湖南出土的古代简帛非常丰富,这些简帛上的古书原文对《诗经》《尚书》等后人传刻文献的研究其有重大意义。 C . 湖南地区出土了我国年代最早的战国时期简牍和帛书,分别是长沙的五里牌战国简牍和长沙的子弹库楚国帛书。 D .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中,实际上只有岳麓书院作为学府一千余年传承不断,其他三大书院的历史都中断了。
  2. (2) 以下对访谈思想内容和语体形式的解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 最近,湖南道县境内的福岩,洞发掘了四十七枚具有完全现代人特征的人类牙齿化石,这一发现对古人类学研究意义重大。它是推翻颇受争议的人类非洲起源说的又一力证。 B . 以王湘绮为代表的近代湘学主张学术解决实际问题,但导经世致用,与纯学术的清朝汉学迥然有别,而且湘学对近代中国其他地区学风产生显著的影响。 C . 李学勤先生根据写法和笔势的相似性推测的嵝碑(禹碑)刻本文字与少数民族使用的巴蜀文字相近,他进而大胆猜测峋嵝碑(禹碑)既与汉字接近,又包含拼音因素。 D . 采访者黄友爱的提问紧扣“中华文化中近代湖湘文化的特色和价值”这一核心议题。他的采访语言既表现出简明扼要的新闻语体特征,又表现出礼貌得体的谈话语体特色。 E . 受访者李学勤先生是学界巨擘,他的学术访谈语言并非诘屈聱牙,晦涩难懂,而是将明白晓畅的谈话语体和谦虚严谨的论文语体融为一炉,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
  3. (3) 根据访谈内容,概括湖湘文化对于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分子生物学家不怕公众问“你的研究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因为很多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都有很强的实用性,几乎马上就可以指导医疗实践。DNA修复机制的发现也不例外。

    DNA修复涉及一系列蛋白质,如果其中任何一种不能正常合成,都可能导致DNA无法正常修复。这样的病人身体里的DNA损伤会以比常人快得多的速度积累,患某种肿瘤的概率也就比一般人大得多。

    在先天性DNA修复缺陷中,最有名的是着色性干皮病。病人的核苷酸切除修复机制不能正常运作,因此无法修复由紫外线造成的DNA损伤,哪怕是最轻微的阳光,都可以让皮肤起疱、发干并长出大量雀斑。病人100%会患皮肤癌,多在20岁之前离世。现在已经知道这种病有多种亚型,分别对应不同的缺陷基因。

    理论上讲,如果在产前能够检测这些基因是否存在缺陷,就可以避免生出有缺陷的新生儿。当然,考虑到着色性干皮病的发病率只有二十五万分之一,目前对这种病进行产前基因检查的需求可能并不迫切。相比之下更值得注意的是由先天性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引起的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这是遗传性结直肠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在所有结直肠癌中占到2%-5%。复旦大学的研究表明,在东亚人群中这种基因缺陷较为常见,因此一定还有很多携带者未被发现。如果能通过基因检查确定为缺陷基因携带者,就可以早做预防,避免或推迟结直肠癌的发生。

    事实上,即使是一般人,也可能因为体内某些细胞的DNA修复机制出现后天的缺陷,而患上肿瘤。当这些修复机制不能正常运作之后,肿瘤细胞的DNA就更容易出现突变,肿瘤的恶性化程度也越高。然而与此同时,肿瘤细胞的繁殖也更依赖于还能正常运作的修复机制。如果这些修复机制也被破坏,DNA将更容易受到损伤,这样反而可以加快肿瘤细胞的死亡。

    基于这一原理,科学家们从DNA修复相关蛋白质入手,筛选可以抑制其活性的肿瘤化疗药物,已经有了初步成绩。欧洲生物制药公司阿斯利康就推出了一种叫奥拉帕尼的新药,可以抑制一种叫“聚ADP核糖聚合酶”的DNA修复蛋白质的活性,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经在2014年批准这种药上市,允许用它来治疗一种特殊类型的晚期卵巢癌。

  1. (1) 下列对DNA修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健康的人体具备DNA修复功能,但这种修复功能有可能丧失,而一旦丧失,会增加罹患肿瘤的机会。 B . 如果产前能够检测包括核苷酸切除修复缺陷在内的某些基因是否存在修复缺陷,就有可能避免生出有缺陷的新生儿。 C . 对东亚人群而言,产前检查是否存在先天性错配修复基因缺陷比检查是否存在核苷酸切除修复缺陷更迫切。 D . 对因体内某些细胞的DNA修复机制出现后天缺陷而患上肿瘤的人来说,修复机制被破坏是有害无利的。
  2. (2) 根据选文内容,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    )
    A . 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的实用性 B . DNA修复机制 C . DNA修复机制的实用性 D . 基因的自我修复
  3. (3) 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解释新药奥拉帕尼的作用原理。
这篇小品文,语言形象、幽默,下面是对一些句子的解说,选出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 . “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说明人类在自大心理下,不愿也不敢承认渺小的蚂蚁的很多行为与人类相似的事实。 B . “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用夸张的语言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太接近人类了。 C . “它们只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评论一只“独行的蚂蚁”,强调它们个体生命的强大。 D . “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魔魔道道的小机器”——用某些人对蚂蚁的看法,讥刺那些把昆虫看作天外来客,完全异于人类的心态保守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从适当的高度往下看,大西洋城边青天白日下的海滨木板路上,医学家们为举行年会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就像是群居性昆虫的大聚会。同样是那种离子式的振动,碰上一些个急匆匆来回乱窜的个体,这才略停一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点信息。每隔一段时间,那群体都要像抛出钓鳟鱼的钓线一样,准确无误地向恰尔德饭店抛出一个长长的单列纵队。假如木板不是牢牢钉住,那么,看到他们一块儿筑起各式各样的巢穴,就不用感到吃惊了。

    用这种话来描绘人类是可以的。在他们最强制性的社会行为中,人类的确很像远远看去的蚁群。不过,如果把话反过来讲,暗示说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总有点联系,那在生物学界将是相当糟糕的态度。关于昆虫行为的书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地提醒人们,昆虫好像是来自外星的生物,它们的行为绝对是有异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假如我们想从它们的活动中看出什么显示人类特点的东西,那就是在违反科学。

    不过,让一个旁观者不这样看是很难的。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织巢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1. (1) 第一段中,作者为什么将医学家们聚集而来举行年会的行为比作群居性昆虫的大聚会?
  2. (2) “用这种话来描绘人类是可以的”中的“这种话”指代什么?
  3. (3) 第二段作者表达了怎样一种观点?
  4. (4) 第三段开始作者说:“让一个旁观者不这样看是很难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冠状病毒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才能繁衍。除2019新型冠状病毒外,可感染人类的已知冠状病毒共有6种,仅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可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目前,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肺炎感染的患者;需要引起公众警觉和关切的是,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也并无现有可用疫苗,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但是,我们不必恐慌,因为科学家们正在探寻2019新型冠状病毒更多秘密的路上一往无前,必将为人类战胜病毒提供坚实的基础。

    当下,虽无针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但保持基本的卫生、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避免密切接触等可有效预防病毒感染。针对此次疫情的暴发,世界卫生组织提醒,对SARS、MERS以及2019新型冠状病毒这类具有跨种传播至人群可能的新发传染病,最有效的预防是从疾病的源头做起,不去侵抚蝙蝠等野生动物的自然栖息地,减少与蝙蝠等传染源动物的接触机会。另外,中间宿主和人类接触机会更多,在病毒从自然宿主到人的传播链中往往扮演着关键角色。因此,加强立法监督,杜绝野生动物交易、避免养殖动物与宿主的接触对预防冠状病毒也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冠状病毒“这一家子”,都是怎么回事?》)

材料二:

    冠状病毒引起的三次疫情比较表

   

[注]新冠疫情统计数据截至4月14日13:00

材料三: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战胜疫病要念好“智”字诀,把握规律、科学防控。新冠肺炎传染性再强,其传播蔓延也有规律可循,疫情防控须相信科学、依靠科学。各级领导干部要根据传染病防治规律进行科学防控,严格执行排查、隔离及预防传染措施,努力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方面下功夫。尤其是一些人口流入大省大市,要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加强对返程人员的健康监测,做好交通工具和场站的消毒、通风、清洁等工作,切断疾病传播途径。

