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知识点题库

一战中提出“施里芬计划”的国家是(   )

A . 俄国  B . 英国 C . 法国 D . 德国
下列关于凡尔登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是一战中持续时间最长、伤亡惨重的战争

②法国为驱赶德军出境而发动的战争

③德国一举歼灭法军主力的目的未能达到

④此战役没有使其中任何一方取得绝对优势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马恩河战役使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向德皇报告说:“陛下,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 . 英法比军队战斗力相对强大 B . “施里芬计划”破产,德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C . 俄军在东线发动进攻 D . 当时战略主动权已经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下列事件按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基尔港水兵起义    ②《和平法令》的颁布    ③俄国二月革命    ④索姆河战役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②① C . ④③②① D . ①④③②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16年9月,美国人卖给盟国价值2.3亿美元的子弹,6.7亿美元的火药,10.16亿美元的其他爆炸物,1.19亿美元的枪炮,5.25亿美元的炮弹和榴霰弹……美国资本家不忙于结束战争,毫不足怪。

1916年11月中旬: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病势日益加剧,发展日益加速。欧洲正像一个狂暴的疯子,头向下,一直栽落到深渊。在德国,已宣布所有16~60岁、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公民全体动员……德国报界赞同这个方案,声称“往后再也不能容忍无赖和寄生虫”。其他国家无疑也将仿效这个榜样。这样,一切大小国家将成为大杀戮的参加者,任何人即使自己未犯过一次罪,也不能逃脱罪行。

——罗曼·罗兰日记(《世界通史资料选集》近代部分)

  1. (1) 为什么美国资本家“不忙于结束战争”?
  2. (2) 举出“两年来,欧洲正奔向奴役和毁灭”的史实。
  3. (3) 德国“男女公民全体动员”说明了什么?对德国及世界大战有何重大影响?
极端民族主义的内容有(    )

①宣扬民族优越论                           ②都坚信本国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③将涉及外国的纠纷当作事关国家“权利”和荣誉的事情

A . ①②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③
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李卜克内西坚决谴责这场战争(一战),在国会中以大无畏精神孤身一人投票反对军事预算,李卜克内西的行为(    )

①是极端民族主义行为             ②是爱国行为              ③是反战行为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

A . 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B . 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C . 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 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20世纪是个极端的年代,“这个世纪激起了人类最伟大的想象,同时也摧毁了所有美好的设想”。他创造性的提出“短促20世纪(1914—1991)”的概念,并把它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大灾难时期(1914—1945)、黄金年代(1947—1973)和“天崩地裂”时期(70年代初期以后到90年代初)。

英国哲学家伯林:“我的一生——我一定得这么说一句——历经20世纪,却不曾遭逢个人苦难。然而在我的记忆之中,它却是西方史上最可怕的一个世纪。”

    西班牙人类学家巴诺哈:“在一个人的个人经历——安安静静地生、幼、老、死,走过一生,没有任何重大冒险患难——与20世纪的真实事迹……人类经历的种种恐怖事件之间,有着极为强烈显著的矛盾对比。”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论述须史论结合)。

【加试题】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有这样的描述:西线战事成为杀戮战场。几百万人隔着沙袋筑起壁垒,彼此虎视,日夜在战壕里面,人鼠同居……将领们一再想要突破对峙的僵局,于是每回攻击令一下,便是几昼夜,甚至几周无休止的炮火轰击,之后举目狼藉,到处是泥浆满身的弃尸。下列结论不能从文中得出的是(  )
A . 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惯用战术阵地战 B . 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 C . 战争呈现持久作战的状态 D . 交战一方中有德国军队
“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使用的武器在这次战役中都显示出了其所有的破坏性:不仅有标准的大炮轰,而且还有首次使用的火焰喷射器和毒气弹。”这次战役最有可能是(  )
A . 马恩河战役 B . 凡尔登战役 C . 索姆河战役 D . 日德兰海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爆发后,西方列强在华均势被打破,中国的命运被控制在日本手里。一些先进中国人决心利用一战,奋力一搏,北洋政府高官梁士诒就在1915年提出了“以工代兵”的外交策略。

而此时,西方列强已为战争付出沉重代价,法国和英国意识到这将是一场持久战和整体战,战争结局将取决于经济、军事实力和人力资源,而中国正是可以为两国提供人力资源的国度二从1916年开始,中国为英法提供了14万精壮华工,从事军工生产、物资运输、修筑战壕等工作。

1917年8月,中国历经三年努力,正式向德奥宣战。之后,中国不仅宣布废除与德奥签订的条约、收复其在华租界、终止支付庚子赔款,而且取消了德奥的治外法权。因为华工的到来,英法在大战危机关头免去了人力资源匮乏的后顾之忧。因为华工的存在,中国外交官才能够在巴黎和会上义正词严地要求国际社会还中国以公道,并最终帮助中国政府以平等的身份走向世界。

——摘编自徐国琦《“危”“机”与“苦”“力”:一战华工的故事》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工参加一战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工参加一战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

