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 知识点题库

1954-1958年,苏联粮食收购量平均每年增长37.6%。其中,1956年来自垦荒地区的谷物产量占全国谷物总产量的51%。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
A . 极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B . 垦荒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C . 农业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D . 农业丰收实现了粮食自给
1918年,列宁指出富农是“最残忍、最粗暴、最野蛮的剥削者”,“要无情地向富农开火,消灭他们”。1921年列宁对富农态度变得相对缓和,同意富农加入合作社。这一变化主要是为(   )
A . 国内外客观条件的变化 B . 对富农的改造已经完成 C . 工业化需要大量的粮食 D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动
面对1928年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反对危机是因为价格不合理、农产品价格偏低的认识。他认为危机的真正原因是富农勾结投机商采取囤积粮食、抬高粮价的办法进攻苏维埃价格政策,进而阻挠粮食收购工作,解决的办法就是必须把农户多余的粮食按照国家的价格收购上来。材料反映出 (     )
A . 战时共产主义的思想影响仍然存在 B . 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成为必然要求 C . 苏维埃政权面临着敌对分子的进攻 D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
“在苏联社会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局面。只要最高领导一停止施加压力,使社会出现非斯大林主义化的种种努力,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机制儿乎无需下达新的补充指令就会自动恢复原状。就像被按倒的不倒翁一样,只要手一松开,它马上便直立起来。所以,正如有人指岀的:‘断言我们似乎告别了斯大林主义,此话说早了,太早了。’”这说明(    )
A . 斯大林主义仍然充满活力 B . 苏联的改革没有触及深层次问题 C . 斯大林主义得到广泛拥护 D . 改革成败取决于最高领导的态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材料二: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核心的问题,决定的因素,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可能变。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

材料三:2010年10月3日,德国在不来梅举行统一20周年纪念仪式。总统克里斯蒂安·武尔夫出席发表演说,在庆贺统一的同时强调团结。1989年11月9日,屹立了28年的柏林墙坍塌,标志着东西柏林合并、两德统一。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被分割为东柏林与西柏林,东德为了隔绝东德人民投向西德,于是沿着边界在己方的领土上建立围墙,将西柏林整个包围起来。柏林墙长约155公里,高约3至4米,于1961年开始建造。一开始以铁丝网为材料,后被换成更为坚固耐久的砖墙。

  1. (1) 据材料一,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设想有何相同点,又有何发展?
  3. (3) 柏林墙的建立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推动1989年柏林墙坍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4) 德国人民纪念柏林墙坍塌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我国的实际,你对此有何看法?
1921年的中国和世界都不平静,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对历史发展进程有深刻的影晌。阅读材料,回答向题。

材料一  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最终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而日本利用一次大战的天赐良机,扩充了它在这一地区的实力,对美英构成威胁。限制日本扩张,成为美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美、英、日三国也希望限制海军军备竞赛。……面对这些问题,美国倡议召开国际会议进行讨论。

——摘编(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人民教育出版社)

条约规定:“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城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缔约国之间发生有关太平洋某一问题的争端”,应召开缔约国会议解决.缔约国在太平洋区城的权利遭受任何国家威胁时,締约国应协商采取有效措施。

还规定:“1911年7月13日英国和日本在伦敦烯结的协定应予终止。”

——摘编自齐世兼<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1921年12月15日,根据中典湖南支部和毛.泽东的指示,黄爱、庞人铨以湖南劳工会的名义,在长沙召开了各界群众1万多人参加的反对华盛顿会议的集会和游行示威,向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提出了严重抗议。

——摘编自唐舂元(死得其所:毛.泽东妙释生死价值观)(《党史博览》)

材料三  1921年春天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即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从这里生产的。要增加粮食的生产和收成,增加燃料的收购和运输,非得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不可。

——摘编自《列宁选集》第四卷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倡议召开国际会议”的主要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条约的具体名称,并阐释该条约给美、日所带来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毛.泽东的政治身份及其工作职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会议上对中国山东问题的处理结果,并予以评价。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苏俄1921年所形成的“政治形势”的直接因素,简述列宁解决“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及历史意义。
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内战的结束,苏俄领导人试图用“军事方面获得的全部经验来解决和平建设的基本问题”。为此,苏俄政府力主(   )
A . 弱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B . 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C . 给予农民经济上的独立性 D . 加快实行新经济政策
材料一:1917年11月11日,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前身)人主办的《民国日报》报道说:“俄京激烈分子突起骚扰推倒克伦斯基政府之报告所怀意见皆谓不过激烈派暂时掌握政权,然俄国之中等社会及哥萨克团必将互相联合而与之反抗﹐故激烈派之天下仅为一时之现象。由此以观俄国大局﹐断不致因此次之改变而根本上之动摇也。”11月14日,《大公报》报道:“克伦斯基总理率军讨逆……俄国叛党之势力如临风之烛,持久有限,俄国人民无不钦仰克伦斯基总理。”1918年6月17日,《民国日报》社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称布尔什维克为“新派”。同年夏,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中国革命党对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表示十分钦佩,并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