(摘编自《战“疫”最吃劲的关键阶段,领导干部须念好“四字诀”》)

材料四:

    湖北新增确诊病例数首度锐减,湖北以外多地零新增,一批药物疗效初显,多重疫苗研制路线并行开展……抗疫战捷报频传,振奋人心,但湖北省内抗疫形势依然严峻。

    习.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指出:“我在2016年就提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可以搞揭榜挂帅,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要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面积极性,强化担当意识,集中精力攻关,研发抗疫所需疫苗和药品。要组织全社会科研力量参与,注重科研攻关和临床、防控实践相结合,在保证科学性基础上加快进度。

(摘编自《抗疫科研攻关呼唤“揭榜英雄”》)

  1. (1) 下列对“冠状病毒”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冠状病毒在动物的体内广泛存在,一旦离开了宿主细胞,它们就不能繁衍。 B . 2019新型冠状病毒只要出现在了人类身上,就会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C . 对冠状病毒的有效预防是不侵扰野生动物的自然栖息地,减少接触传染源。 D . 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穿山甲可能就是中间宿主之一。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面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科学家们正在积极探寻病毒秘密,这为人类战胜了病毒提供坚实的基础。 B . 和自然宿主相比,中间宿主和人类接触的机会更多,在病毒感染人类的传播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C .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 D . 面对依旧严峻的湖北省内抗疫形势,全社会科研力量应集中精力攻关,研发抗疫所需疫苗和药品。
  3. (3) 材料三明确指出:“疫情防控须相信科学、依靠科学。”如何多层面切实做好疫情的科学防控?请结合四则材料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9年底湖北省武汉市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引发的肺炎(C0VID-19)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再一次将病毒学研究和防控推上了风口浪尖。那么,令人闻风丧胆的病毒是如何从自然界进入人类社会的呢?众所周知,病毒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根据病毒的传播路线,可以把宿主划分为自然宿主、中间宿主和终宿主。

    自然宿主是指除人以外,自然界中为病毒提供营养和复制场所的生物,是病毒天然栖息和繁殖的生存环境(在此仅适用于动物病毒)。以蝙蝠为例,号称全世界十大最危险的病毒里, 蝙蝠至少是其中六种的自然宿主(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狂犬病毒、SARS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堪称“毒霸”。然而,蝙蝠却能与这些病毒长期相安无事,成为了高致病性病原的“炼丹炉”,主要是因为蝙蝠进化出了两项“超能力”。一是蝙蝠在飞行中的体温可高达40℃,使大部分病毒被杀死,只有小部分病毒得以进化;二是蝙蝠的免疫系统识别异物的敏感性较低,针对病毒的攻击不会引发过度的免疫反应,因此,蝙蝠与病毒的共生能力远超其他哺乳动物。目前, 科学家研究发现SARS-CoV-2与一种蝙蝠中的冠状病毒序列一致性高达96%。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邻居在各类蝙蝠中均有发现,故推测其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中间宿主,顾名思义,就是处于中间阶段的宿主,可以为病毒提供暂时性的营养和保护,中间宿主常常作为媒介,将病毒“运输”到人类身上,中间宿主可以包括多个物种。根据我们目前对病毒的认识,如果一种此前并不能感染人类的病毒,想要变成能够感染人类, 一定存在中间宿主使其快速进化,进化方式主要分为基因重组和基因适应性突变两种。因此, 寻找SARS-CoV-2的中间宿主显得尤为重要。正是中间宿主为病毒提供了变异进化和接触人类的机会,只有隔绝了中间宿主,才算真正隔离了传染源。

    虽然目前关于中间宿主的研究尚未有定论,但至此,我们已经可以大致梳理SARS-CoV-2从自然界进入人类社会的一条可能路线:寄生于自然宿主蝙蝠体内的某种冠状病毒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了水貂、穿山甲等潜在中间宿主。该病毒在中间宿主体内不断地进行适应性突变或与其他冠状病毒进行基因重组,从而获得了感染人类的能力。感染后的中间宿主进入市场后,将病毒传给了与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

    在发现了一种可以感染人的新型人兽共患病原后,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无疑是确定这种新型病毒是否具备在人际中传播的能力,也就是病毒在终宿主——人体内发生的故事。病毒进入人体后仍会不断发生变异以更好地适应人体环境,最终获得在人群中广泛传播的能力,至此病毒才算完成了它的终极“使命”。

    (摘编自白志华《我们为什么要找病毒的中间宿主?》,《中国科普博览》2020/2/14)

    材料二:

致病病毒

自然宿主

主要或潜在的中间宿主

病死率

埃博拉病毒

大蝙蝠科果蝠

黑猩猩、猴子、森林羚羊或豪猪

50%

尼帕病毒

孟加拉果蝠

40—70%

亨德拉病毒

狐蝠科果蝠

30—60%

SARS病毒

中华菊头蝠

果子狸

9.6%

MERS病毒

蝙蝠

单峰骆驼

34.4%

SARS-Cov-2

蝙蝠

水貂、穿山甲

3.5%(至2020/3/1)

(据世卫组织相关数据整理)

    材料三:

    在上海,有80台红外触发相机,正在日夜记录着城市动物的分布和变化,无论是国庆、元旦前后的游园高峰,还是这个疫情阴云笼罩下的闭园时期。我们试图完整地调查野生动物在城市的分布、习性、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调查地点包括了共青森林公园、滨江森林公园、上海植物园、上海动物园、闵行体育公园、复旦大学校园、南汇城郊、浦江郊野公园、顾村公园等区域。今天这个网络也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一刻不停地记录着。完成这些调查工作的,除了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团队外,还有一个近百名市民构成的“公民科学家”团队。这些无接触的调查,最大程度避免了市民直接接触野生动物的风险。与此同时,每一名“公民科学家”都有自己的愿望和爱好,在项目中都会输入自己对于更好的城市生态的期望。

    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管理充满挑战,是一个不断变化、永无终点的旅程。和荒野不同,城市没法给野生动物找到天堂一样不被打扰的栖息地,它们只能和人一起生活。而一次一次的教训证明,投毒、扑杀这些容易在第一时间被想起的措施,都没有办法控制适应能力强大的动物,反而会引起连锁的生态灾难,带来更难以收拾的后果。

(摘编自王放《疫情之下,我们在上海的八十个探头,监测着城市野生动物》,果壳网,2020/2/9)

  1. (1) 下列对“病毒宿主”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SARS-CoV-2的中间宿主,为祖病毒提供暂时性的营养和保护,并可能使其实现基因重组或基因适应性突变,进而感染与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 B . 病毒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只能在自然宿主、中间宿主和终宿主的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而在其唯一的终宿主——人体内依然可能发生变异。 C . 堪称“毒霸”的蝙蝠,被确定是埃博拉病毒、狂犬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SARS等病毒的共同宿主,因此,也是SARS-CoV-2的自然宿主。 D . 蝙蝠与病毒的共生能力远超其他哺乳动物,是与其自身的免疫系统敏感性更高更强大密切相关的,而且,它飞行时的高体温也帮忙杀死了许多病毒。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埃博拉病毒、尼帕病毒与SARS病毒,都在全世界十大最危险的病毒之列,它们的致死率都高于SARS-CoV-2,但我们对SARS-CoV-2的警惕不能因此放松。 B . 如果在城市里发现蝙蝠这个“毒霸”,应当第一时间报告有关部门,并组织专业消防员对它进行驱逐或扑杀,这样才能保护城市居民远离病毒带来的传染风险。 C . 病毒的中间宿主既有野生动物,如黑猩猩、森林羚羊,又有人类蒙养的动物,如马、猪,这说明单靠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并不能隔绝病毒传染人类。 D . 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团队和上海市民“公民科学家”团队利用红外触发相机,来调查城市动物的分布和变化,能最大程度避免市民直接接触野生动物。
  3. (3) 2020年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结合以上材料,谈谈此决定出台的必要性。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运动——无价良药

[健康调查]

材料一: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过去只有王公贵族才易得的痛风、糖尿病等富贵病。据英国糖尿病协会报告,1935年全球有20亿人口,糖尿病患者有1500多万,而现在人口增加了2.5倍,但糖尿病患者却足足增加了10多倍。

