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知识点题库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治理千头万绪,习.平主席引用经典,从中国传统文化 中汲取治国理政的养分,寻找解决现实难题的办法。下列古语涵义与治国理政的思想对应 恰当的是(      )

A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敬民

B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立德

C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廉政

D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外交

A . A B . B C . C D . D
习.平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启示我们(   )
A . 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B . 要重视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C . 依法治国要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这是因为法律(   )

①具有强制性,能够杜绝社会不法行为

②作为社会治理的准绳,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具有平等性,体现着全民的意愿和利益

④通过民主程序制定,体现着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近年来,检察机关紧盯环境保护、扶贫开发等重点领域贪贿现象,对权钱交易、损害群众利益的“大老虎”提起公诉,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这表明(    )

①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必须充分发扬民主

②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公民平等适用法律

③我国坚持司法公正,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④检察机关要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编纂民法典作为立法工作的重点任务。基于民法内容体系非常庞大和我国国情,全国人大常委会明确了“两步走”的民法典编纂工作计划,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民法总则》,2018年8月民法典分则编纂工作全面展开,2019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在民法典草案編纂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论证会、听证会和研讨会等,邀请了不同领域的法学家、全国人大代表、司法实务等部门参加,并将草案在网上公布,征求社会意见。从规定履行合同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到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再到制定高空坠物侵权责任分摊规则等,民法典草案努力回应时代需要。大到规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到规制霸座行为、禁止高利放贷:从民法总则规定民事活动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到具体条文要求赡养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民法典草案用一个个法条映照出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民法典的编纂是如何通过立良法而谋善治的。

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于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③人民要在党的领导下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

④党的领导要尊重宪法法律,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这表明(   )

①人民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最根本保证

②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③造福人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④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习.平总书记在文章《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中就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十六字要求,即“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下列对此要求理解正确的是(   ) 

 ①领导立法——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 

 ②保证执法——党与执法机关以宪法和法律作为行为准则,共同行使行政执法权 

 ③支持司法——党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健全司法权力的制度安排 

 ④带头守法——党引导公民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增强法律意识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锐利武器,也为社会主义法律与法治的创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先导,也是社会主义时代法治建设极为重要的理论渊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 法是与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B . 法在本质上反映社会各阶级的意志 C . 推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发展 D . 法是由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的社会规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是政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由于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从历史上考察是缺乏法治文化传统和法律制度背景的。因此可以说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法治建设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法治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中国在成立之时就明确选择了一条与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法制彻底决裂、全新地构造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道路。

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政府和人民不畏艰辛,70多年来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公民在行政决策中的参与权、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不断加强;司法改革不断深化,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法治社会建设向纵深发展,全社会法治观念和人权法治保障意识显著增强。只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就能克服法治建设的阻碍,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中国法治建设要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依据。

黄山松"患病",有法律"药方"诊治;古建筑受损,有法律"巧匠"修缮;风景区开发,有法律"红线"规范……近年来,黄山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出台了一批特色亮点鲜明、符合实际需要的"小快灵"法规,着力让徽风徽韵在依法保护中得到更好传承。"小快灵"法规(    )

①符合开门立法、为民立法理念   

②紧扣新时代高质量立法的要求

③促进了法治、德治与自治的融合   

④在精准立法中提升法规实施效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修正草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修正草案)》,并将“全过程民主”明确写入这“一法一规则”中。这反映了(   )

①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②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③人民民主是我国发展的政治基石 

④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并于11月1日起实施。该法聚焦当今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明确个人信息和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规则,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工作机制,从严惩治违法行为,全方位保护个人的信息安全。这表明(   )

①我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坚持良法之治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和表决权

③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

④我国通过法治保障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依法治国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根本原则。这是因为(   )

①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②保障人民根本权益是法治建设的出发点 

③人民是依法治国的力量源泉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智慧。荀子提出,“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吕氏春秋》中说,“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这里强调的是(   )

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

②德法共治、隆礼重法的法治主张

③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平等理念

④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为鼓励医师积极参与公共交通工具等公共场所急救服务,《中华 人民共和国医师法》明确规定医师因自愿实施急救造成受助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传递出保护善人善举的信号。可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   )

①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坚持优先保护弱势群体

③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④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民法典》规定:“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上述规定告诉我们(   )

①公平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②依法治国必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必须弘扬中华传统道德,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④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民法典》终于落地实施。

《民法典》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给予特殊的优待和保护,如将“子女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典,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民法典》的编撰参考了《婚姻法》、《合同法》等多部法律,在此基础上注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近年来我国频繁出现“高空抛物”、“主播打赏”等矛盾,《民法典》对此进行了专门规定,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法律依据。《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具有重大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说明《民法典》的编撰是如何体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的。

习.平在《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一文中,就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十六字要求,即“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对此要求理解正确的是( )

①领导立法——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

②保证执法——党和政府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共同行使行政执法权

③支持司法——党支持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健全司法权力制度安排

④带头守法——党引导公民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增强法律意识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高一政治兴趣小组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独特魅力”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搜集到下面的资料。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党中央把加强项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切实把让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地吸收进来。

2020年11月,国务院开始着手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进行了大量调研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

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会议同意并决定批准这个规划纲要。这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擘画了行动蓝图。

  1. (1)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知识,分析我国的国家权力是如何运转的。
  2. (2)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独特魅力”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