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知识点题库

《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指出,国有文化企业是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必须着力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表率带动作用。此意见旨在(    )

①确保国有文化企业始终坚持正确文化立场

②满足群众物质文化需求,提高群众鉴赏力

③提升国有文化企业软实力、参与国际竞争

④推出更多具有很强观赏性的文化产品

A . ③④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①③
胡J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  )

①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 ③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④对中华文化能够统领世界文化充满信心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当前,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不断提升。以下做法能展示我国文化自信的是(    )

①南京夫子庙举行祭孔大典纪念孔子诞辰

②某地花费巨资复建古城风貌打造城市名片

③国家主席习.平出访时多选择本土品牌服饰

④以国际范儿的名字命名新建道路提升城市档次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诗词中既有修身明志的警言佳句,也有风花雪月的绵柔细语,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基。

    《中国诗词大会》是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激发了大众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兴趣,甚至诗词创作热情,增加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自豪之情。《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吸引了国内媒体的关注,也引起了外国媒体的报道。

  1. (1)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央视播出《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积极影响。

  2. (2)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如何正确对待中国古诗词。

  3. (3) 请写出两句包含辩证法思想的中国古诗词,并指出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

统计表明,目前全国综艺节目的90%是从国外引进。为此,我国每年需要付出超过2亿元的版权费。这表明推进文化建设必须(  )

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立足实践,锐意创新

③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推进文化市场繁荣昌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17年7月1日,我国首部为传统中医药振兴而制定的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将正式施行。该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对于促进中医药文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材料表明,对待民族文化我们应当做到(    )

①树立文化自觉,主动担当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

②在继承中发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

③领略民族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通过立法保护的重要途径,加快文化交流与传播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防大学教授颜晓峰认为十九大报告的“新”意在于:“十九大将标注出历史与未来汇合转折、党的历史与民族历史融合贯通、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承接递进的大写坐标。”我国过去5年的辉煌成就,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发展的成就;5年来的历史性成就,聚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雄厚基础;5年来的历史性变革,酝酿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世界,更好构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1. (1)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否定观知识,说明颜晓峰教授论断的合理性。
  2. (2)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新时期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3. (3) 请试举两例近五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成就。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下列做法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有(    )

①横店准备耗资3000亿元复制圆明园

②某大学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

③全民阅读立法被列入了国家立法计划

④行业协会自发禁止录用劣迹艺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孩童学的第一首诗,不是“曲项向天歌”,就是“床前明月光”。中国特有的格律诗词飘逸浑雄、沉深博大,抒情言志、笞恶鞭疾,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无数的千古绝唱,体现了中华文化之大美。它源于先秦,盛于唐宋,成为中国文学群山之高峰。而明清之后特别是“五四”以后白话诗和欧化诗盛行,中国格律诗词衰微,已鲜有可传世之作,有学者对此深感忧虑。这一忧虑(  )

①表达了中华诗词创新须保持民族文化特质的愿望

②蕴涵了对中华诗词创新性不足的忧虑

③反映了推动中华传统诗词走向复兴的自觉

④道出了对中华传统诗词高峰后人难以逾越的感慨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在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之际,某报社面向中小学生举办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主题征文活动。该活动()

①体现了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文化的血脉

②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③立足于传媒共享能力,构建学习型社会

④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月21日,习.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平指出,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是与“黑天鹅”吁目互补足的概念,“灰犀牛”事件是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要提高风险化解能力,善于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善于整合各方力量、科学排兵布阵,有效予以处理。

习.平强调,要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创

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确保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1) 结合材料,请你从“寻觅社会的真谛”角度,说明习.平的讲话对各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启示。
  2. (2) 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国家怎样才能做好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
  3. (3) 防范各类风险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请你为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2018年10月,某中学开展了“情系母亲河·保护水资源”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我是一名志愿者,我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虽然我的力量很微小,但我要用我的实际行动去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该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

