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要讲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需知道在此制度实施时期之有关各方意见之反映。这些意见,才是评判该项制度之利弊得失的真凭据与真意见。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客观。待时代隔得久了,该项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已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时代意见并非是全不合真理,但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已往的历史意见。即如我们此刻所处的时代,已是需要民主政治的时代了,我们不能再要有一个皇帝,这是不必再说的。但我们也不该单凭我们当前的时代意见来一笔抹杀历史,认为从有历史以来,便不该有一个皇帝;皇帝总是要不得,一切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只要有了一个皇帝,便是坏政治。这正如一个壮年人,不要睡摇篮,便认为摇篮是要不得的事。但在婴孩期,让他睡摇篮,未必要不得。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概括作者的观点,并以中外史实为例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明朝中后期,地方州县为应付征税而编制了实用文册——实征册,又名白册,逐步确立了田赋“定额化”的原则。 据此可知,白册制度(   )
A . 扩大了征税的范围 B . 减轻了农民赋税负担 C . 保障了国库的收入 D . 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
表3为唐朝中期以后的统治者发布的关于商业政策诏令的部分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3

发布者

内容

出处

唐德宗

通商惠人,国之令典

《册府元龟》

唐宪宗

百姓商旅诸色人中,有被分外无名赋敛者,并当勒停

《唐大诏令集》

唐武宗

度支盐铁户部诸色所由茶油盐商人,准敕例条,免户内差役

《全唐文》

唐宣宗

如商旅往来兴贩货物,任择利润,一切听从,关镇不得邀诘

《全唐文》

其商贾准令所在收税,如能据所有资财十分纳四助军者,便与终身优复;如于敕条外有悉以家产助国,嘉其竭诚,待以非次

《通典》

唐禧宗

近关州府通舟船处,不得约勒商人

《全唐文》

刺史、县令,如是本州百姓及商人等,准元敕不令任当处官……百姓商人亦不合为本县镇将,若有违越,必举典刑

《唐大诏令集》

    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唐代中期以后政府商业政策的基本特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统治者对科举考试非常重视,宋太祖决定在殿上举行复试,加在省试之上,使科举取士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逐级升考拔录,比较严格。逐渐取消了唐代以来举士时在品行、职业、服纪等方面的限制。宋太宗定制,举人若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王安石任宰相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内。

——摘编自贾志扬《宋代科举》

材料二   18世纪以前,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任用方式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因政党更迭而大批撤换行政官员还会引起周期性的政治震荡。而科举制实行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向平民开放,标榜公开取士,惟才是举。比起贵族等级制或君主赐官制等选官制度来,科举取士无疑具有其优越性。科举考试制度标榜和体现的“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特性。在西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时期……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奎奈还曾直接主张欧洲引进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科举从形式上看相当公平,同时可以保证行政管理人员维持较高的文化素质,进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因此引起西方人的兴趣并受到赞誉……英、法、德、美等国曾借鉴科举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制改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美国家借鉴科举制的原因。
汉文帝于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创立了“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的制度。下列关于汉代“贤良”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汉武帝曾下诏策试贤良             ②由中正官依据评定的等级举荐

③最初的标准是有德行和才能         ④“贤良”的设立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

A . ①③ B . ①②③ C . ②④ D . ②③④
下图是哪一朝代的疆域图(   )

A . 西晋 B . 东晋 C . 北宋 D . 南宋
明清两朝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等作出详细的规定。这有利于(   )
A . 行政权与监察权之间分权制衡 B . 规范官员行为,提高监察效率 C . 完善监察体系,有效杜绝腐败 D . 削弱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统计的公元1年-1840年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对现代世界形成有影响的科技发明年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它国家

百分比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周代实行分封制,各封国的贵族需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下图中的(    )