材料二:一个名为“运动就是良药”的研究项目发现,如果人们进行适量的运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可以预防50%的乳腺癌以及60%的大肠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我们自己才是身体最好的医生,运动这剂无价良药我们随时可以服用。但是,现状并不乐观。目前,全球每年有近500万人死于运动缺乏,这一数据还在逐年增加。

[健康咨询]

某社区医生一天的健康咨询记录:

⑴方XX,男,13岁,初一学生,身高1.60米,体重163斤,食欲旺盛,走路易气喘,时常提不起精神。

诊断:过度饮食、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

建议:适当控制饮食,每天坚持有一定强度的运动,如跑步、打球、骑自行车等,每次最好运动45- 60分钟,通过出汗来消耗身体热量,排出毒素,减轻体重。

⑵李Xx,女,15岁,初三学生:脸色蜡黄,消瘦,贪欲不振。

诊断:学习紧张、久坐不动引起的消化不良,慢性肠胃炎。

建议:利用零散的时间运动,如课间做一做蹲立的动作或者跳绳、爬楼梯等,还可以骑自行车上下学,以积少成多的运动方式,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增进食欲,增加摄入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

⑶徐XX,男,62岁,退休工人:近期吃得多,喝得多,尿频,易疲乏无力,体重有所下降。

诊断:疑似糖尿病早期症状。

建议: (1)需到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2)加强运动,如慢跑、打太极等,在身体无不适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逐步提高运动强度:运动时尽量不要空腹,最好饭后1小时进行。

[健康知识]

当我们运动时,血液循环加速,血液冲洗血管壁,使原本处于收缩状态的小血管舒张以减少阻力,增加血流量,有利于清除血管壁上的脂类物质沉着,把机体深处的代谢废物最大限度地排出体外,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经常运动对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会产生一种叫作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感,调节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有些疾病甚至不需要服用药物直接可以通过运动收到疗效,如不少轻度糖尿病患者只需坚持体育运动并注意饮食控制即可康复。

运动要讲究方式方法。强度较大的运动如打球、跳舞等不宜空腹,否则容易导致血糖降低、四肢乏力、胃肠痉挛、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也不宜饭后马上运动,一般半小时后为宜。各种运动方式最好交替进行,如今天跑步明天可以游泳。运动后如果疲惫不堪、肌肉疼痛,休息一两天后不能消失,下次运动就需要减量;如果感到关节、韧带不适,应尽快就医,以防病情变得复杂或出现接连损伤。初练者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

  1. (1) 下列理解和推断,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 . 运动可以排汗,而出汗不仅可以排毒,还可以消耗热量,燃烧多余脂肪,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B . 运动后,人往往会增进食欲,从而增加摄人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如果不加以控制食量,很有可能会增加体重。 C . 常运动的胖子比不运动的瘦子患上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几率可能更小。 D . 运动后会出现肌肉疼痛、关节不适等症状,休息一两天后会自行消失。
  2.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分别从健康调查、健康咨询、健康知识三个板块来说明运动是无价良药,告诉我们自己是身体最好的医生。 B . 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 . “有些疾病甚至不需要服用药物直接可以通过运动收到疗效”,这句中的加点词“甚至”可以去掉,不会影响句子的原意。 D . 从健康咨询这板块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年龄阶段,无论你的身体健康与否,都应该进行适量的运动。
  3. (3) 班主任李老师工作很忙,平时很少运动,体质不太好,最近老是感冒,医生建议他加强运动。他制定了第一个星期的运动方案,这个方案还有不够科学的地方,请你帮助李老师提出修改建议,并借助文中内容说明理由。

    时间

    周一至周五

    周六

    周日

    运动项目

    每天步行15分钟

    晚饭一小时、打篮球一小时30分钟

    打篮球一小时

    时间安排

    上下班途中

    晚饭30分钟后

    早饭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智慧城市的最早提出者美国的IBM公司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的六个核心系统如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组成。这些系统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所以智慧城市的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摘自科普中国网“智慧城市”条目)

材料二

11月17日,2017亚太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启幕,论坛云集众多国内外领先智慧城市的政府代表及领袖,还有智慧城市领军企业的学者、精英,共同探讨智慧城市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应对智慧城市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同行以及观众打开思路,开拓视野。华为、中电科、平安科技、国民技术等众多智慧城市领域领军企业前来参展,还带来了各自的智慧解决方案和新近成果。

国家信息中心主任程晓波在致词时指出,全国各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方面不断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已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典型载体和落实四化同步的范例。

程晓波表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自己很高兴见到中国智慧城市已经从最初的起跑、跟跑发展到当前的并跑阶段,到未来可能会实现领跑和超越。

程晓波表示,尽管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步伐非常快,但是,也必须要清醒的看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挑战。应对比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还要提高的问题,要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评估过程中,要更多地调动大众参与积极性,还要通过移动互联、智慧应用来突破瓶颈,为大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服务,让大众体会到智慧城市带来的现实获得感。

(《程晓波: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从“跟跑”发展到“并跑”阶段》节选)

材料三

本届(2016)智慧城市评估体系共有六大类一级指标,包括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治理、智慧民生、智慧经济、智慧人群及保障体系。根据一级指标得分率情况来看,“保障体系”得分最高,整体情况普遍良好;“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治理”两类指标的得分率都在40%上,表明大部分城市的建设水平相对较好;而“智慧经济”与“智慧民生”两类指标得分情况明显偏低,说明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城市在该方面的建设还明显不足,需要建设者们深入了解群众生活的真需求和期待,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而通过对201个样本城市的行政区划对比,可见华东与华南地区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分数,并且其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四个地域成绩较为相近,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而西北地区总体得分最低,需要加强开发。

(科学网《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发布》节选)

材料四

图表中投顾问对2017-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1. (1)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它最早由美国的IBM公司提出,目的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提供美好生活,促进城市发展。 B .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步伐非常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方面已经成为世界上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范例。 C . 全国各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也必须要清醒的看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 D . 预计,2017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6.0万亿元,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2.64%,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7万亿元。
  2. (2) 依据上述材料,下列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等核心系统组成,它们各自独立为城市的人提供生活保障。 B . 2017亚太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吸引了众多智慧城市领域的领军企业前来参展,可以推想,智慧城市建设的市场仍将大有可为。 C . 依据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数据,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四个地域成绩较为相近,可见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D . 中国智慧城市已经从最初的起跑、跟跑发展到当前的并跑阶段,实现领跑和超越也必将指日可待。
  3. (3) 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数据显示,“智慧民生”类指标得分偏低,请结合材料,谈谈加强智慧民生建设的建议。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智慧城市是一个系统化概念,智慧的定义不仅是技术和产业上的创新发展,同时也是以科技赋能来推动城市全面进化,实现公共服务、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升级。除了夯实硬件实力,也要打造顺应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的“软实力”。习.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智慧城市建设是面向未来的重大发展战略,定位于国家中心城市的沈阳,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更要抓住新机遇,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以全局谋划、战略布局、整体推进来探索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沈阳模式。

智慧城市的基础是信息的共享通畅,利用数字化提升政务效能,重点是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沈阳在构建“互联网+”城市治理新体系上已取得不少成果,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智慧交通管理平台、智慧城管平台在内的多个政务云平台,通过有效整合跨部门的信息资源,极大提升了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这些数字化的“城市大脑”,不仅能助力城市科学化决策和精细化管理,也极大提升公共服务效率。

通过整合政务信息来实现“一网通办”,让市民办事更加便利,优化了营商环境,城市的“软实力”将得到全面提升。

(摘编自《探索智能管理    打造智慧城市》

材料二:

智慧城市建设是新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未来十五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新的挑战。随着城市规模与城市人口急剧扩张,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也将不断加深。只有通过大力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全域感知、智能决策的智慧城市管理新模式,才能最大限度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和谐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消费升级对智慧城市建设也提出新要求。我国拥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以上群体达到4亿,市场规模超大,内需升级趋势明显。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持续影响不断改变着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习惯,“云课堂”“云旅游”等新需求不断涌现。这些新需求对5G、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以及智慧民生、便民服务等智慧城市应用提出更高的要求。