①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加强道德修养,践行道德责任

③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④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新中国7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奇迹,正流溢出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他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在于他来源于5000多年悠久灿烂的文明传承,根植于近14亿人民发自内心的自觉认同;在于我们党在长期探索实践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文化自信的角度,说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来源。
  2. (2) 从真理的具体条件性角度,说明我党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有关做法的合理性。
习.平总书记在其文章讲话、著作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生动传神,寓意深邃。这些经典名句(   )

①立足于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文化创新

②彰显了文化自信,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

④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长河中沉淀的智慧结晶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近年来各地高考改革方案中对不同学科考试分值的调整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尤其是提高语文高考分值,加强语文教学,提高国语学习热情,受到多方赞许。这主要是因为(    )
A . 这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 B . 它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要求 C . 它有利于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 它有利于提高人们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于敏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于敏28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心,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为国需要,放弃兴趣毅然前行。1961年,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核竞争,组织决定让正在研究原子弹的于敏转而投身到氢弹研究中。这让已经在原子弹理论研究上初露头角的于敏始料未及,但于敏没有犹豫,他说“搞氢弹不太符合我的兴趣,但是爱国主义压过兴趣,好!我转!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在氢弹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的“国产”科学家,“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他曾经直言,“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他用一生,完美地诠释了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坚定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于敏的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对培育时代新人的重大意义。

材料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齐鲁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等,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黄河不仅养育了中华民族的祖先,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在同黄河水患的斗争中展现的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黄河流域各地分布着众多红军长征纪念馆,再现了当年红军英勇奋战的那段悲壮历程和英雄事迹。黄河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鲜明气质,中华儿女在拼搏奋斗中,为黄河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

材料二  山东省积极推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示黄河文明:开展“诵诗经,品经典”学校活动;建设一批精品博物馆,讲好黄河故事;打造黄河黄金文化旅游带,引领黄河旅游;促进优秀作品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让“黄河故事”成为最动人的传播,在“黄河大合唱”中谱写更加出彩的新篇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的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特别需要用中国精神支撑锻造文化自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从“两弹一星”的伟大创举,到“天宫” 揽胜、“嫦娥”奔月,再到“北斗”指路、“长五”飞天、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几代航天人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征程中,孕育形成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航天事业的特征,体现着一脉相承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全体航天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航天梦的强 大精神动力。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奋斗精神的历史。在党中央领导下, 几代航天人经过不懈奋斗,用实践证明了自力更生是法宝,靠自己才靠得住。始终保持着特有的奉献基因,胸怀大局、协同攻坚、集智攻关,以实际行动,促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新时代的中国航天人将紧盯最先进水平发力前行,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去探寻未知世界的奥秘,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

  1. (1)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弘扬航天精神对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
  2. (2) 结合材料并运用哲学有关知识,分析我国航天人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我国 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
  3. (3) 经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请你为班级开展“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长江因其浩浩荡荡、大开大合的宏阔气象,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当前着力打造开放包容的经济带、激情创造的文化带、天人合一的生态带,新征程赋予长江古老文明新活力。由此可见,铸就大江文明新气象要 (    )

①善于推陈出新,将时代精神注入长江古老文明之中

②立足经济效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长江

③坚定文化自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④固守传统文化,彰显出长江文明深厚底蕴和生命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20年6月13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全国各地围绕“文物赋彩全面小康,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各项活动。让千年文物重现风采,为残损器物恢复原貌,给古老遗址找回昔日光华……文物修复师们秉持专业与耐心,守护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修复文化的过程,不仅在延长文物的生命,更是在与历史对话。保护与修复的过程也是研究文化中蕴含的科技与历史、记忆与技艺的过程,是提炼文化基因的过程,使我们更认同、热爱自己的文化。这体现了(       )

①文物体现历史,文物是民族血脉和灵魂

②通过文物修复展现中华文化的包容之美

③在文物修复中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④在文物修复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