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至隋唐五代文学艺术 知识点题库

李白曾写诗赞美当时一位书法家:“吾师醉后倚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据此推断,这位书法家最有可能是(    )
A . 王羲之 B . 颜真卿 C . 柳公权 D . 怀素
汉字源远流长,下列字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①③②④ D . ①③④②
宋人陈深评论某书法作品说:“此帖纵笔豪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如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出天造,岂非当公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其工邪!”该作品是(    )
A . 李斯《会稽刻石》 B . 柳公权《玄秘塔碑》 C . 颜真卿《祭侄文稿》 D . 赵孟頫《洛神赋》
下列选项中对下图所示字帖的解读错误的是(    )

王羲之书《丧乱帖》

A . 该字体开始盛行于晋代,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B . 作者博采众长,备精诸体,尤擅草书、行书 C . 问世时期,“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 D . 创作背景为儒学独尊确立扼制了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名旬相对应的文学体裁是(    )

①“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A . 楚辞 宋词 唐诗 汉赋 B . 汉赋 唐诗 宋词 楚辞 C . 楚辞 唐诗 汉赋 宋词 D . 楚辞 唐诗 宋词 汉赋
唐太宗认为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清前期,康雍乾三朝皇帝写得一手标准的馆阁体,这使得馆阁体书法成为当时的主流,书坛上兴起了千篇一律的馆阁风,“类皆雷同”“毫无意趣”。这说明(    )
A . 清代书法水平整体超越唐代 B .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C . 君主的喜好阻碍书法的发展 D . 书法艺术有时也会受到政治影响
佛教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西中。东晋时“飞天”着色大胆、运笔豪放,画面原始、拙朴。北魏时“飞天”形象较飘逸、轻盈,已脱离西城“飞天”的笨拙之感。唐代中期的“飞天”积极奋发,奔放豪迈,有突出的灵动之美。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 两晋时期飞天开始摆脱模仿痕迹 B . 唐代飞天体现盛世时期的审美理想 C . 北朝时期中国化的飞天完全成形 D . 佛教对唐代的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唐代诗人戴叔伦曾赋诗曰:“始从破体变风姿,一一花开春景迟。忽为壮丽就枯涩,龙蛇腾盘兽屹立。驰毫骤墨剧奔驷,满坐失声看不及。”下列选项中最符合上述描写的是(   )
A . 李斯之篆书 B . 怀素之草书 C . 颜真卿之楷书 D . 蔡襄之行书
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从公元600~1800年有五次高峰,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处于该图第二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
A . 顾恺之 B . 吴道子 C . 张择端 D . 郑板桥
清代学者评价某字体:“……如云行流水,秾纤间出……字虽不连气候相通,墨纵有餘肥瘠相称。徐行缓步,令有规矩;左顾右盼,毋乖节目。运用不宜太迟,迟则痴重而少神;亦不宜太速,速则窘步失势。”该字体属于(   )
A . 小篆 B . 隶书 C . 草书 D . 行书
下图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部分摹本),它可用来研究中国古代的(   )

图片_x0020_100009

A . 行书 B . 隶书 C . 小篆 D . 草书
唐诗题材宽广、流派纷繁、风格多样、作者普及、流传广泛。不论是政治生活、咏史抒怀、深宫闺怨、边塞烽火,还是田园山水、爱情恋曲、羁旅游子、琴棋书画等,都能被诗歌所描述和歌咏。由此可见,唐诗 (    )
A . 揭示了王朝兴衰规律 B . 是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 C . 推动了社会文化普及 D . 得益于科举制度的发展
西晋杜育的《茶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    )
A . 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 . 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 . 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 . 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书法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下列书画最能体现意境的有(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管子·海王篇》说,大致与吴王夫差开凿邗沟相当的时期,齐国耕者必有“一耒(古代播种工具),一耜(翻土工具),一铫(除草工具)”。该文献印证(   )
A . 耒耜是春秋时期主要的农具 B . 春秋时期是农业发展转型期 C . 齐国农业耕作工具相对齐全 D . 铁制农具已在齐国推广开来
中国书画艺术绵延数千年,名家代有所出。下列书画名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王维        ②苏轼            ③李斯             ④王羲之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③④①② D . ③④②①
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
A . 小篆 B . 楷书 C . 行书 D . 草书
先秦至汉末,音乐主要以“习礼”的社会功能而有其严肃性。魏晋时期,文人雅集常游离于“名教”与“自然”,之间,以携琴会友、诗文互答等形式,表现出因兴而作和适性而奏的“游戏”特征。音乐的这一变化,某种程度反映了(   )
A . 及时行乐的社会风尚 B . 乐观自信的时代精神 C . 随性反叛的士人风貌 D . 奢靡骄纵的贵族遗风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皆精,世称“书圣”。下列图中属于王羲之作品的是(   )
A . B . C . D .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一面夸张地展示战争的残酷和环境的恶劣,一面更凸显保家卫国的豪情和建功立业的抱负;中晚唐时期的边塞诗更加倾向于低迷悲观和忧郁忡忡的心理表达,透露出深刻的慷慨壮烈和伤感悲凉氛围。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诗人力图全景再现社会真实 B . 思想演进影响文人审美情趣 C . 文学风格折射社会环境变迁 D . 商品经济导致文风日渐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