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 知识点题库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1926年起,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并迅速发展成为工业强国。苏联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呈现的特点有(    )

①工业化从轻工业到重工业         ②牺牲农业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③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④工业化带来严重的阶级分化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③
1961年—1975年苏联农业投入情况表

年份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国家及集体农庄为发展农业投入资金(10亿卢布)

6.3

11.7

19.5

拖拉机(千辆)

170

235

287

收割机(千辆)

57

59

70

载重汽车(千辆)

52

102

187

无机肥料(百万吨)

16

40

65

上表数据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希望改变农业落后的面貌 B . 解决重工业产品过剩问题 C . 加大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 D . 优化工业化中的资源配置
在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型企业归国家经营的基础上,列宁确定了自由贸易原则,允许进行小工业商品以及农产品的私人贸易;没有收回国有的小企业,仍归业主所有,已经国有化的小企业则租给私人或合作社。列宁的做法(   )
A . 保障了苏俄赢得国内战争胜利 B . 践行了国家资本主义原则 C . 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 . 改变了国家经济发展方向
列宁指出,共产主义与商业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在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基于这种认识苏俄实行了(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 工业化政策
从1965年到1979年,苏联政府先后七次大范围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价格指数提高60%以上,同时规定对产品“固定收购,超售奖励”。这表明(   )
A . 赫鲁晓夫以农业为改革重点 B . 政府重视农业管理体制改革 C . 苏联农业落后的局面得到有效解决 D . 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列宁指出,大机器工业是社会主义物质生产的源泉和基础,只有重工业的发展才能为整个工业、运输业、农业提供进行技术改造的基础,才能保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思想推动了俄国(   )
A . 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B . 对社会主义道路新探索 C .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 延续新经济政策的做法
1922年7月,俄共(布)中央东南局书记米高扬未经莫斯科同意就在归他管辖的地区征收25%的公民税;8月,诺夫哥罗德省农村九成的粮食还没收获,就提前按每亩20俄镑征粮,算作粮食税;特维尔省在粮食税之外额外征收1普特粮食,用作地方开支。这反映了苏俄(   )
A . 扩大了粮食税征收的范围 B . 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敌对 C . 工农联盟政权得到了巩固 D . 新经济政策存在负面效应
20世纪20年代中期之后,苏联的复原军人回到农村发挥了积极的模范作用,下表为1927- 1930年军队农业人才培训统计表,据此可知(   )

A . 新经济政策的落实有利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B . 苏联红军为农业经济组织的变革做出了贡献 C . 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有利于苏联农业发展 D . 苏联红军工作重心随着主要矛盾变化而变化
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量比1913年增长了11倍,而乌拉尔、西西伯利亚分别增长13倍和28倍。哈萨克共和国增长 19 倍,格鲁吉亚共和国 25 倍,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152倍,塔吉克斯坦272倍。这说明了斯大林模式(   )
A . 侧重边远地区的工业发展 B . 激发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C . 推动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D . 缩小了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苏联的工业化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该计划是在1929年作出立法决议,在参加计划的目的方针和主要任务讨论时,斯大林一贯地强调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对重工业的投入。苏联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生户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产值由1917年的不到3%到1937年的10%,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一跃成为工业强国,其发展速度和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

——摘编自梅春才《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教训》

材料二:建国前后,中共中央多次论述了要“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这些重要论述集中阐明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为了改变旧中国工业基础极端畸形落后的状况以及力求短期内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中央政府最终确立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工业建设,以建立起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摘编自周明长《新中国建立初期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工业城市发展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确立的背景。
1960年初,苏联耕地与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已实现全面机械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上述结果的取得主要因为( )
A . 坚持了斯大林模式 B .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C . 苏联成为工业强国 D . 苏共“二十大”召开
一个红军退伍兵在信中写道:“农民的情绪已经达到这种程度,即我们县如果不很快根除这类现象,那就必然发生暴动,这将不是富农的暴动,而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任何希望的农民居民暴动”。该信反映了(   )
A . 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B . 临时政府仍坚持参加一战 C . 沙皇专制引发农民不满 D .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迫切性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列宁、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运动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得较快较慢,要看这个国家里工业是否发达,财富积累较多,以及生产力较高而定。”。“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法德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形成了统一市场,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国家事变的影响。同时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尚未剧烈化,它们会联合起来共同镇压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