(摘编自《贯彻新发展理念       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材料三:

目前,首尔等多个城市都制定了智慧城市发展规划。

2011年,首尔发布“智慧首尔2015”计划,明确提出智慧城市的建设规划。2016年,首尔又发布“全球数字首尔2020”计划,进一步完善智慧城市发展路线图。

首尔还计划再投入1014亿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71韩元),推进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并成立专职部门统筹智慧城市规划,进一步深化智慧城市建设。

(摘编自马菲《首尔着力化解交通拥堵》)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创新,是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B . 智慧城市利用数字化提升政务效能,重点打通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所以信息的共享通畅是其基础。 C . 沈阳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了多个政务云平台,通过整合信息资源,提升了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D . 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急剧扩张、消费升级、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对智慧城市建设都提出新的挑战。
  2. (2) 以上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3月16日,由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

一期试验

Ⅰ期试验的志愿者年龄18-60周岁。志愿者会被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三组,每组36人。经过筛选和体检后,符合要求的志愿者可以接种疫苗。此后的14天,为集中隔离观察期。

2020年3月31日,首批接种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的志愿者已满14天医学观察期。截至4月2日,在武汉进行的新冠疫苗一期临床试验的108位受试者均已完成接种,其中18位志愿者结束隔离。每一位解除隔离时都要拍CT,身体状况均良好。

Ⅰ期临床研究募集少数受试者进行,主要评估疫苗的安全性以及能否产生免疫应答。

二期试验

2020年4月9日,新冠疫苗Ⅱ期临床研究启动志愿者招募。Ⅱ期临床研究选择了低中剂量的疫苗进行试验,研究分为3组,即中剂量疫苗组(250例)、低剂量疫苗组(125例)和安慰剂对照组(125例)。疫苗和安慰剂对照都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联合研制。按照研究方案要求,每位志愿者要于接种当天、第14天、第28天和第6个月完成一次研究访视,共需采血四次。

2020年4月13日,新冠病毒疫苗进入Ⅱ期临床试验,目的是调整和完善临床疫苗接种的程序和手续,并获得不良反应等统计数据。

三期试验

Ⅲ期临床研究则主要评估疫苗的有效性,招募较大规模的受试者,来证实疫苗可以实现预期的预防感染或减轻症状的目的。

2020年11月11日,国产新冠疫苗研发传来好消息: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Ⅲ期临床顺利推进!国药集团官微发布消息称,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Ⅲ期临床正在阿联酋、巴林、阿根廷等国家顺利推进,并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接种志愿者超过5万人,样本人群覆盖125个国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材料二:

白岩松:疫苗的安全性如何?

陈薇:到现在为止,我们接种的人群包括一种极端环境下的人群,没有发现跟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也没有发现跟其他疫苗不一样的特殊的不良反应。

白岩松:疫苗接种后能提供多长时间的有效保护?

陈薇:新冠病毒从分离到现在才半年多时间,疫苗的有效期有多长时间,全世界的数据也不会太多,肯定都是一年以内的数据。我们的疫苗是在3月份全球最早进入Ⅰ期临床试验的,到现在我们也只有半年之内的数据。从目前来看,3月份的这一针还是有效的。它的保护性还能持续多久?我们仍在推进相关研究,目前只能根据以往的相似疫苗进行推测,比如埃博拉的疫苗,打了第一针六个月之后,它的免疫反应会有所下降,六个月左右再打第二针进行增强,能两年有效。这是可以作为参考的数据。

白岩松:如果新冠病毒发生变异,疫苗是否会失效?

陈薇:我们是一个基因工程疫苗,就是找到最有用那一段基因,把它做成疫苗。从目前的数据分析来看,我们选的这一段基因产生变化的几率非常低。截至目前,我们的重组新冠疫苗对已经发生变异的新冠病毒能够完全覆盖。

此外,由于我们是基因工程的疫苗,一旦产生变异,影响保护效果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现在的疫苗作为基础免疫,很快做一个针对性更强的疫苗对它进行加强免疫,就像是给软件升级打补丁一样。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这么多国家都在做基因工程疫苗的原因——它是新一代的技术,是我们今后需要大力发展的朝阳技术。

白岩松:从世界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疫苗研发到底达到了怎样的水准?

陈薇:毫无疑问,我们国家处在整个世界新冠疫苗研发的第一方阵。目前在世卫组织公布的已经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疫苗当中,我们占了一半以上。这个数据已经非常能够说明问题。

(《白岩松专访陈薇院士》)

材料三:

在新冠疫情爆发后,陈薇率领团队立即投入到了对抗疫情的工作中。她率领的团队迅速奔赴武汉一线,为研究病毒快速检测工具做出了贡献。随后,陈薇等人又投入到了新冠疫苗的研发当中。

疫苗研发方面,陈薇也被认为是世界级的专家。2015年,陈薇还曾带领团队研制出了重组埃博拉疫苗,让中国自主研制的疫苗首次获得境外临床试验许可。

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在线发表全球首个重组腺病毒5型载体新冠疫苗I期临床试验结果,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

同一时间,《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了这则消息,并赞叹:首次对此新冠病毒疫苗的人体实验结果发现,它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且能够诱导快速的免疫反应。“这些结果代表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据百度资料删改)

  1. (1) 下列对新冠疫苗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新冠疫苗是在2020年3月底进入Ⅰ期临床试验的,经过半年多的时间进入到Ⅲ期临床试验,这样的研究速度是惊人的。 B . 我国在世卫组织公布的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中占了一半以上,这也意味着我们处在整个世界新冠疫苗研发的第一方阵。 C . 陈薇团队研发的新冠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一旦新冠病毒发生变异,该团队也会尽快研制出针对性更强的疫苗。 D . 新冠疫苗Ⅲ期临床正在阿联酋、巴林、阿根廷等国家顺利推进,是因为我们曾获得境外临床试验许可。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新冠疫苗的研发经过三期临床试验,受试的范围逐步扩大,每个阶段的试验任务各有侧重点。 B . 陈薇团队不仅能研究出快速检测新冠病毒的工具,还能在短时间内研发出新冠疫苗,为抗疫做出了重大贡献。 C . 陈薇团队研制的新冠疫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也意味着我们在后续疫苗投产应用时,可能以更低的价格满足中国百姓的需要。 D . 新冠疫苗接种六个月后,免疫反应会有所下降,但只要再打第二针进行增强,就能两年有效。D
  3. (3) 陈薇团队研制的新冠疫苗是安全有效的疫苗,请结合材料说明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0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三个最暖年份之一。2020年6月,北极圈内的一个西伯利亚小镇居然达到了38℃的高温!这也是北极圈内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其实,不只是北极,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上升了大约1.2℃,气温的上升速度远远超出预期。

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海平面可能会上升超过2米,这会导致像巴厘岛、马尔代夫这样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的面积逐渐缩小甚至消失。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全球99%的珊瑚礁都将消失,接近墨西哥国土面积的冻土会永久解冻,水资源将变得极度紧张。有研究认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5℃,地球的整体环境将被完全破坏,甚至有可能引发生物大灭绝。

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是人类活动不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主要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氧化亚氮、氟利昂、甲烷等,这些气体使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从而使全球温度升高。其原理是,太阳发出的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而地面增暖后反射出的长波辐射却被这些温室气体吸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多,就好像给地球裹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使地表温度逐渐升高。

为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减缓全球变暖趋势,2015年12月,近200个缔约方共同通过了

(图1-1)

《巴黎协定》(TheParisAgreement),对2020年后全球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行动安排,确定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上涨幅度控制目标。(见图1-1)。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我国积极响应《巴黎协定》应对气候变化,主动做出减排承诺。力争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所谓“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碳中和”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每一个对象(可以是全球、国家、企业甚至某个产品等)未来“排放的碳”与“吸收的碳”相等。即新排放出多少温室气体,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消除多少温室气体,使得大气中温室气体增量为0,二氧化碳达到相对零排放。

