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税制度的变化 知识点题库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为了扩大赋税征收面,隋初进行了纳税户口清查工作,《隋书,食货志》载:“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大索貌阅之后,大臣高颖又认为长吏肆惰,遂请行输籍之法。由中央确定划分户等的标准,写成定簿,并根据户等高低征派赋役。由于国家规定的赋役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许多原来依附豪强地主的农民纷纷脱离地主,向官府申报户口,纳税服役,甘心成为国家的编户。这样既调动了贫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虽然隋代农民赋役较前代有所减轻,但是纳税人口却比前代成倍激增,隋朝经济改革对国家财政的影响由此一目了然。——摘编自《从改革的角度看隋朝的“国计之富”》

  1. (1)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隋代税制和户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税制和户政改革的意义。

唐初不少部曲和奴婢因征战有功而获得解放,有的上升为均田农民,有的上升为契约佃农。唐朝政府规定均田制下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每天输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作庸,也叫“输庸代役”。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
A . 均田制的推广减轻了对农民的剥削 B . 封建政权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减弱 C . 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变化 D . 唐初发展经济和巩固政权的需要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
A . 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B . 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C . 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D . 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唐玄宗末年,户籍制度废弛,均田制已遭到破坏,旧的税收制度已无法维持。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780年,杨炎向唐德宗建议实行两税法。具体办法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居人之税,秋夏两征”,“其租庸杂徭悉省”,“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两税法的推行在当时有一定的优越性。《旧唐书·杨炎传》称:“赋不加敛而增入……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两税法与租庸调不同,它“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杨炎两税法实施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杨炎实施两税法的功绩。
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   )
A . 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 B . 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C . 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D . 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
早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政府就将部分税粮折为白银征取;正统二年(1437年),朝廷被迫宣布“弛用银之禁”,于是“朝野率用银,其小者乃用钱”。这一现象说明 (    )
A .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B . 经济发展促进政府政策的调整 C . 税制改革推动白银普遍化 D . 明政府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政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明初,由于战乱、灾荒和繁威重役也是促使明代流民问题日益严重的重要诱因。明代的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百姓背井离乡,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经济发展迟缓、国力下降。更有甚者,流民积聚为乱,愈演愈烈,成为威胁国家统治的重要力量,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统治者“诏天下府、州、县编赋役黄册”,推行户籍黄册制度。由各户真实详细填写人丁和田产状况,经里、县、府、布政司,自下而上层层造册,最后报送户部。因为册子以黄纸作为封面,所以被称为“黄册”。明朝统治者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户籍的管控,还在刑律中明确规定:“若官吏里甲通同人户隐瞒作弊,及将原报在官田地,不行明白推行过割,一概影射减除余粮者,一体处死。隐瞒人户,家长处死,人口迁发化外。”凭借刑罚巨大的威慑力,户籍黄册制度得以有效地推行。

——节选自《明代户籍法律制度与社会流动》

  1. (1) 据材料概括明朝初期推行户籍黄册制度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户籍黄册制度形成的特点及推行的影响。
陕西西安出土了22枚银饼,其中两件錾文“洊安县开元十九年庸调银拾两”。“洊安县”位于今广州。《旧唐书》记载:成年男子每年需为国家服徭役20天,若不服役则可按每日三尺布帛折收,此即为“庸”。官府将所收之布帛,折变成金银等运往京师。据此推断 (    )
A . 白银已成为国家通行的主要货币 B . 缴纳布帛替代劳役曾经普遍实行 C . 广州地区成为国家财政主要来源 D . 沉重的赋税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大转变主要体现在唐朝两税法的实行上。这一转变主要是指(    )
A . 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B . 取消杂税,按照田亩纳地税 C . 改为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D . 改为以财产为主的赋税制度
唐中期出现了“态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 买”的现象。面对这种现实,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唐政府实行了(    )
A . 租庸调制 B . 两税法 C . 募役法 D . 方田均税法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针对“户口日增,地未加广”的情况,规定以现在丁册为常额,固定丁银数量,此后所生人丁,不再征赋。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将固定的丁银首先在广东摊入田亩征收,并逐渐推行于全国。地税从此称为“地丁”,这就是清朝“摊丁入地”的赋税改革。摊丁入地,地丁完全按田亩征收,不论豪绅富户还是一般农民,田多则赋多,无田则无税,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所以,摊丁入地可以说是封建社会中后期赋役制度发展的最后总结,是两税法、王安石变法和一条鞭法中所体现出来的赋役制度发展趋势的最后完成。至此,封建制度下按资纳税的原则得到了切实的贯彻,劳役税和实物税最终合成了单一的货币税。