A . B . C . D .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见郑庄公久不来朝,打算分权给虢公,郑庄公因此质问周王,周王予以否定。于是,周王、郑国交换人质,证明互信。周以王子狐在郑国为人质,郑国公子忽在周王室为人质,史称“周郑交质”。这体现了当时(    )
A . 家国一体局面形成 B . 周王室的权威受到挑战 C . 亲法观念趋向瓦解 D . 中央集权体制受到冲击
在唐朝和印度、波斯、大食、希腊、罗马等国的艺术交流中,无论是乐舞、百戏,还是雕塑、绘画,都以输入为主,输出较少;而在与东亚的朝鲜半岛三国、日本进行艺术交流时,以输出为主,输入较少。这反映出唐朝(   )
A . 艺术交流成为对外交流的主要内容 B . 居于世界文化体系的中心 C . 中外艺术交流的广泛性和不平衡性 D . 实行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元2世纪,35°N附近的东西方,几乎同时降生了两位医学巨人,他们在中西医学的发展进程中如此重要,以致被分别尊为“PrinceofPhysicians”和“医圣”。

材料一:盖仑(129 -216?)出生于罗马帝国鼎盛时期,自幼接受希腊哲学、数学和文学教育,青年时辗转各地学习医学知识。他承袭“医学之父”希腊人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病理学说,但绝非对波氏医学的教条研究。在亚历山大城接受的动物解剖训练,使他能够从具体器官、部位的损害或病变来探明病因,进而开展大量巧妙的的生理学实.验,探索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他积极践行亚里士多德“实践研究与科学逻辑相统一”的观点,以数学推理式的严谨思维来保证医学研究和临床医疗的准确性。这些空前的成就使他出人头地、成为御医,但他始终坚持着“有治无类”的行医准则。他著述颇丰,据说超过300本,传世经典《论身体各部分的功用》是西医必读书籍。盖仑医学被教会势力长期奉为不容触犯的金科玉律,因此其学术价值在近代遭到不公贬损,但更多学者将其视为西方近代医学的起点。

——摘编自(英)罗伊●波特《剑桥插图医学史》等

材料二: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等标志着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的建立;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等则反映出当时临床医疗的发展。东汉后期,天灾与战乱致使疫疾连年,张仲景(148 -219)因近百名族人死于伤寒而立志从医,他反对“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之人,主张“精研方术,爱人知人”。他以医经为指导,总结荟萃经方家们与自己的实践经验,熔于一炉,著成《伤寒杂病论》。他的贡献不仅在于一病一证(症状、体征等)、一方一药的正确论述,更重要的是创造性地提出“辨证论治”范例,成为后世医家临证诊疗的重要准则。

——摘编自常存库《中国医学史》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盖仑和张仲景作为伟大医学家的共同之处。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盖仑医学与同一时期中医药学的差异。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医学发展的意义。
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唐中期以后,工匠由直接在官府服役变为在可以较大范围内纳资代役。政府通过征收未服役工匠上缴的部分绢或钱之类,来作为雇佣其他工匠的开支。这一变化表明唐代(    )
A . 官营手工业走向衰落 B . 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C .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D . 农民赋税负担增加
隋文帝实行“输籍定样”政策,规定由县令每年清查百姓,核定户等上下,对国家编户从轻征税,写成定簿,使地方官不致任意收税,而所定税额低于豪强大族对其佃客的剥削。这一举措的政治目的是(    )
A . 规范征税程序防止官吏腐败 B . 统一中央对地方财政的管理 C . 减免农民负担维护社会稳定 D . 增强国家对劳动力的控制力
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中,唐代的“道”、宋代的“路”依据“山川形便”的原则划分,元代的行省则按照“犬牙交错”的原则划分。这一变化有利于(   )
A . 强化君主专制 B . 加强中央集权 C . 加强监察地方 D . 地方藩镇割据
下图是四川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画面左侧为一酒肆,酒肆内一人着冠,右手持一量器,左手伸出,作售卖状。酒肆前有二人,为沽酒者。这反映了当时(   )

A . 官营手工业发达 B . 抑商观念的削弱 C . 社会风气的开放 D . 市井生活的丰富
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

A . 秦朝 B . 隋朝 C . 宋朝 D . 明朝
隋朝结束了南北分裂,重新统一了中国,但历经二世而亡,非常类似于下列哪个朝代(    ) 
A . 唐朝 B . 东汉 C . 东晋 D . 秦朝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石器,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