要想实现碳中和,究竟有哪些关键要素呢?大力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最根本路径。在未来几十年,以CCUS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电气化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中心的一系列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将在能源转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CCUS技术能够帮助高耗能行业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技术、电气化技术的发展将加快传统化石能源的淘汰,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换代;此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也将助力我国碳减排进程,对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考虑低碳与市场发展的平衡,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做到成本可控,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碳价和相关制度的保障对于全面推动脱碳进程至关重要。逐步建立我国的碳定价体系以及各国碳价的互联机制,可以避免相关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政府需要完善行业排放标准、建立碳税征收机制、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及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等,实施一系列碳减排政策,为企业发展碳减排新技术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与引导,助力企业尽早开展低碳转型的尝试,帮助企业降低转型成本和融资难度,降低企业应用碳减排技术的风险,从而让企业以最低的成本和风险实现低碳转型。此外,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一方面需要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另一方面还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利益共同体的协同努力,从而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一本书读懂碳中和》,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碳中和”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碳中和”指大气中温室气体增量为 0,温室气体零排放。 B . “碳中和”是指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最终抵消。 C . “碳中和”旨在降低碳排放,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D . “碳中和”实现的路径是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技术。
  2. (2)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海平面可能会上升超过2米。人类活动不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快速变暖,人类生存发展面临危机。 B . 自太阳发出的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增暖后反射出长波辐射被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多使地表温度逐渐升高。 C . 2015年12月,《巴黎协定》(The Paris Agreement)将21世纪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2℃之内,并寻求将升幅进一步控制在1.5℃之内。 D . 我国积极响应《巴黎协定》(The Paris Agreement)应对气候变化,主动做出减排承诺:2030年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将达到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
  3. (3) 实现“碳中和”要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请分条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想当年,大教育家孔子倾其一生,弟子不过三千,现在一门“慕课”,上万人平常稀松。2011年,斯坦福大学教授吴恩达把课程搬上了互联网,一门课的注册学生就突破了10万人。即便孔老夫子在天有灵,恐怕也会自叹弗如。

“互联网+教育”,推倒了学校的“围墙”,各种在线教育资源得以轻松共享。在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学校,英语老师周敏轻点几下鼠标,登录“一起作业网”,来自全国重点名校的30万道最新真题题库便呈现在眼前。不大会儿,一套高水平的试卷就组合好了,不久后,周敏便拿到了学生的电脑答卷成绩,不仅有得分,还有每个学生的失分点。“以前我们都用上学期的试卷,习题远远没有网上的试卷灵活和贴近时效。有了互联网,效率和质量都大幅提高!”

现在的教育时代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时代。在未来,谁能把教育做得边界无限,谁就占据了教育的制高点。”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一语中的。

小王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大三学生,家境贫寒,勤工俭学挤占了他大量时间。这不,4月11日一大早,他就挤上了公交车,靠着一个栏杆站稳,便打开了云课堂手机客户端,一堂课学完,他也正好到站。有了移动互联网,人们零零碎碎的时间就有了新的价值,等车、候机、排队……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知识,聚沙成塔,谁说不能做成大事呢?

说起来,教育不仅仅是在校学生的事情,终身学习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互联网提供了种种可能。这不,某知名品牌化妆品销售员赵力勤已经受益匪浅。上岗不久,大量顾客对林林总总化妆品的功效、适用年龄、适用肤质等提出诸多疑问,她显然力不从心。移动学习及时解救了她,公司在每个销售员的手机上安装了业务培训系统,不仅能让这些天南海北、很难集中到一起的销售员随时随地学习,还能让销售员把顾客信息发回公司控制中心,从而实时接收详细的美容指导。

(摘自张烁《“互联网+”,催生打破时空的新教育》)

材料二:

2015年中国从事在线教育的企业数约2400~2500家,拥有数十万门在线教育课程,用户达到了近亿人次。这些在线教育企业如同蘑菇那样速生,也如同烟云那样很快消散,其原因当然有多种,但其共同的原因是他们并不真正了解教育,采取了外科手术式的“互联网+教育”方式,互联网并没有真正深入教育深层。

3月底,一则在线教师时薪1.8万元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在感到互联网的巨大力量的同时,每一个教育当事人都意识到,如何与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现实问题,已有的学校、教育机构和管理部门如何应对互联网也成为决定其自身未来状态的转换关键:选择得当就会给自身开辟宽广道路,选择不当就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摘自《“互联网+教育”还是“教育+互联网”?》,《光明日报》)

材料三:

一边是“互联网+教育”的“荒漠”,老师都还摸不着头脑;一边却是互联网的“天堂”,各式新鲜的教学方式正逐渐走进课堂。

面对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实,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孟繁华表示,“互联网+教育”将改变教育,但是不会颠覆教育,更不会颠覆学校的现有体制。

中关村新兴网络教育开发研究院院长李洪波也认为,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是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直至最终融合为一的关系。“传统教育不是一无是处,互联网教育仍然需要吸收传统教育的精华,而不是另起炉灶或砸烂传统教育彻底重建。”

李洪波认为,“就算在互联网特别发达的美国,目前仍处于互联网教育的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有效的、公认的模式和案例。”所以,“互联网+教育”有一个过程,还有一段很长的路需要我们去继续探索和尝试。

的确,顺应互联网潮流是教育领域无法回避的选择,但是必须认识到,教师才是教育的根本,互联网只是工具和手段。

(摘自豆俊杰、王强《“互联网+教育”:冰火两重天》)

  1. (1) 下列关于“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更有优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互联网+教育”推倒了传统教育的“围墙”,使大家可以共享各种在线教育资源。 B . “互联网+教育”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挣脱了时间的枷锁。 C . “互联网+教育”使各种新鲜的教学方式逐渐走进课堂,终将颠覆学校现有体制。 D . “互联网+教育”不仅可以在校学习,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将孔子弟子“三千”与斯坦福大学教授吴恩达学生“十万”相比较,说明了“互联网+教育”具有时间和空间的优势。 B . 材料二从教育企业的角度谈了“互联网+教育”存在的问题,材料三从教师的角度谈了“互联网+教育”存在的弊端。 C . 在线教师时薪1.8万引发了社会关注,每一个教育当事人都意识到,只有与互联网相处融洽,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D . 文章举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小王之例,意在鼓励大学生勤工俭学,因为“互联网+教育”可以让人随时随地学习。
  3. (3) 传统教育如何实现在“互联网+教育”形势下的自我发展?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常有人问:科幻文学“姓科”还是“姓文”?

不少人认为科幻文学“姓文”,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看法显然不合理。首先,科幻不是儿童专利,大量的科幻作品超出了儿童的理解范围,显然更适合成人阅读。不同年龄的人都需要科幻来激发对先进科技的向往。其次,让科幻“姓文”,等于捏造出“文学科幻”这一生硬的概念。虽然文学作品可能牵涉科学问题或理念,但文学离不开幻想,本身就带有幻想之意,无论这种幻想科学与否。如果在“文学”后再加一个“科幻”,纯粹是画蛇添足。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姓在前名在后,科幻“姓科”可谓名正言顺。

首先,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科学和文学有时是矛盾的——文学可以虚构,但科学不可以。虚构是文学的生命,却是科学的大忌。科学必须讲究事实证据,尤其要通过反复实验得出结论。如果科幻传播的知识不是科学的而是虚构的,那就是伪科学,后果极为严重。让科幻姓“科”,就是强调其传播科学、普及科学的重要职责。

其次,可从幻想的角度来看:人类分分秒秒都在想象,但只有极少想象是科学的。科学和文学都需要想象,不过,科学的想象要讲究事实证据和逻辑性,要基于科学的理论或假说,根据已有研究结果进行发挥、创造;而文学的想象可以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很明显,在科幻文学中,科学的想象才是主要的,文学的想象只是辅助。科学的想象当然应冠以“科学”之名,以区别于那些不具有科学性的想象。让科幻“姓科”,“科幻文学”这一概念才能更好地兼顾其科学性和文学性。

(摘编自王佃亮《科幻文学“姓科”还是“姓文”》)

材料二:

科幻文学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觉世新民”的实用目的。从那时起,科幻文学就背负起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观念的启蒙重担。中国科幻文学“科普化”的倾向一直延续至20世纪90年代才有了转变。在刘慈欣、韩松等一批作家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科幻小说创作迎来了又一轮高潮。这批作家都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和科学训练,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储备。与此同时,他们普遍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再视科学普及为科幻文学的主要社会功能。为刘慈欣乃至中国科幻赢得世界性声誉的《三体》系列,就是这一波科幻创作浪潮经过长时间积累结出的硕果。

