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预防和治理腐败,中国古代做了有益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一、为政以德——防治腐败的德治经验

材料一  秦简上载有秦朝“为吏之道”,严格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包括“五善”、“五失”。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唐太宗曾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我国古代对官员的考核主要包括政绩和德行,最早可见于《周礼》中的“八法”和“六记”,前者考核官员政绩,后者侧重考核官德。对官员德行的考核,从先秦到明清历朝看来,趋向于细化和严厉。例如唐代的“四善”就是把官员的道德修养放在考核的首位。

——李丽珊《谈中国防治腐败的历史努力》二、御史之名——防治腐败的监察经验

材料二  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三、分权制约——防治腐败的制度经验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里克利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王朝为预防腐败、加强德治在为官、选官、教育、考核方面的主要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据此简要评价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3. (3)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反腐倡廉应该吸取古代的哪些经验教训?

《中华社会通史·明代卷》记载:明嘉靖时,何良俊说:“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赋税日增,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重土安迁的观念彻底改变 B . 出现农村劳动力流失的趋势 C . 田赋增加使农民纷纷破产 D . 商品经济发展使“游手”增多
明朝初年政府“命在京兵马指挥司并管市司,每三日一次,校勘街市斛斗、秤尺,稽考牙侩(中间商)姓名,时其物价”,此举意在(    )

A . 垄断城市商业贸易 B . 强化工农抑商政策 C . 维护市场公平交易 D . 征税补充军费开支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    )
A . 王位世袭制 B . 宗法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中央集权制
下列文献记载,按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②“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机房”

③“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④“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A . ④①③② B . ④①②③ C . ①②④③ D . ③④①②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苦:“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明太祖(    )
A . 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 . 设立军机处处理政务 C . 设三司总管国家财政 D . 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
A . 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 . 商品经济活跃 C . 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 .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历史学家王家范认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社会个体成员的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材料中所述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 巨额的军事、行政开支 B . 贵族集团追求奢华生活 C . 官僚集团普遍贪污浪费 D . “大一统”的集权统治
设立军机处的古代帝王是(    )
A . 唐太宗 B . 宋太祖 C . 康熙 D . 雍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中认为,判断史实的标准要依据‘新异性’标准,就是该史实在人类社会中富于“内容的特殊性”,其新异性乃是相对于同一特殊的历史范围而定。同一事情,对于同一民族或地域的历史而言,与对于全人类的历史而言,其新异程度可以不同。

请根据作者的观点,用“新异性”这个概念解释“指南针用于航海业对中国和对欧洲社会的不同作用”。(要求史论结合,语言清晰条理)

“白蛇传”故事最早出于唐传奇《白蛇记》,类似“许仙”的主人公李黄是盐铁使之子,南宋活本《西湖三塔记》中的同样角色奚宣赞为统制之子。到明代后期,冯梦龙所编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主人公却变成杭州的“药铺主管”了。这反映,明后期(    )
A .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B . 民间思想借助小说广泛传播 C . 商品经济冲击等级观念 D . 传统伦理道德观念逐渐瓦解
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中说:“两千年来皇帝皆盗贼。”下列思想家中,其政治思想主张与唐甄相似的是(   )
A . 顾炎武 B . 黄宗羲 C . 王夫之 D . 魏源
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他的真实意图是(   )
A . 限制君权 B . 消灭君主制度 C . 宣扬“天赋人权” D . 维护中央集权
《海与帝国:明清时代》在描述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迁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一条鞭法”施行后,居民不再通过里甲,而是把折算成白银的税粮、徭役直接交给县衙门。上述变化(   )

A . 说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B . 凸显明朝中央集权制度已走向顶峰 C . 提高了明朝地方治理改革的有效性 D . 改变了传统中国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人,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尸而姑免之。”这段对张居正的记载折射出(   )
A . 内阁成为制约皇权的中央机构 B . 内阁首辅演变为事实上的宰相 C . 内阁权力源于皇帝旨意 D . 内阁已经在事实上正式统率六部
顾炎武的“众治”思想主张从源头着手,分化君权,加强郡县的地方治理权力,“因地制宜”地有效处理社会问题。这表明“众治”思想 (    )
A . 蕴含了“经世致用”的理念 B . 传承心学“致公良知”思想 C . 强调人民大众的国家治理权 D .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灭义渠后在西北地区设陇西等三郡;开岭南,在南越之地设置南海等郡。汉王朝亦然,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敦煌郡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长官,其职责主要是维护当地秩序,保障丝绸之路西域南北道的安全和畅通。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就以“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的“拜爵”方法,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有汉一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戍守、徙民实边的政策。自汉代起,“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已为境内外普遍接受。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融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内地居民迁入边地,对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