英国

德国

法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910944

100

28302403

100

5299517

100

1914

105207580

108.5

16696945

58.9

4951471

93.4

1917

51989185

53.6

2309160

43.6

1918

49890293

51.5

1568853

29.6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1914年7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大战造成的突然变化的形势对印度资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大混乱,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作用下开始发挥作用。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以及一战爆发对印度社会造成的直接后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战客观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运动和民族经济的有利影响。
“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K.M.潘尼卡界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依据是(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局限在欧洲范围内进行 B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是主要的分赃国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这一呼吁得到了普遍的赞成,因为绝大多数美国人都不希望卷入这场战争。然而到了1917年时,威尔逊个人却将这个国家引向战争。从中立走向干预的一个原因是战备运动——1916年6月3日威尔逊政府通过了《国防法》,这一法案标志着战备运动达到高潮。运动期间的军事宣传使美国人有了参战的心理准备。另一个因素则是美国武装干涉墨西哥……没有多少痛苦和牺牲的军事行动让美国人体验到了乐趣。美国介入战争的另一个驱动因素是美国的金融和工业一直在向协约国赊卖军用物资,如果他们的主顾失败了,这些金融业和工业也将被毁掉。而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导致美国人员和舰只的损失也加速了美国的参战。最后,1917年3月沙皇政权被推翻使美国有可能加入一个民主国家的联盟来反对中欧的专制国家。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从中立到参加一战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参战的影响。
“8月4日,德军侵入比利时:8月21日至24日,德法双方在阿登森林等地激战,法军伤亡三十万人,被迫后撒:9月8日,英军抵达马恩河附近,德军腹背受敌:9月9日,德军右纵队撤退。”该战役(   )
A . 使德军陷入不利的局面 B . 英法军队属于正义方 C . 是一战中规模最大战役 D . 具有战略转折性的意义
材料:历史上,中国虽然宣布了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并没有真正派出军队参战。真正卷入战争的中国人,是14万中国劳工,协约国称为“中国劳工旅”。

在欧洲战场上,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在德国的步步紧逼下损失惨重,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为了让更多的欧洲人从工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走向前线参战,英国和法国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中国廉价又丰富的人力资源。……1916年至1918年,英法两国在中国共招募华工14万人左右。按照最初约定,华工的工作是以工代兵,并不参战,但事实上华工的工作几乎都是处于最前线。他们到欧洲后多从事挖掘战壕、筑路、救护伤员等战勤和战斗工作,约两万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有的只有工号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中国劳工旅的大多数人在1919年和1920年回国,留下来的三千人在欧洲扎下了根,构成了当时法国和比利时华人社会的核心。

李肇星在凭吊一战赴欧华工墓地后表示,许多一战华工战后成为第一批移居法国的华人,为中法友谊作出贡献。

﹣﹣摘编自《14万中国劳工参加一战:与德军搏斗约2万牺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劳工旅”出现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劳工旅”的历史贡献。
据载,从6月14日,英法军进行了7天的炮火准备,第一天英军伤亡近6万人,7月中下旬,英法联军再度发起进攻,但未能突破德军的防线,但钳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进一步削弱了德军实力。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   )
A . 马恩河战役 B . 凡尔登战役 C . 索姆河战役 D . 日德兰海战
【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战”初期,同盟国集团(德、奥、土、保)人口有一亿四千五百万,协约国集团主要作战国(英、法、俄、意)就有二亿八千八百五十万。德奧集团虽在军队人数上稍弱于协约国,但是兵力集中,动员迅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而协约国比较分散,装备(特别是俄国)远不如德国。在经济力量方面,协约国远远超过了同盟国,协约国除本国资源外,可榨取广大殖民地资源来支持战争,又可凭借其海军优势,充分利用美、日及拉丁美洲的工农业产品。德国早在1905年就制订了作战计划,这个计划是由德国总参谋长老毛奇,瓦德西和斯里芬等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才最后制订的,称为“斯里芬计划”。德国军国主义的战略家们估计,俄国经济落后,铁路交通不发达,军队集中缓慢,所以这个计划设想在同俄法集团发生战争后,首先集中优势兵力在西线战场上,打击法国,预定以四到六个星期的时间击溃法国,然后挥师东进与俄军交锋,在三四个月内打败俄国,结束战争。

﹣﹣摘编自刘祚昌等《世界史。近代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里芬计划”制定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斯里芬计划”的战略构想及其执行结果。
如图是德国某漫画家的作品。漫画中德国士兵戴着头盔全副武装,一手向俄国挥拳,一手扼住法国的脖子;奥匈帝国正与俄国和塞尔维亚战斗;法国是一幅害怕的模样;英国则站在钱袋子上;俄国张开大嘴,想要吞掉德国与奥创帝国,手里拿着酒瓶子,脚边还放着一个火药桶。该漫画(   )

A . 揭示了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B . 反映了欧洲民众对战争的不满 C . 讽刺了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 D . 体现了工作者极端民族主义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