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知识点题库

先秦时期儒家认为父子之间应是“父慈子孝”,仅体现在道德层面;而汉代以后则变成了法定义务,强调“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这种变化(    )
A . 强化了儒学独尊地位 B . 反映了家庭关系的不断紧张 C . 淡化了家庭伦理关系 D . 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
某校高二(3)班在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中期报告中,提到了如下关键词:克己复礼、仁政、罢黜百家、朱熹、黄宗羲。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 儒学的形成及发展 B . 中央集权体制的演变 C . 法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D . 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史记》记载,齐国贵族孟尝君田文亲与舍人共饮食,“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魏国贵族信陵君魏无忌“为人仁而下土,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致食客三千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 . 贵族势力影响诸侯争霸的结局 B . 社会阶层的分化明显加剧 C . 对士阶层的倚重之风盛行 D . 权力下移成为诸侯的无奈抉择
春秋中后期,晋、楚、秦等国相继开始推行县制。晋国县制尤为发达,卿大夫都在各自领地内设县,委任有军功者为其长官。春秋中后期,县制的推行(    )
A . 冲击了传统政治秩序 B . 废除了贵族世袭特权 C .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D . 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
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振兴国家、在争霸战争中取得胜利,都希望网罗天下英才,不拘一格地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这时出现不同的治国思想,百家争鸣应运而生。材料说明百家争鸣(     )
A . 取决于大国之间的相互关系 B . 侧重于为诸侯争霸服务 C . 出现得益于宽松的政治环境 D . 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韩非子在《显学》中说:“孔、墨之后,儒分八家,墨离为三。”又在《五蠹》中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意在( )
A . 指出儒墨没有统一的思想 B . 否定儒墨的思想主张. C . 强调法家更适合统治需要 D . 阐释社会发展的规律
《孟子•尽心》中提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由此,孟子强调(   )
A . 人性本善 B . 教育的教化功能 C . 学以至圣,致良知 D . 民为贵,君为轻
美国学者卡拉贝尔在《被选中的》一书中追溯了美国精英大学百年招生录取政策的变迁。他写道:“(这些)招生方法,在今天看,体现着典型的美国精神:机会平等、贤能主义。”从中国人的视角看,这种“美国精神”最接近先秦的(  )
A . 儒家 B . 道家 C . 墨家 D . 法家
韩非子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这些主张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认可,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 严刑峻法可以使民众安分守己 B . 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C . 施刑罚恰恰是爱民的表现 D . 适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需要
孟子曾与梁襄王进行辩论,梁襄王问怎样才能使天下安定,孟子回答“定于一”。襄王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孟子对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后来,孟子门人公都子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孟子回答:“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据此,孟子辩论意图是(   )
A . 批评梁襄王暴虐无道 B . 建立集权统一国家 C . 宣传儒家的政治主张 D . 探究礼崩乐坏成因
“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为此,墨子主张(   )
A . 兼爱 B . 集权 C . 德治 D . 非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端木子贡,生于公元前 520 年,春秋战国时期卫国人,孔子得意门生,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子贡自小聪明伶俐,家境殷实。二十多岁时,继承父业学道经商。二十六岁时,拜孔子为师。拜师后,子贡未留在孔子身前,而是周游列国进行游说讲学。孔子死后,子贡在其灵前守夜三天,守墓三年。成为鲁、卫两国之相后,子贡把从老师那里学来的各种官场生存伎俩发挥的淋漓尽致,不久就取得了大王的信赖,利用自己官居高位,周游列国游说、做生意,生意风生水起,成为孔子弟子中的首富。子贡在治国当中也别具一格,对外主张和平外交政策,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反对武力解决问题;对内讲究说教,对犯罪之人进行说教使其深刻检讨悔过自新。

——摘编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1.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子贡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品质。
  2. (2) 根据材料概括子贡在孔子学生中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
先秦儒学就政治方面而言,它倡导以“德政”巩固政权,以德化民。从伦理方面而言,它强调尊卑有序、等级分明的人伦关系,要求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反映出先秦儒学(    )
A . 适应了统治阶层的需要 B . 政治伦理化韵味浓厚 C . 融合吸收了各学派观点 D . 使礼乐制度发展完善
荀子认为,“国之存亡在其主,天下得失道一人出”,君主“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故“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荀子这一观点( )
A .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执政理念 B . 对君主的品行提出了要求 C . 迎合了强化君权的时代诉求 D . 促进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此事遭到叔向的不满,并致信子产称刑罚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这反映出(    )
A . 郑国采用法家思想治理国家 B . 德治与法治的争辩 C . 儒家注重道德礼义教化民众 D . 儒法已成蔚然大宗
荀子强调“礼学”,认为“礼”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和治国的根本。他曾猛烈批评孟子等人的思想,并培养了韩非子、李斯等著名的法家代表人。这说明(    )
A . 荀子的思想属于法家思想体系 B . 荀子主张尊“礼”贬“仁” C . 儒家与法家的思想有相近实质 D . 韩非子与荀子基本主张一致
下表中的文献记载关注的共同主题是(    )

内容

出处

“君子进德修业”

《周易·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孙子兵法·计》

“诊病不审,是谓失常”

《黄帝内经》

A . 职业道德 B . 文化教育 C . 治国理念 D . 军事策略
《礼记·大学》有云:‘汤之盘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墨子·非命》有云:“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论语·子罕》有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些言论体现了中华文化(    )
A . 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B . 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C . 主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D . 自强不息,崇尚积极进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儒家认为,在自然变化未萌之先加以引导,在自然变化既成之后注意适应,做到天不违人,人亦不违天,即天、人相互协调。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理想,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路。春秋时代有"三事"之说∶"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生活丰厚,器用便利,然后端正德行加以节制,"三事"之说兼重物质生活和精神,是比较全面的观点。从历史看,中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为丰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从世界看,中国文化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体系,有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发展过程中,虽经常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因而成为世界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类型。

——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材料二:"西方文化自希腊以来,大体上是建筑在商业上的,强调物质的文明。盖商业文明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而为流动的、进取的,遂有强烈之战胜征服欲。于是而尚自由、争独立,求民主,此乃与其战胜征服之要求相呼应。其文化,对自然则为天人对立,对人类,则为敌我对立。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文化的特征。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留存后世的文化遗产有哪些。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希腊文化的差异。
《诗经·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yǎ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所反映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 井田制的崩溃和私田的大量开垦 B . 土地私有制的确定与推动 C . 生产工具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 D . 政府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