材料二  清王朝首先划定了民族之间的活动边界,限制族际人口流动;其次,在户籍管理上实行差别化的户籍制度,一是户籍有普通籍和特别籍之分,把满族、蒙古族等民族归在特别籍内,在特别籍内进行旗籍和藩籍的划分等;在管理体制上区分内外,这个区别有关内、关外之别。在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各民族的“自主权”越来越少。清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封禁制度,也是清王朝专制的具体体现。清王朝的民族政策覆盖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但是无论是政治制度的改革,还是经济制度的改革,都是以王朝统治服务为根本宗旨,而不是以天下苍生为念。

——摘编自董文强《清朝民族政策的历史进步与局限》

材料三  1949年9月,《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把民族关系列为第六大关系,又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1979年,中共中央批转的《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任务》指出:“为了胜利地向四个现代化进军,一定要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加强各民族团结。”2009年,胡J涛在讲话中指出:“党中央确立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还强调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制度基础等日益深厚牢固。”

——摘编自肖锐《新中国60年民族政策的主线》

材料四 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到了清朝,造就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并没有其他帝国那种军事的、经济的功利要求。……中国近代(1840—191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晚清政府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现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

——根据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等文章改编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族政策的主线,并说明围绕这一主线新中国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历史影响。
雍正皇帝在位时期创立的某机构,使他实现了乾纲独断,加强了君主专制。这一机构是(  )
A . 奴儿干都司 B . 内阁 C . 军机处 D . 理藩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经济区一般区分为内地农耕和边疆游牧、渔猎两种类型,这个结构基本稳定,但唐宋时期有较大变化。清代西北、东北等区域的农业也发展起来;以江南为主的东南沿海地区,在农业生产、人口数量、商品经济、新生产方式、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方面明显大于其他地区,但这也恶化了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形势。

中国古代农耕区扩展图

——摘编自邹逸麟《我国古代经济区的划分原则及其意义》

材料二:中世纪的英国经济以农业、畜牧业为主。16世纪前后,地区分化增强:东南部得益于伦敦的政治特权,有发达的农业、商业;西南和中部以毛纺织业为主;北部明显落后,但有初步的棉纺织业、冶铸业、煤炭业。19世纪,建立在地区分工之上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西北部最发达,以工业为主;东南部以伦敦的金融业为中心,为工业提供资本,其它地区逐渐衰落。

——摘编自钱乘旦总主编《英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时期经济区域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英国经济区域发展的变化及其背景。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经济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世纪前后至6世纪,中国主要出口黄金和丝织品。由于航海技术难以胜任大规模海运,中国人很少远航,这一时期中国海上贸易主要由印度洋地区的波斯、阿曼商人操持。6-10 世纪,阿拉伯商人成为印度洋贸易的主力,中国的陶瓷外销从有限的奢侈品贸易转变为大量的订制生产和出口,海上贸易扩及日本、琉球和朝鲜。10-14 世纪许多中国大型船舶停泊于印度西海岸,改变了往日“外商来贩”的局面,中国也成为东海、南海和印度洋贸易的主导者之一。15-18 世纪中期,中国的丝、瓷器和茶叶出口贸易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且不再经过无数的中间人和以货易货的方式,而是借欧洲人之手,把中国商品运到欧洲和美洲,换回中国亟需的硬通货白银,中围的海外贸易空间扩展到了全世界。

——摘编自李伯重《中国海外贸易的空间与时间——全球经济史视野中的“丝绸之路”研究》

材料二:

在19世纪后期,出口税高于进口税的协定关税制度,既不能“奖出”,也不能“限入”。

在1870-1931年这62年问,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由1,118,988,134 海关两猛增至2,342,964,719 海关两,增长了19.69 倍。其中出口值由55,294,866海关两增至909,475,525海关两,增长了16.45 倍,出口商品由原来以制成品和半制成品为主的格局逐渐向原料品转移;同期进口净值由63,693,268海关两增至1,433,489,194 海关两,增长了22.51 倍。在此期间,众多对外贸易港口中,上海无论在中国总出口还是总进口中始终占据第一位。对外贸易的商品在上海集散,带动了上海对内贸易以及市内商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全国商业最繁荣的城市。

——摘编自刘明强《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动趋势研究(1870-1931)》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海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