——摘编自张守军《中国古代的赋税与劳役》

  1. (1)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朝赋税制度变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赋税制度变革的意义。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统一各项税收并取消各种杂税。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  所以称为“两税法”。两税法的实行(   )
A . 强化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B . 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 . 成为唐朝走向强盛的根本原因 D . 使土地兼并之风得到根本解决
“自此农业税就按土地而非人头征收,手续也大大得到简化。朝廷可以对私人财产松口气了,因为它不再对朝廷的财政构成威胁”。这一现象开始于(   )
A . 大运河的开凿 B . 租庸调制的实行 C . 两税法的实施 D . “均田令”的颁布
唐代诗人白居易《重赋》云:“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 认为租庸调制大大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B . 对两税法推行后的弊端进行了批评 C . 再现了唐代农民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 D . 反映出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
学者李锦绣在《唐代财政史稿》中认为,唐朝开始征收商税是在玄宗统治的前期,税种少,税率低。到玄宗后期,朝廷大规模征收商税,“诸道节度使、观察使多率税商贾”,还试图在各水陆关津进行率税。导致唐朝税收出现这一变化的因素是(   )
A . 土地兼并的恶性膨胀 B . 重农抑商政策的不断强化 C . 政府军费开支的增加 D . 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和兴旺
明嘉靖年间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按亩征银;清取消人头税,“摊丁入亩”征地丁银。这些改革(   )
A . 加速了新经济因素萌芽 B . 有效遏制了土地兼并 C . 加剧明清后期政局混乱 D . 减轻了民众赋役负担
黄宗蓑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中国历史上的历次税赋改革,每改革一次,老百姓的赋税负担就加重一次,是为“黄宗羲定律”。

材料一:由于中国历代财政改革的出发点都不是“减税”而是“并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于传统社会里缺乏对于官僚阶层的有效制的,皇权是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力量,但是皇权相对于庞大臃肿的官僚阶层来说,所起到的作用极其有限。同时,老百姓没有任何议价权利,也普遍没有民主权利,必能导致官僚阶层的为所欲为。由于外来军事威胁不够大,君主也没有足够的动机去出让部分政治权力蛤蚋税人。

材料二:通过将正杂明暗诸税合并为简单的税种征收,同时下令不得再征他税,虽铭可以在短期内取得效果,却无法解决百姓负担过重的根本问题,尤其是从制度上约束政府和官员开征新税的权力从未被提及。正是由于“黄宗羲定律”的存在,才导致中囚古代赋税征收中存在诸多不法行为,官员们的额外索取更是不胜枚举。历史上的中国农业耕种技术有显著提升,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却并未见明显改善。

——摘编自倪玉平 《中国历史上为何存在“黄宗羲定律”》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定律”现象产生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定律”现象的影响。
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三则史料,他们研究的内容应是(    )

A . 安史之乱的危害 B . 文学体裁的演变 C .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 赋税制度的沿革
公元204年,政府规定按百姓每亩田地向国家缴粟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其他税收项目一律罢止,废除了之前按人头征收的算赋、口赋的赋税制度。这一赋税制度(   )
A . 得益于秦国的商鞅变法 B . 受西汉休养生息政策影响 C . 是魏晋时期的租调制 D . 实行一年分夏秋两季纳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实行租庸调制,成年男子是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他们每年需向国家缴纳粟二石,称作租;每年需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作调;此外,按照规定,他们每年还需要为政府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如不服徭役,丁男可以采取“输庸代役”的方式,以获得免役的权利。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农民大量逃亡。安史之乱爆发后,政府新增很多税收项目,但并没有解决经济困局。780年,宰相杨炎将此前的租庸调和名目繁多的杂税合并为地税和户税,分夏秋两次征税,此为两税法。

——摘编自李军《从租庸调到两税法   唐代赋税制度变迁》

材料二   唐初立租、庸、调之法……杨炎变为两税……虽租、庸、调之名浑然不见,其实并庸、调而入于租也。相传至宋,未尝减庸。调于租内,而复敛丁身钱米。……嘉靖末行一条鞭法,通府州县十岁中夏税、秋粮、存留……均徭、里甲、土贡、顾募、加银之例,一条总征之……杂役仍复纷然。……税额之积累至此,民之得有其生也亦无几矣。

——[明末清初]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相比有何新变化,并分析两税法的历史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弊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