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知识点题库

1949年9月30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用了特大粗黑标题“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 报道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问世。说它是“人民大宪章”的主要依据是

A . 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 . 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C . 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规定了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B .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C . 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分别颁布于1912年、 1949年、1954年 B . 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 . 分别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 . 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2008年12月15日,台湾海峡两岸直接“三通”变成现实。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是(        )
A .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 . “一国两制”的提出 C . 海基会和海协会成立 D . “九二共识”的达成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好处以及对经济所起的作用有哪些?

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③①②④ D . ④②③①
“文革”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联”,以下关于“文革”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   B . 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 C . 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   D . 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
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同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相比,主要不同是(    )

①政党竞争②多党合③三权分立④政治协商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②③④
1949年11月,毛.泽东在给华中局等单位的电报中指出,“你们必须将这种市的县的各界人民代表看成是团结各界人民,动员群众完成剿匪反霸,恢复与发展生产,恢复与发展文化教育直至完成土地改革的极重要的工具”。这反映出新中国初期(   )

A . 政治协商成为统战的重要方式 B . 民主政策深得民心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初步形成 D . 中央允许地方自治
云南省富保村的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以上村官任务的变化与哪一法律的实行有关(    )

A .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B . 《义务教育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华盛顿邮报》资深副主编莱利·韦茅斯对蔡英文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韦茅斯两次提到“大陆(mainland)”,蔡英文始终用CHINA一词指代大陆。蔡英文还批评美国政府自1979年后“不公平地”将台湾定义为“政治实体”,宣称“我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主国家”。这说明了蔡英文当局(  )

A . 力图实现与美国平起平坐 B . 反对美国的对华政策 C . 赞同“一国两制”的方针 D . 拒绝承认“九二共识”
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开始实施,成为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的颁布(    )

A . 拉开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序幕 B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完成 C . 提高了妇女的参政和生产积极性 D . 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1986年~2000年间,依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最重要的作用是(    )
A . 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B . 加强立法工作 C . 推行普法教育活动 D . 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2016年12月20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台湾“邦交国”仅剩21个。2017年台湾当局另一个最为看重的“邦交国”巴拿马与中国建交,其“邦交国”仅剩20个。这表明(    )
A . 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 B . “一个中国”的国际认同度增加 C . 两岸关系缓和有利于中国 D . 国际社会创造两岸关系和解机会
“自由选举产生的领导人对村民更负责任,他们的土地管理的决策反映了对公平的再分配的大众偏好。……选举往往导致村民委员会主任把投票人的利益放在乡镇机关和党支部之上。”材料反映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A . 有利于农村重新公正分配土地所有权 B . 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C . 不利于农村基层管理 D . 得到进一步普及
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最主要在于(    )
A . 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B . 防止教条主义的个人崇拜 C .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 .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 民族区域自治 B . 民族团结 C . 民族平等 D . 各民族共同繁荣
1952年10月,刘少奇提出:“如果我们在今后两三年内制订宪法,势必重复共同纲领,承认资本家的财产及剥削雇佣劳动为合法。但是再过七八年以后,我们又要把资本家的企业国有化,再制订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似乎是有些不好。由此可见刘少奇主张(  )
A . 应慎重对待制订新宪法的问题 B . 要尽快制订社会主义宪法 C . 新宪法要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D . 宪法要规定实行计划经济
美国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新中国成立之初,“所谓民主党派也被吸进了统一成线和政协”,“在24名新政府部长中,有11人是这些小党或无党派民主人士”。其记述在客观上体现出(   )
A . 新中国政权具有鲜明的民主性 B . 新中国各政党共同执政 C . 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D . 民主人士拥有政治特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它结束了长达二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10)

  1. (1) 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及其出现的时间。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的诞生”建立的政权性质并简述该政权的建立对中国近代产生的影响。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初期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跨越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