材料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列宁《论欧洲联邦口号》(1915年)

“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

——列宁《论策略书》(1917年)

材料三: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而是在一九二六和一九二七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红色政权的长期存在且发展,除了上述条件之外,还须有一个要紧的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

  1. (1) 据材料一、二比较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观点与马克思、恩格斯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在俄国革命和建设中是如何“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的?”
  2. (2) 材料三中,毛.泽东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的什么策略?其依据是什么?
  3. (3)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实践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国会于1938年2月通过了一项新的《农业调整法》,此法规定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的生产者规定生产定额,并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为防止生产过剩,价格猛跌,政府还给予贷款,以便农民将准备出售的农产品暂时贮存,以待善价。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材料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习.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措施,并分析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
  2. (2) 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并指出罗斯福调整农业政策的实质。
  3. (3) 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是如何“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弊端”?
  4. (4) 综合上述各国经济发展的模式,谈谈你的认识。
1918~1930年,彼得格勒(列宁格勒)国家瓷厂生产了主要用于国外巡展的系列陶瓷艺术品,这些陶瓷的设计带有立体派、未来派风格,常用的装饰图案如图所示。这(    )

《镰刀、锤头与钉耙》

《列宁肖像纪念瓷盘》

A .   体现政府重视居民的生活资料生产 B . 适应了新政权展示国家精神面貌的需求 C . 反映两极对峙之下文化竞争的激烈 D . 推动了传统艺术与革命意识形态的结合
1930年,苏联成立了“外宾商店”,到1933年初增加到了400个,最鼎盛时期,达到1500个。“外宾商店”不仅面向“外宾”,也面向“内宾”,其低价收纳民间金银等各种贵重物品,在国际市场上出售逐利。据此可推知,苏联的“外宾商店”(   )
A . 是尝试改变经济体制的窗口 B . 借鉴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C . 有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 . 减缓了经济危机对苏联的冲击
苏联“一五”期间,各种发明和合理化建议约50万件(条),由此而节约的资金仅在重工业领域就达10多亿卢布。“二五”期间,工人和职员的实际工资增加了1倍以上。工资基金在1933年为340亿卢布,而在1937年则已增加到810亿卢布。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
A . 激发了新经济体制的创新活力 B . 提升了工业化建设的社会效益 C . 沿用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做法 D . 调动了工农大众的劳动积极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编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是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体制。1953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紧运行(注:大意是指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加速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为了与这种经济运行和逐步单一的公有制相适应,在管理体制方面,也逐渐由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转向计划经济,到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生产要素市场基本消亡,产品市场也在国家的计划控制之下,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曾先后借鉴苏联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1992年,邓.小平同志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冲击的方法”和“围攻的方法"分别指苏俄实行的什么经济政策?与“冲击的方法”相比,“围攻的方法”有何显著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说明变化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后期中国经济体制发生的变化,以及在农村和城市改革中实施的具体措施。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中苏两国的经济发展之路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1921年苏联中小业企业产权从“国有化”下放到私人,苏联出现了以国营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1925年,苏联经济的非社会主义成分,工业中占26.7%,批发商业中占12.1%,零售商业中占44.1%。这说明了(    )
A .   苏联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 .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得到调整 C . 苏联利用市场与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D . 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实现工业化
1987年,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与新思维》中说:“在近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下降一半还多,在80年代初期之前又降到实际上使我们接近经济停滞的水平”,这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A . 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B . 首要目的在于摆脱苏联经济衰退局面 C . 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D . 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