与那些明确以科普为己任的小说相比,《三体》系列在知识含量和理论深度上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它没有那种解释说明过多、思想情感干涩的“科普风”,所以,它既富有科学的内涵,又饱含艺术的美感。《三体》的超越性还在于,它的科学幻想绝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是以扣人心弦的叙事,对物理学、宇宙学和社会学的终极命题进行追问,从而达到了令人惊讶的思想深度。这是那些仅仅聚焦于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性课题的科幻小说,几乎从未费心去思索的。启发读者求索这样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科学普及这一功利性的要求。

《三体》代表的创新科幻逐渐由小众圈子的探索,走向相对大众的流行,这只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才有可能发生。

在过去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偏低这一特定历史情势下,科幻文学不得不承担普及科学、传播知识的重任。但这也束缚了作家想象力的飞扬,桎梏着科幻美学的创造。“一代人有一代人之文学”,时代发生改变,文学也会随之改变。

一方面,随着基础教育的全面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互联网新媒体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应用越来越便捷,年青一代拥有更多、更自由的渠道去获取各种知识与信息。在这种情形下,科幻文学不需要越俎代庖来担当科普的重任了。

另一方面,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欧美和日本的科幻小说通过各种渠道大规模地传入中国,共同培育了一批新生代的科幻迷。这些科幻迷对西方科幻文学谱系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对前沿的科技成果也有一定的涉猎。他们不仅可以接受《三体》里那些宏伟幻想,也为“超越科普”的科幻创作提供了足够多的预期读者。

(摘编自吴岩《科幻文学“姓科”还是“姓文”:也谈<三体>的超越性》)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科幻文学并不是写给儿童看的,作品的内容深度更加适合成人,因此不能将科幻文学归属于儿童文学。 B . 科幻文学所传播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为此创作者必须讲究事实证据,尤其要通过反复实验得出结论。 C . 科学和文学都需要想象,科学想象理性严密,文学的想象感性灵动,二者虽然有差异,但可以兼容。 D . 新生代的科幻迷对西方科幻文学谱系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了解,对前沿的科技成果也有所涉猎。
  2. (2) 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幻文学创作出现又一轮高潮,这与创作者科学素养的提升、文学理念的更新等因素密切相关。 B . 《三体》为中国科幻赢得世界性声誉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超越性,比如不再被“科普风”局限,不再具有科学普及功能。 C . 有着科学普及目的的科幻小说更关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性课题,而极少关注物理学、宇宙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终极命题。 D . 得益于中国的持续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超越科普”的科幻文学逐渐走向大众,这在封闭的年代是难以实现的。
  3.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王晋康的《古蜀》将科学幻想和中国神话中的昆仑神话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B . 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从生物学的角度对珊瑚进行了专业性的介绍。 C . 清风的《十年后的中国》的主人公发明了一种可以战胜欧美列强的光。 D . 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以银河帝国的崩溃和重生追问人类未来的发展逻辑。
  4.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 (5)  对于科幻文学创作的方向,材料一与材料二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突发性。突发性指事件的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情况,都难以准确把握;对事件起因、规模、事态变化等,也不能事先确定。二是复杂性,主要指造成原因复杂。有自然因素造成的,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有人为因素造成的,如战争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三是传播的广泛性,某些传染病可能毫无国界地广泛传播。

(摘编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构成要素和主要特征探讨》) 

材料二:

作为非典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当时的中国在疫情防治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对疫情隐瞒不报。另一方面,当时国内比较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制度、应急设施。对于非典一类的新发传染病,彼时并无任何应急预案作为指导依据。而且,许多医院没有足够的隔离设施,交叉感染严重。这些都使得疫情难以在初期得到有效控制。

SARS之后,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决心和行动。政策方面,2003年国家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此后又出台了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从国家到乡镇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医疗救治方面,各地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包括设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扩大医疗救治队伍等。此外,中央还主导建立了一套信息通报体系,保证疫情信息快速透明地传播。这一系列建设使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提升。 

(摘编自《非典十六年之后,中国的防疫体系都有哪些进展?》)

材料三:

2009年,全球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迅速组织联防联控,并坚持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使公众能够了解疫情,做好防控。此外,政府还联合科研机构进行疫苗的研发和生产,仅87天,就研制生产出全球首支获得生产批号的H1N1甲流疫苗。 

2014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积极应援非洲,同时采取国内疫情防范措施,取得了“零感染,零输入”的可喜成绩。这次疫情抗击还成为我国首次在卫生应急领域走出国门的成功案例。 

事实上,自非典后,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机制已多次经受住考验,并在实战中不断完善。国家卫计委卫生应急办主任许树强曾表示,中国经过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埃博拉疫情等重要阶段的洗礼,应急能力已大大提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摘编自《抗击甲流:中国在行动》)

材料四:

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袭来,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面对疫情,党中央总揽全局,对抗击疫情作出指示,指明方向。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决策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加强防疫工作,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此外,在疫情面前,我国还坚持防控工作全国一盘棋,联防联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创造了十天十夜建成火神山医院的奇迹。

我国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防控了疫情蔓延,国际社会对此普遍给予肯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中方行动快速有力,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

(摘编自《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来自哪里》)

  1. (1) 下列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常突然发生,人们事先难以准确把握某次事件发生的时间、方式、成因等情况,因此在应对时就往往会束手无策。  B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因复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战争等人为因素都可能引发公共卫生事件,从而对公众健康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C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范围广,某些传染病毒可能会无国界扩散,这需要各国共同应对,国际合作抗击埃博拉疫情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D .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坚持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这有利于把握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模、事态发展等信息,做好防控。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应对非典时,我国存在着部分地方政府瞒报疫情信息、缺乏新型传染病应急预案和应急设施等问题,这使得疫情难以在初期得到有效控制。 B . 2009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力的防控措施抗击甲型H1N1流感疫情,还成功研制生产了H1N1甲流疫苗,取得了抗击疫情的胜利。  C . 正是因为经历了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非洲埃博拉疫情三个重要阶段的洗礼,我国的应急能力才能够大大提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D . 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有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赞赏,这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我国疫情防控的肯定,也侧面显示出我国防控疫情能力的提升。 
  3. (3)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一次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为什么能快速有效地进行防控?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十多家研究机构正在合作开展“人类泛基因组项目”,该项目旨在创建一个囊括全球各人种遗传多样性的参考基因组。

研究人员解释称,人类基因组由31亿个DNA分子组成,从总体上来看,人类的基因组非常相似,但基因组DNA序列的微小差异在决定每个个体的独特性(包括罹患某些疾病的风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参考基因组能通过绘制基因和基因组其他元素的位置来帮助描述这些差异。此外,科学家们也可以利用参考基因组识别新基因、已知基因的变体和其他功能组成成分。

该项目的长期目标是,有朝一日,任何人都能前往医院,对自己的DNA进行测序。然后,医生可将患者的测序结果与参考泛基因组进行比较,以确定患者的基因类型,从而提供有关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遗传风险的信息。

(摘编自刘霞《“人类泛基因组项目”将极大促进疾病防治》,《科技日报》2022年4月22日)

材料二:

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研制出一种能够快速检测新冠病毒的试剂盒。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这种新试剂盒不需要依赖专用检测设备,能够大大提高检测速度。这种试剂是在新型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12b”基础上研发成功的。CRISPR-Cas12b是我国拥有CRISPR系统发明专利的基因编辑工具。与其他基因编辑工具相比,CRISPR-Cas12b更精准,也更容易在生命体中递送基因治疗药物。

基因编辑技术是生命科学的底层技术,它仿佛一把有魔力的“剪刀”,不仅能“剪切”基因,还能用于“修补”基因。它的发现,推进了人类对生命的认知,也极大地改变了生命科学的研究形态和生命科技产业的发展。

(摘编自齐芳《基因编辑的精准“剪刀”》)

材料三:

