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知识点题库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到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1999年“依法治国”载入宪法,到党的十六大“依法治国”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 我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 .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C . 我国尚未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D . 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019年7月18日,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五件典型案例。五件典型案例是围绕“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两方面的要求进行选编的,既不人为“拔高”,也不人为“降低”。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①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公民平等适用法律

③我国坚持司法公正,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④对公民进行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18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文《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对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做出明确规定。文件指出,要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对涉黑涉恶问题尤其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案要案,要有坚决的态度,无论涉及谁,都要一查到底,特别是要查清其背后的“保护伞”,坚决依法查办,毫不含糊。这告诉我们:(   )

①国家运用专政职能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②应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公民的人身权是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④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所在。下列对“显著优势”的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

①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

②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

③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显著优势

④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该法提出:国家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国家制定的强制性标准平等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国家保护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知识产权,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严格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该法的出台(   )

①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②使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体现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

③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对外投资方式方法转变

④可以为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开放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021年1月1日,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正式颁布实施。据此回答下题。
  1. (1) 新实施的《民法典》给见义勇为者送上了“护身符”,对这些救人危难、匡扶正义的人做出明确保护,赋予公民勇气和底气,让英雄不再“流血又流泪”。《民法典》的实施(    )

    ①规定公民更多的政治权利和义务②表明我国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

    ③旨在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④能保障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实现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民法典》修改了关于民法总则,包括合同法、物权法、婚姻法、继承法、担保法、侵权责任法、收养法等七大法律的部分法律条文,使其更符合当代中国的民情,使法官在判决时有法可依。这一变化表明(    )
    A .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B . 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变革必然推动社会发展 C . 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D . 社会意识的变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于2020年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习.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由此可见,习.平法治思想是(   )

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④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建设法治中国是系统性工程,既需要党和国家的统筹与规划,更需要公民和全社会的参与推动,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必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国家不仅要有法制体系和法治实践,更要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严格按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体现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应坚持的原则并简要说明原因。

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定是依法治理的国家;一个先进的政党,必然是依法执政的政党。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需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这表明(    )

①法治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带头守法

③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

④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要求,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最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最低刑责年龄由14岁下调至12岁,这一调整是为了预防和治理近年来时常发生的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现象,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表明(   )

①法律应该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 

②我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促进立法平等

③法治建设应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规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  )
A . 习.平法治思想 B . 科学发展观 C . 邓.小平理论 D .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展现出独有的特征和优势,是一条发展中国家走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路.法治建设的中国经验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党在法治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强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的协商性法治,坚持在实践中漸进发展法治。 

 结合上述经验,说明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截至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共有271部,行政法规近600件,地方性法规超过7000件,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制建设成就举世瞩目。这表明(    ) 

 ①完善立法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②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③我国坚持良法之治,逐步健全法律体系  

 ④我国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彰显公平正义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成就斐然,为国家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40年我国立法工作的三大成就:一是从1954年宪法规定的高度集权的一级立法体制,逐步地发展成统一的、分层级的、多类别的立法体制;二是建立相对完善的立法程序;三是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截至2018年8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67件,行政法规756件,地方性法规12000多件,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法治改革方案由党中央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委员会)统一审议决策,重大改革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决定,确保党中央对法治改革,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着眼于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着力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强化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等,办成了一批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办成的大事难事。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平强调,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国际国内环境越是复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越是繁重,越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巩固执政地位、改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哪些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 )

①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③弘扬中华传统道德,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④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了理想目标和价值指引,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其融入法治建设的方式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直接。这表明(   )

①法律对道德起促进作用

②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立法依据

③道德能够滋养法治精神

④法治与德治是可以相结合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学法用法  与法同行】

材料一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民法典于 2021 年 1 月 1  日起落地实施。从规定履行合同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到制 定高空坠物侵权责任分摊规则等,民法典草案努力回应时代需要。  大到规定弘扬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小到规制霸座行为、禁止高利放贷;从民法总则规定民事活动不得违背公 序良俗,到具体条文要求赡养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民法典草案用一 个个法条映照出中 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材料二  我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享受社 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老赵是一名建筑工人。在工作的时候,由于脚手架松动,不慎跌落 受伤,被送进医院救治。公司却说这是老赵自己不小心造成的,拒绝支付医药费用。

  1. (1) 结合材料一,说明民法典的编纂过程体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哪些原则?  并做 简要分析。
  2. (2) 材料二中老赵的相关权利受到了侵害,他应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国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在党中央领导下,依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对宪法进行了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    )

①目的是实现良法之治    

②发挥了依法治国的主体作用

③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④贯彻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潮涌海天阔,扬帆正当时,在党中夹的带领下,中国将扎实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制度型开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已经开始施行。以下为核心要点:国务院及其有关郜门根据海南自贸港建设实际需要,及时依法授权或者委托海南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行使相关管理职权;国家建立海莆自由贸易港建设领导机制,统筹协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重大政策和重大事项;突出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全面推行极简审批投贵制度,实现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完善投资促进和投资保护制度,强化产权保护,保障公平竞争,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

与此同时,赋予了海南一定的立法自主权。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实际需要,遵循宪法规定和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就贸易、投责及相关管理活动制定法规,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范围内实施,严厉依法打击违法代购行为。海南省各族人民将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勠力同心推进海南自贸港法深入实施,努力为金面深化改苹开放和高质量建设海南自贸港,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范例作出新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角度,谈谈怎样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