材料二: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材料三:对斯大林体制,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评价:①从成就的角度,强调这一模式对苏联国力的提高有巨大作用﹔②批评这一模式严重的弊端和付出的过重代价﹔⑧从斯大林执政初期的苏联国内外环境出发,认为苏联走这一模式有其必要性。

一一据王云龙等《世界现代化历程卷》、闻一《俄罗斯通史(1917~1991)》等整理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日报大公报》对俄国彼得格勒起义的报道的相似之处,并指出对于俄国十月革命,材料一中《民国日报》的评论的不同。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退却年代”和“剥夺年代”的内涵。
  3. (3) 对材料三中关于“斯大林体制”的三种看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贫困治理是中外治国理政的大事,而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反贫困领域,马克思主义从制度层面找寻致贫原因,主张通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来完全消灭贫困。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思想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是造成贫困的制度原因,要解决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消除贫困产生的制度根源。列宁超越了马克思主义唯有改变生产关系方能根除贫困的思路,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产生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不充分,所以,“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生产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列宁还提出通过发展商品经济、发挥市场的力量来解决贫困问题。

——摘编自白维军《论精准扶贫的理论来源、实践基础与创新发展》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代领导人都以清晰的理念和务实的做法治理中国的贫困问题。毛.泽东同志认为,中国的贫困问题是发展问题,是在一定历史时代背景下延续而来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面对的是旧中国留下的一穷二白的烂摊子。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历史经验,论证了我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旧社会存在落后的国家制度,这种落后的社会制度导致国家治理混乱、社会分裂、外敌入侵、使得人民生活水深火热。中国要坚持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摆脱贫困,通过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为此毛.泽东提出中国消除贫困的设想:第一,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走工业化道路……

——摘编自覃敏良《毛.泽东反贫困思想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启示》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思想的继承发展,并简述列宁为治理贫困而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造成新中国成立之初贫穷落后局面的历史原因;比较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苏俄时期治理贫困举措的异同。
《邮说十月革命》通过邮票的形式,回顾了1917年俄国的革命斗争。按照革命发展历程,下列邮票排序正确的是(    )

A . ④③①② B . ①③②④ C . ③①②④ D . ②③①④
该政策通常被认为是一项过渡性政策,并且不为布尔什维克政党中的激进分子所热 衷。他们视之为与资本主义的妥协甚至是对共产主义信条的一种背叛。材料所指的“该 政策”是(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农业集体化政策 C . 新经济政策 D . 苏联工业化
苏(俄)联在七十余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如下图所示的几次较大规模的政策调整。这些政策(   )

A . 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 B . 巩固了集体农庄的基础地位 C . 贯穿计划经济的理念 D . 反映出农业问题的复杂性
  1956年,赫鲁晓夫提出要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把工人和职员的月工资提高30%,把集体农庄庄员的收入至少提高40%。这反映出赫鲁晓夫(    )
A . 试图消除城乡差别 B . 强调工农业的协调发展 C . 重视经济利益刺激 D . 探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下图所示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整体趋势。与“③”对应的是(   )

A . 英国宪章运动 B . 《共.产.党宣言》问世 C . 巴黎公社运动 D .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现快速工业化战略。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
如图为1937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产值比重图。其中②③分别指的是(   )

A . 美国、苏联 B . 苏联、德国 C . 美国、德国 D . 英国、德国
赫鲁晓夫执政后,从1956年起,改变了过去集体农庄只能在年终发放报酬的办法,改为每月发给农民一定的款项。从1957年起,农庄开始逐步取消实物报酬的形式并推行货币形式的报酬,到1960年,货币在苏联农庄庄员报酬中的比重已提高到62%。这说明改革(    )
A . 注人了某些市场经济成分 B . 建立起了计划经济体制 C . 改变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 . 打破了苏联模式束缚
抚今思昔,研究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

——《列宁文稿》

材料二:作为苏联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主张“必须发展各类工业”,优先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对于实现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他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

材料三:改革必须是全面的、深刻的,绝不能像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的改革那样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也不能像戈尔巴乔夫那样左右摇摆、朝三暮四。改革要有目标、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

——摘编自《苏联兴亡史论》

  1. (1) 材料一中的公式蕴含什么深意?该深意在经济领域付诸实践的表现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布哈林和斯大林在工业化建设问题上主张有什么不同?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有人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其主要理论依据是该政策(    )
A . 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B . 违背了农民生产者的愿望 C . 影响了工农联盟的巩固与发展 D . 超越了农民粮食生产的基本水平
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把粮食拿到城市出售一事指出,“应当允许带得更多”,不要对投机倒把怕得太过分了,“不应当加以阻扰”。他主张重新审查和修改关于投机倒把活动的一切法令。这(   )
A . 加强了农业优先发展地位 B . 掀起了工业化的热潮 C . 形成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D . 促进了经济政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