基因组研究不断深入和基于大数据的新方法、新技术投入应用,将使医疗更加精准有效,人类有望进入精准医学时代。

精准医学使疾病诊断更加准确,也使治疗更加有效。例如“靶向药物”。当我们知道哪些基因序列变化会导致疾病,就可以通过测量局部基因序列来鉴定导致疾病的基因。比如,特定基因的突变可引起癌症,这些突变了的基因就是肿瘤治疗的目标,也就是“靶向”,针对这些靶向设计的药物就是靶向药物,靶向药物的治疗目标是具体的、精确的。

实现精准是目标,但我们现在离这一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存在多方面巨大挑战。比如人类基因组解译的挑战。人类基因组上编码蛋白质的区域只占一小部分,不超过整个基因组的3%,其余97%左右的DNA序列统称为非编码DNA。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占人类基因组97%的非编码序列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且与人类疾病直接相关。迄今为止,我们对这些非编码序列以及相关的非编码基因和非编码RNA的功能只有很少了解。

(摘编自陈润生《从基因组大数据到精准医学》)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类泛基因组项目”是要创建一个人类所有人种遗传多样性的参考基因组,涉及区域广,数据量大,需要多家机构合作完成。 B .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对基因进行删除和修改,它的发现极大地改变了生命科学的研究形态,我国拥有该项技术的发明专利。 C . 有些癌症是由特定基因的突变引起的,肿瘤治疗的“靶向药物”就是以这些突变的基因为精确治疗的目标。 D . 人类基因组绝大部分DNA序列是非编码DNA,了解非编码序列以及相关的非编码基因和非编码RNA的功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人类泛基因组项目”完成后,医生将有办法确认患者的基因类型,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治疗具有遗传风险的糖尿病等疾病。 B . 中国能首先研制出不需要依赖专用检测设备的新冠病毒试剂盒,与我国拥有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12b”的发明专利有关。 C . 人类期待可以通过测量基因序列来鉴定导致疾病的基因,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致病基因进行“剪切”“修补”,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目的。 D . 只要人类基因组被解译,人类的疾病诊断就一定会更加准确,治疗也将更加有效,人类也就会进入精准医学时代。
  3. (3) 基因科学的发展对医学发展有何意义?基因科学和精准医学的发展对患者来说最有价值的前景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6月6日是国际石墨烯日,石墨烯的研究与应用一直是科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石墨烯本身存在于自然界,是由一层碳原子形成的薄片,原子之间形成一个六角形的环,环环相连形成蜂窝状的平面。它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21世纪初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两位科学家运用机械剥离法成功制备了石墨烯,他们先用胶带粘贴石墨两侧,然后撕开胶带进行剥离,重复此步骤,直到剥离出石墨烯。他们因此获得了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从而引发了学者们对这种新型材料的关注。

石墨烯是世上最薄的材料,只有约0.34纳米厚。石墨烯比钻石还坚硬,强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钢铁还要高200倍,每100纳米距离上可承受的最大压力竟然达到了2.9微牛,这意味着,如果制成包装袋,那么它将能承受大约两吨重的物品。同时它也有很好的弹性,拉伸幅度能达到自身尺寸的20%。石墨烯具有极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石墨烯熔点高达3850℃,而且耐强酸、强碱等恶劣环境。石墨烯中的电子在轨道中移动时,不会因晶格缺陷或引入外来原子而发生散射消耗能量。电子能够极为高效地迁移,迁移速率仅为光速的三百分之一,远远高出其在硅、铜等传统半导体和导体中的速率。石墨烯因其独特的性能,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药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被称为“黑金”。

当前制作石墨烯主要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氧化还原法:化学气相沉积法,能够得到大片单层石墨烯,在透光率和性能上具有优势,但工艺复杂、成本高;氧化还原法采用溶液制程方便大量制备,成本上具有很大优势,缺点是氧化石墨烯在被还原时容易在水中发生团聚,很难获得均匀的石墨烯,影响石墨烯的质量。除了制作高纯度石墨烯的难度之外,在保证石墨烯结构完整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粉体材料与基体材料间的相容性、均匀分散性,仍然是制约石墨烯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关键问题。

自2012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门都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石墨烯行业的发展政策,内容涉及石墨烯行业发展路线、石墨烯产业园的建设、石墨烯生产规模化等内容,鼓励在电化学储能、海洋工程、柔性电子器件、航天航空行业等领域拓展石墨烯的应用。

我国石墨烯产业前景广阔,据中经智盛发布的《中国石墨烯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展望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石墨烯行业工业总产值为40.03亿元,2020年为135.12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12.55%。2025年有望达到278.88亿元,届时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石墨烯消费国家。

(取材于高燕、孙爱民、王建伟、陈思进等人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2022年北京冬奥会,能发热的石墨烯成为冬奥保暖的“黑科技”。冬奥会期间,北京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的夜间户外温度有时会达到零下40℃,带有通电设备的石墨烯围巾、手套、袜子等可在零下20℃环境下快速升温到38~53℃,持续发热2~4个小时,保证了在冬奥赛场的工作人员即使长时间室外工作,也不会感到寒冷。负责人骄傲地说:“我国石墨烯发热服饰在低温启动和运行、快速电热转换等关键技术上已有所突破,服饰柔软、透气、带弯折的技能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石墨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国内外都有很多有益的探索。

清华大学的陶璐琪等利用石墨烯制成石墨烯纸压力传感器,其性能优越,灵敏度和工作范围都优于传统传感器,接受0~20kPa的信号,可以应用在脉冲检测、呼吸检测、语音识别、剧烈运动检测等方面,在智能可穿戴领域具有巨大潜力。与其有相似研究成果的美国得克萨斯材料研究所研究出基于石墨烯的类似临时纹身的传感器,可用于肌电、心电、脑电测试,这与石墨烯纸传感器的应用原理和成品形态相似,将其与纺织品相结合将是智能可穿戴与医疗结合的创新。

英国材料公司Versarien以石墨烯为原料制成石墨烯油墨,产品适用于印刷工艺和柔性电子设备的印刷,该技术可以用于智能可穿戴技术的实现,如导线印刷、电路印刷等。剑桥大学的Hu et al对石墨烯功能性油墨和织物电路的印刷进行了总结展望,认为在两年内会将石墨烯功能性油墨应用到传感器的印刷上。

石墨烯以其质量轻、强度高和耐冲击性好等独特性能引起了材料领域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翟文等对石墨烯改性芳纶的工艺进行了探索与研究,结果显示,改性后的芳纶能够弥补纤维拉丝引起的缺陷,用石墨烯改性芳纶制备防弹布,其防弹性能可以提高7%以上。

经研究表明,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抗菌活性物质也可以在其表面附着,且细胞毒性为0级,与人体直接接触没有危害且绿色无污染,是制备高附加值抗菌抗毒织物的理想材料。而且,石墨烯改性抗菌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耐久性,经过100次水洗测验后,其抗菌率仍然保持在90%以上。

虽然石墨烯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有很多益处,但对石墨烯的功能化研究尚以实验室研究为主,批量生产直接应用到实际还存在着一些困难。石墨烯的制备工艺还不太成熟,当前不具备成熟的纯石墨烯生产技术,生产难度相对较大,存在着纤维强度、可纺性不足和柔韧性差等问题,石墨烯复合纤维的均匀性也有待考量。利用石墨烯对织物进行功能改性时,其结合方式和结合强度有一定的难度,且功能方面和服用舒适度之间的兼容性有待解决。

(取材于薛璐金、张艺琦、张伟等人的文章)

