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 知识点题库

北宋时期,政府在科举考试时实施了一些如别头试(将与考官有亲属关系的考生与常规考生分开考试,其阅卷、命题自成一体)、糊名法(指将考试考生的试卷上姓名、籍贯、年龄等信息密封起来)等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这些措施意在说明(  )
A . 政府加大对考官的管理 B . 科举制已经走向了完善 C . 根本上杜绝了考试作弊 D . 政府注重选拔人才质量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这些措施虽然解决了中央与地方藩镇的矛盾,却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这说明(    )
A . 机构改革要注意精兵简政 B . 宋初并不具备改革条件 C . 宋初改革总体上弊大于利 D . 改革应兼顾公平与效益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重文轻武”是宋朝基本国策,即所谓:“重文教,轻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还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

根据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写明观点,观点合理,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北大历史系教授邓小南认为:“南宋政府机构比北宋明显精简,表现之一就是‘兼职’的发展……北宋时‘众建诸司’被分散的地方行政权力,又通过‘兼职’逐渐合并”。材料反映出(    )
A . 宋代分化事权的思想不断发展 B . 宋代机构精简导致中央集权弱化 C . 宋代积贫积弱的问题得到解决 D . 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兼职’的普遍化
据《文献通考》记载:“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治兵得其道也。”下列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的是(    )
A .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 B .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C . 收回地方兵权达到“内外相制” D . 地方贫弱导致对辽、西夏战争失利
材料:寇准,北宋政治家。1004年辽军南下入侵,北宋大多数官员主张妥协避战,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并直言:“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为消除妥协派对真宗的影响,寇准将妥协派调到前线作战。为击退辽军,寇准派人前往前线侦察情况,并制定了一套抗敌方略:一面调天雄军步骑万人,驻守贝州;另一方面招募民兵,深入敌后,袭击敌人据点,兼以报告敌情。并规定:河北民兵杀敌,所在官军应给’以声援;民兵中有杀敌立功者,同样给予奖赏。寇准还派人携带钱物慰劳河北驻军,并出银30万两用来收购军粮,充实军资。在寇准的督促和陪同下,真宗前往澶州视察军情,鼓舞了军民士气。然宋真宗始终有议和之心,寇准虽始终反对,但最终被迫放弃主战的主张。后来宋辽订立和约,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干戈宁息,贸易繁荣,人民生活安定。

——据郭玮《寇准与澶渊之役》等

  1. (1) 根据材料,简述寇准在澶州之战中的贡献。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澶渊之盟的影响。
北宋初年,朝廷收支相抵还剩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造成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主兼并土地,朝廷财政收入减少 B . 农民负担过重,影响生产积极性 C . 过度强化中央集权,机构庞大臃肿 D . 统治者对外扩张,军费开支巨大
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剩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经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农民负担过重,影响生产积极性 B . 地主兼并土地,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C . 采取强化中央集权措施,机构臃肿 D . 统治者对外扩张,军费开支巨大
材料:萨迦班智达(1182-1251),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法王。萨班生活的时代,青藏高原分裂混战,“藏民福分,如油尽灯昏”。此时,蒙古大军远征青藏高原,蒙古大汗的次子阔端准备在西藏寻找一位堪为诸方导师的藏传佛教人物,以领袖群伦。大将多达那布致信阔端推荐 萨迦班智达。1244年,阔端发出了具有最后通牒性质的邀请书,邀请萨班前来凉州会谈。 萨班清楚这次谈判的危险性,但63岁高龄的他毅然决定带领八思巴和恰那多吉二侄远赴凉州恳求归附。阔端与萨班就西藏归顺蒙古王朝事宜,经协商,达成共识。会谈之后,萨班留在凉州,精心培养两位侄子,以接替自己的政教职位。其中,八思巴以后成为元朝第一位帝师兼管总制院(宣政院)事,恰那多吉被(元)朝廷封为白兰王,兄弟俩返回西藏后,完成了建立西藏行政体制的任务。

——摘编自樊保良《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促成萨迦班智达参与凉州会谈的因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萨迦班智达的历史功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士人群体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宋初石介极力主张为文必须与倡扬儒家之道结合起来,要文道统一。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面对社会危机,士大夫“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范仲淹上书皇帝,直陈天下危机,呼吁“变通”、“更张”,发起了以澄清吏治为重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在上书中告诫“享国日久矣,此诚当恻怛忧天下”,他发起的熙宁变法运动把宋代政治变革推向高潮。