  1.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石墨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石墨烯由单层碳原子构成,对石墨持续机械剥离,就能得到石墨烯。 B . 石墨烯具备薄、坚硬、稳定等特点,潜在应用价值高,有黑金之称。 C . 就石墨烯的制作方法而言,化学气相沉积法要明显优于氧化还原法。 D . 我国石墨烯产业前景广阔,行业工业总产值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2. (2) 根据材料二,石墨烯在纺织领域的研究,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冬奥会上石墨烯保暖装备的良好表现证明了我国相关技术已经成熟。 B . 未来在智能可穿戴和医疗领域的创新都有赖于石墨烯制成的传感器。 C . 石墨烯对纺织物材质的改性大幅度提升了原材质防弹、抗菌等特性。 D . 石墨烯功能化研究成果从实验室研究到批量应用于产品,还需时日。
  3. (3) 根据材料,下列有关石墨烯在生活中应用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使用添加石墨烯的铝合金导线,会降低输变电过程中的能耗损失。 B . 添加石墨烯的衣物可以在冬天自发热保暖、调节温度,会比普通的衣物更具保温性。 C . 添加石墨烯材料的防护口罩可有效抗菌抑菌,即使水洗其效果仍优于普通棉质口罩。 D . 添加了石墨烯的防弹衣和装甲车车载防护装甲、防弹玻璃,防弹性能可以有效增强。
  4. (4)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请简述如何促进我国石墨烯产业进一步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临近,“10秒”中医药体验馆正式亮相北京冬奥村。体验馆将中医药与冬奥——科技——文化主线紧密结合,以高科技手段和创新理念作为中医药深厚文化底蕴的载体,向世界展示中医之美,展示中华文明之美。据“10秒”中医药体验馆志愿者司天卓介绍,体验馆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命轨迹,设置“秒懂中医”“经络探秘”“四季变换”“云游北京”“功夫打卡”等多个场景,每个场景都配有“10秒”微视频,并运用8K、5G等高科技手段,通过中医药这座文化桥梁,为世界瞩目的奥林匹克冰雪盛会增添中医药色彩,让世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摘编自肖聪聪《探访“10秒”中医药体验馆》)

材料二:

多年来,奥运会与中医药已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1500米自由泳冠军格兰特·哈克特身上拔火罐留下的红印,就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在去年的东京奥运会上,运动员身上的拔罐印再次引发热议,在全球范围内“圈粉”无数。自北京2022年冬奥会盛大开幕以来,北京延庆冬奥村有个最火的“打卡点”—中医药展示区,来自各国的运动员纷纷点赞:“中医的穴位按摩、拔罐等,我们在训练中也经常做,非常有效果。”中医药既具有科学的理论体系,也能产生理想的诊疗效果,一旦接触和了解,外国人也可能深深地爱上中医药,这是中医药在奥运会上广受追捧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秋实《让冬奥会成为展现中医药魅力大舞台》)

材料三:

“中医药的发展必须实事求是,既要汲取中医药丰富的养料,深入挖掘它的价值点,又要善于利用现代医学的技术和成果,讲世界都听得懂的语言,用公认的标准证明自己。”在日前中医药领域的一次研讨会上,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的这番话引发共鸣。中医强调的是辨证论治、一人一方、一人一策,所以有时候做临床试验有些困难,拿不出严格的临床数据,导致很多人对中医药的疗效产生怀疑。宋瑞霖认为,中药的研发过程必须夯实证据体系,而且一定要当成一个方法学和科学问题来看待,“千万不要认为做临床试验就是用西医的那一套”。如果得不到现代化、国际化的实证医学的支持,中医药的价值就没法得到彰显并走向世界,“不管你自己认为多么好,别人不信”。

(摘编自陈海波《拥抱现代医学,中医药要讲“世界听得懂的语言”》)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中国办奥运,是展现中医药魅力和中国文化的良机。借奥运会之力促进文化交流互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B . 奥运会是影响较广的体育赛事,奥运冠军等体育明星的喜好与生活习惯被大众广泛关注,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C . 中医药能为运动员提供保健服务和运动伤诊疗,减缓和治愈他们的伤痛,中医运动医学大有可为、前景可期。 D . 中医做临床试验有些困难,拿不出严格的临床数据,这意味着中医药不能做临床试验,不能进行实证医学研究。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医药体验馆打造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新范式,证明了科技手段是彰显中医药价值并促使它走向世界的关键因素。 B . 穴位按摩、拔罐等受到了外国运动员的认可,这些国家已将中医外治疗法作为运动员修复伤病和日常疗养的手段。 C . 中医药科学的理论体系和理想的诊疗效果,使外国人一旦接触就会爱上中医药,这是中医药广受追捧的重要原因。 D . 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不足,成为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在国际上推广中医药文化面临一定的困境。
  3. (3) 中医药如何才能进一步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请结合材料内容,提出合理的建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56年,而“人工智能”的概念在1950年就有了,阿兰·图灵在元数学的基础上发明了数字可编程计算机,提出了“计算”的概念,包括算法、编程、输入、输出等。原始版本人工智能的开发目标是教会电脑完成一系列的认知任务,包括下棋、解决数字问题、理解书面语和口语、辨认图片内容等,通过“智能计算机和计算机程序的编写,以某种方式模仿或者复制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可见,“人工智能”是和智能化、自主学习技术联系在一起的,它整合了传统的工业制造、现代的信息媒介技术和智能传感技术等,最早被应用于医学、工业生产、游戏等领域。例如最早的心脏起搏器在1958年就开始投入使用,由于病人的生物起搏器并不能使他的心脏按照应有的方式跳动,因而人造心脏起搏器就被植入项圈骨的下面,并连接到心脏,它有效延长了患者的生命。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人类处理炸弹,可以在汽车的装配线上工作,可以在机场协助制定航班的飞行班次……它早已广泛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从智能手机、无人驾驶汽车到同声传译设备,从智能个人助理、家用机器人到AlphaGo。只是由于好莱坞电影、科幻小说和视频游戏的过度渲染,人工智能好像是某种远离日常生活的神秘“黑科技”。

(摘编自刘建平《人工智能及其挑战》)

材料二:

一批服务机器人、消毒机器人,在快速、稳定的通信网络“加持”下,成为上海“数字战疫”的“特种兵”。

其中一种曾投入方舱医院的5G消毒机器人搭载了紫外线灯、超干雾发生器和等离子空气净化等消毒模块,能在场馆内自由穿梭,可以24小时“不眠不休”。它的使用有助于降低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除了疫情防控的应急保障,上海多家医院正联合通信运营商等,在远程诊疗、急诊救治等过程中引入5G、边缘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医疗资源在更多地区、更广泛的场景中共享。

据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印发的《5G应用“海上扬帆”行动计划(2022—2023年)》,截至2023年年底,上海5G基站密度将提升到每平方公里10个,每万人拥有基站数提升至28个。在社会民生领域,上海将打造一批“5G+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照明”样板项目,到2023年年底,教育、医疗和文旅行业5G应用渗透率超过30%。

随着通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上海“5G+”智慧医疗有望惠及更多百姓,让人们获得更加丰富、便捷的医疗服务。

(摘编自陈爱平《上海“5G+”智慧医疗 拓展更多场景》)

材料三:

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人类智能的弥补、延伸、增强,是人类智能在人工机器中的技术再现的智能……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智能的模仿,是以人类智能为原型的技术再现”。人工智能作为人类创造的“技术存在”发展至今,理论上几乎在全部领域都可以代替人类劳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在许多工作岗位上替代了人的劳动,不仅大量的体力劳动岗位,就连文学创作、新闻制作、音乐制作、司法审判、教育教学等原先只能由人来承担的工作也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狂飙发展的是人类对自身主体地位丧失的深度忧虑和恐惧。如何解析人工智能代替人类劳动的过程,阐明人类和人工智能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当下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创造”的价值根本上是研发和使用它的人创造的。尽管随着技术迭代发展,人工智能“劳动”场景会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但是,人工智能的“劳动”终究离不开人类社会生产有机体。

(摘编自王水兴《人工智能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审思》)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工智能”概念产生的时间比“人工智能”词语产生的时间早,最初发明数字可编程计算机的人是阿兰·图灵。 B . 最初开发人工智能的目标是让电脑完成一系列的认知任务,比如以某种方式模仿或者复制人的思想和行为过程。 C . 人工智能是与智能化、自主学习技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利用心脏起搏器延长患者的生命等等。 D . 人工智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好莱坞电影、科幻小说和视频游戏等拉近了人工智能与人们之间的距离。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种投入方舱医院的5G消毒机器人在快速、稳定的通信网络“加持”下,顺利地完成相关任务,成为抗疫的好帮手。 B . 方舱医院5G消毒机器人由紫外线灯、超干雾发生器和等离子空气净化模块组成,对医护人员的安全起着保障作用。 C . 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医疗资源在更广泛场景中共享,上海“5G+”智慧医疗让全国百姓获得了便捷的医疗服务。 D . 人工智能发展到现在,可以代替全部领域的人类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文学创作等脑力劳动,人的工作逐渐被取代。
  3. (3) 我们应当如何辩证看待人工智能?请结合材料三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