——摘编自郭学信《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研究》

材料二  甲午战争之后,士大夫开始非常自觉而积极地改变,以期回应“西潮”的挑战。1895年以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思想,已经“与自强运动时期颇不相同,自强时期的求变求新,尚是相信中国的道统、中国的文化不可变,故其求变求新仅及于器物层面,而他们已经开始相信精神文化层面亦必须同时有所改变”。激进的变法者们为了挽救危亡,引入了从达尔文、斯宾塞到赫胥黎的进化理论,为自己的政治行为寻找新的正当性依据。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士人群体意识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争后“士大夫回应西潮挑战”的表现并指出其影响。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景祐五年(1038)十月,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大夏国。此后,宋夏血战数年,宋军每战必败。康定元年(1040)五月,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八月,延州(今陕西延安)北面全被西夏荡平。范仲淹自请兼知延州。他淘汰老弱,分部训练士兵;修复城寨,招还流民垦荒,募商贾贸易。同时上书朝廷,主张坚壁清野,进行持久防御战。但未被朝廷采纳。康定二年、三年,好水川(今宁夏隆德东)之战、定川寨(今固原西北)之战,宋军皆败,折兵万余。庆历二年(1042)十一月,仁宗采纳范仲淹建议,复置陕西路安抚、经略、招讨使,范仲淹等人一方面筑寨,加固边城:另一方面选将练兵,招募善于骑射的当地百姓以补充军队,又招还流民兴垦营田。范仲淹还以朝廷名义犒赏羌族各部,与之签订条约,严明赏罚,蕃部纷纷归附宋朝。庆历四年(1044)五月,庆历和议成,元昊削去帝号对宋称臣。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仲淹戍边西北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范仲淹的戍边策略。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 .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 . 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 . 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 . 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辽史百官志一》记载“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大),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国制治☆,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材料中的☆处应该是(    )
A . 党项 B . 蒙古 C . 契丹 D . 女真
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二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朝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代行省制形成的原因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据记载,唐太宗曾将中央政府的官员从两千多人减至六百四十三人;而宋仁宗时代的官员数量却过万。宋仁宗时期的疆域约为唐太宗时期的二分之一,这意味着北宋中期,百姓要承担的官员俸禄的负担是唐代初年的几十倍。由此可推知,和唐初相比,北宋中期( )
A . 人口大幅增长 B . 行政效率提高 C . 边防压力减轻 D . 阶级矛盾加深
对于王安石变法,历朝历代都褒贬不一。阅读材料:

材料:纵观九百多年来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评议,其所以迭宕起伏、毁誉不一,也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着九百多年的“社会气候”。把王安石的诸项新法称作聚敛之术、“聚敛害民”,把王安石的理财思想视作兴利之道、“剥民兴利”,不仅是熙宁(宋神宗年号之一,1068年-1077年)、元祐(宋哲宗年号之一,1086年-1094年)时反变法派批评新法的主要观点,也是南宋至晚清绝大多数史家和思想家评议王安石新法的基本观点之一。梁启超撰写的《王荆公》,是20世纪研究王安石及其新法影响最为持久的著作。它一改南宋以降对王安石及其变法否定性评议为主的局面,将王安石富国强兵的思想与当时改良以图中国强大的思想联系起来,为王安石及其变法彻底翻案。梁启超的肯定性评价为大多数人所遵奉,从而成为20世纪前半叶的主流观点。

——摘编自李华瑞《九百年来社会变迁与王安石历史地位的沉浮》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根据材料,结合变法措施,分析王安石的理财思想被视作“剥民兴利”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指出南宋至晚清大多数史学家与梁启超评价王安石变法的着眼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各自反映的不同“社会气候”。
“澶渊之盟”签订后,北宋每年要向辽送一笔钱物,称为(   )
A . 岁易 B . 岁币 C . 岁贡 D . 岁钱
整理知识图谱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一位同学整理的“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的知识图谱中有所缺漏,下列选项中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 

 

A . ①强干弱枝;②庆历新政;③澶渊之盟;④靖康之变 B . ①中央集权;②王安石变法;③靖康之变;④冗官冗兵 C . ①强干弱枝;②王安石变法;③靖康之变;④绍兴和议 D . ①中央集权;②庆历新政;③淝水之战;④大定之治
【民族政策与边疆治理】汉朝与宋朝都比较重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以前,对于西南夷与中原的政治联系,史书上仅留下战国后期楚人庄蹻领兵入滇就地为王的传说。西汉初期,汉政府与西南夷各设边关,只有邻近的巴蜀地区与西南夷有暗中的民间贸易。汉武帝接受唐蒙的建议,试图借助夜郎兵力来消灭南越国势力,从此揭开了两汉王朝经略西南夷的序幕。唐蒙到西南夷后,向夜郎及其周边部族的君长赠送丰厚的财物,诱使其臣服于汉朝。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借助灭南越的兵威和实力在西南夷地区伐叛柔服,所向披靡,赐封夜郎王、滇王,允许他们仍然统治本族;设置汶山、沈犁等7郡,将西南夷地区正式纳入西汉王朝版图。

——摘编自彭丰文《从两汉西南夷经略看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材料二:宋朝十分重视对西南地区的经营。宋代是广西历史上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但是由于广西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发展速度明显跟不上其他地区;同时,广西区域内不同地方的发展情况也各不相同。宋王朝对广西区域内不同地区的治理策略也不断变化、调整。在桂西北地区,宋王朝主要采用“以夷制夷”的治理方法,通过设置羁縻州、县、峒来管理地方。

——摘编自韦负《论宋王朝治理桂西北民族地区的策略》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朝为稳定西南夷所采取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在广西采取“以夷制夷”治理方法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原政权治理西南边疆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竺可桢《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材料二:东汉以后黄河曾经长期相对安澜,到唐代老百姓安居乐业,大规模农田开垦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唐末五代黄河频频决口,北宋接续了这样一种局面。北宋时期黄河向北摆动曾经夺海河口入海;两宋之交,由于人为因素,黄河曾夺淮河口入海。

——邓小南《生于忧患,长于忧患:我们真的认识宋朝吗?)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天时”“地利”角度,分析论证宋代“生于优患,长于忧患”这一说法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